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称号获得者事迹

| 徐球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荣获人民卫士的荣誉称号事迹,什么样的人能担当得起人民卫士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称号获得者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称号获得者事迹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称号获得者事迹(篇1)

1998年6月,巴依卡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时常告诉人们:“巡逻护边是国家的事情,也是牧民的责任。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

37年,700余次巡逻,行程超过3万公里……巴依卡遇到的急难险情不胜枚举,但他从来没有退缩,从来没有停止守边护边的脚步。

2009年,巴依卡像父亲一样,将这份责任和爱国守边精神传承给了儿子拉齐尼·巴依卡。拉齐尼从十几岁就开始跟着父亲一起巡逻,学习探路、查看地形等技巧。

巡逻路上,拉齐尼也总是走在最前面探路,一次又一次帮边防官兵化险为夷。一直以来,他都是父亲的骄傲。红其拉甫边防连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们与巴依卡一家三代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然而,2021年1月4日,却成了巴依卡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

那天,雪花落得纷纷扬扬。正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拉齐尼在经过学校人工湖时,看到一名儿童落入冰窟。拉齐尼在伸手去拉孩子的时候,冰面突然坍塌。他拼尽全力把孩子托出水面,并用最后的力气将孩子往冰面推了一把,随后坠入冰冷的湖中,生命定格在41岁。

噩耗传来,巴依卡心痛欲裂。但当获救小孩的母亲在他家门口迟迟不敢进门时,老人出门将对方迎了进来。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称号获得者事迹(篇2)

中秋节前一天,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迎着朝霞再次踏上熟悉的巡逻路。

70余年来,这条巡逻路上,留下了他们一家三代人牵着牦牛奋力前行的身影。

这里位于中国版图最西端,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雪峰连绵,含氧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风力常年在七八级以上,被称为“生命禁区”。

1949年12月,红其拉甫边防连成立。起初,哨卡建在高原上的雪窝里,官兵巡逻时常在风雪中迷路。其中,去往吾甫浪沟的巡逻路尤其艰险。“吾甫浪沟”,塔吉克语意为“死亡之谷”,巡逻时要翻越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达坂,穿过一片又一片乱石滩,蹚过一条又一条冰河。现代交通工具无法通行,一般骡马不肯前进,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就派上了大用场。

官兵不熟悉地形边情,急需经验丰富的向导。这时,塔吉克族牧民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站了出来,主动请缨给连队当向导,和官兵一起骑着牦牛去巡逻。

凯力迪别克家常年饲养牦牛,熟悉牦牛习性,了解当地气候和自然环境。此后数十年,凯力迪别克和边防官兵一起走遍了红其拉甫边防线上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结下了深厚情谊。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称号获得者事迹(篇3)

一次边境巡逻,总共大约140公里的路程,全部走下来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40多年的巡逻过程中,对我挑战很大的有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有一次巡逻,我走着走着发现要下大雪了,非常危险,营长说应当停止巡逻,我说国家下了命令,应当按时完成巡边,我们就继续前进。在雪中走着走着,山上掉下来一块大石头,砸伤了我的后脑勺,我的肋骨也断了几根,有一个士兵的腿也骨折了,我立刻把他绑到牦牛身上,和营长一起,将他第一时间送下了山,其他解放军继续巡逻,按时完成了巡边任务。

第二件事是在我巡逻的时候,国家那时还没有测量边境线的仪器,国家就从日本进口了先进仪器,需要我将仪器从这边送到另一个军区,中间的路很长很长。我就将仪器绑在我最心爱的牦牛的身上,在巡逻过程中,牦牛不小心从山上掉到了山崖下的河边,当时实在没办法,另一边的军区十分需要这台仪器,所以我和一个士兵,就绑上绳子从山上吊下来到河边,拿到了仪器,我们两人在河边住了一晚上,全身都湿透了,第二天把仪器安安全全地送到了司令部。

最后一件事是,我的父亲给解放军带路20多年,在他生病病倒后,解放军需要带路,我的父亲就让我接替他去带路,我在照顾我父亲和给解放军带路的两难之中选择了接替父亲为解放军带路,然而,就在我去带路的一个月中,我的父亲去世了,我因为没有尽孝感到很伤心,心里很过意不去。

这三件事是对我影响非常大的,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称号获得者事迹(篇4)

37个春秋,巴依卡·凯力迪别克遇到的急难险情数不胜数。1997年,提孜那甫河水暴涨,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被大浪从牦牛背上打落,摔在一块大石头上,身体受了伤,3个月后才痊愈;1999年,遇到罕见的暴风雪,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腿在零下30摄氏度的寒风中冻伤,军医费了好大劲才保住他的双腿……但他一直坚持巡边护边:“巡逻是国家的事情,也是牧民的责任。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

1998年6月,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坚定地说:“我愿意永远与边防官兵一起,守卫在祖国边防线上。”

2004年,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儿子拉齐尼·巴依卡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父子俩一起走上了去吾甫浪沟巡逻的路。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详细地为儿子介绍路过的每一个路标、每一座险峰、每一处急流,他叮嘱最多的就是要守护好官兵的安全、守护好边境的安全。5年后,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把接力棒交到了儿子手中。

2018年,拉齐尼·巴依卡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21年1月4日,正在喀什大学参加人大代表专题培训班的拉齐尼·巴依卡奋不顾身救起一名不慎落入冰湖的儿童,生命定格在41岁。“失去儿子我心里特别难过。但他是为救人牺牲的,我为他感到骄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说。2021年7月,河南郑州突发特大暴雨灾害,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牵挂受灾的同胞,以儿子拉齐尼·巴依卡的名义捐款20万元。“如果拉齐尼还活着,他也一定会这么做。”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说。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人民卫士称号获得者事迹(篇5)

尽管年事已高,巴依卡无法再奋战在边防一线,但他依旧用自己的方式“屹立”于高原上。

走进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巴依卡的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墙壁上挂满的一幅幅拉齐尼的照片,每一个照片的镜框都被老父亲擦拭得亮亮的,挂得整整齐齐。

这几年,到帕米尔高原观光的游客在听说这一家人的事迹以后,都会自发来村里看望巴依卡。大伙儿围坐在摆满美食的炕上,聆听巴依卡讲述护边时的艰辛故事,还有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让老人欣喜的是,2022年底,新疆首座高原机场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机场正式通航,雪域高原帕米尔迎来首批“空中来客”。曾经闭塞的高原,如今已四通八达。

“拉齐尼走了,我有义务承接他的职责,用我的讲述让孩子们铭记,努力学习,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巴依卡目光坚定地说。

254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