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年教育家事迹故事

| 徐球

2024年黄大年教育家事迹故事大家了解过吗?黄大年是怎样的老师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黄大年教育家事迹故事(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黄大年教育家事迹故事

黄大年教育家事迹故事(篇1)

回国的几年,黄大年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出差。他出差有个独特的习惯,常常订深夜里的航班。他利用白天的时间开会、洽谈、辅导学生,晚上就坐午夜航班出差,即使在飞机上仍不忘修改PPT。“拼命黄郎”的绰号便是由此而来。

他的一天大多都是这样度过: 早起,冷水洗脸,一大杯黑咖啡,转头埋在小山似的资料中。 中午,大家去食堂,他盯着电脑喊一声:“两个烤苞米。”没有烤苞米,他就从书包里掏出两片皱巴巴的面包。 下午,办公室门口排起长队,校内外的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找他请教。 半夜,他不出差就加班,有时还会和一些专家电话交流。而后半夜接到的电话,大部分都是重大突发事件和棘手问题的征询意见。

甚至,在国土资源部、科技部、教育部、中船重工、浙江大学等许多的部门和机构,都有于黄大年相熟的专家。连黄大年身边的人,都无法确切的知道他身上同时担负着多少工作。

同是“____”的专家王献昌非常担心:"你这是拿命在做科研啊!这么下去,铁打的身体也扛不住啊!"然而,黄大年却在朋友圈如是说:“我是活一天赚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

“拼命黄郎”将自己的生命发挥到了极限。昏倒和痉挛的频率增高了,有人劝他去体检,他总以忙来推脱。

黄大年教育家事迹故事(篇2)

他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对党、对祖国无限热爱,无论是在读书求学、国外工作还是归国任教期间,始终把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1982年1月大学毕业时,他在毕业纪念册上给同学留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1988年1月,在留校任教期间,他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在入党志愿书中写到:“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1992年,黄大年同志获“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资助,受学校选派出国学习,1996年从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科学系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1997年又经批准赴英国开展科学研究。在国外工作的18年里,他拥有了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但始终没有忘记祖国,始终密切关注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无论是参加学术会议还是讲学,他召之即来。他曾说,“对我而言,我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旨在从海外引进一批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高层次人才归国效力。当时,黄大年在英国剑桥ARKeX地球物理公司任研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带领着一支包括外国院士在内的300人团队,长期被同行作为跟踪和赶超的主要对象,主持研发的许多成果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多数产品已应用于世界多个国家的石油公司,他也成为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生活上,黄大年已成为少数跻身英国精英阶层的华人之一,收入丰厚,家庭生活十分优越。拥有位于剑桥大学旁的花园别墅,宽阔的草坪,豪华的汽车,学医的妻子在伦敦开了两家诊所,女儿在读大学。2009年4月,接到吉林大学邀请他回国工作的邮件之后,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环境和安逸生活,以最短时间辞去国外一切职务,说服妻子卖掉经营多年的诊所,留下还在读书的女儿,自费购买了昂贵的科研仪器,在2009年圣诞夜那天回到祖国,回到吉林大学,成为我省引进的第一位、也是东北地区第一位国家“____”专家。妻子在卖掉自己苦心经营的两个诊所那天失声痛哭,“她是学医的,那是她一辈子的梦想”。但为了黄大年的祖国梦,妻子放下了个人的梦想。

黄大年教育家事迹故事(篇3)

他立志科技报国,始终把敬业拼搏和鞠躬尽瘁,作为默默坚守的道德境界,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带领科技团队勇于创新、顽强攻关,为党的事业、吉林振兴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英等国家已使用航空重力梯度仪进行军事防御和资源勘探,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上,没有研发整套装备的能力。回国后,他组建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中心,把航空重力梯度仪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研方向。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项目”,和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带领由院士、大学校长、研究所长等400多名高级别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协同攻关,在科学技术上弯道超车。

黄大年以一股“疯魔劲”全身心地投入科研事业,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不知疲倦地求索挑战。他惜时不惜命,平均每年出差130余天,数十次地往返于各个科研机构,最多的一年出差160余天,几乎没有休过完整的寒暑假和节假日。他白天开会、洽谈、辅导学生,晚上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为不耽误白天的工作,节省有效时间,他出差经常选择最晚一班飞机往返。黄大年办公室所在的地质宫大楼每晚10点关大门,可这条“禁令”却对黄大年不起作用。他经常在办公室里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才离开。有时候出差回来,还要直接赶回办公室,准备第二天的工作,楼下看门的大爷总被黄大年敲门声叫醒,就和老师同学们抱怨,让大家劝劝黄大年早点下班。后来时间长了,看门大爷对黄大年产生了敬意,让学生们转告黄大年无论多晚进出,喊他一声就行。

黄大年教育家事迹故事(篇4)

他心怀梦想,走上地球物理学科的世界舞台。

他带领团队,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是黄大年,曾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首任学部长。他为党和国家的教育、科研事业奋斗至生命最后一刻,2024年9月13日,被追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黄大年一生写照。

2009年,51岁的黄大年离开英国剑桥,回到了培养他的吉林大学,赴一个与祖国的约定。

1958年8月28日,黄大年出生于广西南宁的一个教师家庭。自小随父母辗转在桂东南偏僻艰苦的小山村,艰苦的学习条件并没有阻碍他对知识的渴求。

1977年,黄大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生,考入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朝阳校区)。20世纪80年代,国际交流逐渐频繁,给黄大年提供了了解地球物理勘探前沿成果的机会。

黄大年教育家事迹故事(篇5)

黄大年成为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之后不久,科技部一个航空重力梯度仪的项目就找上门来。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高难度大项目,黄大年二话不说挑起重担,没日没夜地带团队、赶进度、指导技术。

几个月的时间,黄大年跑遍了十几个与航空重力梯度仪研究相关的科研院所。摸清“家底”后,他就把自己关进办公室,通宵达旦设计科研思路。

入夏时节,窗外大雨瓢泼、屋内小雨不停。黄大年却专注地在电脑前工作。中午,同事去食堂,他就从书包里掏出两个面包。午夜,他乘航班出差,飞行中还在工作……

很多人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拼。“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黄大年这样说。

满腔赤子心,身怀报国志。2010年开始,黄大年先后担任国家深地计划中“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和863计划“高精度重力测量技术”项目科研重任,为祖国巡天探地、潜海铺路锻造利器。

25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