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先进事迹

| 泽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今年93岁的黄宗德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下面是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先进事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先进事迹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先进事迹【篇1】

黄宗德,17岁入伍投身革命,先后参加渡江战役、江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在多场战役战斗中冲锋在前、屡立战功,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英雄。

2024年9月2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习近平主席为黄宗德颁授“共和国勋章”。

见到黄宗德老人,是在天津警备区河东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一幢老旧的红色小楼里。黄老讲述的故事,一字一句敲击在心上,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革命历史是英雄用鲜血写就的。黄老讲着讲着,忽然沉默了一会儿,缓缓抬起头,眼睛里含着泪水说:“我又梦见他们了,他们还是那么年轻,我在梦里给他们讲,咱们的祖国强大了!谁也不敢随便欺负咱们了!他们高兴极了……”

“过去的事怎么也忘不了,现在的事倒记不住。”黄老今年93岁,70多年过去了,他从来没有忘记牺牲战友的名字,他的记忆仿佛永远停留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黄老的眼里盛满故事,脸上布满风霜。他用力挺直身子坐在那里,目光和煦,脸膛红润润的,茂密的头发只在发间轻轻点染了几笔银色。他穿着一身朴素挺括的绿呢子军装,胸前的勋章保存得十分完好,没有因为时间久远而褪色。讲到开心处,黄老的手不自觉地抓挠一下头发,露出腼腆慈祥的笑容。

如果不是胸前佩戴的勋章,可能谁也想不到他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英雄——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黄宗德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先进事迹【篇2】

自幼家境贫寒的黄宗德,早在1941年便因生活所迫而辍学,开始为地主富农打工。然而,生活的艰辛并未让他屈服,反而激发了他为国效力的决心。1943年,他在中共地下组织活动的据点担任校工,为党组织传递情报,从此踏上了革命的征途。

黄宗德的军事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先后参加了渡江战役、上海战役,以及浙北、皖南的剿匪行动,每一次都英勇无畏,屡立战功。在渡江战役中,他冒着 敌人的炮火强渡长江,炸掉了敌人的前沿地堡;在剿匪行动中,他更是机智勇敢,装扮成当地儿童引诱匪首出山,成功将其抓获。

1952年7月,黄宗德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4军74师第220团第5连,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他更是展现了超凡的勇气和智慧。 在金城反击战中,他带领全班战士连续攻克敌4个火力点,炸毁敌人3个碉堡和两个火力点,打死打伤敌人多名,并俘虏敌人22名。他的英勇表现赢得了志愿军总部的赞誉,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并荣立一等功。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先进事迹【篇3】

黄宗德,“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战功赫赫的英雄——他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荣获“二级战斗英雄”、胜利功勋荣誉章,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聚光灯之外,在家中静静坐在椅子上、手扶拐杖的黄宗德,看起来与我们身边的老年人似乎没什么不同。

从一个斑驳褪色的绿漆铁皮柜子里,黄宗德的妻子王锦华找出他的立功证书。不同时期的立功证书摞在一起,装在一个薄薄的白色塑料袋里。

把黄宗德对面的旧沙发当“桌子”,记者蹲下来,一本本翻看他的立功证书。老兵起初默默无言,直到记者捧起一本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集体立功纪念证”,他又提起当年发生在朝鲜注字洞南山的那场战斗。

1953年7月的金城反击战,因为在攻占注字洞南山诸阵地的战斗中表现英勇,黄宗德所在连荣立集体二等功,黄宗德荣立个人一等功。

走下战场,黄宗德所在排仅剩3人,所在连仅存13人。

与黄宗德的第二次见面,记者没有再提起他牺牲的战友。在上午的采访中,只要说到他们,老兵就难过得哽咽,甚至掩面痛哭。

成长于和平年代,享受着老兵和战友们用鲜血甚至生命创造的“胜利果实”,我们该怎样面对英雄的眼泪?除了感恩与敬仰,或许,还需要努力去抵近英雄的心灵。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先进事迹【篇4】

1931年,黄宗德出生在山东荣成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亲属中有中共地下党员,在他们的影响下,黄宗德加入了青年抗日先锋队,传递消息、站岗放哨。

