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人物事迹

| 泽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其中,王振义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下面是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人物事迹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人物事迹篇1

王振义,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24年11月生,江苏兴化人,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原所长,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著名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成功实现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放弃申请药物专利,无私公开治疗方案,使更多患者受益。他多年来奋战在医学教育一线,培育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48年,王振义自震旦大学医学系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留任广慈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952年,王振义开始在著名内科专家邝安堃的指导下从事血液学研究。

有一次,口腔科医生来找王振义会诊,原来他发现有的病人拔牙后流血不止,用一般的止血疗法怎么都没有效果,而且查血液指标都是正常的。王振义反复追问病人病史也没有问出所以然,他就一头扎进文献中,终于查到英国已经有报道,这种被诊断为轻型血友病A的病人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水平只有正常人的5%-25%,平时虽然并不出血,但小手术后却往往出血不止,而且一般的实验室检验无法发现,需要用特殊的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这个实验国外1953年刚刚发明,其特殊之处在于要将硅胶涂在玻璃管壁上,硅胶在那个时候是新型材料,国内根本没有。王振义苦思冥想,最终决定用国内常见的石蜡代替硅胶,最后大获成功,1954年成功地在国内首先确立了凝血活酶检测的国产方法,并做出血友病A、B的分型及其轻型的诊断。

同时,王振义还找到了这种病的治疗方法,那就是输新鲜血,因为新鲜血里还有凝血因子,所以输新鲜血就相当于为该类病人补充凝血因子,而库存血经过冷藏、解冻等程序,原本含有的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已经失活,对此类病人无法起到治疗作用。王振义撰写了相关论文,先后在1956-1959年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中文、外文版及《中华内科杂志》等。这一系列成果标志着我国血友病诊断体系的建立,将中国相关血液学研究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他的成果也是血友病治疗史上的一大进步。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人物事迹篇2

有这样一位医者,历经艰辛找到攻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为让患者都吃得起这种药,主动放弃了专利申请,被患者誉为“药神”。

他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他无私公开治疗方案,只为使更多患者受益;他年逾耄耋仍奋战在医学救治一线,为青年医生指点迷津。

人生百岁之际,这位集大成于一身的医学泰斗却认为自己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就是对病人负责。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

王振义说,从穿上白大褂第一天起,他就真心喜欢这个职业,喜欢为病人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

1948年,王振义自震旦大学医学系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留任广慈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952年,王振义开始在著名内科专家邝安堃的指导下从事血液学研究。

1959年,王振义第一次以医生的身份“遭遇”白血病。然而,曾立志“攻克白血病”的他,败了。

“作为一名医生,最痛苦的就是看到病人被病痛折磨却没有办法。”王振义坦言,自己曾多次被这种无助感淹没。

但王振义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

除了问诊、查房,他就泡在图书馆、档案室翻阅资料。面对试验一次次失败,他只轻描淡写地说:“失败了就再继续。”

经历数年苦心探索,王振义终于迎来突破: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在体外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为正常细胞。

1986年的一天,一名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小女孩生命垂危。王振义通过仔细研判,建议她服用尚处于试验阶段的全反式维甲酸。面对他人的劝阻,王振义说:“我相信科学,我有信心!”7天后,奇迹发生了,女孩的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完全缓解。

王振义的心结解开了。那一年,他陆续采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23例患者病情完全缓解。他将相关成果写成论文发表,立即在世界范围引起轰动。

王振义的求索并未就此止步。他和学生陈竺、陈赛娟等一起,创造性地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法,让这种最凶险的白血病五年生存率从10%提高到97%以上,成为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人物事迹篇3

1924年11月30日,王振义出生于上海,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拿到医学博士学位后便被分派到广慈医院工作,也就是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从那时起,他便与血液疾病打上了交道。

作为一名本土培养的顶尖学术大家,王振义虽然从没出国留学,但他深谙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的真谛,深信爱国就要为祖国培养出人才,多年来,他不遗余力地投入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上,推动青年学生在医疗科研领域不断创新。

作为王振义的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陈赛娟表示,做科学研究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王老师就是最好的例子。

