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发布

| 泽慧

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4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生动讲述了李校堃、王芬、刘华东、于洁、彭玉生、黄柳平、周树强、周兴露、高金荣、周晓玲等人的故事。

2024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发布

2024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发布(篇1)

高金荣,甘肃省兰州文理学院艺术职业学院教师,国家一级编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甘肃省第五届、第六届委员,甘肃省第八届人大代表、常委。

“一个人一生做一件事足矣!”这是1988年时任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给兰州文理学院高金荣教授的总结。这句话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从青丝到白发,如今已年近90岁的高金荣教授依然坚守在敦煌舞教学的第一线,将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潜心教书育人,专注于舞蹈人才培养,用舞耕耘,用爱播种,阐释了“择一事,终一生”的责任与担当。

195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崔承喜舞蹈研究班的高金荣,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毅然辞别了京城年迈的双亲,去宁夏文工团当了一名普通演员。

后来,甘肃省歌舞剧团成立后,高金荣便调到兰州。这一来就是半个世纪。

1974年,甘肃省创办第一所艺术学校,上级指派高金荣作为创办人之一。在简朴的只有一张桌子,三、四把椅子的情况下投入了新的工作,直至后来把甘肃省艺术学校办成了全国重点中专院校。这可谓是“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她的根深深地扎在了西北这片黄土地上。

1979年,大型舞剧《丝路花雨》的成功演出在全国舞蹈界引起巨大轰动。艺术嗅觉敏锐的高金荣反复琢磨《丝路花雨》的舞蹈语汇,萌发了把敦煌壁画上的舞姿引进舞蹈教学的想法。

之后,高金荣立志开创一门敦煌舞蹈课程,千万尊彩塑和无数幅壁画就是她的课本。从此,她将敦煌舞的研究和探索作为她一生的追求,开创了敦煌舞流派,成绩斐然。

那些日子,高金荣把临摹的200多幅壁画舞姿图挂满办公室,仔细观察比较,研读大量的文献、史料、艺术资料,写下了十万余字的笔记。

高金荣一边创作一边在课堂上教授,通过实践再进行修改,让静态的艺术复活为生动鲜活的舞蹈艺术,创建了风格独特的敦煌舞蹈教学体系。这不是对壁画艺术的简单复制,而是以敦煌壁画为母体,融合本土审美和现代追求,凝聚中国自身文化传统的力量创造出来的。

2024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发布(篇2)

2021年秋天小天翼入校时,周兴露带领教师团队对他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行为观察记录,发现他在自我行为约束上存在困难,他会在课堂上不顾纪律随意表达自我想法,课堂上还会离开座位随意跑动,且好胜欲、表现欲较强,还有强烈获得“第一”欲望,如若反之,情绪就极为不稳定。

针对小天翼的情况,启智团队为他制定适宜的IEP对其进行相应的行为矫正。经过一学期的行为矫正,小天翼从需要老师肢体辅助下才能坐好、约束自己,到只需老师言语提示就能够遵守课堂纪律、不随意离座,且能够通过举手向老师表达需求。启智团队再次对小天翼的能力进行评估,结果确定他能够适应普通学校的学习,这意味着小天翼可以从启智学校“毕业”啦!

2022年春季,小天翼转入红花岗区第二小学就读。

离开启智学校那天,小天翼对班主任黄连雨说:“黄老师,这学期上课我没离开座位乱跑了……”

“走出校门时,小天翼牵着爸爸的手,对我们挥着手说:‘校长,老师,我走啦!’当时我们的眼眶都湿润了。”周兴露告诉记者,看着孩子健康自信的模样,小天翼的爸爸眼里也闪着激动的泪花。

特殊教育,比普通教育更需要有“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小静是一名孤独症女孩,有语言障碍,吐字不清,精细动作较差,情绪不稳定。为了能够针对性的帮助小静,周兴露与教师团队为其量身制定了个别化教育计划,一对一开展送教上门工作。通过3个学期的学习,小静进步很大,现在她已经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认知和感知能力也提高很快,现在她已经学会说五个字以上的句子,会读写数字1-100,还学会了穿衣、洗脸、洗手、如厕这些基本生活技能。

看到孙女这样的变化,小静的奶奶将“细心呵护、关怀备至、爱生如子、以爱育人”的锦旗送到学校,以感谢学校及老师对孩子的辅导和关照。

“这面锦旗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褒奖,也是对我们付出的肯定,更是鞭策我们继续前进的力量。”周兴露说。

特殊教育的意义在于点“草”成“花”,让残疾孩子有一技之长。患三级智力残疾的阳阳(化名),于2015年转介到启智学校就读,刚到校时他自卑、怯懦,脾气暴躁。

教学过程中,周兴露和老师发现阳阳在运动方面很有天赋,于是让他尝试参加社团活动——特奥运动队羽毛球、垒球、短跑等项目训练。2021年10月,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特奥羽毛球项目中斩获男子单打冠军、双打亚军。2022年5月31日,阳阳还被评为2022年遵义市“最美少年”。

