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王永志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
工程院院士王永志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是什么样的呢?王永志事迹大家了解多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工程院院士王永志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工程院院士王永志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精选篇1
据中国工程院官网消息,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王永志已于2024年6月11日逝世。
王永志,火箭院第六任院长,一位塑造无悔人生、被人们称为“战略家、科学家、实干家”的航天科技巨擘!
他为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火箭成功发射献出了自己的智慧;
他在中国中程火箭、洲际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开拓创新、竭尽心力;
他担任多种型号火箭的总设计师、总指挥,留下了一个个成功的记录;
他是“两弹一星”工程的重要技术骨干,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为我国国防建设和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永志,1932年11月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著名航天技术专家,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曾任火箭院第六任院长,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暨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战术火箭系列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等职,被称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
工程院院士王永志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精选篇2
在很多航天人眼里,“王大总师”王永志就像一枚定海神针。
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着两名航天员成功升空,工程总指挥(均为上将)换了四任,下面七大系统“两总”(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王永志一直担任总设计师,坐镇在技术主帅之位。
王永志曾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中央军委授予他“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称号,称他为“国防科研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王永志一生视钱学森为恩师。正是钱学森发现了年轻的王永志在总体设计方面过人的才华,他说第二代战略导弹应由第二代人挂帅,推荐王永志担任总设计师,后来又推荐他担任首任载人航天总设计师。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后,王永志立即打电话给钱学森,向他汇报说:“您给我的任务,我完成了!”
神舟飞船连续发射成功后,钱学森得意地对人说:“我推荐的总设计师不错吧?他年轻时就崭露头角,大胆地进行逆向思维,很懂得科学的辩证法,和别人不一样。”
工程院院士王永志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精选篇3
王永志传记作者、《中国高新科技》杂志社总编辑姚昆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王永志专业知识扎实,学习和锻炼经历使他很早就具备了总体设计思想,这是他很年轻就从事总体设计的基本条件。
1964年,王永志随试验队来到甘肃酒泉,首次参加导弹发射任务。要发射的“东风二号”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首枚中近程导弹,1962年首次发射时遭遇失利,经过两年的改进,即将重新接受检验。
时为6月下旬,地处沙漠的发射基地气温超过40℃。推进剂开始加注后,在高温下体积膨胀,燃料贮箱内无法灌注进足够的燃料。弹道计算组报告:射程不够了,弹头无法飞抵弹着区。
空气顿时紧张起来。研讨会开了一个又一个,专家们不断提出解决方案,经过讨论又不断否定。
王永志也在苦苦思索。是否可以另辟蹊径呢?他突然灵感闪现,拿起笔立刻开始计算起来。经过一夜的反复思考和计算,并经同事复算,在第二天的讨论会上,他胸有成竹地提出了一个很特别的解决办法:卸掉600公斤酒精。
推进剂包括氧化剂(液氧)和燃料(酒精),液氧是恒温的,酒精则遇热膨胀,高温造成两种成分密度的改变,推进剂配比随之改变。而最佳配比是在火箭飞行到预定速度时,燃料和氧化剂同时耗完,废重消除,射程最远。王永志方案的特点就在于反其道而行之:减少燃料以恢复最佳配比,推进剂虽然少了,但因废重消除火箭质量轻了,反而能达到预定射程。
工程院院士王永志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精选篇4
王永志出生在东北农村,中学时,他痴迷于摩根的遗传理论、米丘林的学说,想让脚下贫瘠的土地长出吃不完的农作物。
抗美援朝号角吹响,战火蔓延到鸭绿江畔,王永志报名参军,但和多数高中生一样被要求留在学校“搞好学习”。看到一架架翱翔的战机,王永志意识到,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当生物学家不过是一句空话。于是,他改变了理想,要研究天上的飞机。
1952年,王永志如愿被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制造专业录取。此后,他人生选择的每一步都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
在精英荟萃的清华大学,王永志感受着先进思想的传播。1955年,凭借优异的成绩,他被选拔赴莫斯科航空学院留学,在秋风中搭上了去往苏联的列车。
1957年是王永志与火箭正式建立联系的一年。他在苏联耳濡目染了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那一年,根据中苏两国政府签署的协议,苏联首次向外国留学生开放火箭导弹设计专业。作为被选定的8名留学生之一,王永志的专业从飞机设计改为火箭导弹设计,研究领域从大气层冲到浩渺太空。
在苏联读书期间,国际著名宇航学家米申院士主动向校方提出申请,指导王永志的毕业设计,甚至在毕业后想力推他留在苏联继续读研。跟随米申院士学习,王永志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迅速走向科技的前沿地带。
工程院院士王永志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精选篇5
是金子就会发光,几年后,王永志便开始大显身手。
1971年,他担任火箭首飞试验发射阵地技术负责人,主持中国第一代战略火箭改型为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1978年,他又受命担任中国第二代战略火箭的总设计师。
1984年4月8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次年10月,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对外承揽发射服务。”那段时间,国际航天领域阴云密布,特别是大型卫星的运载能力出现了危机: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欧洲“阿里亚娜”火箭发射失利……作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第五任院长,王永志却认为,这是我国火箭进入国际发射市场的一个契机。
于是,他和火箭专家黄作义筹划出一个大胆的创新方案:以长征二号火箭为基础,研制我国首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具体做法是捆绑四个助推器,将火箭的运载能力由原来的二点五吨提高到八点八吨,可以承揽发射大型卫星,把中国的运载火箭推向国际市场。
1988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大推力运载火箭研制计划。按照我国跟美国卫星公司签订的合同,我国要在1990年6月30日前完成大推力捆绑火箭,否则就取消合同,罚款一百万美元。当时,距离合同规定的日期只有十八个月。那是一段最艰苦的日子。作为研制总指挥,王永志天天和专家、工人们泡在一起,昼夜工作在现场。
在“长二捆”的研制过程中,王永志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和以往的经验,在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同下,最终只用十八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通常需要三四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创造了中国航天乃至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