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人物事迹

| 泽慧

“共和国勋章”王永志,原总装备部921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以下是关于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人物事迹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人物事迹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人物事迹篇1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英雄人物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国家发展的道路。

王永志院士,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以其卓越的科技贡献和崇高的爱国精神,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英雄。

他的名字,与共和国的航天事业紧密相连,他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学霸界的璀璨明星

王永志,1932年出生于辽宁铁岭昌图县的一个贫农家庭。他的早年经历充满了坎坷与挑战。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王永志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勤奋学习的态度,逐渐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194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保送至东北实验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前身)读高中,并在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立志要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952年,王永志高中毕业后,以卓越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在这里,他不仅打下了扎实的飞机设计专业基础,更在名师云集的清华园中,潜心向学,培养了坚实的理论功底和创新思维。

1955年,他通过严格的留苏选拔考试,获得了赴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求学的宝贵机会。在苏联学习期间,王永志先是在飞行器设计系飞机设计专业学习,后来因为国家的战略需要,他毅然决然地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专业,这一转变也标志着他人生轨迹的重大转折。

在苏联的学习生活中,王永志不仅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被选为莫航留学生学生会主席,展现了他的领导才能。

1960年夏,在苏联米申院士的指导下,王永志专攻洲际导弹设计,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毕业论文,通过答辩。

1961年,他带着满腔热血和丰富的学识回到祖国,立即投身于我国第一代火箭的设计和研制工作,开始了他辉煌的航天事业。

破解导弹发射难题

1964年6月,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发射在即,却遭遇技术难题——西北戈壁的高温天气导致推进剂膨胀,储箱内无法灌入足量推进剂,从而影响到导弹射程。

在场专家十分焦急,想尽办法添加推进剂,王永志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认为,该导弹以液氧为氧化剂、酒精为燃烧剂,酒精遇热会膨胀,不仅影响燃料加注,还会在消耗过程中改变燃料配比,因此加入的酒精越多,导弹上的无效重量就越大。

经过严密计算,他得出“应泄出600公斤酒精”的结论。话没说完,会场一片哗然。没人接受这位陌生年轻中尉“离经叛道”的观点。问题解决不了,发射试验就无法进行。情急之下,王永志硬着头皮敲响了发射场技术最高决策人钱学森的房门。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人物事迹篇2

王永志,航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飞天圆梦人”。他的一生与中国航天事业紧密相连,从战略导弹到运载火箭,再到载人航天工程,他见证并参与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多个重要历史时刻。

1. 早年经历与求学之路

王永志出生于辽宁昌图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 便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使他立志投身国防事业。1952年,他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后并入北航),开启了学术生涯。1955年,他被派往莫斯科航空学院深造,专攻火箭导弹设计专业,并以 优异成绩毕业,成为该校首位获此殊荣的外籍学生。

2. 投身航天事业学

成归国后,王永志立即投入到我国第一代导弹的研制工作中。在1964年的一次导弹发射任务中,他凭借逆向思维提出了“泄出燃料600公斤以增加射程”的解决方案,成功解决了发射难题,使中国第一枚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发射成功。这一壮举不仅展现了他的智慧与勇气,也奠定了他在中国航天领域的地位。

3. 研制大推力捆绑火箭

20世纪80年代,国际航天界事故频发,导致运载火箭市场出现短缺。王永志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提出研制大推力捆绑火箭的方案。在资金短缺、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他带领团队日夜奋战,仅用18个月就完成了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火箭的研制任务,并成功实现了首次发射。这一壮举不仅使中国火箭进入了国际市场,也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人物事迹篇3

在辽阔的中华大地,在那片孕育着无数梦想与希望的土地上,1932年11月17日,王永志诞生于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八面城镇老房村的一个贫农家庭。他的出生,仿佛是一颗即将照亮华夏航天征程的璀璨星辰。

王永志自幼便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勤奋与聪慧。1949年,他初中毕业,以全校第一的傲人成绩,被保送至沈阳的东北实验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前身)读高中。同年11月,他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以学生的身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高中的时光里,他心怀壮志,立志成为一名生物学家,渴望通过改良物种、提高粮食产量,让天下人都能吃饱穿暖。然而,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改变了他的理想轨迹。他毅然将目光从“地上”转向“空中”,决心报考航空院校,为祖国的蓝天事业贡献力量。1952 年,凭借着卓越的才华,王永志被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制造专业录取(后因院系调整并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此后,他的求学之路愈发精彩,1955 年,他奔赴莫斯科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系飞机设计专业深造,三年级时改学火箭导弹设计。1960 年夏,在苏联米申院士的悉心指导下,王永志的毕业论文聚焦于洲际导弹设计。1961 年,他以杰出的表现通过答辩,不仅获得优秀生毕业文凭,还荣获工程师称号。

在中国航天界,王永志被誉为“常胜将军”。在他 40 多年的航天生涯中,领导指挥的所有发射任务无一失败,全部成功。他和老一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用 10 年时间跨越了国外 40 年的航天发展历程。他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他的成就和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铭刻在中国航天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勇攀高峰,逐梦星辰大海。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人物事迹篇4

