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

| 徐球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是什么样的呢?李振声大家了解多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度“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篇1

每个夏天,他身上都被晒得脱层皮。年复一年,在做成千上万朵小花的杂交后,他们得到了几粒种子。就是这几粒小小的种子让李振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傅向东说:“其实全世界有很多人都想到了这。但正因为远源杂交面临的三大挑战,很多人没有坚持下来,在过程中就放弃了。而老李院长他一直坚持下来,坚持了20多年才成功地育成了一个抗病的高产品种。他的坚持是他成功的关键。”

李振声在科研上不懈努力,终于为中国的小麦种植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在初步生产推广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小偃6号”最为突出,“小偃6号”能同时抗8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且产量高、品质好,做出来的馒头白、面条筋道,它也收获了陕西农民给它的最高评价,“要吃面,种小偃”。

傅向东说:“有了这个品种的话,我们不但能够使得小麦品种抗条锈病、不减产,同时还具有高产的特性,所以推出来以后就非常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郑琪说:“它(小偃6号)选育出来以后不推自广了。(研究所)附近都有很多农民种地,看到这个品种比较好,所以还没有等到它审定,很多农民就来换种子。他(李振声)说‘真正给我打分的人是农民’。”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篇2

日复一日,深耕麦田,李振声取得了多项斐然成就——1985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1988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2005年获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到2006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李振声获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荣誉。

对于李振声来说,虽然在农业领域已获得多项卓著成果,成为受人景仰的业界前辈,但他却始终朴素、谦和,保持着农民情怀。李振声课题组的副研究员郑琪曾说:“李先生养成了节俭的生活习惯,他总是觉得吃什么都可以,而且从不浪费。”

在李振声家中,简洁的客厅墙上挂着一个相框,其中写的是他的自律格言“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正是李振声多年来在做学问和做人上所追求的境界。

李振声教导学生,不仅传授前人的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尊重前辈、团结同行、提携后者,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篇3

我国著名小麦育种家庄巧生院士曾评价:“小偃6号”开创了我国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先例。

至今为止,在黄淮流域仍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要吃面,种小偃”,这充分表达了农民对它的赞誉和喜爱。1985年,“小偃6号”在我国10个省市推广,年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作为陕西省小麦骨干品种长达16年之久,是当地种植时间最长的自育小麦品种,这项在小麦育种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

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育种虽然成功了,但花费了24年之久,是常规育种的3倍,别人很难重复,必须寻找捷径。李振声将非整倍体小麦“中国春”单体系统的经验,运用于小麦远缘杂交,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将远缘杂交育种过程缩短至3年,大幅提升了育种效率。

在从事小麦育种研究的同时,李振声在农业宏观研究方面也卓有成效,其研究成果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篇4

让亲缘关系较远的牧草和小麦进行“远缘杂交”绝非易事,面临一系列科学难题。李振声和团队迎难而上,通过反复实验,选取长穗偃麦草进行重点研究。

他们曾每天步行往返20里路,去试验田查看苗情;他们冒着大雨细心播种,收麦、拉车、脱粒也都亲力亲为;杂交品种不能发芽,他们蹲在田里逐株排查;面对质疑,他们不为所动,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0多年攻关,李振声和团队育成了“小偃”系列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并迅速推广。其中,“小偃6号”能同时抵抗8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侵染,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品种达80多个,截至2003年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逾150亿斤。

李振声还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将原本需要数十年的远缘杂交育种过程缩短至3年,大幅提升了育种效率。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篇5

1956年,李振声从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奔赴西部小镇-陕西杨陵(现为杨凌区),在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现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始小麦育种的研究。

1964年,小麦季遇连雨40天,后转晴。千余杂种中仅小偃(小偃55-6)与长穗偃麦草幸免。李振声团队以此为基础,经两次杂交,成功培育出抗病、高产、稳产且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

1956年到1965年间,李振声先后任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

1965年至1987年间,李振声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

1978年,李振声带领课题组“鏖战”22年的成果——高产、抗病、优质的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在初步生产推广应用中取得良好效 [38]。同年起,李振声创立蓝粒小麦与染色体工程育种新体系,大幅缩短远缘杂交育种周期至3年,引领技术实用化新途径。其成就促使1986年首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会会议在西安召开,显著提升我国小麦遗传育种领域的国际地位。

1981年,李振声通过品种审定到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累计推广2400万亩,开创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大面积推广的先例。

1983年到1987年间,李振声兼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与陕西省科学院院长。

1986年,李振声作为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主持在西安召开的“首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研讨会”。

1987年,李振声被调回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同年,提出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并在中国科学院率先组织实施 “农业黄淮海战役”,为促进中国粮食增产发挥带动作用。

25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