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李振声事迹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良好风气、推动工作、激励后进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共和国勋章李振声事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共和国勋章李振声事迹(精选篇1)
李振声,1931年2月出生,山东淄博人,中共党员,遗传学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
1951年,李振声毕业于山东农学院(今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任研究实习员。1956年,在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现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始小麦育种的研究。1956年到1965年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1965年到1987年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83年到1987年间,兼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与陕西省科学院院长。1987年,被调回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92年到1997年间,任遗传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陕西省科协主席,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等职。
李振声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小偃”系列品种,育成小偃4号、5号、6号等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及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入选“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2016年,获国际作物学会“杰出作物学家奖”。
2024年9月13日,李振声荣获“共和国勋章”。
共和国勋章李振声事迹(精选篇2)
李振声,男,汉族,中共党员,1931年2月生,山东淄博人,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辟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
他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9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3日上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根据主席令,授予王永志、王振义、李振声、黄宗德“共和国勋章”。
其中李振声先生,36年前,他在包含河北在内的几省份打响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向盐碱地宣战;11年前,他以河北为主战场,瞄准盐碱地增产,建设“渤海粮仓”。
2017年5月,河北日报记者曾在李振声先生家中,对其做过专访。这次我们采访了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学生、同事,寻访李振声先生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的重要作用。
“渤海粮仓”推动者
“又见面啦!”8月18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刘小京边走向记者边说。
刘小京办公室的窗外,有一棵茂盛的大树,浓郁的枝叶从窗口探进头来。而7年前的夏收时节,渤海粮仓南皮站的示范田旁,也有这样一棵大树,树荫下是大片金黄的小麦。
“猜猜你采访过的“渤海粮仓”项目,当年秋收后的验收结果怎么样?”刘小京从电脑上找出一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立项实施过程》,上面记录着2013年至2017年,项目累计示范推广8017万亩,累计增粮104.75亿公斤。
刘小京特别强调:“增收量和李先生估算的大体一致。”
刘小京所说的“李先生”,就是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振声,是“渤海粮仓”项目的发起人。这一项目涉及河北、山东、天津、辽宁四省市,其中河北是主战场。
2017年5月,李振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过这一项目发起时我国的粮食生产状况——区域粮食单产水平差异较大,高产区粮食单产水平已经很高,增产难度加大,而中低产区单产水平较低,增产潜力巨大。
以高产区的石家庄和中低产区的沧州进行对比,2008年,石家庄粮食单产已达447公斤/亩,而沧州一带只有345公斤/亩。
正是关注到了沧州一带的中低产区,2010年1月,刘小京向李振声汇报沧州南皮县中低产田增粮的设想。“我和李先生讨论了中低产盐碱地治理增粮的潜力和技术途径,准备在河北省开展。”刘小京回忆。
当时,全国粮食产量从2003年起已经连增7年,年增长率接近3.3%。
