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事迹简介
赵一曼为了抗日战争,甘心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这充分表现了赵一曼的爱国精神和争取独立解放的伟大民族气节,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事迹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事迹简介篇1
从清末开始,日本帝国主义就对中国频繁挑衅、騷扰,甚至公开发动战争,腐败的清政府以及懦弱的军阀政府对此要么束手无策,要么熟视无睹,以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扩张日益严重。赵一曼生于这样的一个黑暗的时代,注定了她所要肩负的责任与使命,那就是要保卫祖国,驱逐日寇。
赵一曼(1905—1936),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五四运动期间,赵一曼受革命思想影响,矢志报效祖国,抵抗列强入侵。1926年,赵一曼进入宜宾女子中学念书,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她进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习,不久,武汉政府被国民党控制,她转移到上海,随即去莫斯 科中山大学学习。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略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国民党采取避战政策,仍然把矛头直指国内,民族抗日阵线得不到统一,国家已经接近生死存亡的时刻。此时的赵一曼已经回国,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
赵一曼看上去只是个瘦弱的女子,可是,在战场上,她却勇猛果敢,丝毫不输给男人。1934年,她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当时共产党还 是一个较为年轻的政党,在武装斗争上仍处于初级阶段,武器装备和物资都比较匮乏。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赵一曼仍然每次在战斗中勇挫日军和伪军,将珠河地区的抗日斗争进行得有声有色。1935年,她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委。伪满政权的报纸在某一天刊登的一篇报道,尽管对赵一曼有污蔑不实的言辞,可是却把她说得神乎其神,说她能杀敌于眨眼之间。从此,“红槍白马赵政委”的称号在抗日自卫队中广泛流传开来。在战场上赵一曼是浴血疆场的女豪杰,可是在生活中她仍然是一个和蔼的女性,她热爱群众,关心同志。大家钦佩她的“红槍白马”,可是在生活中,战士们仍然亲切地称她为“我们的女政委”。
1935年11月的一天,赵一曼与日伪军打了一场遭遇战,由于敌众我寡,赵一曼不幸腿部受伤被日伪军逮捕。日军大喜过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日军对她的腿伤进行了简单的治疗之后,连夜 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刑讯。面对凶恶的日军,赵一曼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她不肯透露一丝情报,而是横眉怒目,痛斥日军在中国的侵略行径。日军军官恼羞成怒,用马鞭狠戳她的腿部伤口。她疼得昏死过去几次,被日军弄醒之后,仍然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赵一曼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和抗日的坚定决心。
1935年12月13日,赵一曼因为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了得到情报,将她送往哈尔滨治疗。在住院期间,赵一曼利用各种机会对看守她的警察与护士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她脱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他们将赵一曼背出医院,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可是6月30日,赵一曼在去抗日游击区的途中再次被日军逮捕。
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之后,凶残的日军开始对她进行更加残酷的刑讯。为了套取情报,他们不择手段,甚至以摧残女性身体的酷刑来逼迫赵一曼就范,手段令人发指。而赵一曼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只言片语的实情。
日军终于放弃了对赵一曼的逼供,决定将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赵一曼大义凛然,毫不畏惧。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了去珠河的火车,她知道自己要被日军槍毙了。为国尽忠,死得其所,没什么好遗憾的。只是此刻,她想起了自己远在四川的儿子,于是她向看守她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下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信中写道:“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因为坚决地作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一曼在珠河县英勇就义时,年仅31岁。赵一曼可歌可泣的事迹被中国人民永远地铭记在心!
