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先进事

| HT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要用到事迹的地方还是很多的,事迹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事迹到底怎么拟定才正确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匠先进事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工匠先进事迹1

他是“铁面的将军”,心中始终有一杆标尺。“再大的人情大不过飞机质量和安全”,工段内任何可能的问题在他这里都没有人情可讲,盯人、盯责,一问到底、一查到底。在飞机线缆安装、导通等方面,飞机到哪个阶段应该做到哪一步,他都有本清楚账。精益求精、对问题紧抓不放的精神,驱使他在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发现问题“早举手”,坚决杜绝隐瞒不报、弄虚作假等不诚信行为。

在参与c919大型客机101架至104架机的研制期间,他带领团队解决驾驶舱顶控板、操纵台安装等关键问题,推荐全机卡箍的选用,提升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操作、加速生产研制,助力c919大型客机项目研制顺利进行。

工匠先进事迹2

xx,现任嘉荫县科学技术协会副科级干部。多年来一直工作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普及战线上,无论在科委、科技局(北药办),还是科协的工作岗位上都恪尽职守、高度负责、脚踏实地、锐意创新,成为我县乃至我省科普战线的领军人物和科普专业的行家里手,一直发挥着引领和榜样作用,带动身边科技工作者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为我县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担当有为,突破技术壁垒,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北药作为一项产业,栽培技术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为解决栽培技术难题,张志权率先创建了“嘉荫县乌云镇地道药材科技示范园”。利用示范园区主栽16个品种的地道药材,探究栽培技术,并通过田间展示,传播地道药材栽培技术,助力产业的发展。龙胆草是比较名贵的中药材,当时龙胆草育苗技术仅掌握在几位专家手里,技术封锁。为突破技术壁垒,张志权潜心研究龙胆草的生物学特性,用两年的时间攻克了育苗技术,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几年来,他主持研制的“龙胆草全方式育苗及直播栽培技术”项目和“水飞蓟规模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项目,获得“黑龙江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因他在北药种植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得到上级认可,20xx年的8月被命名为“伊春市张志权中药材种植技能大师工作室”。

二、根植科普一线,恪尽职守,服务大局

他在科普方面树立大局意识,围绕县城经济发展开展工作。几年来,围绕科普创建工作,我县先后被评为伊春市、黑龙江省、国家科普示范县。深入开展“科普益民兴村(场)计划”。先后有4个农技协及4人获得省和国家奖补资金,带领“讲师团”深入四镇五乡60多个自然村屯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累计举办培训班260多场(次),推广实用农业技术700多项(次),培训达万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素质,深入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积极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屡获佳绩。嘉荫县被评为“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基层赛事优秀基层单位”。

三、立足本职岗位,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展为民服务的本领

学无止境。他每天面对农民各种各样的提问,需答疑解惑,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是不够的。他善于学习,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广泛涉足畜牧养殖、家禽养殖、特色养殖、大田栽培、北药种植、水产养殖、花卉苗木、山野栽培以及小浆果栽培等方面的知识,并总结推广了“玉米高产综合技术配套方案”、“大豆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方案”,每年累计推广近万亩,百姓当年实现多增收200多万元。玉米“品”字栽培技术推广,可以与对照田相比增产20%-50%,又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又一法宝。通过学习与实践,并传播,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引领百姓走向依靠科技致富的轨道上来。他的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被评为“全省百名科技传播优秀工作者”。

工作以来,兢兢业业,不计个人得失,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科技星火带头人”、“黑龙江省创新能手”、“伊春市创新能手标兵”、“伊春市第二届乡土人才”、“伊春市第七届青年科技奖”、“嘉荫县优秀人才”等荣誉。

工匠先进事迹3

“作为技能工人,这个合格率肯定是无法接受的。”20xx年,某型号发动机喷注器架生产遇到瓶颈,有项精度仅相当于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在机床上无法测量,试加工合格率仅有20%。

“交给我,我有信心啃下来。”何小虎立下军令状。

原来,在一些老师傅搞技术攻关时,何小虎就已经关注到了这个产品,并一直在思考合格率低的原因。上手后,他发现攻关“真难”,之前车间从未加工过,没任何可借鉴的经验和数据。那两个多月,何小虎天天熬夜查资料、找人讨论,有时正吃着饭,突然想到什么,放下碗筷跑回车间进行试验。