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曾说:粮食增产持续的时间越长,可能离减产的拐点就越近。
基于这个背景,李振声听完刘小京的汇报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科研单位要站在国家层面考虑问题,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做工作。环渤海盐碱地和中低产田是块硬骨头,如果做好了,对国家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会有很大的贡献。”
李振声建议将中低产盐碱地的增产计划从河北扩展到环渤海区域,并提议这个项目叫“渤海粮仓”。
2011年7月,李振声和欧阳竹、刘小京、胡春胜在《中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建设“渤海粮仓”的科学依据——需求、潜力和途径》的文章,论证了这一项目的可行性。“此后,80岁的李先生跑前跑后,促成科技部与中国科学院对河北南皮、海兴与山东无棣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刘小京说。
2013年,“渤海粮仓”项目启动,李振声已经82岁,依然多次到示范点调研考察。在刘小京眼里,李振声一直是这样,“他考虑的都是怎么装满国家的粮仓。”
“渤海粮仓”项目之前,李振声还牵头开展了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这一项目也包括河北。
2017年,李振声接受本报采访时,曾专门就这一项目背景进行过介绍。
1984年开始,全国粮食产量出现了三年徘徊,停留在4000亿公斤左右,有一年甚至低于4000亿公斤。“这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红利释放完了,但同期全国人口增加了5000万。”李振声说,“对此,国家很着急。”
那次采访中,李振声说:“如果说农业部门负责的是今天和明天的事儿,中国科学院想的应该是后天的事儿。我们要做通过科技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工作。”
1988年开始,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支持下,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打响。李振声带领25个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冀鲁豫皖地区,对中低产区的盐碱地进行改良。到199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从4000亿公斤提高到4500亿公斤,仅黄淮海地区就增产粮食252.4亿公斤。
小麦育种“拓荒人”
改造中低产田能实现粮食增产,培育出优质的种子也能实现增产。
李振声在育种领域的重要贡献,是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
“小偃”系列中知名度最高的是“小偃6号”,84岁的穆素梅曾参与这一项目的研发。
8月14日,石家庄市槐中路上一处家属院,穆素梅热情地将记者迎进家。“公示的时候我看到新闻了,真为李先生高兴!”穆素梅退休前,和老伴钟冠昌都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曾与李振声共同培育小麦新品种30多年。
“我工作后加入的第一个课题组,负责人就是李振声先生。”穆素梅说,那是1965年,她和钟冠昌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从事小麦育种工作。
“当时,小麦条锈病已经在黄河流域蔓延多年,造成小麦减产100多亿斤,相当于400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很多科研人员都在努力寻找更抗病的小麦新品种。”穆素梅回忆。
1952年起,李振声大胆设想将野草的抗病基因传递给小麦,增强小麦的抗病性,并着手试验,但当时还没有人在小麦远缘杂交育种上取得成功。
这是一场“拓荒”。1965年,李振声带着穆素梅他们这群年轻人在陕西杨凌反复播种、授粉、筛选、鉴定……“像收割、脱粒、拉板车这些活儿,李先生都带着我们一起干。”穆素梅说,“科研工作偶然中一定会有必然。李先生选的方向对,才会有后来的成果。”
1977年,李振声课题组终于培育出抗病、高产、稳产且优质的“小偃6号”。在有限灌溉条件下,“小偃6号”亩产超过350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7%。
1978年,“小偃6号”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小偃6号”标本收录为展品。
从选用偃麦草进行杂交,到“小偃6号”诞生,李振声花费了整整25年。后来,“小偃6号”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品种达80多个,他被誉为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截至2003年,“小偃6号”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逾75亿公斤。
“其实,试验过程中,一年年失败,我们也经常灰心。觉得这个项目没人做成过,是不是就没有结果?是李先生一直鼓励我们,说这个项目成功了,对国家将是很大的贡献。”穆素梅回忆说。
李振声的另一项重大贡献,是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这将原本需要数十年的远缘杂交育种过程缩短至3年。
穆素梅也参与了这项工作。“我们1978年开始搞这项研究,李先生是第一负责人,我是第二负责人。”穆素梅说,做远缘杂交试验的过程中,他们偶然发现小麦胚乳上的蓝粒。