“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事迹简介篇2
1936年8月2日凌晨,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市)小北门外,传来了一阵低沉沙哑的歌声,随着歌声,人们看到被敌人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的赵一曼。马车来到小北门外,赵一曼衣衫褴褛,她勉强站稳了身躯,目光坚定地对着刽子手。枪声响起,南国女儿的一腔热血喷洒在了苦难深重的东北大地上。
寻找光明的路上
1905年10月25日,在四川省宜宾县北部白花场伯阳嘴村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有一个叫作李坤泰的女孩出生了。女孩字淑宁,乳名端女儿,笔名李一超,后化名赵一曼。
1923年,赵一曼通过共产党员郑佑之与团员何必辉介绍,加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3月,赵一曼转为中共党员,从此,她走上革命之路。
1927年9月,按照党组织的安排,赵一曼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去往莫斯科的轮船上,她遇见了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共产党员陈达邦。在“红莓花儿开”的国度里,他们经常在一起交流和散步,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期许,二人成为一对红色恋人。
192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经党组织批准,赵一曼与陈达邦结为伉俪,不久赵一曼怀有身孕。由于国内革命形势迅速发展,非常需要妇女干部,组织上决定让她提前回国,赵一曼坚决服从组织的决定。
1932年春,苦难的东北在沉沉暗夜中悲愤伤痛,赵一曼这位南国女儿临危受命被派到抗日斗争的最前沿。她先到奉天(今沈阳市),后被派到哈尔滨担任满洲省总工会组织部部长。1933年10月,兼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
1934年2月26日,因叛徒告密,哈尔滨党团组织受到严重破坏。赵一曼的处境也十分危险,党组织决定将她转移到外地工作。然而,她坚定地表示要到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抗日游击区去搞武装斗争。后满洲省委研究决定,派赵一曼去往珠河县抗日根据地开展工作。
“红枪白马”的政治部主任
1934年7月,赵一曼赴哈尔滨以东的抗日游击区后,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县委特派员和妇女会负责人。后任珠河铁北区委书记。
1935年9月,赵一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治部主任。10月,赵尚志率领大部队离开珠河,去开辟新的游击区。赵一曼主任和王惠同团长则带领全团指战员坚持在珠河根据地同讨伐的日伪军周旋,以完成策应第三军大部队转移的战斗任务。11月14日,第二团五十余官兵从铁道南县委驻地返回道北,试图向延寿方向挺进和我军主力会合。部队来到道北五区春秋岭左撇子沟的安山屯,在这里被汉奸朱景才发觉,密告了驻乌吉密的日伪军。15日上午10时许,赵一曼和王惠同发现日军横山部队一部、冈田正木部队预备队一部、吉田部队一部以及珠河县伪警察大队第三中队等日伪军三百余人异动后,紧急集合抢占南山有利地形同日伪军展开激战。
战斗持续进行了六个多小时,激战中,赵一曼被敌军击中左臂,她忍着剧痛将最后一颗手榴弹投进敌群后机智地滚进草丛。
当赵一曼从山沟里清醒过来后,先后与负伤的战士老于、十六岁的妇救会员杨桂兰、交通员刘福生碰到一起。大家互相搀扶着来到侯林乡西北沟的一个窝棚里。
11月22日,汉奸廉江和米振文在侯林乡西北沟发现赵一曼和二团失散战士隐藏的窝棚,立即密告日军远间重太郎和伪警察队长张福兴。
上午9时30分,三十余名伪警察包围了小窝棚,战斗中,交通员刘福生和战士老于牺牲,赵一曼左腿被伪警察的“七九”步枪击成重伤,顿时昏死过去,铁北区宣传部长周伯学和妇救会员杨桂兰同时被俘。
甘将热血沃中华