王永志,著名火箭导弹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开拓者。

1932年出生于辽宁昌图县,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55年公派莫斯科航空学院学火箭导弹总体设计。1961年毕业回国,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从此投入国防建设和航天事业。历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主任、副院长、院长,国家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暨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和地地导弹系列总设计师,1992年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多项,荣膺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201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编号46669小行星永久命名为“王永志星”,2014年被太空探索者协会授予水晶头盔奖,2017年6月入选“八一勋章” 首批候选人名单,2021年6月28日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人物事迹篇5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说过,他一生干了三件值得欣慰的事:研制导弹、送卫星上天、送中国人进入太空并筹建中国空间站。对很多人来说,这三件事中的每一件都是难于登天,而王永志却一路披荆斩棘,开创出中国人为之自豪的壮丽事业。2024年6月,这位书写传奇的92岁老人永远离开了我们,而他挚爱的事业却依然在浩瀚苍穹熠熠生辉。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工程立项,王永志被任命为总设计师。别人60岁退休,王永志60岁却毅然决然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当时,中国飞船计划进入太空时,国外载人航天已经开始了40年。想要迎头赶超,王永志直接瞄准了当时世界顶尖飞船。

载人航天工程的重中之重,是保障航天员的人身安全。作为工程的总设计师,王永志不仅要对工程的重大决策负责,也要对各个系统负责。为此,他提出严格执行从源头查找问题的“归零”制度,明确不带任何隐患上天是“归零”的核心。

2003年10月15日,随着王永志和全体航天人的齐心协力、集智攻关,中国人的脚步终于第一次迈进太空。

整整3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立项到今天,有22名中国航天员造访浩瀚宇宙。

王永志的一生,是时时刻刻听从国家召唤、敢于赴汤蹈火的一生。

王永志曾说:“创新需要勇气,勇气来源于底气。”在充满挑战性的载人航天工程中,王永志的创新和勇气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经与有关专家详细研究后,他带领团队决定跨过国外初始阶段的单舱飞船、两舱飞船,“一步到位”瞄准三舱飞船,让中国飞船一经问世就与世界最先进的飞船并驾齐驱。他们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做大动物试验、飞船选点溅落解决海上救生难题等设计思路,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保证了载人航天工程的顺利开展。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人物事迹篇6

他,火箭院第六任院长,曾任火箭院总体设计部主任、型号产品总设计师和总指挥、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等,铸国防利剑、扬中华国威;

他,参加并主持6型战略战术火箭、2型运载火箭和“神舟”系列飞船设计研制工作,均交出“圆满成功”的答卷;

他,自称“一生干了三件事,三件事干了一生”,研制火箭、发射卫星上天、送中国人进入太空,不断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用满腔赤诚报效祖国。

他,就是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王永志。

年少时,目睹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空军保家卫国的英姿从而坚定航天报国的志向,国外求学毕业后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一心回归祖国,王永志怀揣航天报国的志向,从火箭院迈出坚实的第一步,之后,他不断成长、快速成才,在投身航天事业的几十年时间里,为国防事业披荆斩棘、为载人航天事业开疆拓土。

在王永志院士的书房里,我们看到了他积攒了60多年的科研笔记。一本本发黄的笔记本上,诞生出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东风系列导弹、长征系列火箭、中国人进驻太空等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蓝图绘梦到拼搏圆梦,王永志始终将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王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使命因艰巨而光荣,人生因奋斗而精彩”,这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王永志说,国家的需要就是他们的理想、志愿。宇宙是无限的,探索也是无尽期的。你回头再看,可能我们已经干过的事情,那算不了什么了,更壮丽的事业还在前头。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人物事迹篇7

王永志出生于1932年11月,2024年6月去世,辽宁昌图人,原总装备部921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王永志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主持我国多型号导弹研制、火箭研发和参与制定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蓝图,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199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也是王永志航天事业中颇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1992年年初,王永志担任载人飞船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组组长,与同事们一道提出了一个个富有创新性的战略构想,其中就包括“三步走”的设想。这些前瞻性的全新构想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1992年9月21日,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

1992年11月,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因为航天人,正照进现实。梦想的实现总是充满了不易,花甲之年的王永志带领航天战线上的千军万马冲锋陷阵,踏上了艰辛的创新之路。

摆在面前的难关一个又一个:是否安全搭载动物试验的建议尚未达成共识、发射场系统上报的“三垂”方案仍是“暂定”、主着陆场的方案实地勘察尚未进行、飞行轨道设计尚未完成……作为总工程师,王永志带领工程总体、各系统“两总”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一一给出了明确的回答,航天员系统、飞船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和着陆场系统等七大系统方案设计随即展开,完成了具有自主故障诊断和逃逸控制能力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研制方案,研制出了三舱飞船,制定了陆海基S波段统一测控通信网方案、确定了多学科多用途的空间科学应用项目等一系列的创新成果,铺就中国载人航天成功之路。

