工程院院士王振义事迹材料

| 徐球

工程院院士王振义事迹材料新鲜出炉,王振义事迹同学们想了解哪些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工程院院士王振义事迹材料(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工程院院士王振义事迹材料

工程院院士王振义事迹材料【篇1】

1956年,由于国内缺少一本有关出血性疾病的参考书,王振义决定把国外最好的出凝血书籍翻译成中文,以满足临床需要。妻子谢竞雄也很支持,夫妇俩选择了两位美国医生编写的《出血性疾病》,每晚灯火通明,用了二年多的业余时间终于合译《出血性疾病》一书,这本30万字英文专著译成的中文书1958年由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是当时在这方面国内唯一可供参阅的书籍。

这本书由于装帧精美,所以出版社一开始把书的定价定位3元,在那个年代可谓精品。王振义担心定价太高同行们买不起,他反复说明翻译此书并不是想赚钱,而是希望能帮助同行们治疗更多出血的患者,还主动把翻译的稿费全部交给出版社,最后出版社将定价降到2.5元。

1979年,王振义又在国内首度提纯因子VIII相关抗原,并制成抗血清来治疗病人,在国内推动了对血管性血友病和血友病携带者等方面的研究,成为中国血栓与止血方面的大家。

工程院院士王振义事迹材料【篇2】

1978年,王振义继续重拾血液学研究。当时,国际上治疗白血病的主流方法是化疗,但患者化疗后的5年存活率只有10%到15%。由于王振义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学习过中医,还做过中医老师,所以始终有中西医结合的理念,肿瘤细胞除了被杀死,能不能劝他们“改邪归正”呢?王振义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诱导分化的方法让坏细胞变好!经过8年的奋斗和探索,尝试了无数种方法,测试了无数种药品,王振义最终发现国产的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在体外将APL细胞诱导分化为正常细胞。

1986年的一天,一个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小女孩在上海儿童医院奄奄一息,“医生,想想办法吧,随便怎样只要能救她就行。” 绝望的家属苦苦哀求。王振义的夫人谢竞雄正是儿童医院的顾问,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正在研究这个疾病而且取得了进展,所以一回家就把这个小病人的情况告诉了王振义。王振义立刻仔细研究小女孩的病情,最终决定让小女孩服用尚处于试验阶段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当时有人劝他说,“您早已经功成名就,用新药来治疗一旦有啥问题可就名誉扫地了,还是别冒险啦。”但王振义说:“我们经过8年的研究,我相信科学,我有信心!”奇迹出现了,小女孩只吃了一个星期左右的全反式维甲酸,病情就出现转机,她最终达到完全缓解。如今,4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女孩依然健康地生活着。这次治疗是世界公认的诱导分化理论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第一个成功案例,也因此,王振义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

那一年,王振义和他的团队共收治了24例病人,其中23例的病情得到了完全缓解,剩下的一例加上化疗也得到了缓解。1988年,王振义将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血液》上,这篇论文先后被《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前沿学术期刊引证,还获得了国际权威学术信息机构ISI经典引文奖,成为全球百年来引证率最高和最具影响的86篇论文之一。

工程院院士王振义事迹材料【篇3】

王振义第一次感受到“为病人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时,是1953年。

那年王振义报名参加了抗美援朝医疗队,他作为东北军区内科巡回医疗组主治医师,到黑龙江省勃利县后方医院参加会诊时,发现60多名志愿军战士集体出现咯血、头痛等症状。最开始同行的其他医生初步诊断病因为结核性脑膜炎,但是王振义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王振义提出:结核脑膜炎不是传染病,如果是这种病那怎么会有60多人同时患病?而且根据战士们的病状来看,他怀疑这种病是他在医学书里曾经看到过的一种肺吸虫病。

在王振义提出有可能是一种肺吸虫病时,当地的医生听得一头雾水,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听说这种病。他们将信将疑地把战士咳出的血液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果不其然,虫卵就在里面。

原来是由于食物短缺,战士们到山间小溪捞一种小虾吃,这种小虾身上携有大量肺吸虫,如果没有把虾完全煮熟,肺吸虫就容易寄生在人肺部,引发咯血、头痛等症状。

找到病因后,王振义顺利治疗好了战士们,他还因此被授予二等功,当时他才29岁。

这次帮战士们成功治疗的经历给了王振义莫大的鼓舞,回到上海后,他又做出了一件震惊国际的成果。

王振义发现有些病人拔牙后血流不止,用一般的止血疗法没有效果,而且病人血液指标都是正常的。

王振义开始大量查阅文献,后来他发现这种病在英国有过报道,诊断这种病需要经过凝血活酶检测,还需要用到一种新型材料——硅胶。

工程院院士王振义事迹材料【篇4】

在学习中医当中,王振义体会到很多。

首先,中医药的理论、术语和概念,像肾、心、肝、脾胃、肺、气、瘟、寒热、亏虚、阴阳等,有些虽然跟西医名字一样,但含义不同;有些则是西医没有的。这要怎么理解?我举几个例子。比如,中医常讲肾亏,肾亏的人常常表现为乏力、气色不好,脉象、舌苔等也会有相应的表现。中医讲,肾是先天之本。但是我在学习当中就体会到,中医讲的这个肾跟西医讲的肾并不相同。再比如说,伤寒,西医可能想到的是伤寒杆菌,这跟中医的伤寒完全是两个概念。还有“气”,中医常常讲气血两虚,我在学习当中就体会,这个“气”可能指的是能量,是代谢旺盛程度。中医理论中还有个基本概念,就是阴阳。阴阳又是什么……我在学习中医过程中,慢慢领会这些概念怎么样用西医来解释。我想,把这些用现代医学的语言解释清楚,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中医和现代医学的同行、中医药界同仁与国际医学界沟通的基础。

再有就是中药的量化不够精确规范。比如,一些中药的研究报告有抗病毒作用,但是非常可惜,剂量方面提得比较笼统,没有研究太深。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患者去看中医,同样的病,不同的中医来看,处方药味和剂量都不同。

此外,要掌握循证医学研究的方法。你们知道在国外的杂志上面发表中医药的文章有多少?这个量是很大的。这说明国内外很多人都在研究中医药。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要有事实,不能是虚的。我在一些国际知名医学学术期刊上看到有国内中医药研究人员做的循证研究,得出了让人信服的结果。我们讲中医是个宝,就要学会证明它是个宝,让这个“宝”不是一句空话。

当然,这些观点只是基于我个人的观察,不一定就对。大家都要对自己的研究和观点留有余地,不要以为自己就绝对正确。要听得见人家讲话,即使不认同,我也要想一下他的话是不是有一定道理。

工程院院士王振义事迹材料【篇5】

这位百岁老人,在一生中面临过三次生死考验,每一次都是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战胜了死神的挑战。他总结的长寿秘诀,简单而深刻:“合理安排、知足知乐、动脑动手、善心宽怀”。

“合理安排”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饮食、睡眠还是工作,我们都需要有条不紊的科学规划。王院士的日常生活井然有序,他总是按时作息,均衡饮食。这种生活方式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也减少了生病的机会。“知足知乐”则体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在追求物质和社会地位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忽视了内心的声音和真正的快乐。

王院士认为,快乐不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而是源自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他总是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这种心态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虽然王院士的科研成果和职业成就足以令人骄傲,但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和满足的心态。即使在他的晚年,也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医学的执着。这种知足的心态,让他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与满足感,也是长寿的关键因素之一。

25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