“是李先生保护了这个研究方向,并安排指导我们成立课题组搞下去。”穆素梅回忆,1978年,课题组用远缘杂交获得了“小偃蓝粒”,以此为基础育成了以种子蓝色为遗传标记的蓝粒单体小麦和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蓝粒单体解决了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中获得和保存单缺体两大难题,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路。
李振声在育种领域的执着和思想,影响着他身边的人。
1987年,李振声被调往中国科学院担任副院长,穆素梅夫妇作为李振声课题组的重要成员,面临两个选择:去北京还是去河北。
北京的科研条件更好,但更适合研究小麦的冬性品种。穆素梅夫妇的研究方向是小麦的半冬性品种,河北更贴近。
“李先生是我们夫妇从事科研的引路人。正是看到他一生都惦记着为国家培育良种,我们也想为国家多做点贡献,最后本着对科研更有利的原则,选了河北。”穆素梅说。
在河北,穆素梅夫妇选育出我国第一个出口的优质小麦新品种“高优503”,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从不看重名与利
2024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又有6名研究生获得了2023年振声奖学金。从2007年设立至今,已有15批次优秀研究生获得此项奖励。
奖学金的资金是李振声捐献的。2007年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李振声个人获得奖励50万元,他一分没留,全捐了出来。
李振声认为,荣誉归于集体,奖金也应归于集体。
这种对利的淡泊,他并不是第一次。
1985年,对于“小偃6号”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3万元奖金,在人均月工资不到100元的年代,李振声是这样分配的:课题组10人和其他对课题有过帮助的研究所司机、食堂大师傅、县种子公司等人,每人1000元。
2017年,李振声团队获得了一项省级奖励,刘小京作为项目参与者之一,接到组织方邀请电话,说要颁发证书和10万元奖金。“我跟李先生一说,他马上就回绝了。”刘小京回忆。
次日凌晨1点多,刘小京又接到李振声的电话。“电话里李先生和我说,‘这个钱不能要。我已经得到了很多奖励,你跟组织方说,把这些奖金给更需要的科研人员,鼓励他们多搞出点成绩来。’”刘小京听后非常受触动。
李振声在利上不看重,在名上也不在意。
2017年,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两次提出:“很多工作我一个人是完不成的,我希望你的报道多写团队,不要突出个人。”
“父亲不关注吃也不关注穿,只关注他的科研、他的项目。”李振声的女儿李滨说。
“渤海粮仓”项目启动前后,李振声到沧州要处理的事儿很多。有时都要进火车站了,还没交代完,就边走边说。好几次,刘小京陪着李振声一路小跑赶火车。“目送80多岁的李先生气喘吁吁过检票口,觉得这儿堆着一团热乎乎的东西。”刘小京指着胸口说。
刘小京记得第一次帮李振声订购高铁票,为他买了商务座,“结果老先生一看票,大发雷霆,非逼着我去改签成二等座”。李振声当时说的话,让刘小京印象深刻——“二等座和商务座一块到站,二等座就很好了。”
从那之后,李振声往返北京和沧州之间,都坐二等座。2013年,他去了8趟沧州,2014年4趟……
坐着二等座到沧州,李振声都是直接去地里。
“李先生来了,先看小麦长势,然后蹲地头和老百姓聊天。”刘小京说。
2017年接受河北日报记者采访时,李振声说,给科研打分的是农民,农民不会因为你名气大就选择你研发的品种。
在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工作期间,他经常收到全国各地农民的来信,多是咨询种植问题或索要优质良种的。李振声几乎有信必回,穆素梅经常帮他邮寄回信,一次少说也得十七八封。
李振声曾跟学生们讲过,他是山东人,家里穷,之所以报考山东农学院,是因为学校不收学费。“每次开学,李先生都把带去的煎饼挂满宿舍,舍不得去食堂打饭。”穆素梅说,有时,他们下乡吃百家饭,“很多时候就是一碗面条,加点醋和盐,但不管什么饭,李先生都吃得下。”
挨过饿的人,更懂得粮食的宝贵。
从西北植物所到试验田有5公里土路,途中还要过一个陡峭的土坡。李振声带着课题组背着干粮步行去试验田,单程就得一个多小时,赶上连阴雨,鞋子踩满泥巴越走越重,就得走将近两个小时。
“十几年间,李先生带着我们从这条路上来来回回,风大的时候经常吹得灰头土脸。”穆素梅说。
她的记忆中,西北植物研究所,李振声的办公室总是最后一个黑灯,一年中,他只在春节期间休息几天。
“李先生一直跟我们说,要多给国家做贡献。他做到了。”穆素梅认为。(河北日报记者 白云)
■ 记者手记
先生的风范
8月12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示了4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看到李振声先生的名字,我眼前一亮。
从多年的采访资料中,翻找出2017年采访李振声先生的录音和笔记,准备再次专访先生。但因李振声先生已93岁高龄,其家人婉拒了采访。
2017年,是“渤海粮仓”项目的验收之年。为了写好这个故事,我追到了北京,准备采访这一项目的推动者李振声先生。
当时,5月的北京,已有些炎热。
李振声是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拿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面对这样一位专家,尽管做了详细的采访提纲,站在李先生家楼下,我还是有些紧张。
在李先生家门外擦擦汗,深吸一口气,我上前敲门。
门开了,时年86岁的李振声先生伸出一只手,面带笑容,声音低沉:“这么大热天,你从石家庄跑来,辛苦了。”
