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材料范文

| 梦荧

共和国勋章用于表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保卫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仅供参考。

2024年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材料范文

2024年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材料范文(精选篇1)

除了在小麦远缘杂交育种方面的突出贡献,李振声院士还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这一创新系统为小麦育种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育种效率和精准度。他通过这一系统,成功地培育出了更多适应不同环境和需求的小麦品种,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关注小麦育种的同时,李振声院士也深刻认识到土壤肥力对于小麦生长和产量的重要性。他积极开展对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研究,开辟了小麦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通过选育具有高效吸收和利用磷、氮元素的小麦品种,不仅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这一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性思考,符合共和国勋章评选中对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李振声院士的贡献不仅局限于科研领域。他还积极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了黄淮海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在这场战役中,他带领科研团队深入基层,与农民紧密合作,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农民,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2024年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材料范文(精选篇2)

李振声1931年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遇到连续大旱,村里人把树皮都吃光了。因为饥饿,他父亲患上严重的胃病,在他13岁时撒手人寰。这让李振声深知粮食的珍贵。

1948年,完成高中二年级学业的李振声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决定辍学到济南寻找工作。那时,山东农学院一则招生启事中的“免费食宿”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试考成功,从此走上小麦育种的道路。

1951年,李振声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工作。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他被调往位于陕西杨凌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李振声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曾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2024年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材料范文(精选篇3)

李振声,1931年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尽管家境贫寒,李振声从小便展现出了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他看到乡亲们因为粮食短缺而遭受饥饿之苦,立志要通过科学研究,改良作物品种,帮助人们摆脱饥饿。正是这种质朴的愿望,成为了他日后致力于农业科研的原动力。

1948年,李振声考入了山东农学院农学系,开始了他的农业科学学习之路。在大学期间,李振声对植物遗传学和育种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深知,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这一段学习经历,为他日后的科研生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李振声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母校任教,并继续从事小麦育种的研究工作。在上世纪50年代,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需求极为迫切。李振声积极投身于小麦育种工作,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了大量的试验与研究。他的科研工作,逐渐从基础理论研究转向了小麦品种的改良与推广。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李振声于1956年前往苏联莫斯科列宁农业科学院留学。在那里,他系统学习了现代遗传学和育种学的理论与方法,并参与了多个育种项目的研究。这段留学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还为他日后在小麦育种领域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4年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材料范文(精选篇4)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李振声一辈子都在为中国老百姓的“吃粮”问题奔忙。在他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大家亲切地称他“老李”院士。

“老李”是麦田里的躬耕者,做事情不怕苦、不畏难,曾31年坚守陕西,培育出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出身农民家庭的他胸有丘壑,先后提出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等大型农业攻关项目,使我国粮食大幅增产。他为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科技脊梁”的重要作用。

“李老师很少考虑自己,一辈子都在操心国家的事,始终想着让大家都有饭吃、都有好日子过。”他的弟子兼同事穆素梅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2024年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材料范文(精选篇5)

科研的艰辛超出想象,为了寻找与小麦杂交结实率高的材料,李振声团队先后尝试了12种牧草。最终,长穂偃麦草脱颖而出。尽管如此,李振声和同事们先后克服了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等三个远缘杂交难题,并做了大量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在小麦的育种改良工作中,人工选择是奠定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的。1964年6月14日,在经历了连续40天阴雨之后,天气突然暴晴。实验田里的1000多份杂种几乎全部青干了,只有一个仍保持着金黄颜色,李振声带领课题组紧紧抓住这份难得的材料,经过两次杂交,终于育成优良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1979年,“小偃6号”开始参加区域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着“要吃面,种小偃”的说法。“小偃6号” 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作为陕西省小麦骨干品种长达16年以上,当时成为我国推广时间最长的自育小麦品种。“小偃6号”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达79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

不言而喻,“小偃6号”的成功证明远缘杂交对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性,但远缘杂交难度大、耗时长、别人很难重复。为了缩短育种时间,李振声另辟蹊径,用远缘杂交获得的“小偃蓝粒”育成了以种子蓝色为遗传标记的蓝粒单体小麦和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并建立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路。这项原创性成果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美国遗传学会主席西尔斯等知名专家提议将1986年的“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会议”地点定在西安,为的就是到李振声的试验田里见识一下他的成果。

2024年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材料范文(精选篇6)

李振声一生追求的梦想和袁隆平一样,也是为了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他之所以有这个梦想,同样与饥饿有关。

1931年,李振声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1岁那年,当地遇到连续大旱,村里人把树皮都吃光了。因为饥饿,他的父亲也患上严重的胃病。

当时,年幼的李振声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去中药店为父亲拎回一包药来。不幸的是,父亲饥饿的眼睛注视着他长到13岁,便永远离他而去。父亲留给李振声最后的也是唯一的记忆,便是那双饥饿的眼睛!

饥饿伴着李振声渐渐长大。在饥饿的煎熬中,李振声坚持选择了读书。李振声的家中,挂有两副对联,一副是:“知足者常乐,能人者自安”。另一副是:“聚钱财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这是父亲的家训,也是父亲的遗言。所以靠着哥哥在济南一家店铺当伙计和亲戚的帮助,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李振声一直坚持读到高二。

然而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人拉扯着他兄妹四人,日子过得十分酸苦。最让李振声难堪的,也最伤李振声自尊的,是每个学期开学前他都要去向别人借钱,有时在人家门口站了半小时,也迈不进门槛。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李振声只好辍学,只身来到省城济南寻找工作。一日,他在街头闲逛,忽见山东农学院门口贴有一张招生广告,其中有一条分明写着:“免费食宿”!这让李振声非常惊讶,难以置信:既可上学,还有饭吃,天下还有这等好事?但他决定试一试。

没想到这一试,竟“试”成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于是跨进山东农学院大门的第一天,他便立下誓愿:毕业后我一定要多种粮食,让每个农民都有饭吃!

247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