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教师于洁事迹

| 徐球

全国最美教师于洁大家认识吗?最美教师于洁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最美教师”的深刻内涵。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全国最美教师于洁事迹(通用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全国最美教师于洁事迹

篇1

她扎根讲台33载,曾先后在6所学校做了32年班主任,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用真诚和善良诠释教育热忱。她坚持以书信、日记的形式和学生交流,设计“家校之桥”日记本,用38万字记录下学生们的成长历程,真情叩开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心门。

她坚持12年每周三晚开设“于洁沙龙”,成为全国活跃度最高、在媒体和杂志发表文章最频繁的班主任沙龙,著有7本教育专著,为国培班、省培班学员进行400多场讲座,带领全国各地班主任一起探索教育真谛。她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

篇2

以文字的方式跟学生交流是于洁坚持了数十年的习惯。习惯的养成源于一封已经泛黄的信。“我初二转学时收到了原班主任的一封信。透过满满一页的文字,我深深感受到了她对我的关心、鼓励及牵挂,这扑面而来的温暖与亲切深深触动并影响着我。”于洁说,她相信走心的文字能传递爱和勇气,可以分享快乐、化解悲伤,让迷失彷徨的人找到方向。

面对信心不足的学生,她写道:“就算遍体鳞伤,也要赢得漂亮。”

面对自卑内向的学生,她写道:“森林之王老虎也是独来独往的,孤独内向并不影响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面对努力后没有起色想放弃的学生,她写道:“每一棵草儿都会开花,春天来了,连小葱都要开出蒲公英那样的一团白花,为何不坚持着,灿烂一次呢?”

篇3

2019年,乘着集团化办学的东风,50岁的于洁如愿以偿,以轮岗的方式前往偏远区镇带班。起初,很多人不理解,问她为何这么“折腾”?于洁说:“生源就是资源,问题就是课题。我就是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走进学生的心里,在这块肥沃的土地里种桃、种李、种春风。”

从教33年,班主任做了32年。面对一个又一个“放牛班”,于洁用十八般武艺打造正能量班级,培养阳光学生。她创设了“每个学生担任一项班级事务,三年做好一件事”的规矩,增强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的责任心;还创设“今天于老师要向谁学习”“每月风云人物”“感动班级八大人物”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激励着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篇4

她曾为父母离异的学生带了整整两年的早饭,用真心实意让学生重回学习正轨;曾经的“问题学生”在她悉心指导和感化下,如今被选为全国创新创业专家库成员,成为高校的创新创业导师……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这也更加坚定了于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价值,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不以成绩论英雄。”于洁说,“搞教育没有技巧,就是一颗真心,一片真情。”

8本教育专著、400多场个人讲座……踏上三尺讲台后,于洁始终坚信最好的教育就在日常生活里、在教师的爱心里、在学生的成长里、在教师的专业素养里。

33年荣誉满满,但于洁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我一直记得在刚入职时,父亲在第一个教师节来临时给我寄了一张贺卡,上面写的是:教师不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更是人生境界走向圆满的过程。”于洁说,父亲的这句话深深触动着她。

篇5

在于洁半路接手的班级里,王同学是个非常内向的男孩子,成绩倒数,英语一个单词也不会读,上课提问就是默默地站着。那中考口语考试怎么办呢?把于洁这个班主任愁死了。

放学后于洁请英语课代表留下来一遍一遍教他读单词,再请他读给于洁听。然而,教了半个小时,最后还是一个单词也不会读。和王同学的妈妈沟通,王妈妈说,“老师,我和他爸爸的工作是全年无休,孩子只能靠他自觉。”于洁的心一下子疼极了。想起王同学的沉默寡言,想起他看也看不清的中文字,想起他的低分成绩,想起他跟读英语时满脸通红,于洁特别想知道他的一日三餐吃了什么,他在家里如何捱过一年又一年的孤独。

放下对他成绩的纠结,于洁在“每日一记”师生交流本里和他东拉西扯聊聊天,说说自己一天遇到的倒霉事和小确幸,哪怕他的“每日一记”依然是三言两语纯属应付作业,于洁还是认真地修改了他文字里写错的字,并继续把他当个朋友一样用文字聊天。

渐渐地,他的日记长一些了,字也清晰一些了,于洁发现他虽然不爱说话,可是班级里的一切他也都看在眼里。

篇6

在2013年,于洁设计了“家校之桥”日记本,至今已经积累了五千多本。在日记本内页的左侧是“于老师日记”,右侧则是留给学生们的课后作业记录与“每日一记”,她坚持每天花费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文字与孩子们对话交流,在快节奏的时代里,用这样一种慢方式,慢慢敲开学生们的心门。

她自费印刷了《家校之桥三年的缘》,每天和学生共写师生日记。每天写“于老师日记”,每天批阅学生的“每日一记”,工作量很大,于洁坚持了下来。她知道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渴望倾诉的,她愿做最好的倾听者和陪伴者。

“学生内心实际上是渴望与成年人交流和得到引导的,这与我们之前认为学生不愿与成年人沟通的刻板印象不同。实际上,他们对父母可能表现出叛逆,对同伴有所保留,但通过文字交流,而不是直接的口头说教,他们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我得以以朋友的身份进入学生的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允许我持续关注每个学生的日常状态,及时了解并解决班级问题。”于洁说。

篇7

那个时候真的是年轻气盛,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后,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我开始质疑我自己,那如果我去教不好的生源呢,我还会教书吗?然后就是挑战自己,但在这个挑战的过程中,我重新认识了教育。正如于洁所说,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中,她重新认识了教育。那教育,是什么?

教室里,于洁用一抹抹亮丽色彩点染出的温暖,曾经流淌过她的每一间教室。而她在5000多本“家校之桥”日记本里,和学生们的“笔谈”,也让她悄无声息地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

于洁说:“就像涓涓细流一样,慢慢去走进他们心里,而不是瀑布冲击他,师生之间应该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彼此欣赏、彼此弥补,所以我把教育概括为四个字 ‘亦师亦友’。”

247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