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元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事迹简介
张卓元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事迹大家了解多少?张卓元的研究成果是什么样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张卓元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事迹简介(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张卓元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事迹简介精选篇1
9月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91岁的广东梅县籍经济学家张卓元,精神矍铄地抵达仪式现场,获颁“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根据此前发布的公示材料显示,张卓元,男,汉族,中共党员,1933年7月生,广东省梅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九、十届全国____委员。他长期从事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与规律,在价格改革、建设现代市场体系、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企业改革与治理现代化等诸多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提出许多颇具建设性意义的主张。是《中国经济学60年》《新中国经济学史纲》两部系统性、集大成之作的主编。
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等。张卓元曾就读于梅州中学,1950年梅州中学毕业,事迹曾收录于1997年编印的《群星灿烂—梅州中学部分校友业绩简介》。后通过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和中山大学经济系同时录取,出于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他选择进入中山大学,后来在高校院系调整中转入了中南财经学院(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954年大学毕业后,张卓元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后为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自此开启长达70年的经济研究生涯。
张卓元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事迹简介精选篇2
据了解,张卓元参与了我国重要改革阶段的理论创新,被公认为中国“稳健改革派”的代表之一;作为市场经济专家,还多次直接参与了我国经济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的制定。他的许多论断,比如“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成败关键”“市场化、市场经济是中国改革的必然取向”等,均在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中留下了鲜明的一笔。
“为国家发展尽经济学家的天职。”这是张卓元毕生身体力行的信念。他扎根市场经济理论研究70余年,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的“常青树”;在价格改革、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等方面提出许多颇具建设性意义的主张,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突出理论贡献。
1933年7月16日,正值岭南盛夏。梅城年轻的金银工匠张灼粼(梅县城东镇金盘桥人)心情格外高兴,因为妻子钟影华又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他就是张卓元,排行老二。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长足发展,一些海外华侨纷纷回国投资、消费,体现在侨乡梅县,就是有点余钱的人多了起来,穿金戴银成为时尚。张灼粼的金银铺生意日渐红火,甚至到晚上都有客人来定制金银首饰。金银铺人来人往,来自海内外的各种消息和趣事都能耳闻。晚上一家人聚拢之时,张灼粼都会将其分享给孩子们。那时还是小小幼童的张卓元细心倾听,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懵懂的认识和向往。
张卓元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事迹简介精选篇3
他扎根市场经济理论研究70余年,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的“常青树”;在价格改革、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等方面提出许多颇具建设性意义的主张,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突出理论贡献;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关心着年轻学者的成长。
“为国家发展尽经济学家的天职。”这是他毕生身体力行的信念。
他,就是“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卓元。
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多次参与中央重要文件起草工作……谈到张卓元,人们难以避开这些夺目的“光环”。
但当记者问张卓元,是什么促使他投身经济学研究时,他只简单回答了两个字:“兴趣”。
1933年,张卓元出生于广东梅县。195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这个正在紧张备考的高三学生读到了苏联著名经济学家列昂节夫的《政治经济学》。尽管对书中的基本原理一知半解,但书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使张卓元入了迷,让他对政治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1950年高考,17岁的张卓元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和中山大学经济学系同时录取,他果断地选择了后者,开启了与经济学长达70余年的不解之缘。
张卓元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事迹简介精选篇4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张卓元就深入展开对价格问题的研究。1983至1993年,他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集中研究价格改革,主张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行政定价体制,转向市场价格体制。
1993至1995年,张卓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当时我国的价格改革已取得决定性胜利,他把研究领域转向国企改革。此后国企改革和国资改革也是他研究的重要领域。党的____报告、十五届____《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____《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国企改革或包含国企改革内容的纲领性文件,张卓元参加了这三个重要改革文件的起草工作。
在改革开放初期,张卓元就指出,改革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环节的全局系统的改善与变革,涉及人与人之间、地区间、部门间利益关系的调整与改变,需要慎重对待。他提出稳中求进的改革和发展思路,能够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推进,稳中求进更是从改革思路进一步发展为工作总基调,其内涵日益丰富。
张卓元,1954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学院经济系。1979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历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 财贸经济所所长兼 《财贸经济》主编,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价格学会第二届副会长,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一届副会长,《 经济学文摘》主编。著有《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 生产价格》、《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值、价格、成本与利润》、《论 孙冶方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社会主义价格理论与价格改革》等。
张卓元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事迹简介精选篇5
归纳新中国经济学研究的70年的进展和创新,张卓元认为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第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努力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开辟和形成了唯一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找到了最有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第二,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中国经济学界研讨的第一大热点,其突出成果,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三,所有制理论取得重大突破,确认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平等竞争,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第四,分配理论取得重大创新,确认按劳分配为主体,劳动、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明确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五,国民经济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形成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对外开放理论。
第六,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越来越受重视,从提出“四个现代化”、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到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和与时俱进。
第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梁八柱”。
第八,经济学方法重大革新,注重创新,紧密联系实际,充分吸收现代经济学有用成果,重视实证研究和数量分析,积极提出各种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