经过无数次试验,何小虎提出“设备热稳定性”概念,发挥其极限加工精度,颠覆传统方法,让产品合格率达到100%,加工效率提升4倍。

在加工某发动机燃烧喷嘴时,厂里遇到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合格率只有50%,这不仅影响发动机的交付和后续型号生产任务,更关系着飞行器能否精准入轨。之后的两年,何小虎联合工艺、操作人员,找过西北工业大学教授、设备生产厂家请教交流,甚至花钱找大学老师补课。最终,20xx年,他们攻克了瓶颈难题。

多年来,何小虎先后攻克液体火箭发动机生产研制难题65项,申请专利8项,获得1项国际专利授权,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国家发明专利。

工匠先进事迹4

刘湘宾,196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国家高级技师,现任7107厂首席技师,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劳模创新工作室、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航天九院首届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宝鸡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曾获“全国技术能手”、 “中国质量工匠”、“陕西省劳动模范”、“三秦工匠”、“航天贡献奖”等多项奖励,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航天报国是他的理想,“攻坚克难、精益求精”是他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参加工作以来,刘湘宾先后解决了铝基复合材料的难加工、精度难保证等系列技术难题;改进了国家重点型号和传统加工方案,提高效率3倍以上;自制特种工装夹具及刀具,提高了产品合格率等等,为我国重点型号防务装备、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以及二代导航卫星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

宝鸡是西部工业重镇,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拥有各类技术工人30余万人,近年来围绕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先后实施工业强市“1459”工程、“一四五十”发展战略。始终坚持全力培育产业工人成长的金色土壤,着力在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领域探索创新,初步形成与五大产业集群相适应的改革政策体系,一大批优秀技术工人秉承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成长为“宝鸡工匠”,他们以精湛技艺、精致产品、精细品质,打造了宝鸡制造、宝鸡创造的亮丽名片。

工匠先进事迹5

xx自xx年参加工作,一直在xx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从事数控车床加工,参加工作至今短短的十三年间,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从一名青工已经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聘为中国兵器集团关键技能带头人、xxxx五一劳动奖章、“xxxx全区技术能手”、xx“三八”红旗手、xx草原英才、xx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和奖励。并在xx年当选为xx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以及xx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成为了公司数控加工领域的领军人物。

总结十几年来的工作,她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技能工人,要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要立足本职岗位充分锻炼,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工作中,除了从老师傅身上不断学习,吸取更多经验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努力学习本工种的操作技能,并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岗位练兵、技术比赛活动,通过比赛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十年来,多次代表一机集团参加各级各类数控技能大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xx年,参加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取得了第四名的优异成绩。两次获得xxxx华中数控技能大赛第一名,xx年参加xx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立足本岗,为企业打造一流的产品

十三年的工作见证了我国装甲车辆的飞跃。从90-Ⅱ、三代到后来的96、三代大改、轮式、30吨轻型坦克,每一个产品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和技能人员的辛劳和汗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作为一名兵工企业的加工人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她作为班组建设领导小组的质量员,担负着整个班组质量监督和质量事故预防的重担。随着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开展,她发表的对于提高某军品螺栓合格率的课题.该螺栓是军品项目某部件的主要零件,生产基数为46件/台.其尺寸精度要示严格,并且其螺纹与配合端面的垂直度有很高要求,是唯一一项由军代表直接检验的一级精度螺纹的产品.在以往大批量生产时发现工序45精车外圆及端面时,其精度要求不易保证,产品合格率仅为85%。在不合格品项目分析调查中显示垂直度超差占不合格率的78%,加工形成振纹占11%,外圆椭圆及尺寸超差各占7%和4%。

要大幅度提高此产品的合格率必须解决垂直度超差问题。经过工艺和工装改革,我们成功的将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8%。此项改善采用更科学有效的方法,降低能耗,减轻劳动强度,简化操作程序。令精度要求得更容易保证,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为后续加工争取更多的时间。随着现代化设备的应用,标准刀具和、模块化工装的引入,好多旧的工艺方案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要求。