为了培养青年一代人才,2003年,王振义还主动要求学生们对自己进行“开卷考试”。瑞金医院青年代表、肾脏内科医生高琛妮参与过这样的考试。“有一次,王老师的ppt中有一篇引用文献,竟是讨论的前一天刚刚在线发表的,他一定是在前一晚的深夜都还在全网搜索最新的文献,以求给我们的都是最好的‘知识更新’。”

高琛妮进一步表示,不仅仅在学术研究领域,王振义院士也热衷公益,在他的精神感召下,瑞金医院成立了“蓝小医”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医疗保障、义诊咨询、科普传播、爱心助老等志愿服务,让瑞金医院“向上、向善”志愿服务项目温暖更多人。

在诸多学生心目中,王振义院士常常手把手指导学生做实验,反复帮学生修改论文。有学生说,每次,他都坚持把自己的学生列为论文的第一、第二作者,而把自己排在最后,甚至不参加署名,目的是让年轻的研究骨干承担更大责任。

王振义曾说过的两句话,一句是:“当一个人到达科研顶峰的时候,接下来可能会走下坡路,所以当自己在抛物线刚下降时就应该退下来,让下一代更强的人来替代自己的岗位,这样,这根抛物线就会一直朝上叠加,这对整个事业的发展更有利。”另一句是:“爱国,首先就要爱自己从事的事业,我这一辈子看好了一种病,但最遗憾的是只看了这一种病,还有很多病没有攻克,病人需要我们,祖国需要我们,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人物事迹篇4

他悉心为国育才,数十年传道授业、擎灯引航、言传身教,造就了一批医学研究学的俊才;他作为内科血液学专家,是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共和国勋章”称号获得者王振义。

1986年,上海儿童医院血液科收治了一名五岁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高烧不退,口鼻出血,生命危在旦夕。王振义提议实施他们团队历经8年探索、经历无数遍失败的尝试后才找到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小女孩只吃了一个星期左右的全反式维甲酸,病情就出现了转机,最终达到完全缓解。

在瑞金医院的院史馆,我们找到了这位001号患者的出院卡。从这张卡片开始,那一年王振义和医疗团队一共收治了24例病人,其中23例得到了完全的缓解,剩下的一例加上化疗也得到了完全缓解。

王振义说:“所以当我第一年治疗23个病人完全好了,我开心得不得了,因为医生不断地探索、不断地钻研,科学进步就是这样进步的。”

这次治疗是世界公认的诱导分化理论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第一个成功案例。王振义也因此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人物事迹篇5

1959年,王振义第一次以医生的身份“遭遇”白血病。然而,曾立志“攻克白血病”的他,败了。

“作为一名医生,最痛苦的就是看到病人被病痛折磨却没有办法。”王振义坦言,自己曾多次被这种无助感淹没。

但王振义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

除了问诊、查房,他就泡在图书馆、档案室翻阅资料。面对试验一次次失败,他只轻描淡写地说:“失败了就再继续。”

经历数年苦心探索,王振义终于迎来突破: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在体外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为正常细胞。

1986年的一天,一名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小女孩生命垂危。王振义通过仔细研判,建议她服用尚处于试验阶段的全反式维甲酸。面对他人的劝阻,王振义说:“我相信科学,我有信心!”7天后,奇迹发生了,女孩的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完全缓解。

王振义的心结解开了。那一年,他陆续采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23例患者病情完全缓解。他将相关成果写成论文发表,立即在世界范围引起轰动。

此后, 王振义和学生陈竺、陈赛娟等又一起创造性地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方案,并从分子生物学将这个方案研究的明明白白,最终使得这个曾经最为凶险的白血病5年生存率从10%提高到95%以上,成为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该成果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上海方案”,并被国际权威指南指定作为一线经典治疗方案,还被誉为“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之一。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人物事迹篇6

砒霜治白血病?这位百岁院士,有点“神仙”那味儿了!

最近,一位百岁老人的故事看得我热泪盈眶,他就是王振义院士。这位老先生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更是一位征服了白血病的“药神”!

说起来,王老先生的故事,那可真是传奇!他研究出了一种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神药”,关键是,人家为了让患者都能吃得起,直接放弃了专利!这年头,为了钱啥事都能干出来的人多了去了,像王老先生这样视金钱如粪土,一心为民的,真是凤毛麟角!

