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奖者王永志院士事迹

| 徐球

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奖者王永志院士事迹是什么样的呢?王永志院士有哪些成就?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奖者王永志院士事迹5篇(精选),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共和国勋章获奖者王永志院士事迹

共和国勋章获奖者王永志院士事迹【篇1】

回国后,王永志穿上了中尉军装,被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工作,参加我国第一枚中近程火箭的设计研究。在这过程中,他见证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起步与辉煌。

1964年6月下旬,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近程火箭第一次飞行试验,王永志平生第一次走进戈壁滩。

在计算火箭的推力时,研究人员发现射程不够,大家考虑是不是多加一点推进剂。但是,火箭的燃料储箱有限,再也加不进去了。当时天气炎热,推进剂温度持续升高。火箭发射时,推进剂温度升高,密度就要变小,发动机的节流特性也会随之变化。据此,第一次参加发射工作、军衔最低的王永志经过精密计算后,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解决方案:从火箭燃料储箱内泄出六百公斤燃料,这枚火箭就会命中目标。当他把这项建议在会上提出来时,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本来火箭射程就不够,你还要往外泄?”发射场的技术总指挥钱学森听了王永志的意见,觉得很有道理,马上把火箭总设计师叫来,指着王永志说:“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的办!”结果,连续三次试验全部成功。钱学森后来提起这件事时说:“王永志善于逆向思维,我推荐他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就看重他这一点。”但是,王永志在部队连少校梦还没做成,1965年就赶上了集体转业。

共和国勋章获奖者王永志院士事迹【篇2】

在很多航天人眼里,“王大总师”王永志就像一枚定海神针。

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着两名航天员成功升空,工程总指挥(均为上将)换了四任,下面七大系统“两总”(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王永志一直担任总设计师,坐镇在技术主帅之位。

王永志曾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中央军委授予他“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称号,称他为“国防科研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王永志一生视钱学森为恩师。正是钱学森发现了年轻的王永志在总体设计方面过人的才华,他说第二代战略导弹应由第二代人挂帅,推荐王永志担任总设计师,后来又推荐他担任首任载人航天总设计师。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后,王永志立即打电话给钱学森,向他汇报说:“您给我的任务,我完成了!”

2024年6月11日,王永志在北京病逝,享年92岁。

共和国勋章获奖者王永志院士事迹【篇3】

刚起步不久,苏联就中断了技术援助,撤走援华专家。五院精心挑选了一批青年作为技术苗子重点培养,共有72人,被戏称为“72贤人”,王永志也在其中。他被放到基层锻炼了两年,彼时刚回到一分院总体设计部,担任总体设计组组长。

王永志传记作者、《中国高新科技》杂志社总编辑姚昆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王永志专业知识扎实,学习和锻炼经历使他很早就具备了总体设计思想,这是他很年轻就从事总体设计的基本条件。

1964年,王永志随试验队来到甘肃酒泉,首次参加导弹发射任务。要发射的“东风二号”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首枚中近程导弹,1962年首次发射时遭遇失利,经过两年的改进,即将重新接受检验。

时为6月下旬,地处沙漠的发射基地气温超过40℃。推进剂开始加注后,在高温下体积膨胀,燃料贮箱内无法灌注进足够的燃料。弹道计算组报告:射程不够了,弹头无法飞抵弹着区。

空气顿时紧张起来。研讨会开了一个又一个,专家们不断提出解决方案,经过讨论又不断否定。

王永志也在苦苦思索。是否可以另辟蹊径呢?他突然灵感闪现,拿起笔立刻开始计算起来。经过一夜的反复思考和计算,并经同事复算,在第二天的讨论会上,他胸有成竹地提出了一个很特别的解决办法:卸掉600公斤酒精。