不断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面对鲜花和荣誉,并没有沾沾自喜仍然在普通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着,为企业的发展和国防装备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xx年公司以强大的数控加工能力和大批高技能数控加工人才优势为依托,以培养高技能人才、提高加工能力为目标,成立了数控技能创新工作室。同年,以数控技能创新工作室为基础,申报成立了xxxx级“xx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的成立为我提供了跟多的经验交流渠道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工作室成员由生产一线高技能数控人才组成,工作室根据每个人各自的技术特点和擅长领域,结合当前数控生产的实际需求,研讨制定了一批具有操作性强、推广性高、高效低耗、拥有较高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立项课题和攻关项目,成立课题攻关小组开展专项技术攻关。

在工作室课题项目中,负责“数控程序模块在生产实际中应用”的课题研究。该课题主要以螺纹钢套类零件的标准化加工为切入点,针对各种基数大、规格多、工序繁、效率低、废品率高的零件加工,建立数控程序模块,实现数控程序模块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推广。

用编制宏程序的方式,将不同的规格数据作为程序变量,实现在一个程序下调整变量数据加工不同规格零件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螺纹钢套类零件的加工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其平均废品率降低30%,单件加工时间由改善前的65分钟缩减为5分钟,加工效率提高10倍以上,班产量由从前的30件提高为80件,刀具费用节省30%,原材料费用节省5%。全年共可节约台时费用462100元,节约材料费13863元,两项累计节约47万余元。

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至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品的生产效率、加工质量、生产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每年课题攻关累计节创价值百万元以上。充分调动和发挥技能人员技能立业、岗位创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实现“技能高、素质高、士气高、结构优、机制优”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目标进一步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技术革新、带徒传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回顾成长的道路,既有个人的刻苦学习和艰辛努力,更离不开企业的提供学习、成长和施展的平台,随着企业发展,发挥技术优势,立足本职岗位,创新工作,将自己锻炼成一个“实用型,技术型,知识型”的企业人才,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企业发展和祖国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匠先进事迹6

20xx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各国元首都收到了来自中国的国礼。这个中国的国礼被命名为和美,是放在金盘子里的颜色明亮的白丝巾。这条白丝巾特别是谁也抓不住。因为这条丝巾来自有近三千年历史的锻炼技术。

传统的锤子雕刻作品大多是铜器,金银器上的锤子雕刻很少,被命名为和美的国礼,设计要求是非常美丽的银器锤子雕刻。更加困难的是,作品所需的纹理不是规范的几何图形,而是要求呈现纺织品自然柔软的垂下状态,表现纺织品的自然皱纹,在宽度只有0.1毫米的皱纹中也要刻上图案,表现纺织品随着光线的移动而产生的明暗变化如何把只有0.6毫米的银片变成这个国礼?锤子使用的主要工具叫做锤子。古代的锤子工匠可以用锤子在金属器具上刻出千变万化的浮雕图案。在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现场,中国技术美术集团锤击师孟剑峰已经敲击了23年锤击,作为行业名人,他被命令制作这个国礼。工果你想做好工作,你必须首先利用它的工具。一个独特的锤子雕刻作品需要设计和创造最合适的锤子。孟剑峰从古代锤子触摸前辈的智慧,从古代法律探索启示路径。8天后,孟剑锋终于制作了丝巾图案最难的锤子。

其次,实际面临的锤子对象是厚度只有0.6毫米的银片,比蛋壳厚一点头发。根据设计图案,在这片薄银片上挖出细微的经纬线,交错成细致的纺织纹理。在锤子的过程中,如果用力稍微多一点,把银片敲透的话,整个作品就会放弃工作废弃。这就是传中不能出现百万分之一的错误。但是孟剑峰做的,国礼的作品终于完成了,在金色的盘子里,白色柔软的丝巾自然重叠,收到礼物的人想拿那条丝巾。现在这个锤子的国礼已经成为行业技术传说。

