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工匠”许振超先进事迹

| 徐球

2024“人民工匠”许振超先进事迹是什么样的呢?许振超事迹大家了解过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人民工匠”许振超先进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人民工匠”许振超先进事迹

“人民工匠”许振超先进事迹(篇1)

“我的初心是做一个好工人。”面前的许振超,工装素朴,身材瘦削,话语极少。

许振超是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从一名普通码头工人成长为“人民工匠”,成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1974年,24岁的许振超进入青岛港,成为一名码头工人。“当时我们国家的码头已经开始机械化了,但是仅限于局部,基本上还是靠人拉肩扛。”回忆往昔,许振超感慨地说。

1984年,青岛港顺应集装箱装卸运输趋势,组建集装箱公司,许振超被选为青岛港第一批集装箱桥吊司机。

“公司创新求变,我们也要跟上。”许振超说,当时一方面感觉工人真的有了用武之地,另一方面感觉自己掌握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还差得很远。

立志当一个好工人的许振超,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技术。彼时,进口桥吊的关键技术掌握在国外厂家手里,设备出现故障时只能高薪聘请外方专家修理……许振超发誓,一定要想方设法弄懂桥吊的构造和原理,挺起中国码头工人的脊梁。

“人民工匠”许振超先进事迹(篇2)

9月13日,许振超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10天后,《中国工人》记者在山东青岛见到了他。

近日来,从全国各地赶到青岛采访许振超的记者络绎不绝,很多人上前与他握手、合影。而他跟过去一样,还是那个与码头打了几十年交道的普普通通的工人,一身蓝色工装、一顶安全帽、一部对讲机,初心不改。

当天下午,在“许振超技能大师工作室”内,许振超接受了《中国工人》记者专访。

“人民工匠”是国家的最高荣誉,能看到一线工人、技术工人,我很感动。在得知自己获得国家荣誉称号的那一刻,内心是既激动又感动的。我认为,“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是奋斗在各行各业工匠们的共同荣誉,是党和国家对我们工人阶级的认可,给了我们一线工人极大的鼓舞,我也为自己是中国工人中的一员而感到光荣。

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说了一句话,“好好干,当一个好工人”。从那时起,我就把这句话牢牢记在了心里,这就是我的初心。有人说,当个好工人算什么标准。但是我觉得,这需要用一辈子来回答。当一个好工人,就是我这一辈子的追求。

“人民工匠”许振超先进事迹(篇3)

为了树起码头工人的新形象,许振超给大伙儿定下了“人人练技术、人人有绝活”的规矩,桥吊队成为了青岛港最早的一支绝活儿团队。有了绝活就敢于向世界纪录叫板,2003年4月27日,在“地中海法米娅”轮的装卸作业中,振超团队创出了每小时单机效率70.3自然箱和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

执着追求,不断自我突破,振超团队又先后八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成为港航界的一块“金字招牌”,也成为中国港口领先世界的生动例证。2006年,许振超和团队进行了2年的技术攻关,首次实施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年节约生产成本2000万元,实现了大气污染零排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国内其他港口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码头纷纷效仿。

许振超不仅在岗位上当标杆、做表率,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基本功,还先后带出了“王啸飞燕”“显新穿针”“刘洋神绳”等一大批工人品牌。人社部颁发了“振超大师工作室”之后,许振超更有了全新的创造力和无限的奋斗激情,他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团队围绕码头安全生产需求,开展科技攻关,推进互联网战略,持续破解安全生产难题。完成了“集装箱岸边智能操作系统”,在世界集装箱码头率先实现“桥板头无人”,该项目为集装箱码头行业首创,解决了集装箱桥板头作业人机交叉的风险问题。

“人民工匠”许振超先进事迹(篇4)

9月11号下午,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一眼望不到边的集装箱整齐有序地码放在堆放区,码头工作区内的主干道上,各种中大型拖车来来往往,一派繁忙景象。

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记者在前湾码头办公区的“许振超大师工作室”见到了“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振超。已经74岁高龄的他,刚刚接受完一拨媒体采访,但毫无疲惫之态,笑呵呵地招呼记者坐下。在视频记者调试设备的空当,他主动谈起自己和人社部门的一些工作交集,这位“人民工匠”朴实而又热情,过往辉煌精彩的人生,在他平实的叙述中,徐徐展开……

翻开许振超的人生履历,很多人可能会用“开挂”来形容他几十年职业生涯所取得的成就: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创造了“振超效率”;带领团队开展科技攻关,首次实施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填补了该领域空白,年节约生产成本2000万元,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国内港口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码头纷纷效仿;岗位成才,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还带出“王啸飞燕”“刘洋神绳”等一大批工人品牌……

“人民工匠”许振超先进事迹(篇5)

“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做个能工巧匠,同样无愧于时代。”

21年前,53岁的许振超带领团队第一次打破集装箱装卸的世界纪录,创造了“振超效率”。2019年,振超团队以每小时514.7箱的效率,第九次刷新世界纪录,这个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工人,到港口专家、“人民工匠”,许振超是怎么做到的?

到许振超的时候,他正在给青岛港新入职的大学生们做技能培训,他的状态看起来完全不像74岁的老人。对技术得了解前因后果,做事情喜欢刨根问底,是许振超与众不同的特点之一。

20世纪80年代,许振超还是一名桥吊司机。那时候,价值数千万元的进口设备出故障停机了,大家都习惯了等高薪聘请的外方专家来修理,但许振超偏偏要想方设法弄懂桥吊的构造和原理。可桥吊的系统(语言)都是英文的,这对只有初中文化,连英文字母都没学过的许振超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许振超:我上学学的是俄语,所以就面对着一个好像无法逾越的障碍。

迎难而上,许振超买来英汉词典,下班后就一边啃单词,一边研究电路图。他用4年时间学通了桥吊的构造和原理,此后,桥吊出了任何故障都再也难不倒他。这种终身学习的精神,贯穿了他此后的职业生涯,也让他完成了从普通工人到桥吊专家的跨越。

25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