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范文

| 徐球

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是什么样的呢?王振义事迹大家了解过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范文

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范文精选篇1

看过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同学们,大概了解,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普通人得了白血病(俗称血癌)后无力负担高昂医药费的困境,还引起了国家层面对于抗癌药物的重视,促进了相关政策的改变‌。

电影中的药品“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其作用原理是通过融合基因使BCR-ABL蛋白得不到磷酸化,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态势‌。这一情节反映了电影对白血病治疗药物及其对患者生活影响的关注。

在中国,有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攻克了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被患者誉为“药神”。他叫王振义,他创立了被国际权威指南指定作为一线经典治疗方案的“上海方案”;他手握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药方却放弃申请专利,只为让更多病人吃得起药;他是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建设了血友病中国诊疗体系,将中国相关血液学研究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

9 月 13 日,________签署主席令,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 13 日上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 15 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其中,王振义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范文精选篇2

1924年11月30日,王振义出生于上海。

王振义家中兄弟姐妹八人,他的父亲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所以从小就给他们立下长大后要为祖国作贡献的人生目标。

在王振义读小学的时候,他的祖母患了伤寒,病情比较严重,可惜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王振义的祖母最终没能得到有效救治,在病痛中去世,那年王振义7岁。

经过祖母的事情,王振义萌生了长大后学医的想法,对此他父亲非常支持,希望王振义以后可以实现这个理想。

王振义立下学医的目标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学习非常勤奋刻苦,书上所有不懂的问题他都刨根问底,“为什么”成了他的口头禅。

1942年,王振义以优异的成绩从震旦大学附属中学(现向明中学)毕业,免试直升震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

1948年,王振义以总成绩第一的名次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优秀,王振义被留在了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内科工作,担任住院医师,从那时起,他便与血液疾病打上了交道。

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范文精选篇3

他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他无私公开治疗方案,只为使更多患者受益;他年逾耄耋仍奋战在医学救治一线,为青年医生指点迷津。

人生百岁之际,这位集大成于一身的医学泰斗却认为自己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就是对病人负责。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

王振义说,从穿上白大褂第一天起,他就真心喜欢这个职业,喜欢为病人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

1948年,王振义自震旦大学医学系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留任广慈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952年,王振义开始在著名内科专家邝安堃的指导下从事血液学研究。

1959年,王振义第一次以医生的身份“遭遇”白血病。然而,曾立志“攻克白血病”的他,败了。

“作为一名医生,最痛苦的就是看到病人被病痛折磨却没有办法。”王振义坦言,自己曾多次被这种无助感淹没。

但王振义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

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范文精选篇4

王振义教授以其卓越的科研成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被誉为白血病的“克星”。他开创的肿瘤诱导分化疗法,特别是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不仅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也为世界白血病治疗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这一成果不仅是中国医学界的骄傲,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王振义院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充满爱心和责任的医者。他始终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无私公开自己的治疗方案,使更多患者能够受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同时,他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精神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

王振义院士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智慧。他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医德风范。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

王振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范文精选篇5

王振义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关于肿瘤细胞,就像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变坏了,那我到底是打他好呢,还是教导他好呢?”

过去的治疗方法,就是一定得杀死肿瘤细胞。这样做,虽然除掉了肿瘤细胞,但正常细胞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而王振义使用“诱导方法”,相当于在“劝导肿瘤细胞不要做‘坏人’,要做‘好人’,‘迷途知返’‘弃邪归正’”。正是因为王振义的另辟蹊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人类肿瘤治疗历史上第一种可以被治愈的肿瘤,他的方案在国际上被誉为“上海方案”。

王振义和助手发现,全反式维A酸可以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986年,他首次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使用了全反式维A酸诱导分化疗法,这也催生了“维A酸胶丸”的面世。

249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