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

| 徐球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是什么样的呢?李振声有哪些杰出的成就?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篇1

9月13日,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其中,93岁的李振声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

“我就是从杨凌走向世界的,在杨凌也一样可以做出世界性成果!”2005年,李振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报告时曾豪情满怀地鼓励广大师生。在杨凌这片土地,他曾艰苦工作31年,在小麦育种领域“扎根”,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人能够养活自己”。

1956年,25岁的李振声为积极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而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来到杨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故事的一切从这里开始。

初到杨凌,他就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在科学上的大胆创新——利用小麦与长穗偃麦草进行远缘杂交。

在50年代,国内无人搞远缘杂交,开展此项工作毫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年轻的李振声认为,人类栽培普通小麦,就是原始小麦与野草两次自然杂交,再经过9000年进化而形成的,因此开展小麦远缘杂交在理论上可行。

彼时,生产上大面积采用的小麦良种“碧蚂一号”碰上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导致小麦大面积减产。

“如果能把长穗偃麦草的基因转移到小麦里,那选育出来的小麦不就可以既高产又稳产吗?”李振声思考。这一大胆设想恰逢其时,也让他为之付出了20年的心血与汗水。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篇2

李振声对科学的执著追求精神让跟随他的人记忆犹新。

“当年,李老师和我们在杨凌的官村育种时,每天要走15里路。一路上,李老师看见有病虫害的小麦,就停下来给我们讲病虫害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早年课题组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璋研究员回忆说。

和李振声共事长达31年之久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漱阳研究员回忆,“无论是在试验地观察研究杂种后代,还是在办公室翻阅资料、写计划总结,他(李振声)总是不知道下班,经常要他的夫人到办公室叫他,才会回去吃饭。”

1964年,小麦成熟前连续40天阴雨,随后天气突然暴晴,一天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

李振声课题组筛选的1000多份杂交材料中,只有一个仍保持着金黄颜色,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材料,这就是“小偃6号”的祖父(小偃55-6)。

李振声带领课题组紧紧抓住这个机遇,经过两次杂交,育成了一个具有相对持久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

“小偃6号”凭借耐强光和干热风的特性,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是陕西省小麦骨干品种,并成为我国推广时间最长的自育小麦品种,至今仍然有5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1985年,凭借这一品种,李振声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篇3

“1942年山东大旱,挨饿是那时最痛苦的记忆。农民粮食不够吃,葱根,蒜皮,榆树皮都吃光了,必须解决吃饭这个头等大事!”这是李振声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折,也让他为未来数十年的执着坚守立下一颗初心。

1951年,大学毕业的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最初,李振声的研究方向不是小麦而是牧草。在北京期间,他跟随导师、土壤学家冯兆林先生从事种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对收集种植的800多种牧草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让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物种杂交谈何容易,国内还从没有人尝试,许多人视之为畏途,李振声心里也没有底。长穗偃麦草是一种很高的牧草,株高可超过1.5米,产草量很大,每亩可达4000斤到5000斤。最重要的是,它能抵抗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等多种病害,具有很强的抗寒冷、抗干旱、抗高温和抗干热风的能力。通过杂交,就能让牧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

开始的时候,他和同事选用了12种牧草,杂交后的结实情况很不乐观,只有3种勉强能够结实,其中以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的长势相对较好。

科研的艰辛超出想象。李振声与课题组同事集中力量选用了14种小麦品种与长穗偃麦草杂交,总计做了19328朵花的杂交,平均结实率也只有5.12%,杂种分离的稳定性也成为一个重要挑战。

研究进行到第八年的时候,终于迎来了转机。

1964年6月14日,在经历了连续40天阴雨后,天气忽然放晴,阳光极强,温度陡升,试验田里几乎所有的小麦一天之间都青干了。所谓“青干”,就是叶子还绿着就变干了。就在这时,天天在地里查看的李振声发现田里有一株小麦的叶片还是金黄色,而且种子饱满,表明它既抗旱又抗高温。这株神奇的小麦样本被称为“小偃55—6”,它就是后来功勋卓著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的“祖父”。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篇4

璀璨灯光下,如簇鲜花中,他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成为中国第10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李振声一辈子都在为中国老百姓的“吃粮”问题奔忙。在他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大家亲切地称他“老李”院士。

“老李”是麦田里的躬耕者,做事情不怕苦、不畏难,曾31年坚守陕西,培育出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出身农民家庭的他胸有丘壑,先后提出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等大型农业攻关项目,使我国粮食大幅增产。他为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科技脊梁”的重要作用。

“李老师很少考虑自己,一辈子都在操心国家的事,始终想着让大家都有饭吃、都有好日子过。”他的弟子兼同事穆素梅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篇5

1987年,李振声告别杨凌,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从亲力亲为的耕耘者成为运筹帷幄的中国麦田谋划者,在我国多次粮食“危机”中挺身而出。

当时,我国粮食生产连续3年徘徊在8000亿斤左右,但人口增长接近5000万。李振声会同中国科学院的农业专家,经过3个月的调查,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在推动什么事情时,我们常说‘手中无典型,说话没人听’。”李振声说,为了找到鲜活的典型,他带队跑遍黄淮海地区。时间紧、任务急,他们就夜里坐车、白天调研。在一次次实地调研中,他逐渐成竹在胸。

李振声的女儿李滨记得,有一年为了写调查报告,父亲每天都睡得很晚,似乎梦里也在思考。他想到什么,醒来马上打开台灯,把问题记下来。那段时间,父亲的卧室经常在半夜或凌晨透出光亮。

1988年2月,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支持下,李振声带领25个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我国粮食年产量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仅黄淮海地区就增产504.8亿斤。

25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