刽子手们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他们轮番的使用吊拷、鞭打、竹签刺指甲、烙铁、坐老虎凳、用铁条刺她腿上的伤口、往她嘴里灌汽油和辣椒水等无所不用其极的严刑,但这一切都没能让赵一曼屈服,她怒斥敌人:“你们这些强盗可以让整座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人的信仰。”
最后的时刻来到了。在去往珠河的火车上,赵一曼知道此行实为赴死,她向伪警察要来纸笔,给儿子写下了遗书,赵一曼一生的母爱和寄托最后都凝结在这封遗书之中,她用自己的牺牲留给孩子最后一次身教,她代表了一个民族五千年永续的不屈精神。
赵一曼走了。她的精神激励着后人,她的魅力感染着后人,而她的精神与灵魂所化成的旗帜,也将永远飘扬在历史的天空。
“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事迹简介篇3
“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是著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五四运动期间,赵一曼受到革命思想影响。1924年大姐夫郑佑芝用通讯的方式介绍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她加入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宜宾地委妇女委员和县国民党党部代理妇女部长。1927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7月,她转移到上海,随即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翌年与同学陈大榜(陈达邦)结婚。1928年冬,她因疾病和身孕,奉调回国,先后到宜昌、上海、南昌等处做地下工作。 1932年春,她被派到东北地区工作,更名为赵一曼,先后在奉天(沈阳)、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翌年,为掩护身份,她曾同满洲总工会负责人老曹(黄维新)假称夫妻。1934年7月,她赴哈尔滨以东的抗日游击区,任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后任珠河区委书记,一度被抗联战士误认为是赵尚志总司令的妹妹。1935年秋,她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群众亲切称她“瘦李”、“李姐”,被当地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女政委”。
日伪报纸也为之惊叹的这位“红枪白马”的妇女,其实并非超人,而是当时革命洪流中推出的弄潮儿。赵一曼在珠河游击区时,伪满的哈尔滨报纸刊登了题为《共匪女头领赵一曼,红枪白马猖獗于哈东地区》的报道,尽管有很多污蔑不实之辞,却也把她说得神乎其神。其实,赵一曼从外貌看是个消瘦且病弱的女子,只是革命时代赋予她无比坚强的意志。
“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事迹简介篇4
一九0五年十月二十五日,赵一曼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北部白杨嘴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父亲李鸿绪,曾花钱捐了个“监生”的功名,后自学中医,为乡里看病。母亲兰明福,操持家务,共生六女三男,一曼排行为七。她八岁入“私塾”,学习成绩良好。十三岁时父亲逝去,由封建思想严重的大哥李席儒和大嫂周帮翰管家。
这时,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了,马列主义在中国得到了传播。一曼的大姐夫、革命青年郑佑之把当时的新思想带到了白杨嘴这个距离县城一百二十多里的深山沟里。郑佑之也是宜宾县人,任柳家乡高等小学校长。他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家乡进行革命活动和发展团的组织工作,经常给一曼讲述革命道理,启发她觉醒,帮助她冲破剥削阶级思想的羁绊和封建家庭的束缚,还把《向导》、《新青年》、《妇女周报》等革命书刊送给她阅读。一曼被这些新书报吸引住了,她接受了新思想,眼界扩大了,渴望了解更多的革命道理。但管家的大哥大嫂却反对一曼阅读新书报。他们趁一曼不在屋时,把这些革命书刊搜出来,一把火给烧掉了。