工匠先进事迹7

洪家光,中共党员,1979年12月出生,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数控技术专业,现任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曾先后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谈起1998年刚从技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的心路历程,洪家光说:“每天与零件打交道,同样的动作做几千遍,我当时也曾迷茫过。但渐渐我想明白了,没有平凡的岗位,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价值,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加工好每一个零件。”

叶片是航空发动机重要的组成部件。20xx年,公司接手了一个难度巨大的任务——打磨飞机发动机叶片的滚轮,并且要把误差缩小在0.003mm内。被称为“拼命三郎”“工作疯子”的洪家光主动请缨,带领团队经过10多年的马不停蹄,上千次尝试,将误差缩小到了0.002mm。

此后,他又先后攻克了多个国家新一代重点型号发动机叶片磨削工具金刚石滚轮的加工课题,改写了公司金钢石滚轮大型面无法加工的历史,创造了让同行惊叹的佳绩。此项技术的应用累计为公司创造产值9200余万元,并已成功授权为国家发明专利。这个重要的突破写上了“中国制造”,留下了洪家光的名字。

20xx年,洪家光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拼搏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这是洪家光微信朋友圈的个性签名,也是他实现200多项技术革新,解决340多个技术难题的精神“密码”。

20xx年2月3日,洪家光作为张家口工业文化主题公园首棒火炬手,传递冬奥火炬。他说:“作为新时代的航发人,见证并亲历了航空发动机事业迎来新的春天,参与其中、奋战其中,这是人生的机遇,也是奋斗的舞台。我将以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姿态,继续扎根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一线,刻苦钻研、攻坚克难,奋力跑出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加速度。”

工匠先进事迹8

“蛟龙号”上的“两丝”钳工顾秋亮

推荐语:“蛟龙号”是中国首个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最大的难度就是密封性,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而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钳工顾秋亮,也因为有着这样的绝活儿,顾秋亮被人称为“顾两丝”。43年来,他埋头苦干、踏实钻研、挑战极限,追求一辈子的信任,这种信念,让他赢得潜航员托付生命的信任,也见证了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迈进。

0.2丝,一根头发丝的1/50

“蛟龙号”的载人球是在俄罗斯定制的,安装的难度是在球体跟玻璃的接触面,要控制在0.2丝以下。0.2丝,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50。

除了依靠精密仪器,更重要的是依靠顾秋亮自己的判断。用眼睛看,用手摸,就能做出精密仪器干的活儿,顾秋亮并不是在吹牛。他即便是在摇晃的大海上,纯手工打磨维修的潜水器密封面平面度也能控制在两丝以内,因此人称“顾两丝”。

“蛟龙号”潜航员以生命相托

20xx年,“蛟龙号”开始组装,顾秋亮和他师傅级的前辈们一起被抽调到这个项目上。而且凭着“两丝”的功力,顾秋亮被任命为装配组组长。他们最大的挑战就是确保潜水器的密封性。

“蛟龙号”是中国首个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组装起来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顾秋亮他们只能一点点摸索。时间长了,顾秋亮两只手基本上没有纹路了,打卡都成问题。

目前在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有两个,组装工作都是由顾师傅牵头。4500米载人潜水器或许是他组装的最后一台潜水器,载人舱的玻璃装好了,他还是那么精细,那么专注,反复确认它的安全性。

让人信任一次两次、一年两年容易,要一辈子信任很难。顾秋亮43年来,用他做人的信念,埋头苦干、踏实钻研、挑战极限,追求一辈子的信任。这种信念,让他赢得潜航员托付生命的信任,也见证了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迈进。

工匠先进事迹9

小彪从事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工作二十余年,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安徽省技能大奖”、“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煤炭系统优秀技术能手”、“淮北矿业集团首席技师”等称号。

自踏入煤矿这个行业开始,小彪以特有的热情和干劲,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把勤奋工作当成自己最大的乐趣。在工作中坚持用心谋事、务实干事,做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主持参与多项技改革新项目,积极推行机电设备自动化、无人化技术改造。

攻克技术难题

20xx年,他带领职工对锅炉房进行变频改造,改造后锅炉的吨标煤产气量平均提高11.3%,炉渣灰分正常情况下均达到72%,在煤质较好时,能达到80%左右,每产生一吨蒸汽就能节约燃煤40—50Kg,每年可创造经济价值55万元。

