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事迹范文

| 徐球

2024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事迹新鲜出炉,王振义是怎样的人物?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事迹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事迹范文

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事迹范文篇1

1939年9月的一个清晨,上海吕班路(现为重庆南路)上走来一个瘦瘦高高的男孩,他身着白色衬衫、黑色长裤,脚穿黑色皮鞋,斜挎一只棕色牛皮书包。只见他走进了震旦大学附属中学(后与震旦女子文理学院附属中学合并为上海市向明中学)高中部的校门,如往常一样又是第一个来到教室。他刚准备打开书本温习昨日的功课,突然听见走廊上响起一串急促的脚步声,一位男老师神情慌张地跑进教室,大声喊道:“王振义同学,不好了!战事马上就来了,我们今天停课,你赶快回家吧!”王振义慌忙收起桌上的书本,匆匆离开了校园。

这一天,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了。无情的战火迅速蔓延至全上海。局势动荡,有时战事就发生在学校数百米外,学校频繁停课,许多同学无奈中断了学业,更有甚者有家都不能回。

一天,晚饭后,王振义拿起餐桌边的《大公报》,一边看一边情不自禁发出深深的叹息。面对这纷乱的局势,少年王振义心中十分难过。

父亲王文龙看出王振义心中的不安,将他叫到书房中,问道:“儿子,你认为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考上心仪的大学。”王振义老老实实地回答。父亲起身从书橱中取出了一本钱亦石所著的《紧急时期的世界与中国》递给王振义,语重心长地说:“国难危急的时刻,努力学习不只是为父母争光,让自己过上体面的生活,更是一种救国的途径。”父亲又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国家强盛了,才能免受他人欺负,才能被世界尊重。”王振义思索了许久,轻轻地说:“父亲,我明白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报效祖国。”

王振义回到自己房间,仔细读了《紧急时期的世界与中国》,这本书精辟地分析了国际形势的发展,也为他指明了方向。

那个夜晚的父子谈话让爱国主义情怀伴随王振义的一生,也成了他刻苦钻研学术的动力。

此后,无论外部局势如何,王振义都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学业。过人的天赋和不懈的付出,让王振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他还获得了震旦大学医学院(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免试直升的入学邀请。

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事迹范文篇2

20世纪70年代末,在艰苦的条件下,王振义带领学生克服重重困难,历经数年终于研发出全反式维甲酸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得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

当时,如果王振义凭借全反式维甲酸去申请专利,可能早就成为“亿万富翁”,但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谈及此事,王振义淡然地说:“我发现了这个药以后,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有更多的病人得救,没有去算过会有多少钱,也没有算过会给我多少钱。”除了放弃申请药物专利,王振义从医几十年来捐献给医院、学校、研究所不计其数的奖金,还经常为病患慷慨解囊。王振义爱花,家中喜欢用花来装饰。他最爱的是牡丹。

常人爱牡丹的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但王振义钟爱的牡丹是白中带粉、格外清雅的那一种。王振义的书房中有一幅国画《清贫的牡丹》,一株白粉色的牡丹从石头缝隙中顽强地伸展出来,花朵盛开在细细的枝头上,展现出不屈的生命力。石头的缝隙中怎么会生长出牡丹花来呢?王振义有他独特的解读:“清贫的牡丹生长在石头中,不是依靠石头本身,而是依赖石头周围泥土所给予的营养。”正如王振义的人生之道,做人要有进取的雄心,无论在怎样艰苦的环境下,都要努力工作,作出优异的成绩,如牡丹一般蓬勃绽放;面对名利要学会看淡,出名后不能骄傲自大,成绩不属于某个人,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就如牡丹的绽放离不开周围的泥土……

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事迹范文篇3

相信很多医学人朋友曾在教科书上见过王振义院士的名字,但他的许多功绩受限于那个互联网并不发达的时代,并不广为人知。作为一名百岁老人,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王振义院士的人生堪称波澜壮阔。

王振义院士1924年出生于上海,先后毕业于当时上海法租界的萨坡赛小学、震旦大学附属中学,随后免试直升进入震旦大学。1948年,王振义院士从震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博士毕业。因成绩优异,王振义院士留在广慈医院(瑞金医院前身)。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王振义院士最出名的莫过于他是“中国药神”、癌症诱导分化之父、首个获得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的亚洲人,也是唯一获得该奖的中国人。甚至被凯特林奖评委会称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而获得这一荣誉的相关研究,其实是王振义院士50岁以后才开始的:

早在1959年,王振义院士就第一次以医生的身份“遭遇”白血病。然而,囿于当时的客观医疗条件,他败了。之后在那动荡的时期,王振义院士的工作多次被调动,他当过医生,搞过基础研究,学过中医,当过半农半读医专的教师,甚至曾做好了一辈子在农村当赤脚医生的准备。无论在哪里、干什么,他都一样勤奋敬业,这使他的每一段时光都未白费。

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事迹范文篇4

他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他无私公开治疗方案,只为使更多患者受益;他年逾耄耋仍奋战在医学救治一线,为青年医生指点迷津。

人生百岁之际,这位集大成于一身的医学泰斗却认为自己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就是对病人负责。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

王振义说,从穿上白大褂第一天起,他就真心喜欢这个职业,喜欢为病人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

1948年,王振义自震旦大学医学系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留任广慈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952年,王振义开始在著名内科专家邝安堃的指导下从事血液学研究。

1959年,王振义第一次以医生的身份“遭遇”白血病。然而,曾立志“攻克白血病”的他,败了。

“作为一名医生,最痛苦的就是看到病人被病痛折磨却没有办法。”王振义坦言,自己曾多次被这种无助感淹没。

但王振义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

除了问诊、查房,他就泡在图书馆、档案室翻阅资料。面对试验一次次失败,他只轻描淡写地说:“失败了就再继续。”

经历数年苦心探索,王振义终于迎来突破: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在体外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为正常细胞。

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事迹范文篇5

“不钻研,不学习,就不知道新的东西。陈竺、陈赛娟,他们得到的转化医学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这就是一个进步。”

1924年11月30日,王振义出生于上海,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拿到医学博士学位后便被分派到广慈医院工作,也就是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从那时起,他便与血液疾病打上了交道。

1986年,上海儿童医院血液科收治了一名五岁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高烧不退,口鼻出血,生命危在旦夕。王振义提议实施他们团队历经8年探索、经历无数遍失败的尝试后才找到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小女孩只吃了一个星期左右的全反式维甲酸,病情就出现了转机,最终达到完全缓解。

在瑞金医院的院史馆,我们找到了这位001号患者的出院卡。从这张卡片开始,那一年王振义和医疗团队一共收治了24例病人,其中23例得到了完全的缓解,剩下的一例加上化疗也得到了完全缓解。

王振义说:“所以当我第一年治疗23个病人完全好了,我开心得不得了,因为医生不断地探索、不断地钻研,科学进步就是这样进步的。”

这次治疗是世界公认的诱导分化理论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第一个成功案例。王振义也因此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

255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