推进剂包括氧化剂(液氧)和燃料(酒精),液氧是恒温的,酒精则遇热膨胀,高温造成两种成分密度的改变,推进剂配比随之改变。而最佳配比是在火箭飞行到预定速度时,燃料和氧化剂同时耗完,废重消除,射程最远。王永志方案的特点就在于反其道而行之:减少燃料以恢复最佳配比,推进剂虽然少了,但因废重消除火箭质量轻了,反而能达到预定射程。

然而在讨论会上,专家们对这个看似异想天开的解决办法反应冷淡。王永志实在不甘心,鼓起勇气敲开了发射现场最高技术决策人钱学森的门。

钱学森也正在冥思苦想。他边听边问,听完王永志的方案,眼里渐渐亮起一道光。他微笑着打量眼前这个年轻人,点头称“有道理”,又沉思了几分钟后,他兴奋地站起来走到王永志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说:“行,我看这个办法行。”

共和国勋章获奖者王永志院士事迹【篇4】

1971年,他担任火箭首飞试验发射阵地技术负责人,主持中国第一代战略火箭改型为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1978年,他又受命担任中国第二代战略火箭的总设计师。

1984年4月8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次年10月,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市场,对外承揽发射服务。”那段时间,国际航天领域阴云密布,特别是大型卫星的运载能力出现了危机: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欧洲“阿里亚娜”火箭发射失利……作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第五任院长,王永志却认为,这是我国火箭进入国际发射市场的一个契机。

于是,他和火箭专家黄作义筹划出一个大胆的创新方案:以长征二号火箭为基础,研制我国首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具体做法是捆绑四个助推器,将火箭的运载能力由原来的二点五吨提高到八点八吨,可以承揽发射大型卫星,把中国的运载火箭推向国际市场。

1988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大推力运载火箭研制计划。按照我国跟美国卫星公司签订的合同,我国要在1990年6月30日前完成大推力捆绑火箭,否则就取消合同,罚款一百万美元。当时,距离合同规定的日期只有十八个月。那是一段最艰苦的日子。作为研制总指挥,王永志天天和专家、工人们泡在一起,昼夜工作在现场。

在“长二捆”的研制过程中,王永志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和以往的经验,在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同下,最终只用十八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通常需要三四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创造了中国航天乃至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

1990年7月16日,“长二捆”火箭一举发射成功,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九点二吨,运载能力比“长征二号”翻了两番,将巴基斯坦的科学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枚仅仅用十八个月研制成功的大型运载火箭,创造了世界运载火箭研制史上的奇迹。外电报道说:这大大提高了中国运载火箭在国际商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1997年8月20日,我国跨世纪的重要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菲律宾的马步海卫星送入超同步轨道,其研制成功巩固了我国火箭技术的世界先进地位。

共和国勋章获奖者王永志院士事迹【篇5】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王永志被任命为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那一年,他正好60岁。载人航天的难度极大,作为工程的总设计师,王永志提出了从源头查找问题的“归零”制度,他说不带任何隐患上天,是“归零”的核心。

2003年10月15日,随着王永志和全体航天人的齐心协力、集智攻关,中国人的脚步终于第一次迈进太空。当杨利伟从神舟五号返回舱安全走出来的时候,王永志百感交集:“把中国人送上天,这也是天遂人愿,最后的目标都达成了,无怨无悔。”谈到自己的人生与事业,王永志曾激动而自豪地说,感谢祖国给他机会,在自己的人生中有幸与其他航天人一起做了三件值得欣慰的事:把火箭准确地送到需要的地方去,把卫星送到各种轨道上去,把中国人送到太空去。

2006年5月,74岁的王永志,卸下肩上的重担,改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仍心系国家航天事业、培养航天人才,一直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多年来,我国不但培养出素质过硬的航天队伍,还培养了载人航天精神,王永志说,希望后辈认真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志愿,继续圆梦飞天。”他曾对年轻学子们说:“咱们的载人航天和无人深空探测一步一步向前,工程越来越大,时间也很紧迫,你们将来要做的事很多,很有用武之地,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掌握好本领,投入到国家的航天事业,使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尽快实现。”


25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