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生梅“人民医护工作者”荣誉称号事迹

| 徐球

路生梅“人民医护工作者”荣誉称号事迹是什么样的呢?路生梅事迹大家了解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路生梅“人民医护工作者”荣誉称号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路生梅“人民医护工作者”荣誉称号事迹

路生梅“人民医护工作者”荣誉称号事迹【篇1】

9月1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前夕,《东方红》诞生地佳县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这一天,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儿科主任医师路生梅被授予“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22时起,手机里的祝福信息不断,她一一回复,窑洞里的灯一直亮到次日凌晨2时。

“‘人民医护工作者’责任重啊!我始终牢记自己来自人民,要永远服务人民,方能不负人民。”80岁的路生梅坚定地说。

路生梅扎根黄土高原56年。她是路姐,是路姨,是路妈妈,是路奶奶,更是用一生兑现“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承诺的路大夫。她把青春献给这片贫瘠却充满希望的土地,累计接诊患者超过15万人次,成为黄河岸边群众的“健康守护神”。

“1968年12月8日,我一路乘火车、搭卡车,颠簸着朝佳县走……”9月14日,在榆林市委党校,路生梅分享她的“陕漂”故事。

路生梅讲得动情,同学们听得入神。时间穿越到1968年那个寒冷的冬天。

路生梅“人民医护工作者”荣誉称号事迹【篇2】

只身从北京到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从医;从一名儿科医生自学成为“十八般武艺皆通”的全科医生;为了妇女儿童的健康,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为落后的小县城建起第一个正规的儿科……

半个多世纪的坚守,“北京姑娘”路生梅从芳华到白发,从“小路大夫”到“路奶奶”,她的承诺也从“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延续为“生命不息、服务不止”。退休至今,路生梅仍坚持义务接诊,守护一方百姓健康。她说:“我只是做了一名医生应该做的事。”

1968年12月5日,刚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儿科专业毕业的路生梅,踏上了西行的列车。

“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服从祖国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她说。

坐火车、搭卡车,颠簸几日,24岁的路生梅终于到达佳县县城。

“走到坑坑洼洼的土路尽头,两排墙皮有点脱落的旧窑洞就是县医院。”路生梅没有料到,佳县的条件如此艰苦: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在这里交汇,自然环境恶劣;县城三面环水,峭壁林立,守着黄河却吃水难。

路生梅“人民医护工作者”荣誉称号事迹【篇3】

________13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其中,路生梅医生被授予“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路生梅,女,汉族,中共党员,1944年1月生,北京市人,陕西省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

她响应党的号召,来到西北革命老区的基层医院,始终坚定“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信念,坚守为贫困地区人民服务50年的承诺。她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儿童计划免疫,大幅降低当地婴儿死亡率,累计接诊患者超过15万人次。退休后,坚持定期义诊、治病救人。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2021年,路生梅入选中宣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的“最美医生”。

路生梅“人民医护工作者”荣誉称号事迹【篇4】

80岁的路生梅仍记得那条从北京来的路,蜿蜒七百多公里,她是念着佳县二字一步一步赶来的。这些年,又因对佳县人的付出,她以领奖的方式一次一次重返北京,站在国家级荣誉的领奖台上。在她住的窑洞里却看不到那些夺目的奖杯,只有她人生各个阶段的照片。最大的一张照片是她站在古城墙上,身后是奔涌的黄河,眺望的地方正是她守候了一生的佳县。

2024年9月13日,路生梅获得“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路生梅是北京人,从北京第二医学院(今首都医科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被分配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在陕西榆林佳县,她一待,就是整整56年。毕业五十周年聚会时,班主任统计了163位毕业生的最终去向,只有路生梅始终留在最初分配的地方。1968年,他们被分配在大西北、大西南的基层医院,无一人留在北京,162人通过考研、晋升、转业等方式,最终去了省城、回了北京或者到了国外。路生梅一生的简历简单,只有“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儿科主任医师”16个字。

路生梅“人民医护工作者”荣誉称号事迹【篇5】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路生梅主任医师被授予“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

听闻此消息,路生梅用3个词表达自己的心情:感谢、惊喜和责任。“感谢党和人民对我的认可,同时我也有愧于这份殊荣,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在我国,有无数的医务工作者坚守在临床、科研、基层一线,他们做了很多工作,付出了很多努力。这份殊荣不仅仅属于我,更属于为人民健康奋斗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路生梅表示。

1968年,24岁的北京姑娘路生梅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毕业,响应国家“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只身来到黄土高原深处的佳县,坚定地许下“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承诺。从韶华到白头,这一待就是56年。

来到佳县后,一次难忘的出诊经历让路生梅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那天,路生梅来到一名难产产妇家中。“进门后,我看到昏暗的煤油灯下,产妇躺在床上,旁边一位妇女用力地揪住产妇的头发,让她保持神志清醒。‘接生婆’正准备用一把家用的剪刀剪断婴儿脐带。”路生梅回忆,她连忙上前制止,用自带的消了毒的剪刀和敷料,为婴儿断脐包扎。

25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