李先生高高的个子,身材瘦削。他慢慢走到客厅靠墙的沙发处,同时请我落座。我这才注意到,茶几上已经摆好了果盘,凉好了水。
采访一开始,李振声先生就拿出几张写满字的纸。这是头一天,李先生专门就这次采访,列出的必讲内容。“年纪大了,怕有遗漏。”他说。
他甚至找出了不同年份、不同省份拍摄的盐碱地治理前后对比照片,在讲解到专业处时,辅助我理解。在我听不懂的地方,李先生现场画图,现场“教学”。
于是,黄淮海地区盐碱地怎么用打梅花井的方式治理,渤海地区盐碱地怎么用微咸水灌溉解决,一点点写进我的采访笔记。
李振声先生家,家具都很旧了。客厅书柜上放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他一个字没提。对“渤海粮仓”项目是他站在国家战略角度从一省扩展到环渤海地区,他也一个字没提。
但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中,采用的是老一代科学家多年研究的治理盐碱地的方法;“渤海粮仓”项目,请了沧州农林科学院赵松山做组长;“渤海粮仓”项目由刘小京做项目负责人……这些事儿,他提了又提。
同时,他反复强调:“不要突出我个人,要多写团队、多写集体”。
2017年,专写“渤海粮仓”,我的视线局限于事。这次,我写他获得“共和国勋章”,从他的学生处听来了更多鲜活、立体的故事,也越发觉得,下笔一刻,就应尊称他一声“先生”。
共和国勋章李振声事迹(精选篇3)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
因为家贫,他报考了不要学费的山东农学院。
1951年,大学毕业后的李振声进入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
当时,小麦条锈病在黄河流域蔓延多年,造成小麦减产五十多亿公斤,相当于400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
很多育种科研人员都在努力寻找更抗病的小麦新品种,包括李振声。
1952年,他大胆设想,将野生的偃麦草与小麦杂交,能否得到一个抗病性强的小麦新品种?
1956年,李振声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号召,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同时带去的,还有他的远缘杂交育种实验。
1965年,李振声带领课题组转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陕西杨凌的试验田里,他年复一年带着学生播种、授粉、筛选、鉴定……
1970年,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得到“小偃96”,1971年培育出第一代“小偃6号”,1977年得到“小偃6号”原始株。这意味着,“小偃6号”可以量产了。
在有限灌溉条件下,“小偃6号”亩产超过350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7%。
这一年,他搞远缘杂交育种已经整整25年。
1978年,“小偃6号”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小偃6号”标本收录为展品。
“小偃6号”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品种达80多个。截至2003年,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逾75亿公斤。
因此,李振声被誉为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他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团队2016年5月在河北省南皮县白坊子村考察盐碱地上“小偃60”小麦。
1987年,李振声被调回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管农业。
李振声在调研中注意到,老一代科研人员在河南封丘和山东禹城持续多年进行盐碱地改良。其中,封丘原来每年要吃国家返销粮三千五百万公斤,经过盐碱地改良后,反过来给国家上交六千五百万公斤,一反一正就是一亿多公斤。
那次采访中,李振声说:“如果说农业部门负责的是今天和明天的事儿,中国科学院想的应该是后天的事儿。我们要做生产有潜力、通过科技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工作。”
据此,李振声提出,黄淮海地区的500个县,每个县增产五千万公斤就是250亿公斤,东北增产150亿公斤,西北增产50亿公斤,南方增产50亿公斤,这为国家构建了粮食总产从4000亿公斤到4500亿公斤的蓝图。
1988至1994年,李振声带领25个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冀鲁豫皖地区,对中低产区的盐碱地进行改良,实现了粮食总产量增加500亿公斤,仅黄淮海地区就增产粮食252.4亿公斤。
时间来到2010年。
2010年1月,时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的刘小京,向李振声汇报沧州南皮县中低产田增粮的设想,并准备在河北省推广。
当时,李振声关注到我国区域粮食单产水平差异较大,高产区粮食单产水平已经很高,增产难度加大,而中低产区单产水平较低,增产潜力巨大。比如2008年,石家庄粮食单产已达447公斤/亩,而沧州一带只有345公斤/亩。
共和国勋章李振声事迹(精选篇4)
9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其中,93岁的李振声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
