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个人事迹

| 徐球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个人事迹新鲜出炉,李振声事迹材料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个人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个人事迹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个人事迹篇1

9月13日,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其中,93岁的李振声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

“我就是从杨凌走向世界的,在杨凌也一样可以做出世界性成果!”2005年,李振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报告时曾豪情满怀地鼓励广大师生。在杨凌这片土地,他曾艰苦工作31年,在小麦育种领域“扎根”,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人能够养活自己”。

1956年,25岁的李振声为积极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而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来到杨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故事的一切从这里开始。

初到杨凌,他就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在科学上的大胆创新——利用小麦与长穗偃麦草进行远缘杂交。

在50年代,国内无人搞远缘杂交,开展此项工作毫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年轻的李振声认为,人类栽培普通小麦,就是原始小麦与野草两次自然杂交,再经过9000年进化而形成的,因此开展小麦远缘杂交在理论上可行。

彼时,生产上大面积采用的小麦良种“碧蚂一号”碰上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导致小麦大面积减产。

“如果能把长穗偃麦草的基因转移到小麦里,那选育出来的小麦不就可以既高产又稳产吗?”李振声思考。这一大胆设想恰逢其时,也让他为之付出了20年的心血与汗水。

在实验室和试验田里,李振声克服了小麦远缘杂交的一道又一道难关。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个人事迹篇2

每个夏天,他身上都被晒得脱层皮。年复一年,在做成千上万朵小花的杂交后,他们得到了几粒种子。就是这几粒小小的种子让李振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傅向东:其实全世界有很多人都想到了这。但正因为远源杂交面临的三大挑战,很多人没有坚持下来,在过程中就放弃了。而老李院长他一直坚持下来,坚持了20多年才成功地育成了一个抗病的高产品种。他的坚持是他成功的关键。

李振声在科研上不懈努力,终于为中国的小麦种植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在初步生产推广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小偃6号”最为突出,“小偃6号”能同时抗8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且产量高、品质好,做出来的馒头白、面条筋道,它也收获了陕西农民给它的最高评价,“要吃面,种小偃”。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傅向东:有了这个品种的话,我们不但能够使得小麦品种抗条锈病、不减产,同时还具有高产的特性,所以推出来以后就非常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郑琪:它(“小偃6号”)选育出来以后不推自广了。(研究所)附近都有很多农民种地,看到这个品种比较好,所以还没有等到它审定,很多农民就来换种子。他(李振声)说“真正给我打分的人是农民”。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个人事迹篇3

璀璨灯光下,如簇鲜花中,他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成为中国第10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李振声一辈子都在为中国老百姓的“吃粮”问题奔忙。在他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大家亲切地称他“老李”院士。

“老李”是麦田里的躬耕者,做事情不怕苦、不畏难,曾31年坚守陕西,培育出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出身农民家庭的他胸有丘壑,先后提出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等大型农业攻关项目,使我国粮食大幅增产。他为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科技脊梁”的重要作用。

“李老师很少考虑自己,一辈子都在操心国家的事,始终想着让大家都有饭吃、都有好日子过。”他的弟子兼同事穆素梅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个人事迹篇4

“1942年山东大旱,挨饿是那时最痛苦的记忆。农民粮食不够吃,葱根,蒜皮,榆树皮都吃光了,必须解决吃饭这个头等大事!”这是李振声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折,也让他为未来数十年的执着坚守立下一颗初心。

1951年,大学毕业的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最初,李振声的研究方向不是小麦而是牧草。在北京期间,他跟随导师、土壤学家冯兆林先生从事种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对收集种植的800多种牧草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5年后,他与课题组一起调到陕西杨凌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刚到西北,就赶上了黄淮和北方冬小麦区条锈病大流行。这种被称为“小麦癌症”的流行性病害,具有发生区域广、流行频率高、危害损失重的特点。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条锈病,导致全年小麦减产20%—30%。“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就是当时部分农村的贫苦写照。

对草有研究的李振声站了出来,他决定向小麦的改良研究进军。“一粒麦种,就是生存的希望。中国人不仅应该,而且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令李振声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农民种了几千年的小麦,但为何还是“体弱多病”。与之相比,野草没人管,却生长得很好。能不能通过小麦与天然牧草的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

通过对小麦历史的研究,他了解到人们今天吃到的小麦,就是最原始的小麦先后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粗山羊草经过两次天然杂交和长期的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进化而来的。李振声坚定了“麦草杂交”的设想,并得到了老一辈植物学家闻洪汉等人的支持。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个人事迹篇5

1987年,李振声告别杨凌,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从麦田里亲力亲为的耕耘者成为运筹帷幄的中国麦田谋划者,在我国多次粮食“危机”中挺身而出。

当时,我国粮食生产连续3年徘徊在8000亿斤左右,但人口增长接近5000万,党和政府急于找到打破徘徊的方案。李振声会同中国科学院的农业专家,通过三个月的调查,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在推动什么事情时,我们常说,‘手中无典型,说话没人听’。”李振声说,为了找到鲜活的典型,他带队跑遍黄淮海地区做调研,时间紧、任务急,他们就夜里坐车、白天调研,足迹遍及河南封丘,河北栾城、南皮,山东禹城,安徽蒙城……一次次实地调研中,他逐渐成竹在胸。

李振声的女儿李滨记得,有一年写调查报告,父亲每天都睡得很晚,似乎梦里也在思考,想到什么问题,醒了马上扭开台灯把问题记下来。那段时间,父亲的卧室经常在半夜或凌晨透出光亮。

1988年2月,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支持下,李振声带领着科学院25个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我国粮食产量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仅黄淮海地区就增产504.8亿斤。

在我国粮食产量多次出现徘徊时,李振声都及时敲响警钟,提出增产对策。

255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