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元经济研究贡献事迹范文

| 徐球

张卓元经济研究贡献事迹是什么样的?张卓元事迹大家了解过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张卓元经济研究贡献事迹范文2024(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张卓元经济研究贡献事迹范文

张卓元经济研究贡献事迹范文(精选篇1)

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3日上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其中,广东籍经济学家张卓元被授予“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此前发布的公示材料显示,张卓元,男,汉族,中共党员,1933年7月生,广东梅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九、十届全国____委员。他长期从事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与规律,在价格改革、建设现代市场体系、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企业改革与治理现代化等诸多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提出许多颇具建设性意义的主张。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等。

将时钟拨回至74年前。那一年,张卓元在梅州中学参加高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山大学经济系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同时录取。出于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张卓元选择入读中山大学,后在高校院系调整中转入了中南财经学院(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954年大学毕业后,张卓元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后为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自此开启长达70年的经济研究生涯。

张卓元经济研究贡献事迹范文(精选篇2)

张卓元,中共党员,广东梅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九、十届全国____委员。他长期从事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与规律,在价格改革、建设现代市场体系、企业改革与治理现代化等诸多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等。

张卓元中学时期,对苏联经济学家列昂节夫的《政治经济学》产生浓厚兴趣,由此在清华大学社会学和中山大学经济学之间选择了后者进行深造,选择了经济学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他自1954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至今已笔耕70载。他出版专著10部,主持编写了《中国经济学60年》等重要著作,发表论文500多篇,个人著述约300万字。张卓元的研究始终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张卓元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致力于中国价格改革研究。他与同事深入调研,参与国家物价局及中国价格学会研讨会,共同探索价格改革路径。他们强调价格改革重要性,主张市场取向,坚持逐步推进,并重视稳定物价。这些政策建议既不保守也不过激,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由张卓元主编的《中国价格模式转换的理论与实践》专著荣获多项大奖,也证明了他们的研究与改革实践紧密相连,为推动中国经济改革贡献了力量。

张卓元经济研究贡献事迹范文(精选篇3)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张卓元就深入展开对价格问题的研究。1983至1993年,他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集中研究价格改革,主张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行政定价体制,转向市场价格体制。

1993至1995年,张卓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当时我国的价格改革已取得决定性胜利,他把研究领域转向国企改革。此后国企改革和国资改革也是他研究的重要领域。党的____报告、十五届____《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____《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国企改革或包含国企改革内容的纲领性文件,张卓元参加了这三个重要改革文件的起草工作。

在改革开放初期,张卓元就指出,改革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环节的全局系统的改善与变革,涉及人与人之间、地区间、部门间利益关系的调整与改变,需要慎重对待。他提出稳中求进的改革和发展思路,能够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推进,稳中求进更是从改革思路进一步发展为工作总基调,其内涵日益丰富。

从1987年起,张卓元多次参与中央决策咨询工作,十二次参与党和国家重要改革文件的起草工作,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亲历者和推动者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贯穿其研究生涯的主线。

张卓元经济研究贡献事迹范文(精选篇4)

谈到自己几十年来的治学心得,张卓元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赶上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大变革的好时代。  大学毕业后,张卓元进入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随后参加了由时任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冶方主持的《社会主义经济论》的编写整理工作,开始了对“价值规律”的不懈探求。

1962年,张卓元发表了《对“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的初步探讨》一文,对商品社会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能够实现的前提进行了探讨,在学界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的大潮中,张卓元从认识价值规律的作用出发,逐渐产生以市场化推进价格改革的观点,与后来坚持稳定地推进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张逻辑一致、思想一脉相承。  70余年研究生涯,张卓元始终把自己的研究和国家发展所需紧密结合起来,将理论的创新扎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参加了诸多中央文件的起草和决策咨询工作,对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研究改革开放问题,是中国经济学家的天职,也是我们施展才能、报效祖国的绝好机会。”

2013年,在荣获第二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时,张卓元在致辞中这样说道:“这个时代为经济学家的研究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和极为丰富的素材,也为经济学家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最广阔的舞台。”

张卓元经济研究贡献事迹范文(精选篇5)

梅县地区一直有崇文重教的传统。张灼粼秉承客家人“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观念,在张卓元5岁时,就把他送到城西小学读书。懂事的张卓元背着母亲缝制的书包乐呵呵地上学了。放学归来又帮母亲照料弟妹、帮父亲看顾铺子。张卓元入学时的1938年,“七七事变”已经爆发一年多,战火迅速蔓延至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张灼粼的金银铺也难以为继。房汉廷在《张卓元评传》中介绍当时的情况:原来生意红火的首饰加工,如今日渐萧条,市场上的物价一天高过一天。

人们都不愿意存储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而是家家攥着或多或少的金银,不到万不得已时不再出手。张家的生活由此陷入了困顿,母亲钟影华既要打理一家人的生活,又要到离县城不远的煤矿挑煤赚点小钱贴补家用。虽然外面形势并不太平,有时还会忍饥挨饿,但张卓元如饥似渴地学习,小学学业相当亮眼,每门功课都获得了优秀。他还经常参加各类体育活动,积极锻炼体魄和毅力。

儿时的张卓元,在父亲眼中,是一个淘气的“熊孩子”。梅县山塘多,每年都会有小孩溺亡。张灼粼常常叮嘱他不要下水玩耍,可小孩的天性“遇水则喜”,张卓元还是经常和小伙伴下河塘游泳。每次回家,父亲都要让他伸出胳膊或腿,用指甲在皮肤上轻轻划上几下,若出现明显的白痕,自然少不得挨一顿训。

因此,每次玩水后,张卓元都迟迟不敢面对父亲,直到汗水完全浸过皮肤后才敢走到跟前。张灼粼,生于1898年,1961年去世时才64岁。“不管生活多么困顿,不管家里多么缺人手,他从来没有想过让哪个孩子辍学在家帮衬。但是,如果孩子不认真读书,不晓得珍惜机会,他可是铁面无私一定严加批评,即使母亲劝解也多半是无效的。”谈起宽严有度的父亲,张卓元心存感激。

255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