20xx年初,煤炭行业跌入低谷,人员流失严重,小彪和他的团队大胆进行技术改革,对煤矿井下主要运输系统进行集控和自动化革新改造,利用触摸屏作为上位机控制,PLC作为控制核心,采用485通讯手段,将两千米的皮带机和6部给煤机有效结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年创造经济效益超100万元。

20xx年,针对煤矿井下喷浆机原材料浪费情况,他发明并申请专利“一种水泥浆下防沉淀装置”,有效确保了现场操作的安全性,仅材料一项,每年就可节约费用约20万元。

潜心钻研技艺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最能体现价值。20xx年,小彪根据煤矿生产需要,大胆提出并实施了主井装载系统的自动化、可视化方案。该方案实施后不但实现了系统操控无人化,还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年创造经济效益近80万元。20xx年,根据最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他又对提升机保护试验进行完善和改造,大大提高了提升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创新培训方式

20xx年,中国煤炭协会命名小彪工作室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他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对青工的培训力度,提高青工的技能水平,让大部分职工都能一岗多能,从而弥补人员流失造成的不利影响。他还编写了《故障处理的方法》、《交流提升机故障分析与处理》等教材,并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使用,不断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的技术更新改造。同时积极开展团队、师带徒及职工精准培训工作,累计培训职工20xx余人,带徒弟35人,团队大部分成员都成长为各个厂矿的骨干。

工匠先进事迹10

致敬劳模工匠|杨小虎:坚守工匠精神 “焊”亮职业人生

“优秀的焊工会把每一条焊缝都变成艺术品,焊缝要粗细均匀,细密美观。”用心焊接,是杨小虎的独门绝活。在他看来,要干好焊接这门手艺,不但要用眼用手,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焊接的表面就是焊工的脸面,每条焊缝都会永久地留在产品上面,容不得丝毫懈怠,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精益求精做到最好。”

在四川蜀道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一台焊接完美的设备零件前,杨小虎讲起了自己扎根金属焊接领域10余年,从一名学徒一步步成长为高级技工的匠心故事。

20xx年2月,24岁的杨小虎进入成都深冷液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现四川蜀道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焊工学徒。彼时的他对焊工这个工种可谓是一问三不知,但看着师傅在四溅的火花中,如同裁缝一般将钢管裂缝“缝合”起来,他却突然对这份“钢铁裁缝”的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杨小虎开始跟着师傅认真学习这门手艺。最开始,他边学边模仿,觉得当焊工不是难事。真正上手后,看着自己焊接的钢板表面粗糙、焊缝不齐,才发现理想与现实相差甚远。为尽快填补缺少的理论知识,他购买了专业书籍认真学习;为了提升动手能力,他利用午休时间练习焊接技术;下班后,他依旧蹲在车间研究焊接工艺……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眼睛被弧光刺伤、皮肤被烤得掉皮,衣服被烧成“乞丐服”、鞋子被烫成“洞洞鞋”,杨小虎从未退缩,一招一式地学、一项一项地练。通过多年的努力学习和钻研,他逐步掌握了多种金属的焊接技术,产品焊接探伤合格率高,那个刚进厂时的青涩小伙成了车间里的技术尖兵。

一次,公司接到一个重要的攻关项目。这个项目难点在于筒体直径较大、板厚,装配难度大,各种焊接位置难以操作,加之管路众多,装配焊接都非常困难。杨小虎主动请缨挑起大梁,带领全班人员仔细研究图纸,做好筹划。白班、夜班连轴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生产任务,赢得客户好评。

这次经历让杨小虎备受鼓舞,在攻坚克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成为焊接 “难题终结者”。第六届青年职工技能大赛焊工二等奖、20xx年劳动竞赛焊工项目三等奖、20xx年成都市百万职工技术大赛焊工组二等奖……一项项荣誉记录着杨小虎的一次次进步。

如今,杨小虎已经接过师傅的“接力棒”,成为公司模范带头的中坚力量,承担起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为企业培养出更多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焊接业务骨干,也为行业内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我将继续__、凝练匠心,传授好焊接技能,带动更多年轻工人成长成才。”杨小虎表示。