一曼在家里自学受到哥嫂的限制,所以想离家到宜宾城里进学校读书。她向哥嫂提出后,遭到他们的反对。一曼忍受不了封建家庭对她的束缚,在郑佑之的帮助下,她把自己受压迫的苦痛写成一篇文章,题为《被兄嫂剥夺了求学权利的我》、用一超的笔名,发表在向警予主编的一九二四年八月六日出版的《妇女周报》上。她在文章中写道:“我自生长在这黑暗的家庭中十数载以来,并没有见过丝毫的光亮,阎王似的家长哥哥,死死把我关在那铁围城中,受那黑暗之苦。”“我感觉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极想挺身起来,实行解放,自去读书。奈何家长哥哥专横,不承认我们女子是人,更不愿送我读书……请全世界的姊妹们和女权运动者,帮我设法,看我如何才能脱离这个地狱家庭,如何才能完全独立?”这篇三千多字的文章发表后,受到许多革命青年的声援和支持,当地团组织也同她建立了联系。
一曼在团组织和郑佑之的热情关怀与教导下,思想进步很快,一九二四年上半年由郑佑之和何王必辉用通信方式介绍,经成都地方团组织批准,加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团(注:据中央档案馆“通字第一号”材料记载李坤泰入团时间应为一九二三年。——编者。)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一曼入团后,按照上级团组织的指示,积极在家乡开展宣传工作,准备建立团的组织和妇女群众团体。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六日在白花场正式成立了团支部,一曼任支部书记。在团支部领导下,十二月十三日在曾家湾石板寺又召开了白花场妇女解放同盟会成立大会,推选一曼的二姐李坤杰(团员)为会长,一曼名义上担任文书,实际负责会务工作。
妇女解放同盟会成立后,积极为妇女办事,受到妇女群众热烈拥护,会员很快发展到一百八十多人,妇女会还在白花场办了一所义务女校,贫苦农民的女孩子和成年妇女,第一次走进了学校的大门。
一曼的革命活动,引起封建卫道者的仇恨。他们要李席儒对她严加管教,并尽快找个婆家嫁出去。在封建势力和兄嫂的压迫下,一曼在家里自学和开展工作都很困难。为此,上级团组织同意她脱离家庭,到城里去读书,团支部和妇女会的工作由李坤杰等人负责。一九二六年二月中旬,一曼趁哥嫂不在家之际,终于冲出了封建家庭的牢笼,进入宜宾县城,住到当时宜宾地委机关所在地武庙街郑家院子里。从此,她踏上了新的革命途程。
参加-
赵一曼到宜宾后,在团组织和团员郑秀石、郑奂如的帮助下,抓紧复习了数学、国文等课程,于一九二六年二月二十八日考入宜宾女子中学(现宜宾第二中学)一年级二期第三班读书。在宜宾女中,她主动接近同学,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把自己订的《妇女周报》送给大家看,还给同学们讲从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和军阀混战、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现状。她说得悲愤激昂,同学们深受感动。大家觉得这个乡下来的姑娘很有见识,因而都和她亲近起来。她象一块磁石,把同学们紧紧地吸引和团结到自己周围,革命思想迅速在同学中传播着。
一曼在同学中的威信越来越高,她被选为女中学生会常委兼交际股股长。五月四日宜宾学生联合会改组,一曼代表女中学生会参加 ,任常委、负责宣传工作。宜宾妇女联合会成立时,她又当选为妇联常委会主席。
这时宜宾开始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宜宾团地委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宜宾特别支部,部分团员转为党员。一曼因政治上比较成熟,又担任共青团宜宾地委妇女委员的重要职务,也转为党员,同时担任宜宾妇联和 党团书记。
“五卅”运动在全国掀起了汹涌澎湃的反帝反封建浪潮。恰在“五卅”运动一周年的时候,宜宾的大奸商李伯衡贩运的英国煤油由英国籍货轮“川北”号从重庆运来宜宾。宜宾党团组织和叙府外交后援会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通过 发动学生,掀起一个“ 仇货”的-。
