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奖人李振声院士事迹

| 徐球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李振声院士事迹是什么样的呢?李振声院士事迹大家了解多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共和国勋章获奖人李振声院士事迹5篇(精选),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李振声院士事迹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李振声院士事迹精选篇1

我国著名小麦育种家庄巧生院士曾评价:“小偃6号”开创了我国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先例。至今为止,在黄淮流域仍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要吃面,种小偃”,这充分表达了农民对它的赞誉和喜爱。

1985年,“小偃6号”在我国10个省市推广,年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作为陕西省小麦骨干品种长达16年之久,是当地种植时间最长的自育小麦品种,这项在小麦育种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育种虽然成功了,但花费了24年之久,是常规育种的3倍,别人很难重复,必须寻找捷径。李振声将非整倍体小麦“中国春”单体系统的经验,运用于小麦远缘杂交,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将远缘杂交育种过程缩短至3年,大幅提升了育种效率。

在从事小麦育种研究的同时,李振声在农业宏观研究方面也卓有成效,其研究成果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1987年6月,李振声受命调回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协助周光召院长管理生物局和农业项目管理办公室工作。

当时,正值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在促进我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快速增长后,出现3年徘徊不前,而人口却增加了4895万人,国家正急于寻找粮食增产的突破口。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李振声院士事迹精选篇2

日复一日,深耕麦田,李振声取得了多项斐然成就——1985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1988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2005年获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到2006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4年,李振声获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荣誉。对于李振声来说,虽然在农业领域已获得多项卓著成果,成为受人景仰的业界前辈,但他却始终朴素、谦和,保持着农民情怀。李振声课题组的副研究员郑琪曾说:“李先生养成了节俭的生活习惯,他总是觉得吃什么都可以,而且从不浪费。”

在李振声家中,简洁的客厅墙上挂着一个相框,其中写的是他的自律格言“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正是李振声多年来在做学问和做人上所追求的境界。李振声教导学生,不仅传授前人的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尊重前辈、团结同行、提携后者,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

李振声一辈子与小麦结缘,最爱谈的也是小麦。如今,李振声已经90多岁高龄,依旧与小麦为伴。守望麦田,拯救麦田,他是带领中华民族走出饥荒的领路人,也是带领广大劳动人民走向富足的民族脊梁。曾有记者问李振声:“75岁之后,您给自己定的任务是什么?”他说:“要继续着力培养青年一代,促进他们的工作有更大发展。”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李振声院士事迹精选篇3

1978年,李振声带领课题组“鏖战”22年的成果——高产、抗病、优质的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在初步生产推广应用中取得良好效 [38]。同年起,李振声创立蓝粒小麦与染色体工程育种新体系,大幅缩短远缘杂交育种周期至3年,引领技术实用化新途径。其成就促使1986年首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会会议在西安召开,显著提升我国小麦遗传育种领域的国际地位。

1981年,李振声通过品种审定到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累计推广2400万亩,开创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大面积推广的先例。

1983年到1987年间,李振声兼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与陕西省科学院院长。

1986年,李振声作为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主持在西安召开的“首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研讨会”。

1987年,李振声被调回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同年,提出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并在中国科学院率先组织实施 “农业黄淮海战役”,为促进中国粮食增产发挥带动作用。

1988年2月,李振声在中国科学院与山东德州联合举办的“科技生产对接会”做动员讲话。会上,中国科学院展示了251项技术成果,与德州13县市的600余名代表深入交流,有效激发了双方科技与生产合作的热情。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李振声院士事迹精选篇4

由于远缘杂交育种耗费时间长达数十年,别人很难重复,于是,李振声将染色体工程技术引入小麦育种领域,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自花结实缺体系统和缺体回交法,仅用3年半的时间就育成了新的小黑麦异代换系,为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这项原创性成果为李振声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美国遗传学会主席西尔斯等知名专家提议将1986年的“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讨论会”地点定在西安,为的就是到李振声的试验田里见识一下他的成果。

1985年,“小偃6号”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获得2万元奖金。李振声提出课题组平均分配,每人1000元,剩下的一万元感谢参与、帮助课题的有关人员,连后勤部门的人也包括在内。

李振声的大事业不仅在小麦育种上,还体现在对国家农业安全的战略规划上。

20世纪80年代,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出现三年徘徊,而人口增加了5000多万。“解决好中国的粮食问题,只有到田里去,到群众中去。”李振声与中科院农业专家,通过翔实的实地调研,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此后,李振声组织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打响了农业科技的“黄淮海战役”。

共和国勋章获奖人李振声院士事迹精选篇5

李振声一生追求的梦想和袁隆平一样,也是为了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他之所以有这个梦想,同样与饥饿有关。

1931年,李振声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1岁那年,当地遇到连续大旱,村里人把树皮都吃光了。因为饥饿,他的父亲也患上严重的胃病。

当时,年幼的李振声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去中药店为父亲拎回一包药来。不幸的是,父亲饥饿的眼睛注视着他长到13岁,便永远离他而去。父亲留给李振声最后的也是唯一的记忆,便是那双饥饿的眼睛!

饥饿伴着李振声渐渐长大。在饥饿的煎熬中,李振声坚持选择了读书。李振声的家中,挂有两副对联,一副是:“知足者常乐,能人者自安”。另一副是:“聚钱财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这是父亲的家训,也是父亲的遗言。所以靠着哥哥在济南一家店铺当伙计和亲戚的帮助,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李振声一直坚持读到高二。

然而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人拉扯着他兄妹四人,日子过得十分酸苦。最让李振声难堪的,也最伤李振声自尊的,是每个学期开学前他都要去向别人借钱,有时在人家门口站了半小时,也迈不进门槛。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李振声只好辍学,只身来到省城济南寻找工作。一日,他在街头闲逛,忽见山东农学院门口贴有一张招生广告,其中有一条分明写着:“免费食宿”!这让李振声非常惊讶,难以置信:既可上学,还有饭吃,天下还有这等好事?但他决定试一试。

没想到这一试,竟“试”成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于是跨进山东农学院大门的第一天,他便立下誓愿:毕业后我一定要多种粮食,让每个农民都有饭吃!

255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