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赵忠贤事迹材料

| 梦荧

赵忠贤是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之一。那么国家荣誉称号赵忠贤事迹材料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国家荣誉称号赵忠贤事迹材料,仅供参考。

2024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赵忠贤事迹材料

2024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赵忠贤事迹材料篇1

作为新中国自主培养的科学家,赵忠贤的红色情缘在儿时就已种下。1941年,赵忠贤出生在辽宁省新民县,“成长在新中国的红旗下,我是听着老红军的故事、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长大的。”他说。

1956年,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正上中学的赵忠贤为此心潮澎湃。1959年,他如愿以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专攻低温物理。钱三强、张宗燧、洪朝生……他得到了诸多物理先贤的悉心指导。特别是听罢钱三强先生讲述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艰难研发历程,他感到,上大学不仅是对科学的喜欢,“更有了责任和使命感”。

1964年,赵忠贤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由此开始了长达50多年的高温超导探索。彼时,超导研究在我国尚处起步阶段,但他深知,这项探索不仅有着重大的科学前沿意义,一旦成功,更将为国家带来巨大的应用价值。

2024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赵忠贤事迹材料篇2

赵忠贤,1941年1月30日出生,辽宁新民人,物理学家,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之一。

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陈嘉庚科学奖获得者,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7年1月9日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赵忠贤长期从事低温与超导研究,探索高温超导电性研究。研究氧化物超导体BPB系统及重费米子超导性,在Ba-La-Cu-O系统研究中,注意到杂质的影响,并参与发现了液氮温区超导体。赵忠贤及其合作者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即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和发现系列5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

2024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赵忠贤事迹材料篇3

1986年4月,瑞士科学家穆勒和柏诺兹发现Ba-La-Cu-O材料在35K时开始出现超导现象。9月底,赵忠贤看到这些论文后,马上与团队一道开始铜氧化物超导体研究。他们夜以继日奋战在实验室里,饿了就在实验室煮个白面条,累了就轮流在椅子上打个盹,废寝忘食工作最终换来了他科研人生的第一次突破。1987年2月,赵忠贤带领团队在钇钡铜氧化合物中发现了临界温度93K(约-180℃)的高温超导体,一举突破麦克米兰极限,使得超导电性低温环境的创造,由原本昂贵的液氦变为便宜而好用的液氮。

2008年,日本科学家发现了在掺氟的镧氧铁砷材料中存在26K的超导性。随即,有中国科学家把超导临界温度提到略高于传统超导体的理论极限40K。赵忠贤则率领团队很快将超导临界温度提高到50K以上,并创造了大块铁基超导体55K的超导温度纪录,再次使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站在了世界最前沿。当时已经67岁的他,在成果出现前夕带领年轻人熬了三个通宵,在完成了初期最关键的三篇论文后得知,其中一篇只比国外同行早发表了一天

2017年,76岁的赵忠贤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赵忠贤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科研成果上,他还积极推动高温超导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他参与了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致力于将高温超导材料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他的努力使得高温超导技术在电力传输、磁共振成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2024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赵忠贤事迹材料篇4

上世纪80年代,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引发了全世界范围的“超导热”。在这一波热潮中,赵忠贤带领中科院物理所团队日夜攻克。那时科研条件异常艰苦,好多设备是赵忠贤团队自己造的。比如,烧样品的炉子就是自己动手制作的,买的设备都是二手货。有了自制炉子,赵忠贤和同事们不分昼夜地干,夜里不睡觉,困了就靠在桌子上歇歇,有事就起来继续干。“那时候经常就是睡在实验室里,几个月不回家。”赵忠贤说。

很快,赵忠贤团队获得了40K以上的高温超导体,一举突破了认为“超导临界温度最高不大可能超过40K”的麦克米兰极限。从那开始,“赵忠贤”3个字,不再普通。他被称作“北京的赵”,开始出现在国际著名的科学刊物,乃至大众媒体上。赵忠贤团队的研究使得超导电性低温环境的创造,由原本昂贵的液氦变为便宜而好用的液氮,并因此获得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这位“北京的赵”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沉下心来,继续在高温超导领域里钻研。经过20多年的沉淀,在无数次制备、观察、放弃、重新开始之后,2008年,赵忠贤带领团队发现了系列50K以上的铁基超导体,并创造了55K的铁基超导体临界转变温度的世界纪录。中国人第一次站到了世界超导研究的最前沿。2014年年初,赵忠贤凭借这一成果,带领团队再次问鼎象征着我国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此前,这一奖项已经连续空缺3年。2017年,又获得了象征我国科技终身荣誉的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4年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赵忠贤事迹材料篇5

赵忠贤曾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校期间,“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的事迹给赵忠贤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其日后钻研科学的引路标。“两弹一星”事业骨干不畏艰难,终有所成的精神也让他感受到了科研人员所必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964年赵忠贤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其间,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研究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科研时光。当时,中国超导研究刚刚起步,他日夜攻坚克难,没有设备就自己制作,经费不足便设法淘换相对便宜的二手货,“虽然很土,但很管用”,而连续加班加点则成为常态。

终于在1986年,赵忠贤带领团队获得了40K以上的高温超导体,突破了认为“超导临界温度最高不大可能超过40K”的麦克米兰极限。一时间,多年来被奉为经典的理论被推翻了,世界物理学界可以说是地动山摇,赵忠贤也因此一举成名。“北京的赵”成为赵忠贤的代名词,频频出现在国际超导界。之后,超导电性低温环境的创造、发现并创造大块铁基超导体55K最高临界温度纪录等研究让赵忠贤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248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