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科学院院士个人事迹

| 徐球

2024年李振声科学院院士个人事迹是什么样的呢?李振声的研究成果是什么?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李振声科学院院士个人事迹5篇(精选),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李振声科学院院士个人事迹

李振声科学院院士个人事迹(篇1)

他被称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与袁隆平院士被业界统称为“南袁北李”。曾经在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凭借小麦育种成就获得当年唯一一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被誉为“当代后稷”,育成小麦和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新品种“小偃6号”,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50多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历经几十年,至今仍在为农业科技发展献计献策,聚力攻关,助力我国粮食大幅增产。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振声。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的一个农民家庭。1948年,难得的机遇,加上对农业生产的熟悉和热爱,李振声开始了农学之路。

1956年,为响应政府发出的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号召,李振声与课题组13位同志一起,离开北京到达位于陕西关中地区杨凌镇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为解决当时关中小麦生产上的疑难杂症——小麦条锈病,育成具有持久抗病性的小麦品种,李振声提出了使用对病菌免疫的草种,与小麦进行远缘杂交的设想。1956年至1964年,李振声课题组用9年时间完成了小麦远缘杂交第一阶段的工作——种质创新任务。

李振声科学院院士个人事迹(篇2)

1991年至199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4年徘徊。1995年,李振声率领中国科学院农业问题专家组进行调查研究,撰写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报告。

1999年至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5年连续减产。2004年,李振声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题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的演讲,分析了连续5年减产的原因,提出了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05年,在博鳌论坛上,李振声对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10年前发表的文章《谁来养活中国》逐一批驳,并果敢地提出“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思路。

一个个响当当的科研创新成果和农业策略的落地,让李振声在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但他并未止步。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李振声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李振声科学院院士个人事迹(篇3)

“荣誉首先应该归功于集体,没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荣誉。小偃4、5、6号小麦新品种是陕西杨陵西北植物所小麦育种课题组的10位同志共同完成的。”李振声非常看重团队的协作精神,多次在报告中强调科研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也让人们看到了他虚怀若谷的良好品行。

赵洪璋是小麦育种的老前辈,李振声到杨凌后,经常去请教赵老师,在一起交流经验,两人成为忘年交。他和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的私交也很好,经常讨教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在“小偃6号”育成后,很多领域内的专家院士都来参观。蔡旭、庄巧生、鲍文奎院士等曾不止一次地到李振声的试验地参观,他总是虚心讨教。

“李振声是一个随和可亲的人,课题组成员总是亲切称呼他为‘老李’。有一次,我老家的村民跑到杨凌来找麦种,我请‘老李’帮忙,他亲自把村民领到生产队,挨个往过看,认真地回答村民的问题,让村民带着满意的麦种回家。”李璋研究员回忆说。

李振声还是一个生活俭朴节约的人,他常常讲,工作和生活要像山东人吃大饼卷葱一样,边吃饼边把葱往下拉,要节约葱。

“小偃6号”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省上要给他几十万资金,他一分没要。当时他的课题组只有一辆自行车,单位离试验基地有15里路,大家来回都是步行,很辛苦。

有人劝他,可以用这笔钱买几辆自行车改善办公条件。可李振声回答:“我们的成果是在没这笔钱的时候做出来的,现在的条件也没那么差,要钱干啥?”

2006年,李振声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将5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用于科学研究和学生资助。

李振声科学院院士个人事迹(篇4)

李振声人生最宝贵的20年青春就是在实验室和试验田里度过的。

杂交种不能发芽,他就蹲在田里对一株株小苗逐一排查。有时一个杂交种看着很好,下一代却面目全非,他就一次次鉴定筛选。

每个夏天,他身上都被晒得脱层皮。年复一年,在做成千上万朵小花的杂交后,他们得到了几粒种子。就是这几粒小小的种子让李振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傅向东:其实全世界有很多人都想到了这。但正因为远源杂交面临的三大挑战,很多人没有坚持下来,在过程中就放弃了。而老李院长他一直坚持下来,坚持了20多年才成功地育成了一个抗病的高产品种。他的坚持是他成功的关键。

李振声在科研上不懈努力,终于为中国的小麦种植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在初步生产推广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小偃6号”最为突出,“小偃6号”能同时抗8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且产量高、品质好,做出来的馒头白、面条筋道,它也收获了陕西农民给它的最高评价,“要吃面,种小偃”。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傅向东:有了这个品种的话,我们不但能够使得小麦品种抗条锈病、不减产,同时还具有高产的特性,所以推出来以后就非常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李振声科学院院士个人事迹(篇5)

没有青干的“小偃55—6”只是开始,接下来的问题接踵而至:杂交第一代多数不育,就如同驴和马杂交后生下的骡子不能再生育。还存在“疯狂分离”等问题,杂种后代多数像草,一点小麦的影子都看不见,这是因为草的遗传能力实在太强了,把小麦的很多特性都给掩盖了,经过两次回交后才能分离出像小麦的杂种,而且后代的性状很难稳定……

以往的研究,小麦之间的杂交一次就行了,现在至少要三次,时间长了很多。麻烦的是,远缘杂交需要一个复杂的筛选过程,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等待和观察过程——每年里只能进行一次。有时一个杂种看着很好,而下一代却面目全非,让人困惑难解。

远缘杂交的难题接踵而至。真正的成功用了20多年的时间。李振声后来在谈到这段经历时,喜欢引述顾炎武的一句名言:“以兴趣始,以毅力终。”时间是漫长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李振声和他的同事用20多年的时间,让小麦走过了自然界原本用几千年才有可能走完的道路。

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天,当时正值小麦成熟季节,李振声在地头四处转转,转到杂交选种的“小偃7014”经红宝石激光处理的育种田时,他发现一株小麦表现不错,就把这株小麦拔回去重点考种。

经过几年的观察和试种,终于培育出了新品种。当年那株小麦,就是后来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新领域并种遍我国黄淮麦区的“小偃6号”。

25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