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谟人民科学家故事事迹

| 徐球

王小谟人民科学家故事事迹大家知道有哪些吗?王小谟是怎样的一位科学家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王小谟人民科学家故事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小谟人民科学家故事事迹

王小谟人民科学家故事事迹(精选篇1)

主持研制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等多部世界先进的雷达,引领中国预警机事业实现跨越式、系列化发展……他坚信“中国人一定能行”,终其一生为祖国国防事业打造“千里眼”。

他是我国著名雷达专家、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2023年3月6日,王小谟溘然长逝,享年84岁。

王小谟说,雷达事业的重大意义,就是要为国家站岗放哨。

1961年,从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专业毕业的王小谟,被分配到国防部第十研究院第14研究所(今中国电科14所),从事雷达研究。

雷达被称为国防“千里眼”。上世纪60年代起,三坐标雷达成为当时国际雷达研究的前沿领域。此前,14所已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开始三坐标雷达的研制。1960年,随着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专家,只留下一摞资料。

当时,我国电子工业水平整体不高,迫切需要研制出自己的雷达装备部队。面对严峻的形势,王小谟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世界一流的雷达,为国争光!”

王小谟人民科学家故事事迹(精选篇2)

1969年,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王小谟与同事们投身贵州黔南大山,创建电子工业部第38研究所(今中国电科38所),开启了筚路蓝缕的创业岁月——

住在四面透风的油毡茅棚里,交通不便、食物匮乏……而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1972年,王小谟被任命为总设计师,主持研制首部国产三坐标雷达。

经过十余年的大胆创新、潜心研制,历经无数次试验失败的至暗时刻,1984年,我国第一部集成化、数字化、自动化的三坐标雷达在贵州山沟中成功问世!

此后,我国三坐标雷达一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我国防空雷达从单一警戒功能向精确指挥引导功能的重大跃升。三坐标雷达家族由此成为我国国土防空网的主干力量。

王小谟人民科学家故事事迹(精选篇3)

预警机被称为“空中帅府”,战争中拥有了预警机,就如同“深夜用肉眼看见20公里外有人划了根火柴”。上世纪90年代时,预警机已成为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1992年2月,王小谟调任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军工局局长,开启我国预警机装备的论证与研制。当时,两种观点相持不下:一部分人认为需求紧迫,“造不如买”;王小谟等人则主张自主研制。

“从国外买省时省力,但一旦战争爆发,国外只要卡住几个配件,我们买回来的预警机就用不了!”王小谟据理力争。

最终,国家决定“两条腿走路”:一边引进国外产品以应急需,一边与外方合作研制国产预警机。

作为中方技术总负责人,王小谟深知“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坚决主张并部署安排国内同步研制。其间,他在国际上首创了背负式、大圆盘、三面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新型预警机方案。

王小谟人民科学家故事事迹(精选篇4)

1969年,时年32岁的王小谟从江苏南京来到都匀这个名叫“大坪”的小山冲,一干就是将近二十年。那时不像如今,这里离市区十五六公里,四面环山,大部分是坑坑洼洼的土路,走路要翻过几个山头,走得快也要五六个小时才能进城。虽然山里条件艰苦,但生活比较平静。在青山绿水之中,适合静心搞研究,是出成果的好时期。

王小谟当年与800多人从南京来到都匀的时候,意气风发。50多年前的这里,荒无人烟,他们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建起了这个新的军事研究所——电子工业部第38研究所(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1988年底,研究所整体迁建安徽合肥。

王小谟从事雷达研制工作50余年,先后主持研制过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等多部世界先进雷达,在国内率先力主发展国产预警机装备,提出中国预警机技术发展路线图,构建预警机装备发展体系,主持研制中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引领中国预警机事业实现跨越式、系列化发展,并迈向国际先进水平。2023年3月6日14时06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王小谟人民科学家故事事迹(精选篇5)

1956年初夏的一个夜晚,在北京市西城区的一个大杂院里。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正在屋里咿咿呀呀地拉着二胡。这个小伙子酷爱京剧,还是学校里京剧社的骨干。今年他正值高三临近毕业的时候。北方昆曲院给他寄来了录取通知书。告诉他,可以免试入学。然而还没来得及高兴几天。北京工业学院也给他寄来了一份录取通知书,显然这个小伙子正在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抉择。他酷爱京剧艺术,但是他也喜欢工科,尤其是无线电。此时拉着二胡的小伙子紧锁眉头,他知道也许今晚的选择,将会决定他的一生。没错,这个小伙子最后的选择,最终造就了未来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位日后被人们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的著名雷达专家——王小谟。

王小谟1938年11月出生于上海,新中国成立前夕,王小谟随父母移居到了北京,住在北京市西城区的一个大杂院里。初到北京,父母忙于生计没有太多时间陪伴王小谟。放学回家以后王小谟和很多同龄的男孩子一样淘气,经常搞一些恶作剧,他曾和小伙伴们在胡同的路中间摆几块砖头,然后躲在角落里等骑自行车的人,从此路过后被绊倒,他们就会在角落里笑得前仰后合,少年十分贪玩的王小谟学习并不算刻苦,不过他天资聪慧,每次在临考前他便会集中突击,最后考试总能拿到一个还不错的成绩。

25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