“我就是从杨凌走向世界的,在杨凌也一样可以做出世界性成果!”2005年,李振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报告时曾豪情满怀地鼓励广大师生。在杨凌这片土地,他曾艰苦工作31年,在小麦育种领域“扎根”,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人能够养活自己”。
1956年,25岁的李振声为积极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而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来到杨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故事的一切从这里开始。
初到杨凌,他就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在科学上的大胆创新——利用小麦与长穗偃麦草进行远缘杂交。
在50年代,国内无人搞远缘杂交,开展此项工作毫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年轻的李振声认为,人类栽培普通小麦,就是原始小麦与野草两次自然杂交,再经过9000年进化而形成的,因此开展小麦远缘杂交在理论上可行。
彼时,生产上大面积采用的小麦良种“碧蚂一号”碰上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导致小麦大面积减产。
“如果能把长穗偃麦草的基因转移到小麦里,那选育出来的小麦不就可以既高产又稳产吗?”李振声思考。这一大胆设想恰逢其时,也让他为之付出了20年的心血与汗水。
在实验室和试验田里,李振声克服了小麦远缘杂交的一道又一道难关。
偃麦草比小麦的花期迟两个月,花期不遇,杂交便无法进行。李振声带领课题组成员,给育种地栽电杆、拉电灯,采用光照处理实现花期相遇。
远缘杂交育种耗费时间长达数十年,别人很难重复。对此,李振声将染色体工程技术引入小麦育种领域,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自花结实缺体系统和缺体回交法,仅用3年半的时间就育成了新的小黑麦异代换系,为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这项原创性成果为李振声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美国遗传学会主席西尔斯等知名专家提议将1986年的“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讨论会”地点定在西安,为的就是到李振声的试验田里见识一下他的成果。
李振声作为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站在了世界同行面前,主持了这场学术讨论会。15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对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儿子的科研成果给予极高评价——“李振声是一个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很强的科学家。”
共和国勋章李振声事迹(精选篇7)
李振声对科学的执著追求精神让跟随他的人记忆犹新。
“当年,李老师和我们在杨凌的官村育种时,每天要走15里路。一路上,李老师看见有病虫害的小麦,就停下来给我们讲病虫害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早年课题组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璋研究员回忆说。
和李振声共事长达31年之久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漱阳研究员回忆,“无论是在试验地观察研究杂种后代,还是在办公室翻阅资料、写计划总结,他(李振声)总是不知道下班,经常要他的夫人到办公室叫他,才会回去吃饭。”
1964年,小麦成熟前连续40天阴雨,随后天气突然暴晴,一天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
李振声课题组筛选的1000多份杂交材料中,只有一个仍保持着金黄颜色,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材料,这就是“小偃6号”的祖父(小偃55-6)。
李振声带领课题组紧紧抓住这个机遇,经过两次杂交,育成了一个具有相对持久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
“小偃6号”凭借耐强光和干热风的特性,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是陕西省小麦骨干品种,并成为我国推广时间最长的自育小麦品种,至今仍然有5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1985年,凭借这一品种,李振声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
“小偃6号”作为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衍生出了50多个小麦品种,其中国审品种10余个,这些品种累计推广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这开创了远缘杂交育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和纪录。