话说,当年王老先生研究出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时候,那可是轰动了整个医学界!要知道,这可是世界上第一个用诱导分化理论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成功案例!

可是,这医学研究就跟西天取经似的,哪有那么容易?有些病人治疗后出现了复发,这可愁坏了王老先生。不过,人家是谁啊?那可是王振义!他带领着团队,愣是研究出了“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案。

等等,三氧化二砷?那不就是传说中的“砒霜”吗?用砒霜治病,这操作,够大胆!当时,很多人都觉得王老先生疯了,这不是给病人下毒吗?可人家王老先生说了:“我只想病人能好。”

事实证明,王老先生是对的!“上海方案”横空出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愈率大大提高,这项研究成果也成为了国际公认的治疗方案。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人物事迹篇7

1986年的一天,一个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小女孩在上海儿童

医院奄奄一息,这在那个年代是最为凶险、病情恶化最快、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白血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有90%的病人会在半年内死亡。

当时,作为上海儿童医院顾问的谢竞雄,正是王振义的夫人。她把这名患儿的情况告诉了王振义。经仔细研究后,王振义决定让小女孩服用尚处于试验阶段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如今,30多年过去了,这名女孩依然健康地生活着。

“当年,王老师发明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效药,这盒药在国外售价600美元,但在中国一盒只要11元,即使过了30多年,也只要290元,还能纳入医保。而类似的肿瘤治疗药物价格高达2万元以上。据粗略估算,这盒药为全世界减少了上千亿的医疗支出。为什么这个特效药会这么便宜呢?”瑞金医院血液科专家、瑞金医院副院长赵维莅在现场解答了这个问题,“这是因为王老师胸怀大爱,他只想着要让全世界所有的患者都用得起这种药,从来没有为此申请过专利,他是‘真药神’。”

“王振义的上海方案使得全世界数十万白血病患者获得治愈,回归社会。”赵维莅回忆,有一次,王老师收到一封海外来信,里面有一张两个陌生外国小孩的照片,原来这是一位美国母亲的来信,她说自己在十多年以前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濒临死亡,后来吃了全反式维甲酸后完全恢复,还生了两个孩子,所以他们寄照片来表示感谢。

血液病患者小陈(化名)是一名来自科研院所的普通科技工作者,当日他在分享会上讲述了自己的故事。12年前,他因患上白血病进入了瑞金医院血液中心,浑身乏力、脸色惨白的他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无助。

“我是在住院后才知道,白血病有八种分类,从m0到m7。当我被确诊是m3也就是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时候,周围的病人和家属投来羡慕的目光,因为王振义院士,把这种最凶险的白血病给搞定了,王院士的‘上海方案’——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把这种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从10%提升到了95%,我就是那个95%的受益者。”小陈说,王振义院士用漫长的时间践行了“一个药、一种病、一个人、一辈子”的精神,他获得的荣誉实至名归。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人物事迹篇8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是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原所长、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再过2个月,王振义院士将满100周岁。直到现在,谈起医学的进步,他仍然眼中闪烁光芒。

1924年,王振义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小康家庭。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让王振义决心以学报国;祖母因伤寒去世,更坚定了他学医救人的信念。18岁,他以优异的成绩免试升入震旦大学医学院,并在1948年以总成绩第一的名次毕业,入职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内科。

不久,上海迎来解放。看到解放军入城后冒雨睡在马路上而不打扰市民,王振义为这支礼仪之师赞叹,更燃起了爱国奋斗的热情。1950年,他参加为军服务医疗队,出色地完成防治血吸虫病任务并荣立三等功。1953年,他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医疗队,因解决了大量志愿军战士咯血的诊断问题被授予二等功。

抗美援朝的经历给了王振义莫大的鼓舞,回到瑞金医院,他矢志于血液病诊疗研究,开始了艰辛不懈的钻研。

他首次在国内确立了血友病A、B的分型检测及其轻型的鉴别诊断方法,解决了不明原因出血的诊治问题。其间,面对关键性新型材料“卡脖子”的困境,他因地制宜找到了国内常见的材料替代并大获成功。

254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