一曼是这次-会的领导人之一。她按照党的指示,和其他党团员一起,积极在同学中进行宣传动员,说明贩运“仇油”就是帮助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经济侵略,一定要坚决 。六月九日 通知各学校举行-,发动学生赶走这只“仇轮”,不许它在宜宾靠岸。一曼带领女中学生,冒着大雨跑到南门外金沙江边盐码头,和其他学校的学生们一起高呼口号,并向油轮投掷石块,使油轮不敢靠岸。李伯衡雇了几只小驳船,企图偷运油桶上岸。一曼和同学们发现后,鼓动搬运工人,把油桶扔到江里。李伯衡偷运不成,就买通城防司令辜勉之派兵镇压。辜勉之以“调节”的名义召开各界代表谈判,却乘机下令扣押了谈判代表。这件事激起了爱国师生的义愤,党团领导小组决定发动各界群众掀起全市性的反帝爱国的斗争。一曼组织学生上街--,码头工人、店员和市民也加入-行列,整个宜宾城都愤怒起来了。 还用快邮代电,向省 和全国学-会发出呼吁,请求声援。辜勉之迫于形势,释放了被捕代表,所有“仇油”折价拍卖。学生的爱国斗争取得了初步胜利。
反动当局对带头参加-的学生进行报复,下令把赵一曼等十三名女中学生开除学籍。党团领导决定组织“退学团”以示反抗,一曼正确执行了组织决定,领导女中中学部的三个班学生宣布退学,迁到禹王宫去住,并派宣传队上街讲演,散发传单,揭露反动当局破孩学生的罪行。
这时,北伐革命军已经打到了武汉,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在宜宾,国共合作的国民党县党部公开成立,一曼当选为县党部第一届妇女代理部长。我党用县党部的名义,在宜宾市将军祠(今市立医院院内)创办了一所中山中学,安置因参加-被开除和不满反动当局而自动退学、转学的学生。同年十一月十二日中山中学正式开学,一曼进入该校女生部继续读书。开学后不久,适值国民政府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招生,党组织为了培养一曼,同意她去投考该校。一曼从此远离家乡,走向更广阔的革命天地。
在白区做秘密工作
一九二七年一月,一曼考入设在原武昌两湖书院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入伍生总队政治女生大队。她在军校的紧张生活中锻炼得更加坚强,也进一步提高了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但由于学习、训练劳累,三月间她原有的肺病又复发了,学校把她送进了医院。不久,就发生了“四一二”-政变。一曼听到蒋介石叛变革命的消息非常气愤,不顾病弱的身体,从医院跑回学校,参加了军校学生编成的独立师,开赴纸坊前线迎击夏斗寅叛军。平叛战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形势仍不断恶化,军校被迫停办。“七一五”以后,一曼按照党组织安排,脱下军装,转移到上海。九月间,党组织又派她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后,她被编入相当于中学水平的第六班,学生证号码是八0七。在这里,她和在大学班学习的原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中共党员陈达邦接触较多,并产生了爱情。一九二八年四月间,他们结成了革命伴侣。
由于学习过累,一曼的肺病又加重了,而且怀了孕,身体非常衰弱。党组织考虑苏联寒冷的气候对她的病情不利,同时国内又急需妇女干部,便决定让她提前回国工作。一曼服从组织安排,离开莫斯科,于一九二八年冬回到上海。
赵一曼回国不久,党组织派她去湖北宜昌建立地下交通站,为进出四川转运文件和护送干部。一九二九年二月一日,一曼即将临产。可是就在这时,房东老太婆却撵她搬家,并把房门锁上不让她进屋。原来宜昌这一带有个风俗,妇女在哪里怀的孕,孩子就得生在哪里,不是在他们这里怀的就不能生在这里,否则不吉利。赵一曼被房东撵了出来,无处安身,眼看孩子就要生在街上。此时,隔壁一位好心的搬运工人收留了她,腾出自己的半间棚子,并让他的妻子护理接生,一曼才得以平安的生下孩子。她生了一个男孩,取个乳名叫“宁儿”。不久,因组织暴露,一曼抱着未满月的婴儿,坐船潜回上海。
同年秋,党中央又派她去南昌江西省委机关工作。一九三0年一月下旬,因叛徒告密,省委机关遭到破坏,一曼深夜抱着孩子跑到郊外,钻进一个稻草垛里躲避。她想尽快返回上海,向党中央报告组织被破坏情况,以便营救被捕同志。因此,天一亮便上了路。沿途讨水要饭喂孩子,晚上才走到赣江边。当时她身上一个钱也没有,只得把陈达邦送给她的怀表拿出来做船钱,并经过许多艰险,才辗转回到了上海。
在紧张的工作中,她感到带孩子实在不方便。她同当时和堂妹陈琮英商量,决定把孩子送到陈达邦的堂兄陈岳云家里抚养。四月间,一曼去汉口,把孩子放在陈家。返回上海后,被分配在中央机关工作。此后,他们母子再也没见过面。