工匠先进事迹11

人物名片:全国煤炭系统技术创新能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煤炭系统技能大师,全国能化学系统大国工匠。

年,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一矿机械厂任技术员,在25岁时就由一名技术员成长为机械厂主管技术和生产的副厂长,成为当时矿里最年轻的科级干部。

年4月,我国铁路进行第六次大提速,对煤炭装车提出了新的要求,哈尔滨铁路局以外的火车皮进行煤炭装车时,煤炭高度不许高出车厢高度,如果按标准进行装车,平均每节车厢要少装4吨煤炭才能满足不超高的要求。这就出现了亏吨现象,按沈阳局平均运费20元/吨计算,公司年产量万吨左右,每年造成经济损失3000万元-5000万元。这在全中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是个新课题。当公司领导将整个项目的设计、加工和安装工作交给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带领安装人员每天早出晚归,克服部件重、高空作业、车皮通过影响施工等困难,经过连续50天的奋战,终于完成了研制任务,将高出车厢的煤炭压到和车厢高度一样的高度,同时也达到了车厢规定的装载吨位,完全解决了煤炭超高和亏吨问题。此成果现在被国内多家煤炭企业采用,每年为各企业挽回因亏吨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亿元以上。

年,公司决定在储装中心快速装车站新建一套车皮降高装置,要求必须做到车皮一次性 通过完成煤炭的装车、平整和喷淋降尘三项工作。他提出对整个设备进行全自动控制的设想,经过两年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年正式投入运行,成为国内第一个实现全自动控制,降高效果最好的车皮降高装置,大大缩短了车皮站停时间,同时,避免了因煤炭运输产生的扬尘对铁路沿线造成的煤尘污染,此项目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连加拿大的跨国煤炭企业集团都非常感兴趣,要来国内进行考察。年,此项目获得职工经济技术创新项目一等奖;年,获得全国煤炭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年,公司筛分厂进行二级破碎机至工业广场锅炉房输煤系统的刮板机及二破下分煤漏斗设计制作与安装。设计院设计的方案,漏斗安装需要10天,而且筛分系统集中控制线路需改线,暖气管路需改线,工程量大,还影响外运装车10天左右,少销售100万吨煤炭,损失巨大。听到消息后,他立刻到达设备安装现场,对现场房屋和立柱、漏斗等设备进行了尺寸测量,回到家中连夜进行设计,大胆提出不用设计院的方案,采取将分煤漏斗的安装位置由皮带机机尾滚筒后方安装改为右

侧,转载刮板机也由后方安装改为右侧安装的方案,这样漏斗不用重新制作,使用现有的漏斗即可,只是需要在现在的漏斗侧面开个口,加入一个自制的可调节输煤量的翻转漏斗即可,而且筛分系统集中控制线路和暖气管路也无需改动。公司领导研究后采纳,在储煤仓满仓的情况下进行漏斗安装工作,漏斗安装只用了4小时就完成,而储煤仓内的存煤可以保证12小时的装车需要,没有影响到外运装车,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120多万元,获得公司嘉奖。

工匠先进事迹12

拥有的财富和地位并不意味着成功,真正的成功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流尽最后一滴汗,发出最后一束光。这是看完《大国工匠》给我最大的感动!

世界并不全都由那些光鲜亮丽的伟人创造,苏联哲学家尤金说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说的很对,然而现在我要对其进行一下修饰,历史是由社会中的每个普通人创造的。行行出状元,想要干出一份傲人的事业,首先你要喜欢它,你不喜欢他,你就不会把你的感情,你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这件事情上,做到敬业乐业。

如今,身为一位大一马上就要迈入大二的学生,也不能再用对新环境的不熟悉而整日迷茫,浑浑噩噩。是时候该热血一次了!少壮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不要因今日的迷茫而让日后扼腕叹息,身为三加二的我们更要好好在这几年打好专业知识的基础,日后再结合专业技能,成为下一个大国工匠!

