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事迹材料

| 徐球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事迹材料大家知道有哪些吗?王永志是怎样的院士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事迹材料(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事迹材料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事迹材料精选篇1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曾说,自己一生干了三件值得欣慰的事:研制导弹、送卫星上天、送中国人进入太空并筹建中国空间站。

王永志(1932年11月17日-2024年6月11日)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的专业成就,还在于他对国家航天事业的深远影响。从蓝图绘梦到拼搏圆梦,王永志始终将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在王永志的书房里,保存着他积攒了六十多年的科研笔记,一本本发黄的笔记本上,诞生出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东风系列,长征系列火箭,中国人进驻太空等举世瞩目的成就。“宇宙是无限的,探索也是无尽期的,我们已经干过的算不了什么了,更壮丽的事业还在前头”。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事迹材料精选篇2

作为我国“两弹一星”工程重要技术骨干、第二代远程战略导弹技术带头人、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参加和主持了6个导弹型号、4个火箭型号和神舟系列飞船设计研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被中央军委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他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

王永志生前曾说,他一生干了三件大事——参与完成“研制战略导弹、研发运载火箭、送中国人上太空并筹建‘天宫’”。这三件事他一干就是一辈子,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杰出贡献。9月13日,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1964年6月,王永志第一次走进大漠。此时的他正担任中近程火箭总体设计组组长,参加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的发射任务。

因天气炎热,火箭推进剂在高温下膨胀,燃料储箱内不能加注足量的燃料,致使导弹射程不够。在场专家十分焦急,想尽办法添加推进剂。  经过反复思考、严密计算,王永志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可以把燃料泄出来一部分,减少自身重量后就可以实现预计目标了。

“本来火箭射程就不够,还要往外泄燃料?”在场专家有不同意见。

情急之下,王永志鼓起勇气敲开了发射现场技术总负责人钱学森的房门,充分交流后,钱学森肯定了王永志的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事迹材料精选篇3

1992年,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他带领团队开拓进取,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经过不懈攻关,神舟飞船开始了迈向太空的征程。

王永志与航天人一道,满怀信心地迎来中国首次载人飞行。2003年10月16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行14圈,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这11年我们完全是埋头苦干,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王永志说,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实现了。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王永志始终保持忘我的工作状态。

神舟四号飞船发射前他突发急性胰腺炎,在院治疗期间仍电话远程指挥;2007年,他已75岁高龄,被任命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方案编制组组长,对众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多次论证;在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核心舱发射的关键时期,他突发心脏病入院手术,急救刚结束就让工作人员把材料带到病床旁边,为前方提供咨询建议……直接从事导弹火箭研制30年、载人航天工程24年,退休后也没有离开科研战线。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事迹材料精选篇4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航天技术专家”王永志主持我国多型号导弹研制火箭研发和参与制定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蓝图,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面对国际上的技术封锁与国内的重重困难,王永志没有退缩,反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带领中国载人航天队伍迎难而上,让中国航天事业在短短十年间跨越了国外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使命呼唤新作为。要坚决摒弃“安逸”心态、拒绝“等靠”思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担当、“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敢啃“硬骨头”、敢接烫手山芋”,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____稳定的第一线、为民服务的最前沿担当作为、攻坚克难。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事迹材料精选篇5

在辽阔的中华大地,在那片孕育着无数梦想与希望的土地上,1932 年 11 月 17 日,王永志诞生于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八面城镇老房村的一个贫农家庭。他的出生,仿佛是一颗即将照亮华夏航天征程的璀璨星辰。

王永志自幼便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勤奋与聪慧。1949 年,他初中毕业,以全校第一的傲人成绩,被保送至沈阳的东北实验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前身)读高中。同年 11 月,他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以学生的身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高中的时光里,他心怀壮志,立志成为一名生物学家,渴望通过改良物种、提高粮食产量,让天下人都能吃饱穿暖。然而,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改变了他的理想轨迹。他毅然将目光从“地上”转向“空中”,决心报考航空院校,为祖国的蓝天事业贡献力量。1952 年,凭借着卓越的才华,王永志被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制造专业录取(后因院系调整并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此后,他的求学之路愈发精彩,1955 年,他奔赴莫斯科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系飞机设计专业深造,三年级时改学火箭导弹设计。1960 年夏,在苏联米申院士的悉心指导下,王永志的毕业论文聚焦于洲际导弹设计。1961 年,他以杰出的表现通过答辩,不仅获得优秀生毕业文凭,还荣获工程师称号。

250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