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事迹

| 徐球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事迹大家知道是什么样的吗?王永志事迹有哪些需要关注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事迹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事迹精选篇1

王永志(1932年11月17日-2024年6月11日),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曾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暨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导弹系列总设计师,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

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后院系调整进入北京航空学院)。

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导弹设计专业,后回国进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工作。

1992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200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0年5月4日,国际永久编号C第46669号小行星命名为“王永志星”。

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事迹精选篇2

1961年,王永志回国。此时正是中国的火箭航天事业上马之时,他立即投入到我国第一代火箭的研制过程中,在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言传身教下开展工作。这些老科学家广博精深的学识、严谨求实的作风、敢于较真的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使王永志受益良多,帮助他在刚参加工作的十几年里,快速成长为我国第一代导弹研制的重要技术骨干。

其中,钱学森对王永志的影响最为深远。早在王永志的学生时代,这位中国科学界的巨擘便是他崇拜的偶像。参加工作后,他被分配在钱学森担任院长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有幸直接聆听钱学森的教诲和指导。

1964年6月底,担任中近程火箭总体设计组组长的王永志第一次走进大漠戈壁,执行发射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任务。因天气炎热,火箭推进剂在高温下膨胀,燃料储箱内不能灌进足量的燃料,致使导弹射程不够,无法打入落点。就在专家们考虑在有限的火箭燃料贮箱中添加推进剂时,王永志对戈壁滩高温导致密度变化后的推进剂配比进行了严密计算,得出了卸出600公斤燃料,火箭就会命中目标的结论。

当时王永志是在场所有人中军衔级别最低的,又是个年轻的新面孔,他的设想并没有得到专家们的支持,他们认为减少燃料和提高射程之间是南辕北辙。王永志坚持自己的观点,鼓起勇气越级向当时的最高技术决策人钱学森陈述。钱学森认为王永志的意见有道理,批准实施这一方案。卸出燃料后,果然射程提高了,火箭连打3发均中目标。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事迹精选篇3

神舟飞船从研制开始就瞄准了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水平,直接采用三人三舱的设计方案;为打造托举神舟飞天的神箭,运载火箭设计制造人员开展了近千项技术攻关,让长征二号F火箭成为最安全可靠的火箭;建设载人航天发射场,采用中国特色的总体技术方案——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运输、远距离测试发射……

“作为总设计师,王永志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在总体技术方案制定、提出对各系统技术要求、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问题处理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同行这样评价。

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

2013年至2017年的4年间,建成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工程“第二步”圆满收官。

2021年4月至2022年底,短短20个月内,中国载人航天密集实施11次发射,如期建成空间站。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最美奋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这些年来,王永志收获了无数荣誉。每一次,他都会谦虚地说,荣誉属于整个中国航天人。

退休后,王永志并没有离开载人航天事业,仍在为空间站建设、载人登月等出谋划策。他的妻子王丹阳介绍说:“今年上半年,他的身体已经不能自由行动,眼睛也已近失明,可他仍不停地念叨着天上的事、登月的事。”

2024年6月11日,王永志溘然长逝。他留给家人的,只有上百本工作笔记本和十几份口述历史。他的秘书王朋感慨道:“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科技财富。”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事迹精选篇4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大力神火箭、德尔塔火箭等相继发射失利,国际发射市场出现了运载能力短缺。

王永志敏锐观察到稍纵即逝的机遇,和同事黄作义等马上提出研制长二捆火箭,和院领导班子下定决心,承揽国际发射业务,打开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大门。1988年11月,中国长城工业公司与美国休斯公司签署了澳星发射服务合同。

这是中国与国外签订的第一份商业发射合同。然而,合同内容复杂而苛刻。美方要求,中方需在1990年6月30日前完成一次成功发射试验,否则罚款100万美元。

当时,王永志直面的考验,不仅仅是用于发射的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仅存在于图纸之上,还有必须在18个月内完成的时间限制。

决策的关键时刻,王永志代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立下军令状: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火箭竖立在发射台上。

一些外国同行都认为他“疯”了,在他们看来,“没有三四年甚至十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

在王永志带领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全体干部职工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18个月,24小时不停工,全箭24套44万多张设计图样、120多个工艺攻关项目、5000多套特殊工装、几十个部段和十几万个零件、300多项大型地面试验、20项技术难题,都被顽强攻克了。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事迹精选篇5

王永志身形挺拔而消瘦,面庞周正,80多岁时还头发茂密,自己曾开玩笑说:“头发是染过的,不过还挺多。”王永志是著名航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曾任火箭院第六任院长,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多个奖项,也曾被中央军委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

2024年6月11日,王永志驾鹤西去,告别了让他一辈子牵挂的航天事业。他的去世,引发了众多航天人对他的缅怀。他科学的治学精神、求是的科研态度、平易的处事风格,为无数与他共事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永志出生在东北农村,中学时,他痴迷于摩根的遗传理论、米丘林的学说,想让脚下贫瘠的土地长出吃不完的农作物。

抗美援朝号角吹响,战火蔓延到鸭绿江畔,王永志报名参军,但和多数高中生一样被要求留在学校“搞好学习”。看到一架架翱翔的战机,王永志意识到,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当生物学家不过是一句空话。于是,他改变了理想,要研究天上的飞机。

1952年,王永志如愿被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制造专业录取。此后,他人生选择的每一步都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

在精英荟萃的清华大学,王永志感受着先进思想的传播。1955年,凭借优异的成绩,他被选拔赴莫斯科航空学院留学,在秋风中搭上了去往苏联的列车。

1957年是王永志与火箭正式建立联系的一年。他在苏联耳濡目染了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5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