工匠先进事迹13

周建民有一双神奇之手,工作39年来,完成创新成果千余项;他有一双可靠之手,研制的16000余件专用量规无一发生质量事故。

周建民有一双精准之手,凭借眼看、耳听与手感,使专用量具达到微米级精度。执着忘我练就一身功夫,巧思钻研成就创新达人,一人一册培养后辈新人,他用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

工匠先进事迹14

从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徐立平一直从事着极其危险的航天发动机固体动力燃料药面的微整形工作,相当于在炸药堆里雕刻火药。

他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实践,自学数控知识并亲手设计出多个改良设备,大大提升了药面雕刻精准度。他为火箭上天、神舟遨游、北斗导航、嫦娥探月等一项项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精雕细刻”,以匠人之心,用双手助力着大国航天梦。

20xx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先进事迹张路明坚守科研一线近40年,在无线通信领域有着“战神”称号。

他主导研发了我国四代短波通信产品,曾带领团队成功解决边海防通信难题,他和团队助力新一代战机、新一代通信网络等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的建设与应用,屡屡为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立下功勋。

工匠先进事迹15

人物名片: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压水堆元件厂扩建车间干法二氧化铀粉末制备组组长,集团公司技术能手,草原英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工匠,全国技术能手。

于1988年开始从事铀化工转化工作。年,公司开始重水堆元件生产线的建设,在化工生产线中型试验期间,他担任分课题组副组长,完成了对铵盐沉淀及吸附岗位实验生产能力和各项数据的整理工作,为重水堆元件厂化工线的建设和生产提供了宝贵资料。

年,由于建线需要,他又被抽调到公司压水堆元件厂化工车间,承担化工生产线的建设和调试攻关任务。在试生产过程中,出现离心机出料口、下料管路频繁堵料现象,他及时与技术人员共同查找原因,通过在离心机出料口处增加注水装置,加大了物料与设备内壁的润滑度,从而使物料能够顺畅进入干燥系统。这一举措进一步优化了工艺,确保了生产稳定运行。类似这样的技术改进,他先后完成了大大小小近百项,为铀化工生产线的正式投产和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年,国家重点项目ap1000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在公司开工建设,担任干法生产线组长,又一次承担起攻关重任。建设期间,他几乎每天都加班加点,认真查阅图纸资料,钻研工艺技术和设备功能,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问题100余项,极大改善了工艺技术和操作条件。经过他和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公司第一条干法生产线全线贯通并顺利启动,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为我国第三代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的投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国家重点科研专项示范工程、全球首条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调试期间,一头扎在调试一线,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艺,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在卧式溶解槽调试期间,水浴加热系统循环不畅,严重制约了调试进度,并且存在物料泄露造成循环水污染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他果断提出在加热水路上加装积水箱,顺利解决了该问题。在原设计中,气化罐进检测罐管道上阀门为电

磁阀,在生产时造成气化罐无法保压,他结合相关生产经验,提出在该电磁阀前加装手阀,并通过该阀控制气化罐排气量,使罐内压力维持在稳定值附近,有力保证了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他还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为高温气冷堆元件生产线按计划节点运行投产提供了保证。目前,该生产线已全线运行,标志着我国核电燃料元件生产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前沿。

对于节能降耗,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自己动手解决难题就是一种节约。”在某产品生产工艺中,一度出现盐酸消耗量偏高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他认真分析^p 和观察工艺过程,通过数月无数次的试验,反复摸索计算,最终确定了合理的工艺数据,使盐酸单耗下降了0.1吨,仅此一项就节约生产费用30万元。在某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料形态多样,成份复杂,专业物料占用量大,收率低,严重制约着工艺的产量达标及产能提高。为解决这一难题,他利用业余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分析^p 论证,在原有工艺基础上提出了混酸溶解的新工艺方法,缩短了工艺生产线,降低消耗10,收率提高1.5,因而盘活资金50万余元,此工艺已申报成果专利。在某低碳产品生产过程中,一度出现铁、镍元素超标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线的正常运行。面对难题,他没有退缩,认真查找原因,排除各种可能性,最终确定了导致杂质超标的原因是在沉淀和煅烧过程中引进了杂质,并制定了沉淀后晶体酸洗法和煅烧尾气快速转移法,从而保证了该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为该产品的按期交货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公司增收节支近百万元。

25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