1948年12月,17岁的黄宗德参军入伍,成为当时的荣成县海防大队的一名战士,次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伍后,黄宗德先后参加了渡江战役、江西剿匪,逐渐成长为战斗骨干并多次立功。回忆起第一次参加战斗,黄宗德说:“我不会水,但有一个信念,我绝不能牺牲在这,我们要解放全中国。”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朝鲜战场形势的突变,也使中国大陆的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同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2年8月,21岁的黄宗德跟随部队入朝作战 。

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金城反击战。黄宗德所在部队奉命攻打上九井西山。冒着敌人密集的弹雨,黄宗德第一个跃出阵地,率领全班突破7道铁丝网,攻下敌前哨阵地。之后,他独自一人遭遇了躲在坑道内的残敌。在冲锋枪被打坏、右前胸负伤的情况下,他没有退缩,而是用手榴弹和炸药包将敌方藏身的坑道口炸塌。他还带领战友策应兄弟部队突破敌防线,连续摧毁敌5个火力点,攻占主峰。战斗打了整整一夜,惨烈程度超乎想象,全连最后仅剩13人。

这次战斗,22岁的黄宗德打掉敌地堡3个,毙敌7人,只身俘敌22人。因表现英勇,他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并荣立一等功。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先进事迹【篇5】

1986年,离休后的黄宗德始终心存信仰,每天坚持读书看报,把理论学习作为自己思想建设的基本要求紧抓不放。不仅如此,他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自己的使命,多次在所里上党课,到街道社区、学校等单位进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

战争岁月给黄宗德身体带来的伤病至今还在,特别是近些年的多种老年疾病和膀胱癌等病情,让他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但黄宗德始终洋溢着知足与乐观的情绪。虽然93岁高龄,但他还兼任着干休所老干部党委委员职务,无论是所里的建设管理,还是老干部们的大事小情,他都尽心尽责,热心地去做。

黄宗德说,看到现在国家进步非常高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他的今天,什么时候他都要忠于党、忠于人民。

黄宗德,男,汉族,中共党员,1931 年 8 月出生于山东荣成。黄宗德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只读了两年小学就辍学,曾给地主富农打工。成长于抗日战争时期,受亲属中地下党员的影响,他加入了青年抗日先锋队,为组织传递消息、站岗放哨。1945 年,14 岁的黄宗德报名参军但因年纪小未如愿,1948 年,17 岁的他终于成为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的一名战士。

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渡江战役、上海战役、浙北和皖南剿匪等。在渡江战役中,他所在的班作为突击班强渡长江,上岸后迅速对敌人发起攻击;在安徽郎溪避雨时,与战友一起俘虏了 3 个国民党散兵,荣立三等功;在上海战役中因作战勇敢荣立四等功。在剿匪行动中,他表现出色,成长为战斗骨干。

1953年初坚守平康正面阵地,面对装备精良的美军,克服艰难的作战环境。1953 年 2 月 27 日夜,率领全班突入敌阵地,消灭了敌人一个加强排。1953 年 7 月的金城反击战中,在清理战场时独自与敌人战斗,炸死敌人 2 名,俘虏敌人 22 名,其中有上尉连长等 4 名军官,缴获各种枪支 22 支,报话机 1 台。因表现英勇,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荣立一等功。荣获“二级战斗英雄”、胜利功勋荣誉章,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 1 次,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2024 年 9 月 13 日,被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共和国勋章”。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先进事迹【篇6】

1948 年11 月,在淮海战役的决战时刻,17 岁的黄宗德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立即投入硝烟弥漫的战场。随后,他又参加了渡江战役,不仅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冲锋陷阵,战斗间隙也机智灵活。比如在湾沚战斗期间的一个夜晚,17 岁的黄宗德与3 个国民党兵相遇,他胆大心细,成功俘虏了这3 个人,立了功。由于他作战勇敢,表现突出,于1949 年6 月火线入党。从此,他坚定不移跟党走,一切听从党指挥,在血与火的频繁战斗和部队工作中,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英勇无畏的坚强战士。

1949年,当解放战争的烽火燃遍大江南北时,年仅17岁的黄宗德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投身革命。他或许不会想到,自己会在第一次上战场时,就展现出惊人的勇气与智慧,成功俘虏四名敌人。面对汹涌的江水,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绝不能牺牲在这,我们要解放全中国!”这份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跨越了无数艰难险阻,也让他在未来的战场上更加无畏。

