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华“人民艺术家”先进事迹

| 徐球

田华“人民艺术家”先进事迹是什么样的呢?大家对田华出演的角色熟悉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田华“人民艺术家”先进事迹(推荐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田华“人民艺术家”先进事迹

田华“人民艺术家”先进事迹(精选篇1)

1955年,田华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训练班深造,毕业后在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担任演员,并演出了《花好月圆》《党的女儿》《江山多娇》3部影片,其中《党的女儿》里的李玉梅,与喜儿一同成为中国影史上的经典形象。1959年,田华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先后拍摄了《碧海丹心》《夺印》《白求恩大夫》《秘密图纸》4部影片。之后,她又参演了《奴隶的女儿》《猎字99号》《峥嵘岁月》《法庭内外》《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多部影片。

田华从默默无闻的小演员变成了尽人皆知的“大明星”,各种荣誉也接踵而来。在名利面前,她却异常清醒,坦言:“我不过是万紫千红中的一朵牡丹,独花不是春。是剧本托起了我,是导演和其他演员托起了我,是生活托起了我,更是人民托起了我。没有这些,也就没有我。”

“人民”,是回溯田华艺术人生时无法绕开的另一个关键词。“人民养育了我,也养育了所有文艺工作者。文艺作品来源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回馈的对象。”2010年,田华在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时,曾深情地说:“不要看我们年过八旬,银发飘零,归根的落叶尚能肥沃泥土,降落的夕阳意在点燃繁星。我们为什么离休而不离伍?只要雄心不老,就有无尽的潜能!”

田华“人民艺术家”先进事迹(精选篇2)

田华说,只有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创作出真实感人的文艺作品。时代在不断进步,年轻一代的文艺工作者有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和眼界,有新的表达方式和创作方法,是新时代中国文艺的希望与栋梁,希望赶上新时代、好时代的年轻人能够珍惜大好的创作环境和条件,推出更多优秀的电影作品、文艺精品。

田华提到当年《白毛女》《翠岗红旗》《赵一曼》《钢铁战士》等影片参加国际电影节,展示了新中国的风貌。她强调,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强大的中国电影。当前,中国电影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还对中国文化走出去贡献巨大。希望今后不断加大走出去力度,通过电影宣传当代中国,也让世界通过电影了解中国、喜爱中国。

李屹表示,中国文联将以田华同志为榜样,学习宣传她的崇高品格和艺术理想,在的指引下,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锚定建设文化强国目标,努力为人民创作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国内联络部主任谢力以及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邓光辉,中国电影家协会相关负责人等参加看望活动。

田华“人民艺术家”先进事迹(精选篇3)

这一时期,抗敌剧社副社长汪洋帮她把原来的名字“刘天花”改成了“田华”,从此这个名字伴随了她一生。

小小的田华一边历经战火的锤炼,一边在战斗的文艺队伍中迅速成长。她第一次正式演出是慰问参加百团大战的革命队伍,由她爬上梯子向凯旋的抗日官兵敬礼。

此后,她又参加了《子弟兵和老百姓》《让地雷活起来》《红枪会》等文艺节目,还经过无人区到山西敌后炮楼下的农村去演出……

1944年,刚满16岁的田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面向党旗宣誓时,她下定决心一生为人民服务,一辈子对党忠诚。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努力工作。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部队打到哪里,她就跟随抗敌剧社演到哪里。

在党和军队的培养下,在自我信念的驱动下,田华逐渐成长为一个出色的戏剧演员,她也有幸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实现了从舞台到银幕的跨越。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决定将久演不衰的歌剧《白毛女》搬上银幕。出生于贫穷落后的北方农村、与喜儿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具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的田华脱颖而出,被选中扮演女一号喜儿。

其实早在抗敌剧社时期,田华就与《白毛女》有过两次接触。她先是听别人讲过白毛女的故事,后来还有幸担任过歌剧《白毛女》的场记。对于白毛女的故事,她早已熟稔于心,并被深深触动。

田华“人民艺术家”先进事迹(精选篇4)

“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田华在颁授仪式上,两次敬礼,她说:“祖国改变了我一生,党改变了我一生,解放军改变了我一生,人民更改变了我一生。我这个人就是属于国家的。”比起一些德不配位还自称艺术家的老演员,她出演的《白毛女》中的喜儿一角成为名留影史的经典,获得百花奖终身成就奖和金凤凰终身成就奖,成绩斐然。

一声刺耳的电话铃响彻寂静的夜空,93岁的田华颤抖着接起电话,噩耗再次降临——她的小儿子因肺癌去世了。这是2018年的一个深秋夜晚,北京某高级公寓内。

田华,这位曾以扮演“白毛女”喜儿而名震华夏的老艺术家,此刻却面临着人生最黑暗的时刻。她的家庭,曾经被誉为“艺术世家”的典范,如今却笼罩在病魔的阴影之下。

田华的故事,不仅是一个艺术家的传奇,更是一曲关于坚韧、爱与牺牲的生命赞歌。她的经历,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光辉。电话那头,医院的走廊里,田华的二儿媳正在焦急地等待化疗结果。乳腺癌的阴霾似乎永远不会散去,但她们依然在坚持,在抗争。1928年,田华出生在河北保定一个普通家庭。生性好动、喜爱表演的她,12岁就加入了当地的八路军抗敌剧社,成为一名年轻的文艺战士。这段经历为她日后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基础,也培养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

田华“人民艺术家”先进事迹(精选篇5)

无论参加任何形式的活动,16岁就入党的田华,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是正能量的活动绝不参加,不是主旋律的影片坚决不接。”但只要是答应下来的活动,她都会认真准备,有时为了短短十几分钟的节目,她要做上好几天的功课。在庆祝中国共产____文艺晚会《我们的旗帜》彩排现场,左手骨折的田华打着夹板,跟年轻演员一起扭秧歌;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排练中,她腿部骨膜炎突然发作,靠止痛片坚持下来……

此外,田华还多次参加中国文联主办的“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努力将优秀的艺术作品奉献给人民,把党的关怀传递给群众;她还跟随央视“心连心”艺术团走进老少边穷地区、走进厂矿部队科研一线,义务慰问演出。“文艺工作者身在名利中,心要在名利外,要靠一流演技赢得掌声、靠艺术实力打造精品。”田华说。

1996年,她就创办了“田华艺术学校”,请知名老艺术家为有志成为演员的青年传道授业,每年新生入学时,她都会亲自上一堂德育课,教育年轻人“学艺先学做人”。作为“山花工程”的爱心大使,她与年轻人一同翻山越岭,深入太行山、大别山、狼牙山等革命老区,把书本、文具和学费交到“山里娃”手中。同时,田华还先后担任了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形象大使、中国榜样公益爱心大使等职务,满腔热情地为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奉献着自己的公益力量。

田华曾说:“人可以老去,但艺术之树常青。我没有离开时代、没有离开生活、没有离开人民,所以我这颗‘螺丝钉’,还没有完全老化。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尽最大努力,继续为人民发出光与热。”对于生活、对于人民的热情,让田华前行的步伐永不停歇。

25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