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王振义先进事迹

| 徐球

“共和国勋章”王振义先进事迹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王振义有哪些贡献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共和国勋章”王振义先进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共和国勋章”王振义先进事迹

“共和国勋章”王振义先进事迹(精选篇1)

1924年11月30日,王振义出生于上海,他在读萨坡赛小学(现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时候,祖母因为伤寒去世,使得小王振义萌生了学医后治病救人的念头。

194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震旦大学附属中学(现向明中学)毕业,免试直升入震旦大学医学院,并在1948年以总成绩第一的名次毕业,留在了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内科工作。1952年,王振义开始在著名内科专家邝安堃的指导下从事血液学研究。

1959年,王振义第一次以医生的身份“遭遇”白血病。然而,曾立志“攻克白血病”的他,败了。“作为一名医生,最痛苦的就是看到病人被病痛折磨却没有办法。”王振义坦言,自己曾多次被这种无助感淹没。

但王振义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除了问诊、查房,他就泡在图书馆、档案室翻阅资料。经历数年苦心探索,王振义终于迎来突破: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在体外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为正常细胞。

1986年,上海儿童医院血液科收治了一名5岁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高烧不退,口鼻出血,生命危在旦夕。王振义提议实施他们团队历经8年探索、经历无数遍失败的尝试后才找到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小女孩只吃了一个星期左右的全反式维甲酸,病情就出现了转机,最终达到完全缓解。

“共和国勋章”王振义先进事迹(精选篇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于9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以王振义院士为原型创作的校园大师剧《清贫的牡丹》正式上演,此后十余年,该剧目成为交大医学院新生大思政教育的入学第一课。“清贫的牡丹”精神是王振义一生的生动写照,充分体现了他严谨求实、勇攀高峰的治学风范和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他安坐在沙发上,黑色的皮面磨得很旧了。背后是那幅他最爱的油画《清贫的牡丹》。他喊阿姨给我泡杯咖啡,说他也要。阿姨咕哝,今天喝的第二杯了。我一看是速溶的,说,年轻人都喝手冲,至少是胶囊的,您喝一辈子咖啡,这么不讲究?他笑:有得喝,不错了。茶几上,放着一张明信片,就是那帧画。我读出上面的话:我愿做一株清贫的牡丹——王振义。他淡淡地说:我想我做到了。画家曾问他,您的牡丹想要什么颜色?粉红、朱紫?他毫不犹豫:白色。唯有牡丹真国色。配得上一个有香气的灵魂。

“共和国勋章”王振义先进事迹(精选篇3)

王振义说,从穿上白大褂第一天起,他就真心喜欢这个职业,喜欢为病人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

王振义在找到攻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效药”后,并没有为全反式维甲酸申请专利,而是急切地希望能让全世界所有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都尽快获得治疗,他毅然将这种药和方案向全世界免费推广。

这种被患者称为“特效药”的黄色小药丸,只要口服就有效,一盒药当时售价11元,即便40多年过去了,这盒药也只有290元,还可纳入医保,而类似的肿瘤治疗药物价格都高达2万元以上。

王振义的书桌上,珍藏着一份“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生的宣誓词”,一张普通A4纸上,有两句话被他手动加黑:“余于病者当悉心诊治,不因贫富而歧视,并当尽瘁科学,随其进化而深造,以期造福于人群”“余于正当诊金之外,绝不接受不义之财”。

王振义的医者大爱也不仅局限于病人,多年来,他善行的步履从不停歇。

“共和国勋章”王振义先进事迹(精选篇4)

1948年,王振义以第一名的成绩从震旦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留在了广慈医院工作。工作的第二年,王振义就盼来了上海的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国家呈现出的新景象让踌躇满志的王振义充满斗志。

1949年底,驻守华东地区的解放军准备渡海作战,但当时江南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很多战士因此患上了血吸虫病,且大量出现急性发病的病症。华东军政委员会指示上海等地组织医疗力量帮助部队突击防治血吸虫病。王振义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血防队,经过数个月的艰苦奋战,血防队出色地完成了阶段性的防治任务,受到了华东军政委员会和第三野战军的大力表扬。王振义也因为在整个防治工作期间,认真负责,以身作则,发挥了重要作用,被授予三等功一次。

1951年7月,广慈医院组织第二批赴朝志愿医疗手术队,作为内科住院总医师的王振义,刚从胃溃疡和轻度肺结核的住院治疗中恢复过来就坚决报名参加,最终组织上出于健康因素的考虑未批准他成行。

爱国,就要为祖国上战场!怀着这样坚定不移的信念,1953年4月,王振义第二次报名参加上海市第5批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并获批。当时在战场医院发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怪病,很多战士出现咳血、头痛等症状,医生们诊断为肺结核并伴有结核性的脑膜炎,但用了药却并不见好转。细心的王振义发现出现这种病状不止一人,而是一大群人,而且当时战士们为了改善伙食经常在当地捕捞鱼虾,会不会是以前在文献上看到的肺吸虫病呢?

肺吸虫虽然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肺部,但也会跑到脑膜里去,进而导致咳血和头痛的症状。但当地医院的医生们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这种疾病,所以将信将疑。于是王振义将病人咳出的血液拿到显微镜下观察,果真找到了肺吸虫卵。这一诊断帮助整个部队和医院及时治愈了一大批患病的志愿军战士。为此,王振义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部、组织部授予二等功。

“共和国勋章”王振义先进事迹(精选篇5)

王振义培养学生的方式很特别,他自创了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开卷考试”,即每周一由学生提交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例,形成“考卷”,他在一周内搜索全球最新文献,不断学习、思考、分析后做出“答卷”,并在每周四与学生一起交流,将自己分析的成果教给大家。如今,95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每周四的“开卷考试”,这是王院士对青年医师最无私的奉献。

从20世纪70年代起,王振义院士潜心研究白血病,80年代初在国际上首先开展诱导分化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他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与其他药物合用不断优化治疗方案,使这种十分凶险的白血病,从以往疗效差、死亡率高,5年生存率从10%-15%跃升至目前的97%,并提出了“诱导分化疗法”与“靶向治疗”的新概念,使之成为第一种可以通过内科治疗得到治愈的白血病,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成功的典范。他确立的治疗方案也被国际同行称为“上海方案”,被誉为“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之一。“上海方案”的成功让国际同行看到了中国在转化医学上的创新能力。

1989年以后,进一步研究发现,APL形成的遗传学机制是由于特征性的15 17染色体易位,即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基因(RARA)与15号染色体上的PML基因融合,产生致癌性PML-RARA融合蛋白,使正常造血前体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王振义院士共发表研究SCI论文80余篇,其中1988年发表在《Blood》杂志上第一篇关于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的论文,至今被他引2000余次,获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最佳被引证文奖”。

25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