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黄大年事迹范文

| 徐球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黄大年事迹是什么样的呢?黄大年的杰出贡献是什么?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黄大年事迹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黄大年事迹范文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黄大年事迹范文篇1

1996年,黄大年公费留学毕业后,坚持要加入英国国籍,国人纷纷谩骂:“吃里扒外!”他则冷淡回应:“骂吧,骂死我也不回!”然而,仅仅12年后,他却对妻子说:“你回国吗?不回就离婚!”妻子被这一突如其来的决定吓懵了,而更令人吃惊的是,美国一艘航母竟因此退避了100海里。

消息传出,引发了铺天盖地的谩骂声,黄大年始终未作任何辩解。

12年后,他突然决定要回国。

妻子重重将门摔上,恼怒道:“当初说不回去的是你,现在说走就走!”

要知道,在英国的黄大年不仅带领着300多人的精英团队,住在伦敦的高档别墅,妻子还开了两家诊所。

谁能想到,他竟然说:“回不回?不回就离婚!”

这究竟发生了什么?

1958年,黄大年出生在广西南宁的一个教师家庭。

1992年,黄大年获得了全国仅有的30个公派出国名额之一。

“我一定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来!”黄大年面对送行的老师和同学们,坚定地说道。

很快,黄大年从英国利兹大学毕业,他因表现突出,被派往剑桥继续深造。

黄大年的才华很快引起了英国公司的注意。

一个高层暗示他:“加入我们的团队,你将掌握更前沿的技术!”

聪明的黄大年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英国国籍。

国内的亲友们听闻后,纷纷怒斥:“忘恩负义!”

在英12年,所有人都认为他拿着200万英镑心安理得地享受“贵族生活”。

可黄大年从未忘记过自己肩负的使命。他出国,始终是为了研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地理技术。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黄大年事迹范文篇2

在时代的洪流中,总有一些人,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成为照亮时代的光芒。

今年国庆节前夕,黄大年被追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黄大年,是一位杰出的地球物理学家。

他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他的事迹,不仅是一段科研传奇,更是一曲激荡人心的爱国赞歌。

2009年4月,中国启动了“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

但在向地球深部进军的路上,中国当时缺乏高精度地球探测仪器装备。

这项研究,遇到了困难。

那时候,在英国从事研究工作18年之久的黄大年,已蜚声中外。

但是远在异国他乡的黄大年,始终没有忘记!

1982年本科毕业时,他在同学纪念册上,写下宏大志向: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2009年底,当听到祖国的召唤,黄大年立即决定回国!

同事们的含泪挽留、妻子卖掉诊所后的痛哭、女儿独在异乡的孤独,都没有让他停下归国的脚步!

当祖国需要他的时候,黄大年回来了!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黄大年事迹范文篇3

夜,深了。在吉林大学地质宫楼前,路过的师生总会不由地抬头,望向507办公室的窗口。那扇窗,曾常年透出彻夜不灭的灯火;灯下,是一位静静伏案、潜心科研的学人。他的名字叫,黄大年。

澄澈灯光,照亮了黄大年专注的面庞,照亮了他心中的科学苍穹,也照亮了无数学子的梦想。

2017年,这灯火,突然熄灭了!年仅58岁的黄大年走了,带着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带着祖国对他的深情呼唤……

人们缅怀黄大年,因为,他的生命里赫然刻印着8个大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黄大年,著名战略科学家、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放弃国外事业、投身祖国怀抱、勇攀科研高峰,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1977年,广西南宁青年黄大年脱颖而出,胸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拏云之志,考入原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现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黄大年作为公派留学生,赴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科学系攻读博士,毕业后返回母校。不久,经单位同意,他再赴国外从事研究。十几年打拼,黄大年在海外生活优越。2009年,黄大年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母校全职任教,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等待他的,是火热的科研探索。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黄大年事迹范文篇4

吉林大学地学部前身是长春地质学院。70年前,李四光在“今天人民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的理念下,建设了新中国第一个地质专科学校,数十年来培养了一批批地质学子,为国家建设和中国地质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1977年,19岁的黄大年走进了决定他人生命运的庄严考场。那时,为祖国寻找矿产和能源,已经成为黄大年崇高的职业理想,优异的成绩也让他顺利圆梦地质宫。4年的学习时光,黄大年惜时如金,路灯下、走廊里,经常会看到黄大年读书的身影。

毕业分别时,他在一位同学的留言簿上写下了自己践行一生的誓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如今,黄大年的学生已站在讲台上,像他一样教书育人。尽管过去了7年时光,吉林大学地探学院教授马国庆依然记得在黄老师办公室针对一个小问题讨论了一下午,以及带学生实习、南湖畔散步的场景。

“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我始终记得老师的要求,以国家需求、实际问题为导向,坚持做行业需要的真学问,培养更多有情怀、有能力、有追求的人,把黄老师的精神持续传承弘扬下去。”马国庆说。巡天、探地、潜海,这是地球物理学辽阔而高深的领域,是黄大年曾经坚守的战场,也是青年科学家接续奋斗的天地。黄大年生前常常对学生们讲:“你们一定要出去,出去了一定要回来;你们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报国。”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黄大年事迹范文篇5

2013年,获得保研机会的本科生乔中坤,忐忑地敲开黄大年办公室的门。深入交流后,黄大年说:“欢迎加入我们团队!跟我做科研很累很苦,但一定很值得!”入学没多久,乔中坤便体会到了什么叫“很累很苦”,“拼命黄郎”果然人如其名——他要求学生写读书报告,出差途中会在机场、车站、开会间隙逐页批改,抽空还和学生视频连线,谈感受、挑不足、提建议。他会定时到教研室“查访”,给学生讲清技术的来龙去脉,边讲边在纸上勾勾画画,那些灵动跳跃的数字、线条和公式,激发着学子的灵感。

他注重实践调研,带着学生进工厂、访企业、野外勘察,鼓励学生到现实中找痛点、抓关键、研究真问题。2010年,黄大年担任“李四光实验班”班主任。这位24个本科生的“大家长”,想尽一切办法在学生心里埋下探索未知的种子。在生命最后时刻,黄大年放心不下的,还是他深爱的学生。黄大年纪念馆里,一张照片引人驻足:他盘坐在病床上,俯首为“李四光实验班”学生王泰涵讲题,埋着针管的手肿胀,仍握笔书写。想起当时的情形,王泰涵红了眼眶。

他记得,那是2016年12月,老师病重住院的第二天,便把自己叫到医院。“来!前几天还剩两道题没给你讲完,咱们继续!”黄大年虽爽朗地笑着,但王泰涵已然感觉到,老师微微颤抖,不时喘着粗气。“就在那之前几天,老师刚出差回来就给我们答疑。我们都知道他身体很不好,6天前甚至晕倒在飞机上。等他讲了两道题,我劝他赶紧休息,这才停下来和我约定时间,准备再讲剩下的题目。”王泰涵说,“黄老师永远不知疲倦,永远热诚温暖。他就是我们心中的一束光、一颗星、一团火!”

25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