2005年在博鳌论坛上,李振声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10年前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逐一批驳,并且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人能够养活自己。
有趣的是,李振声选育的小偃系列是从4号开始命名的。这里面有个故事,当时新品种选育出来时,正好是赵洪璋院士“丰产3号”广为推广的时候,为便于农民记忆,李振声索性给新品种命名为“小偃4号”,紧接着“小偃5号”“小偃6号”也相继育成。
为鼓励课题组成员继续攀登小麦远缘杂交的科学高峰,李振声将“小偃1号”留给了后来人。
“你们谁要是选育出超千斤的品种,就叫‘小偃1号’。”李振声说。
共和国勋章李振声事迹(精选篇8)
“荣誉首先应该归功于集体,没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荣誉。小偃4、5、6号小麦新品种是陕西杨陵西北植物所小麦育种课题组的10位同志共同完成的。”李振声非常看重团队的协作精神,多次在报告中强调科研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也让人们看到了他虚怀若谷的良好品行。
赵洪璋是小麦育种的老前辈,李振声到杨凌后,经常去请教赵老师,在一起交流经验,两人成为忘年交。他和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的私交也很好,经常讨教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在“小偃6号”育成后,很多领域内的专家院士都来参观。蔡旭、庄巧生、鲍文奎院士等曾不止一次地到李振声的试验地参观,他总是虚心讨教。
“李振声是一个随和可亲的人,课题组成员总是亲切称呼他为‘老李’。有一次,我老家的村民跑到杨凌来找麦种,我请‘老李’帮忙,他亲自把村民领到生产队,挨个往过看,认真地回答村民的问题,让村民带着满意的麦种回家。”李璋研究员回忆说。
李振声还是一个生活俭朴节约的人,他常常讲,工作和生活要像山东人吃大饼卷葱一样,边吃饼边把葱往下拉,要节约葱。
“小偃6号”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省上要给他几十万资金,他一分没要。当时他的课题组只有一辆自行车,单位离试验基地有15里路,大家来回都是步行,很辛苦。
有人劝他,可以用这笔钱买几辆自行车改善办公条件。可李振声回答:“我们的成果是在没这笔钱的时候做出来的,现在的条件也没那么差,要钱干啥?”
2006年,李振声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将5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用于科学研究和学生资助。
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荣获国内重大科学奖项的李振声却始终低调:“我所做的工作,仅仅是在小麦育种这个领域起到了一个引导、带头的作用。”
共和国勋章李振声事迹(精选篇9)
1985年,54岁的李振声在人民大会堂从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里手里接过了国家发明一等奖证书。2007年春,同样是在人民大会堂,76岁的李振声再次从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手里接过科技界的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今天,习近平主席签署主席令,93岁的李振声荣获“共和国勋章”。
“我就是从杨凌走向世界的,在杨凌也一样可以做出世界性成果!”1956年,25岁的李振声为积极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而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来到条件艰苦的杨凌这个弹丸之地;2005年,74岁的李振声回到阔别18年之久的,在重回工作、生活、战斗过的杨凌,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广大师生作报告时豪情满怀地鼓励大家。
“工作有远见并能不断创新。”这是和李振声共事长达31年之久的老同事、老朋友、“小偃6号”国家发明一等奖第2名获得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漱阳研究员对李振声的评价。1956年,陈漱阳就跟随李振声工作直至李振声调离,她对李振声有着深刻的了解。
1956年,25岁的李振声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来到杨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开始了他人生第一次在科学上的大胆创新——利用小麦与长穗偃麦草进行远缘杂交。
在五十年代,国内无人搞远缘杂交,国外只有苏联齐津院士通过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选育多年生小麦,开展此项工作毫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难度可想而知。年轻的李振声认为,人类栽培的普通小麦就是原始小麦与野草两次自然杂交又经过9000年进化而形成的,因此开展小麦远缘杂交在理论上应该是有成功可能性的。当时,生产上大面积采用的赵洪璋院士选育的抗锈病良种“碧蚂一号”迅速失去了抗病性,造成大面积减产。在来杨凌之前,李振声在中科院遗传所开展了5年牧草研究,对野生长穗偃麦草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清楚的了解。“如果能把长穗偃麦草的基因转移到小麦里,那选育出来的小麦不就可以既高产又稳产吗?”这一大胆设想让李振声为之付出了20年的心血与汗水。
