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材料

| 徐球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材料是什么样的呢?李振声事迹大家了解多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材料(最佳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材料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材料【篇1】

李振声,1931年2月出生,山东淄博人,中共党员,遗传学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

1951年,李振声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任研究实习员。1956年,在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现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始小麦育种的研究 。1956年到1965年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 [20]。1965年到1987年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 。1983年到1987年间,兼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与陕西省科学院院长。1987年,被调回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92年到1997年间,任遗传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曾任陕西省科协主席,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等职。

李振声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小偃”系列品种,育成小偃4号、5号、6号等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及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4年,入选“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 。2016年,获国际作物学会“杰出作物学家奖” 。2024年9月13日,获“共和国勋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材料【篇2】

“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说这句话的人如今获得了“共和国勋章”。“共和国勋章”是隆重表彰那些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可以说是顶格荣誉。

他叫李振声,是我们2007年度的“三农人物”。那么,他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什么贡献呢?其中之一就是带领团队攻克了有小麦癌症之称的条锈病。上世纪50年代,我国粮食年产量2000多亿斤,因为条锈病,一年就能损失100亿斤,相当于4000万人一年的口粮。条锈病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小麦一旦染病,严重时会减产50%甚至绝收。

为了解决条锈病难题,李振声和他的团队选择的方向是将抗条锈病的牧草与小麦杂交,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这个方法,全世界想到的人不少,但这属于远缘杂交,面临杂交不亲和、杂交种不育、后代疯狂分离三大挑战。李振声和他的团队坚持了20多年,才成功培育出既抗病又高产的品种。这事说起来轻松,但干起来就太难了,很多走这条道的人都是因为坚持不下去才半途而废。

在陕西小麦种植户中,流传着“要吃面,种小偃”的顺口溜,这个“小偃”就是李振声他们培育出的既抗病又高产的小麦品种。农民相信眼见为实,看到这个品种好,等不到品种审定就来找他们换种子。截至2003年,“小偃”系列种子累计推广面积3亿多亩,增产粮食150亿斤。李振声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材料【篇3】

他曾在祖国西北耕耘31载,培育推广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他曾组织开展多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助力我国粮食大幅增产。

在70余年的科学生涯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始终把“回报国家”作为奋斗目标,为“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而不懈努力。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儿时从不敢想的事。”李振声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少年时经历了上世纪40年代初的大饥荒,人们以树叶树皮、蒜皮葱根充饥的场景令他至今难忘,他深切体会到粮食的宝贵,立志要让中国人吃饱饭。

1951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研究。1956年,他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陕西杨凌工作。

当时,小麦条锈病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导致小麦减产超百亿斤。更棘手的是,将外来抗病小麦与本地小麦杂交培育抗病新品种需要8年左右,而小麦条锈病让这些新品种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

李振声苦苦思索解决之道。从事牧草培育研究的经历让他有了大胆的设想:牧草抵抗疾病的能力很强,是很好的抗病基因库,如果将牧草与小麦杂交,就有可能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材料【篇4】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的一个农民家庭。1948年,难得的机遇,加上对农业生产的熟悉和热爱,李振声开始了农学之路。

1956年,为响应政府发出的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号召,李振声与课题组13位同志一起,离开北京到达位于陕西关中地区杨凌镇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为解决当时关中小麦生产上的疑难杂症——小麦条锈病,育成具有持久抗病性的小麦品种,李振声提出了使用对病菌免疫的草种,与小麦进行远缘杂交的设想。1956年至1964年,李振声课题组用9年时间完成了小麦远缘杂交第一阶段的工作——种质创新任务。

但李振声心里明白,品种间杂交“过关”,不等于远缘杂交“成功”。发挥出品种间杂交不可替代的作用,才是他追寻的最终目标。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1964年,气候条件特殊,在麦收前连续40天阴雨,然后天气突然暴晴。在强烈的阳光和高温下,试验田种植的1000多份杂种几乎全部“青干”了,李振声感到很失望。

这时,在田间偶然发现一份种质,植株高、穗子小、茎秆细,但长势良好,颜色正常无病斑。他惊喜万分,“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长穗偃麦草的抗病抗逆特性吗?农艺性状不理想是可以改造的!”

于是,第二年李振声把它与其他小麦进行了大量杂交,得到了“小偃6号”的“祖父”。1964年至1979年间,历时15年,经历了两轮杂交改良后,“小偃6号”最终被选育而成。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材料【篇5】

在新中国75周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条锈病有小麦癌症之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小麦一旦染病,严重时就会减产30%到50%,甚至绝产。为了攻克这一难题,1956年,农学专业的李振声响应中央支援西北建设的号召,前往陕西杨凌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他在祖国的大西北一待就是30多年。

“农民在地头上哭啊”,看见不少农民在地里抱头痛哭,李振声的心被狠狠刺痛了。农民种了几千年的小麦,但小麦还是这么脆弱。野草没有人管却生长得很好。对比之下,李振声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通过将牧草与小麦杂交,培育出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

着手研究,有三道难关挡在他面前。第一,杂交不亲和。也就是很难实现杂交。第二,杂交种不育。后代像骡子一样没有生育能力。第三,后代疯狂分离。即抗病性状在后代中很难保持。

困难重重,但他下定决心要把事情干到底。之后,李振声人生最宝贵的20年青春就是在实验室和试验田里度过的。

杂交种不能发芽,他就蹲在田里对一株株小苗逐一排查。有时一个杂交种看着很好,下一代却面目全非,他就一次次鉴定筛选。

25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