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称号事迹

| 徐球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获得了人民卫士的称号,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事迹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称号事迹2024年(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称号事迹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称号事迹精选篇1

帕米尔高原犹如一块巨大的碧玉镶嵌在天地之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护卫着我们伟大祖国的西部边陲。在这片神秘而壮美的高原上,有一个被雪山环抱的小乡村——提孜那甫村,这里是“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家乡,是他们一家人永远守护的地方。

“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这句话,是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老人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一生坚守的信念。自1949年底,巴依卡一家三代人接力戍边,用70余载的忠诚和热血,诠释了“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深刻内涵。他们的故事,诠释着对家国情怀的传承与坚守,如同一座矗立的历史丰碑镌刻在巍峨的帕米尔高原上。

如今,已届古稀之年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与家人依然坚守在帕米尔高原上,传承着“帕米尔雄鹰”的崇高精神。他满怀深情地说:“我们一家为国戍边,无怨无悔。能为党和人民奉献,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骄傲。我会继续教育子孙后代爱国守边,坚定不移跟党走!”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称号事迹精选篇2

在2024年8月5日下午,帕米尔高原上阳光炙热,微风轻拂,“风起疆南”支队成员们来到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拜访“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走入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爷爷家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繁茂的花草和嫩绿的菜畦,几声婉转的鸟鸣,屋中乘凉的黄狗,田园温暖美好。

1949年,解放军进驻塔县后,帮助牧民们建房子、搬食物,做了很多有益于我们的事情,我们当时就感受到,解放军来了,党的领导就来了。从这种朴素的念头出发,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父亲开始自发地为戍边的解放军做向导。1972年,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接替了我的父亲继续戍边。从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父亲带他去到边境,走过每条边境巡逻的路线后,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和解放军就像成了家人一样,每次巡逻,我都一定跟着他们一起去,直到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儿子拉齐尼·巴依卡接替了我的责任。

我的国通语是自学的,我没有上过国通语学校,这些国通语都是40多年来我一点点和解放军们学习的,他们说一句,我就学一句,他们一直说一直说,我就学会了。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称号事迹精选篇3

在帕米尔高原上,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接力护边的故事家喻户晓。

亘古屹立的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六月下大雪,四季穿棉袄”,这里被视为“生命禁区”。

1949年12月,红其拉甫边防连刚刚成立,马上就要执行边防巡逻任务,可连队官兵却犯了难,这次巡逻的目的地是被称为“死亡之谷”的吾甫浪沟,路途因险峻而出名,只能依靠牦牛引路,往返一次需要3个月,路上还常发生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若没有经验丰富的向导,官兵们将寸步难行。就在这时,巴依卡的父亲——塔吉克牧民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自告奋勇,当起了连队的义务向导。此后的23年间,他带领着边防官兵走遍了红其拉甫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

巴依卡说,从小父亲便教育自己,正是边防官兵们夜以继日地守护祖国边关,各族人民才得以安居乐业。“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给他们带路,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1972年,父亲把这份责任传给了巴依卡:“你要继续走我的路,为祖国的边防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称号事迹精选篇4

“南湖红色的光照亮帕米尔高原,在晨曦中,我的祖父凯力迪别克露出笑颜……他视巡边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担当,祖父这种精神是我家的一盏明灯……祖父和父亲的精神鼓舞着我雄鹰般飞翔,我以钢铁般的意志,日夜巡逻在冰峰雪岭间。”这是拉齐尼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作的诗歌《南湖》。

短短的诗行,是拉齐尼一家忠诚戍边的写照,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深情告白。

现在,已退出护边员队伍的巴依卡,一直珍藏着一根巡边时用过的皮鞭,上面刻着一串特殊的数字——“2021.1.4”,拉齐尼牺牲的时间。

2021年1月4日,正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拉齐尼奋不顾身救起一名不慎落入冰湖的儿童,生命定格在41岁。“失去儿子我心里特别难过。但他是为救人牺牲的,我为他感到骄傲。”巴依卡说。

不久,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拉齐尼“时代楷模”称号,中共中央追授拉齐尼“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称号事迹精选篇5

“在连队,官兵都亲切地称他老大哥。他总是把连队的事、官兵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在我们需要他的时候,他总能及时出现。”红其拉甫边防连二级上士苗广林说起官兵心中的拉齐尼。

2020年春节前夕,大雪封山。红其拉甫边防连前哨班的蔬菜吃完了,食用油即将告罄。可去前哨班的盘山路极其险峻,被称为“生死九道弯”,车辆无法通行。正当官兵一筹莫展之际,拉齐尼牵着3头牦牛出现了,他冒着风雪给前哨班送来补给和年货。

一次巡逻途中,队伍遭到暴风雪袭击。凭借对地形的熟悉,拉齐尼带着官兵找到一处避风的山谷宿营。夜里,大家在严寒中咬牙坚持,拉齐尼用父亲教过的方法,把15头牦牛聚集起来形成一堵厚厚的“墙壁”,阻挡寒风。官兵紧挨着牦牛取暖,度过了那个风雪之夜。

“现在条件好多了,这种情况很少出现了。”喀什军分区领导介绍,近年来,巡逻线上建起了执勤工作站、惠民驿站,护边员配备了摩托车、对讲机等,工作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军分区还携手某陆航旅开辟高原巡逻航线,所属边防连队均可到达。

巴依卡看到了拉齐尼一直期盼的事。

255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