20年寒来暑往,20年默默无闻,20年兢兢业业,20年孜孜以求,李振声人生最宝贵的20年青春在实验室和试验田里度过,克服了小麦远缘杂交的一道又一道难关。偃麦草比小麦的花期迟两个月,花期不遇,杂交便无法进行。李振声带领课题组成员,顶着早春的寒气,给育种地栽电杆、拉电灯,采用光照处理实现花期相遇。在年复一年做成千上万朵小花的杂交后,他们得到了几粒种子。就是这几粒小小的种子让李振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在年复一年的试验中,李振声发现: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是开展远缘杂交的三道难关。李振声静下心来,开展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遗传性状分析,从染色体水平探索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开始了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他在小偃麦后代中发现了蓝粒小麦,经过细胞学研究,确定是个“异代换系”,就是说这是一个由一对偃麦草染色体取代一对小麦染色体的新材料。这一发现,让李振声无比兴奋,他利用这种蓝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分离成深、中、浅、白四种颜色,确定是蓝粒基因剂量效应造成。有了蓝粒单体小麦,李振声在世界上首创了一套全新的育种方法——小麦缺体回交法,在三年四代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大大地缩短了杂交育种时间。
李振声的这一成果,得到了世界各国遗传学家的高度重视。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西尔斯邀请李振声到他的实验室工作。1986年,在西尔斯的实验室里工作了两个月的李振声折服了所有实验室人员。“你的工作恐怕要让我失业了!因为你只需看种子颜色就知道染色体数目,我还压什么片子啊。”西尔斯的大弟子Kimer既无奈又钦佩地开玩笑说。
1986年,对李振声来说是永远难忘的一年。因为他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位在杨凌潜心研究20年的科学家,作为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站在了世界同行面前,主持了在西安召开的“首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研讨会”,15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对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儿子的科研成果给以极高评价:“如果说西尔斯五十年代开创了染色体基因定位的可能性,那么李先生在八十年代开创了染色体工程(缺体)育种的可能性。”“李振声是一个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很强的科学家。”
共和国勋章李振声事迹(精选篇11)
人生能有几个20年?又有多少人能在20年间日复一日、默默无闻、孜孜以求地潜心研究?
李振声做到了。他对科学的那种执著追求精神让跟随他的人记忆犹新。“当年,李老师和我们在杨凌的官村育种时,每天走15里土路。到播种、授粉季节,李老师经常和我们一起背着馍从所(植物研究所)里往官村走,从未间断过。一路上,李老师看见长势好的或有病虫害的小麦,就停下来给我们讲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早年课题组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璋研究员回忆说。陈漱阳研究员列举了一个李振声院士痴迷科学的例子,她说:“无论是在试验地观察研究杂种后代,还是在办公室翻阅资料、或写计划总结,总是不知下班,经常要他夫人到办公室叫他才回去吃饭。”
在选育“小偃6号”品种期间,李振声经历了点上“社教”,受到了批判,被戴上了“白专典型”、“假劳模”、“保皇派”的帽子。为了不间断远缘杂交工作,他想出了应付批斗的办法。每次批斗前,李振声事先在兜里给自己准备好条子,不等造反派下令就自动把条子戴在左胸前。等批斗完,他又没事人一样去试验田。有一段时间,李振声视力急剧下降,发现看不清书上的字了,妻子着急地给他拿过一本字体更大的书,结果还是看不清。妻子的心缩紧了。即使这样,李振声也没放弃他的研究工作,他爱他心中的那片绿色,他仍然愿意在明亮的阳光下继续工作。妻子心疼地责备他,他说:“不管对我有多么不公正,但我还是热爱我的研究工作,因为一旦成功,这将是对国家和人民都很有益的事情!我问心无愧。”
各种学术刊物停刊,学术会议也停开。在七十年代末刚一恢复,李振声就在《作物学报》上发表了远缘杂交的论文,在随后的作物育种会议上,他又拿出了“小偃4号”新品种,紧接着“小偃5号”、“小偃6号”也相继育成。“要论文有论文,要品种有品种。”当时的遗传育种界都同声赞扬李振声。
对科学的执著和忘我精神使李振声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1964年,小麦成熟前连续40天阴雨,到6月14日天气突然暴晴,一天的功夫,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课题组筛选的1000多份杂种中除“小偃6号”的祖父(小偃55-6)和长穗偃麦草之外,其他全部青干了。只有一个仍保持着金黄颜色,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材料,李振声带领课题组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又经过两次杂交,育成了一个具有相对持久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小偃6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耐强光和干热风,作为陕西省小麦骨干品种长达16年以上,至今仍然有5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成为我国推广时间最长的自育小麦品种,1985年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