“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事迹简介篇5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党中央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从事抗日斗争,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个。一九三二年春,赵一曼来到沈阳,在大英烟草公司和纺纱厂做女工工作。同年秋党又派她到哈尔滨,先任满州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一九三三年十月又兼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她曾参加领导一九三三年春天的哈尔滨电车工人大 ,取得了胜利。她还两次去海伦巡视工作,并与中共海伦县支部书记李辉、抗日游击队负责人孙玉久等一起,组织队伍袭击当地伪自卫团,击毙团总国占山等十余人,有力地推动了哈北地区的抗日斗争。
在哈尔滨工作期间,赵一曼经常与从事革命文艺工作的同志接触,还给他们讲过政治课。她自己有时也写些文艺性作品,在总工会办的-《工人事业》上发表。据熟悉赵一曼的方未艾回忆,她有一首题为《滨江述怀》的旧体诗,写得气势磅礴,充满革命豪情,读了使人振奋,深受鼓舞。这首诗的诗句是:“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一九三四年春,哈尔滨党组织遭到敌人破坏,满州省委决定赵一曼转移到外地工作。七月间,她到了哈尔滨东南山区的珠河(今尚志)县抗日游击区,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县委特派员和妇女会负责人。她在发动群众、建设和保卫珠河根据地、支援游击队打击敌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赵一曼来到滨绥铁路南的三股流根据地。东北农村生活习惯和江南有很多不同,但她尽力克服各种困难,与群众打成一片。她一面在群众家里帮助妇女烧火做饭、看孩子、补衣服,一面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很快把抗日妇女会组织起来,并领导妇女们给抗日游击队做军衣、军鞋,站岗放哨,送情报、运给养,支援游击队打仗。她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珠河县城,把地下党从伪军手里买的十几支手枪和一些子弹,装在大粪车里,巧妙地运到城外,用来武装游击队打击敌人。
一九三四年秋天,日寇调动大批兵力对珠河游击区进行疯狂的大“讨伐”。赵一曼的工作更加紧张,几乎整夜不睡地在各个村子里活动,鼓舞群众的斗争情绪。这时她的脖子上长了一块疮,疼得抬不起头来,由于敌情紧张,在群众家里住不下去,就到游击队的流动医院去治疗。这个医院只有一个医生和一个助手,伤员有十几个,没有固定住处,天天转移。赵一曼到医院后,主动担负起医院的政治和护理工作,还帮助站岗放哨。有一次医院被敌人搜查非常危险,赵一曼机智地和伤员们躲到屯子边一块刚割倒的大豆地里,身上盖着“豆铺子”,没有被敌人发现。
一九三五年春,县委决定派赵一曼任铁北区委书记。她深入到滨绥铁道北侯林乡一带,积极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斗争,在侯林乡组织起一支农民自卫队。她指挥这只队伍,在关门嘴子伏击了前来“讨伐”的日军,获得了胜利。这支农民自卫队越来越强,后来改编成地方游击连,有时配合赵尚志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部队作战。同年秋,珠河根据地遭到敌人的残酷烧杀,三军主力部队向方正、勃利、汤据一带远征,开辟新的游击区。县委决定赵一曼带领的游击连编入三军一师二团,由她担任团政委,率领二团留在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牵制敌人兵力。由于根据地被敌人破坏,部队的生活很艰苦,赵一曼特别关心和爱护战士。一到休息时,她就一边给战士们缝补衣服,一边和大家谈心,讲革命斗争故事,鼓舞战士们的斗志。战士们都很尊敬她,爱戴她,亲切地称她为“我们的女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