十一载呕心沥血,一朝千年梦圆。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进行了载人航天飞行,一步跨越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40年的差距,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任务结束后,王永志从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的岗位上退下来,但他与中国航天的故事还在继续——担任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并受命承担“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方案”编制专家组长的重任,为中国空间站的论证出谋划策。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人物事迹篇8

1932年11月,王永志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八面城镇老房村一个贫农家庭。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他从小就下地干活,6岁时还一个字都不认识。7岁那年,他的大哥不甘于因一家人没有文化受人欺辱,背着父亲把他送到八面城的南街小学报了名。这样,王永志哭着闹着要上学读书认字的愿望总算实现了。几年后,正愁无力升学之际,昌北县(今属辽宁省昌图县)解放了,贫苦家庭的孩子不用交学费就能去学习。家庭贫穷、生活艰难,让聪明勤奋的王永志对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倍加珍惜。初中三年,他年年考第一。

1949年,王永志初中毕业,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保送至位于沈阳的东北实验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前身)读高中。东北实验学校是当时全东北最好的中学之一,学校环境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王永志徜徉其间,被生物课上所讲的农业科学深深吸引。他从小生长在农村,目睹过中国农村民不聊生的景象,农民辛苦耕作却无法果腹,于是他立志成为一名生物学家,改良物种、提高粮食产量,让天下人吃饱穿暖。

但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他的理想。学校离机场不远,当看到划过机场上空的苏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看见志愿军空军起飞迎敌、搏击长空的飒爽英姿,王永志感到十分兴奋,将自己的理想志向从“地上”转到了“空中”,打算报考航空院校。

1952年,王永志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被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制造专业(后因院系调整并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在名师云集的清华园,王永志潜心向学,打下了扎实的飞机设计专业基础。

1955年,王永志顺利通过留苏选拔考试,两年预备班学习后,赴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求学。其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自此,人类进入了宇宙航行探索的新时代。

美苏太空争霸的局面让新中国意识到航天事业对于国防的重要性,决心培养航空人才。

此时,中苏双方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其中包括“苏联接收火箭导弹专业中国留学生”一项。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决定,让莫斯科航空学院攻读飞机设计专业三年级的8名留学生全部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专业,其中就有王永志。

“1957年是‘火箭年’,这一年我成为‘火箭人’,这一年是我人生重大转折的一年。”虽有不舍与忐忑,但王永志很快调整好心态,坚定了服从国家发展需要、学好火箭导弹技术的决心。

莫斯科航空学院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设施,会聚了许多蜚声国际的航空航天专家、教授,如苏联航天界著名专家科罗廖夫的第一副手、时任莫斯科航空学院火箭教研室主任米申教授。

1960年,王永志毕业在即,米申看中了这名勤奋且充满天赋的中国青年,主动提出带王永志做毕业论文。在中苏关系紧张破裂的局势下,米申依然对王永志坦诚相待,宽慰他不要担忧,坦言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不会因此而改变,并鼓励王永志不要有任何顾虑,把毕业论文做好。在米申毫无保留的悉心指导下,王永志完成了毕业论文《洲际导弹设计》,且获得了答辩老师的高度评价。米申十分高兴,对王永志寄予厚望,勉励他道:“这是你第一次当洲际导弹的‘总设计师’,希望这不是你最后一次当总设计师。”

在跟随米申学习期间,年轻的王永志找到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迅速走向航空科技的前沿地带。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人物事迹篇9

王永志于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24年9月13日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王永志院士把一生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两弹一星”元勋,战略导弹领军人物:上世纪60年代,年轻的王永志参与到中国第一代导弹“东风二号”的研制工作中,他以独特的方案解决了燃料加注难题,为导弹成功发射立下汗马功劳。在之后三十年中,他主持研制了多款战略导弹,成为了该领域技术带头人。

“18个月奇迹”,叩响商业航天的大门:上世纪80年代末,王永志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用18个月时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枚捆绑式运载火箭——长征二号E火箭,提前一天竖立在发射台上,成功拿下了中国与国外签订的第一份商业发射合同,创造了国际航天新纪录,开启了中国航天的商业化之路。

载人航天,筑梦九天:1992年,王永志院士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作文)他主持制定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并领导团队完成了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技术工作,让中国人的脚步迈向了太空,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退休后,他仍然心系国家航天事业,为空间站建设、载人登月等出谋划策。2010年,第46669号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王永志星”。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人物事迹篇10

王永志(1932年11月17日-2024年6月11日),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曾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暨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导弹系列总设计师,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

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后院系调整进入北京航空学院)。

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导弹设计专业,后回国进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工作。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992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199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两项。

1999年,获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200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2005年1月13日,胡锦涛同志签发命令授予王永志“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称号;同年3月3日,中央军委向王永志颁发解放军一级英模奖章。

2010年5月4日国际永久编号第46669号小行星命名为“王永志星”。

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王永志被太空探索者协会授予水晶头盔奖。

2017年6月12日,入选“八一勋章” 首批候选人名单。

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2021年6月28日,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5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