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奖人李振声院士事迹

| 徐球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之一的李振声大家知道吗?李振声院士事迹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共和国勋章”获奖人李振声院士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李振声院士事迹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李振声院士事迹【篇1】

1999年至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5年连续减产。2004年,李振声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题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的演讲,分析了连续5年减产的原因,提出了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05年在博鳌论坛上,李振声对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10年前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逐一批驳,并果敢地提出“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思路,从农业领域为我国和平崛起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个个响当当的科研创新和农业策略的落地,让李振声在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但他并未止步。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李振声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做出回报。”

2013年,82岁的李振声组织实施“渤海粮仓”计划,历经五年攻关,实现环渤海地区增粮200多亿斤。

2020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再次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李振声院士事迹【篇2】

通过对小麦历史的研究,他了解到人们今天吃到的小麦,就是最原始的小麦先后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粗山羊草经过两次天然杂交和长期的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进化而来的。李振声坚定了“麦草杂交”的设想,并得到了老一辈植物学家闻洪汉等人的支持。

不过,让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物种杂交谈何容易,国内还从没有人尝试,许多人视之为畏途,李振声心里也没有底。长穗偃麦草是一种很高的牧草,株高可超过1.5米,产草量很大,每亩可达4000斤到5000斤。最重要的是,它能抵抗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等多种病害,具有很强的抗寒冷、抗干旱、抗高温和抗干热风的能力。通过杂交,就能让牧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

开始的时候,他和同事选用了12种牧草,杂交后的结实情况很不乐观,只有3种勉强能够结实,其中以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的长势相对较好。

科研的艰辛超出想象。李振声与课题组同事集中力量选用了14种小麦品种与长穗偃麦草杂交,总计做了19328朵花的杂交,平均结实率也只有5.12%,杂种分离的稳定性也成为一个重要挑战。

研究进行到第八年的时候,终于迎来了转机。

1964年6月14日,在经历了连续40天阴雨后,天气忽然放晴,阳光极强,温度陡升,试验田里几乎所有的小麦一天之间都青干了。所谓“青干”,就是叶子还绿着就变干了。就在这时,天天在地里查看的李振声发现田里有一株小麦的叶片还是金黄色,而且种子饱满,表明它既抗旱又抗高温。这株神奇的小麦样本被称为“小偃55—6”,它就是后来功勋卓著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的“祖父”。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李振声院士事迹【篇3】

李振声1931年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遇到连续大旱,村里人把树皮都吃光了。因为饥饿,他父亲患上严重的胃病,在他13岁时撒手人寰。这让李振声深知粮食的珍贵。

1948年,完成高中二年级学业的李振声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决定辍学到济南寻找工作。那时,山东农学院一则招生启事中的“免费食宿”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试考成功,从此走上小麦育种的道路。1951年,李振声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工作。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他被调往位于陕西杨凌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上世纪50年代,小麦条锈病一年能“吞掉”120多亿斤口粮,让本就吃不饱的中国人更加饥肠辘辘。在杨凌,李振声体会到条锈病的可怕:穿黑裤子在麦地里走一趟,裤子就会变成黄色,不少农民在田里抱头痛哭。

小麦一旦感染条锈病,就会减产30%到50%,甚至绝产。将外来抗病小麦与本地小麦杂交,培育抗病新品种需要8年左右,而小麦条锈病让这些“近亲繁殖”的新品种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

如何才能解决育种速度赶不上病菌变异速度的致命缺陷?

李振声苦苦思索后大胆设想:能不能通过牧草与小麦杂交,培育出一个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小麦经过了数千年的人工栽培,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抗病基因逐渐丧失;野草在自然界通过层层筛选,是非常好的抗病基因库。”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李振声院士事迹【篇4】

小麦远源杂交成功后,李振声并未就此止步,他深感20年的育种过程过于漫长,于是另辟蹊径带领团队创建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用3年半时间就能选出优异种质,大大地缩短了远源杂交育种时间。

2007年,因在小麦远缘杂交和染色工程研究中的重大建树,李振声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国家给你这么高的荣誉,你怎么来向国家回报?当时我已经75岁了,我想我的身体还可以,所以我们开始组织了一个环渤海项目。

75岁的李振声再次出发,这次的任务是向盐碱地要粮。不仅能种上粮食,还要能丰产。通过让普通小麦和耐盐植物杂交,李振声带领团队成功培育出耐盐小麦。从2013年到2017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5年累计示范推广8017万亩,累计增粮210亿斤,节本增效187亿元。

2020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仍在思考。根据团队成员在曹妃甸、海兴、南皮、东营等地盐碱地多年的种植试验,他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构想。通过种草养畜实现我国环渤海地区1000万亩滨海盐碱地的高效利用,来解决我国盐碱荒地利用与当前严重依赖进口饲料粮的问题。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李振声院士事迹【篇5】





“荣誉首先应该归功于集体,没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荣誉。小偃4、5、6号小麦新品种是陕西杨陵西北植物所小麦育种课题组的10位同志共同完成的。”李振声非常看重团队的协作精神,多次在报告中强调科研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也让人们看到了他虚怀若谷的良好品行。

赵洪璋是小麦育种的老前辈,李振声到杨凌后,经常去请教赵老师,在一起交流经验,两人成为忘年交。他和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的私交也很好,经常讨教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在“小偃6号”育成后,很多领域内的专家院士都来参观。蔡旭、庄巧生、鲍文奎院士等曾不止一次地到李振声的试验地参观,他总是虚心讨教。

“李振声是一个随和可亲的人,课题组成员总是亲切称呼他为‘老李’。有一次,我老家的村民跑到杨凌来找麦种,我请‘老李’帮忙,他亲自把村民领到生产队,挨个往过看,认真地回答村民的问题,让村民带着满意的麦种回家。”李璋研究员回忆说。

李振声还是一个生活俭朴节约的人,他常常讲,工作和生活要像山东人吃大饼卷葱一样,边吃饼边把葱往下拉,要节约葱。

“小偃6号”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省上要给他几十万资金,他一分没要。当时他的课题组只有一辆自行车,单位离试验基地有15里路,大家来回都是步行,很辛苦。

有人劝他,可以用这笔钱买几辆自行车改善办公条件。可李振声回答:“我们的成果是在没这笔钱的时候做出来的,现在的条件也没那么差,要钱干啥?”

2006年,李振声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将5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用于科学研究和学生资助。




255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