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国家称号事迹

| 徐球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国家称号事迹新鲜出炉,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同学们认识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国家称号事迹(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国家称号事迹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国家称号事迹(精选篇1)

2021年1月4日,拉齐尼为解救落水儿童英勇牺牲,年仅41岁。同年3月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拉齐尼·巴依卡“时代楷模”称号。拉齐尼去世后,政府发的20万抚恤金,巴依卡后来全捐给了灾区。

时至今日,72岁的巴依卡早已走不动巡边路,他已经14年没去过“死亡之谷”。喀什边境管理支队____王博文说,过去巡边方式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随着边境基础设施设备的完善,如今巡逻车辆能到达的区域越来越广,再加上无人机等科技手段的普及运用,边境管控的力度越来越强,“现在除了部分崎岖难行或大雪覆盖的山路,我们对牦牛和马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

塔吉克族流传着一句话:“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我们放牧就是巡逻。”王博文说,像巴依卡这样一家三代戍边的家庭并非个例。从1951年起,塔吉克族牧民就同边防战士们一起巡边护边,边防连、移____察、护边员共同树起了国境线上有生命的丰碑。

巴依卡的家乡提孜那甫乡距离北京4270公里,路上要花整整两天,他要先从乡里坐车五六个小时到喀什,从喀什飞到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飞往北京。一路上舟车劳顿,他却一直很兴奋。这是巴依卡的妻子第一次去北京。巴依卡说,领完奖后,他要带妻子去爬一爬八达岭长城。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国家称号事迹(精选篇2)

1972年,20岁的巴依卡接了父亲的班。红其拉甫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巡边路上要翻雪山、过冰河,往返一趟少则半月,多则一个多月。一开始巴依卡不太理解这样的做法,但父亲一再向他嘱咐巡边的重要性,嘱托他一定要守好祖国的边防线。在随后的近40年里,巴依卡敬业护边,与战士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2009年,57岁的巴依卡将巡边向导的接力棒交给了儿子拉齐尼。

2021年1月,拉齐尼在喀什因救一名落入冰窟的儿童不幸牺牲,年仅41岁,后来他被追授为“时代楷模”。

2005年、2009年,两次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2年,被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2024年9月13日,被授予“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

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每当新兵入连,老战士们都会讲述巴依卡一家三代爱国戍边的故事,这深深影响着大家。

巴依卡说,希望孙子长大后能成为家中第四代护边员。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国家称号事迹(精选篇3)

时光荏苒,2024年9月13日,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再次踏上了那条熟悉的巡边路。这一次,他与解放军官兵、边境____、护边员们并肩同行,重走这段他们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捍卫的边境线。

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曾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了意见建议,积极为解决县城及塔什库尔干乡、提孜拉普乡共六万余人的饮水困难问题献计献策。时至2024年9月13日,当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老人在巡边路上眺望时,见到正在施工中的水库,深知儿子生前的愿望正逐步变为现实。

2024年9月13日,时隔十年,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再次在巡边路上重温入党誓词,初心不改。

2024年9月13日,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老人与解放军官兵、____和护边员们共同走在巡边路上。

2024年9月13日,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辛衮沟蜿蜒的山坡上,赫然映入眼帘的是“边境有我在,祖国请放心”的坚定誓言。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老人表示,只要身体状况允许,这条巡边路他愿意继续走下去。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国家称号事迹(精选篇4)

拉齐尼留下的最后一条朋友圈,是他创作的诗歌《南湖》。这首诗歌,仿佛是他对生命、对祖国的最后告白。我们不禁想象,在那个寒冷的冬日,年轻的拉齐尼是否预感到了自己的命运?他是否想到,自己的牺牲会成为照亮帕米尔高原的一盏明灯?如今,古稀之年的巴依卡和家人仍旧坚守在帕米尔高原,传承着"帕米尔雄鹰"的精神。

当得知自己获得"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时,巴依卡激动地说:"我太激动了,感谢____给我这么高的荣誉,我感到自己肩上责任更重了!"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巴依卡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整个家族七十余年坚守的褒奖。巴依卡动情地表示:"我们一家为国戍边无怨无悔,能为党和人民奉献是我们的责任和骄傲。我会继续教育子孙后代一定要爱国守边,跟着共产党走!"这番话,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道出了一个普通边民家庭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向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及其家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用平凡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家国情怀;他们用无声的奉献,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主义。在祖国的版图上,有千千万万个像巴依卡家族这样的普通人,正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也许,对于许多人来说,帕米尔高原遥不可及,红其拉甫国门只是地图上的一个点。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巴依卡这样的人,我们才能安心地生活在和平的国度。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力量,看到了爱国主义的真谛。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国家称号事迹(精选篇5)

700多次巡边、30000多公里……1972年,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护边员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接过父亲手中的向导接力棒,将足迹深深印在帕米尔高原的每一寸祖国边防线上。

帕米尔高原的天气,即使在盛夏时节,仍然阴晴不定,时常雨雪纷飞。红其拉甫国门正矗立于此,它是喀什通往巴基斯坦的中巴友谊公路国内段的终点站,素有“红色国门”的美称。红其拉甫,平均海拔4800米,地形险峻复杂,一直被视为“万山堆积雪,积雪压万山”的禁区。

尽管在这种环境下,巴依卡·凯力迪别克都会赶着自家的牦牛,始终坚持带领边防官兵奔波在山高路险的红其拉甫,巡视检查着每一座界碑。每次巡逻,他总是走在最前面,边防线上每座雪山、每条冰河与每个点位他都烂熟于胸。扒雪开路、身阻寒风、以身试水,凭借多年经验,他无数次帮助边防官兵化险为夷,边防官兵们亲切地叫他“帕米尔的雄鹰”,当地牧民称他为“编外守护者”。

说起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父亲凯力迪别克,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护边员,也是红其拉甫边防连最早的一批义务向导。当时木孜阔若通道地处偏远、人迹罕至,凯力迪别克带着边防战士,用军马驮着界碑,翻越八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80多次蹚过冰河,整整走了五天五夜,才把界碑立在了吾甫浪沟的点位上。

边防战士告诉凯力迪别克,不能让界碑移动哪怕一毫米。凯力迪别克牢记在心,时常叮嘱儿子:“我们人在哪儿,边防线就在哪儿,一定守好。”这一守,一家三代足足守了70多年。

25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