“小偃6号”作为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衍生出了50多个小麦品种,其中国审品种10余个,这些品种累计推广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从而开创了远缘杂交育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和纪录。
1983年,陕西省政府曾酝酿让李振声担任主管农业的副省长一职。但一心沉醉于科学世界里的李振声明确表态:“我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更为合适。”在主持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工作期间,李振声每个星期有3天继续待在杨凌西北植物研究所从事他的科研工作,来回很少坐专车,人们常常见他乘火车往返杨凌与西安之间。
“你们谁要是选育出超千斤的品种,就叫‘小偃1号’。”李振声所选育的小偃系列是从4号开始的,他先后选育出了小偃4号、5号和6号组合。在“小偃4号”选育出来的时候,正是赵洪璋院士“丰产3号”广为推广的时候,为了区别也便于农民记忆,李振声给小偃麦的命名从4号开始。在“小偃6号”选育成功后,为鼓励课题组成员继续攀登小麦远缘杂交的科学高峰,李振声将“小偃1号”留给了后来人。
共和国勋章李振声事迹(精选篇12)
“荣誉首先应该归功于集体,没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荣誉。小偃4、5、6号小麦新品种是陕西杨陵西北植物所小麦育种课题组的10位同志共同完成的。”李振声非常看重团队的协作精神,多次在报告中强调科研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也让人们看到了他虚怀若谷的良好品行。
赵洪璋是小麦育种的老前辈,李振声到杨凌后,经常去请教赵老师,在一起交流经验,成了忘年交。他和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的私交也很好,经常讨教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李振声在“小偃6号”育成后,很多专家院士都来参观。蔡旭、庄巧生、鲍文奎院士等曾不止一次地到他的试验地参观,李振声总是虚心讨教。
李振声为人的谦虚随和人们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李老师是一个随和可亲的人,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他在同课题组成员相处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大声呵斥过谁,也从来没有和谁吵过架,即便是别人有时由于意见分歧和他吵,他也只是不回声。组里有的同志工作不顺心,难免有情绪,这时他就会出面做思想工作,解开他们心里的疙瘩。在当上植物所遗传室主任后,李振声还和我们4个人共用一个办公室。‘老李’是当时课题组成员对他的亲切称呼。”李璋研究员在讲起李振声的品行时,如数家珍。“1970年,我老家的村民跑到杨凌来找麦种,我找李振声帮忙,他把村民领到卜村生产队挨个往过看,很认真地回答村民的问题,让村民带着满意的麦种回家。九十年代初,我报中国科学院项目,项目老批不了,我给当时已在北京任中科院副院长的李振声写了一封信,发了火。他回了我一封信,对我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没有任何不悦。事后,我到北京不好意思去看望李振声。后来有一次,我到北京有事,硬着头皮去看望他,他很客气并且亲切地接待了我。走的时候还非得送给我保健品,强调要保重身体。他就是这样一个心胸开阔、随和可亲的人。”
李振声还是一个生活俭朴节约的人。他常常讲,工作和生活要像山东人吃大饼卷葱一样,要边吃饼边把葱往下拉,要节约葱。“小偃6号”由于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省上要给他几十万资金,他一分没要。当时他的课题组只有一辆自行车,单位离官村试验基地有15里路,大家来回都是步行,很辛苦。组员们对李振声说:“我们可以用这笔钱买几辆自行车改善我们的办公条件。”可李振声说:“我们的成果是在没这笔钱的时候做出来的,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条件挺好啊!要钱干啥?”
“成果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我们课题组10个人的。”2005年11月12日,李振声院士再次踏上对他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杨凌,在夜深人静的晚上花了6个小时为西北农林科大师生准备的报告中谦虚地讲道。话声刚落,给予李振声院士的是广大师生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是对他个人魅力的肯定,更是对他谦虚品行的喝彩,也是农林科大人学习这种良好品行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