1953年7月14日,注字洞南山5号阵地——上九井西山,天亮了。

此时,距离志愿军第24军74师220团2营5连6班班长黄宗德和兄弟班两名战友攻上主峰,已过去几个小时。

将阵地交给两名战友把守,黄宗德去清理战场,顺路去找战友刘吉昌。前一天攻山头时,部队伤亡严重,黄宗德临时将6班所剩的5人编为两个战斗小组,分左右两路向主峰发起进攻。黄宗德和刘吉昌在左路,冲锋时一颗手榴弹在他们附近爆炸,刘吉昌身负重伤。

奄奄一息的刘吉昌躺在一个小地堡里,看见班长,艰难地要水喝。

水,只能去先前敌人宿营的地堡里找。黄宗德摸到第三个地堡时,突然听见附近坑道里有动静。继续靠近,坑道中的残敌突然朝他射击,一颗子弹擦着他的头飞过去,打掉了帽子;另一颗子弹击穿他的冲锋枪弹夹,打中他的右前胸。黄宗德顾不得疼,想还击,但枪坏了,也没有手榴弹。他决定先后撤,喊山头上的两名战友共同对敌。

撤出不远,黄宗德猛然看见,一位牺牲的战友身上,绑着6枚手榴弹和1个大炸药包。一瞬间,他心中腾起无穷的勇气,向自己发出无声的战斗命令——

“我把3枚手榴弹捆在一起扔向坑道。‘轰’的一声,坑道口掀起烟尘。趁敌人慌乱,我又拉开炸药包引线塞进去,尘土、砂石、弹片四处飞溅,坑道口被炸塌了。”

“心里那个痛快!”趁着烟雾,黄宗德向坑道逼近,只听见里面咳嗽声不断。

“投降!优待俘虏!缴枪不杀!”黄宗德用早已烂熟于心的朝鲜语一遍遍喊道。“再不投降,就炸死你们!”他持枪守在洞口,下达“最后通牒”,命令敌人出来站队。

敌众我寡,怎么办?黄宗德灵机一动,脱口而出:“5班、6班快过来……”敌人信以为真,将一件件武器抛了出来。

“一夫当关”的黄宗德,只身俘敌22人,缴获卡宾枪12支、步枪8支、冲锋枪4支、报话机2台。因表现英勇,他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荣立一等功。

那时的黄宗德没想到,包括这场战斗在内的金城反击战,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战。13天后,《朝鲜停战协定》签订。至此,“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先进事迹【篇7】

黄宗德,93岁,曾在解放战争时期以17岁之龄参军,参与了多场重要战役。他的经历不仅是个人的传奇,更是新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作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在战斗中展现出的英勇和无畏,至今仍在许多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介绍,打仗之前学的朝鲜话,在朝鲜打仗用的就是:“投降!宽待俘虏!缴枪不杀!”

面对强大于我数倍的敌军,想要取得胜利,除了英勇无畏,还得灵活机智。

黄宗德说,他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那时候他就自己拿主意说:“五班六班赶快过来。”瞎喊,因为中国话他会听,一个一个出来,结果一数是24个,门口的2个炸死了,抓了22个人。当时他没有觉得多么了不起,下了战场他们连就剩下13个人。黄宗德说,这打仗你死我活,打仗哪有不牺牲的。但是有一条,打仗要往前冲,不管在哪儿打,越在后边越不行。

70多年前,一场场战斗、一次次冲锋,在黄宗德心里未曾褪色半分。每每想起那些出生入死的战友,他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的老连长、副连长牺牲了,打得肠子都流出来了,趴在地堡里。有个新战士叫蒲中华,打负伤了,他就趴到铁丝网上,他说‘班长,班长,从我身上过吧’。我就从他身上过去,他牺牲了。”

在平康阵地小部队活动时,黄宗德失去了3位战友。“我在那看着3个烈士,赵正魁、卢苟强、朱宗少这3个名字留在我脑子里。”

黄宗德趴在战友身边好几个小时,等着部队来找,将战友遗体抬回去。当被问及如果部队找不到他们怎么办时,他说:“我就跟着死。我空着回去,我没有办法交代。我是班长,他们是战士,把3个战友丢掉,我自己跑回去,我不成了逃兵了吗?”

254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