特殊教育,旨在为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融入社会。

多年来,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努力下,一个个像小天翼、小静、阳阳一样的孩子,在阳光下健康快乐成长。

从周兴露义无反顾走进启智学校的那一刻起,她便拥有了一份爱的艺术,那就是对学生的关爱与宽容、鼓励和陪伴。

11年来,周兴露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她用坚守点亮特殊孩子的心灯,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特殊教育事业,她用不懈的努力,践行着最初的诺言:让这群特殊的孩子活出生命的精彩。

2024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发布(篇3)

王芬,山东大学教授,1995-2006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2003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山东大学考古学院院长、博物馆馆长。近期研究方向为新石器时代考古、聚落考古、陶器考古。入选长江学者青年学者。曾获首届中国考古学学大会金爵奖,其主持的焦家遗址考古发掘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7年度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中国考古学会发布的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等荣誉。

01、铸魂育人 乐教奉献

她二十多年如一日,着力于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和科教融合育人,讲台、田野和实验室都是她的课堂。她深耕田野考古和实验室教学,先后带领10个年级的本科生、16个年级的研究生长期扎根田野,在山东即墨北阡、邹平丁公(2014)、章丘焦家和安徽固镇垓下等遗址高质量完成考古实习任务。

她负责“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田野考古学”“考古学理论与方法”“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等课程的讲授,相关课程获评“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虚拟仿真课程和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等。

她潜心于考古学国家急需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考古学拔尖人才培养路径,依托考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技考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一级博物馆、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吴金鼎特色班等平台,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14家单位签署学生联合培养协议,探索从本科到博士的贯通式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建设”联合发展的新驱动。

02、田野考古 探源文明

她以参与“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等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为主轴,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先后主持山东即墨北阡、章丘焦家,团队主持日照两城镇、上海松江广富林、安徽固镇垓下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多学科合作研究。

自1999年,王芬教授便长期参与和美国耶鲁大学合作的鲁东南两城镇聚落考古,该课题设计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模式是中外合作考古的成功案例。2007年以来,即墨北阡考古在比较小的发掘区域内对聚落布局和聚落变迁做最大化解读,创新性探索史前贝丘基层聚落的田野操作和综合研究。

2016年以来,王芬教授聚焦中华文明起源等课题,负责的焦家古城考古确立了黄河下游地区目前年代最早的城址,这是一处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原生型“古国”的代表,立体呈现了中国文明起源阶段的黄河流域历史图景。相关成果在《考古》,Science Bulletin,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等权威刊物发表,并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王芬教授围绕考古学科融合,聚焦黄河下游大汶口和龙山文化的陶器生产、流通和使用、先民食物结构、族群构成和关系等问题,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深入开展史前环境与资源、生业与手工业经济、聚落与社会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如首次提出并运用三元混合模型探讨古代居民的食物结构,具有创新性意义。

2024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发布(篇4)

王芬,1976年12月生,山东潍坊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考古学院院长,博物馆馆长。王芬1995年入学山东大学从事考古学专业学习,2006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研究方向为史前考古、聚落考古和陶器考古,她带领团队以参与国家重大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为主轴,参与主持日照两城镇、苏家村等遗址的考古发掘,特别是在焦家遗址确立了黄河下游地区目前年代最早的城址,有力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

一、无怨无悔 爱岗敬业

2006年8月王芬分配到上车湾镇中心小学,面对学校教师队伍的薄弱、学校领导的期待、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她扎根农村教育的信念很快坚定下来。在教学中,她认真备课,细心讲课,做好反思小结、阶段总结,经常与同教研组的老师探讨教法学法、交流体会、研讨经验,认真备好教案,力求上好每一节课。课余时间经常电话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向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等,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她和学生打成一片,把自己融入到班集体中,用高度的责任心去管理学生,用爱心去关心鼓励学生,用生机勃勃的创新之心引领学生,用十足的耐心教化学生。在历次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中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均名列前列。

二、奉献青春 大爱无疆

王芬认为,担任班主任工作就要克服“家长式”作风,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班级环境。在班级工作中,无论是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还是工作实践,她都充分发扬民主,提高班干部管理积极性。每到新学期开始,就要求每个学生就本学期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发表自已的看法,敢于献计献策,并要求每位班干部根据同学的意见和自己工作需求,拟定班级规章制度,这种做法既充分征求全体同学意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工作中,又能充分调动班干部积极性,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的工作过程是实施自己“政见”的过程。所以,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她的班主任工作既轻松而又见成效。多年来,她所在的班级各项工作都能顺利完成,班级师生关系和谐。

王芬爱生如子,关爱每一个学生,班上有一个学生,曾经一段时期,产生了严重的厌学心理,学习成绩急速下降,甚至上课和老师发生矛盾,她得知情况后,没有去批评他,而是及时和家长联系了解情况,并耐心的开导他,经过两周时间,这个学生的思想好转起来,开始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期末考试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她认为,爱的情感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只有真心实意的热爱学生,才能架起师生之间相互信赖的桥梁,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扎根农村 梦怀远方

在王芬的心中,教师的一切言行举止,都应当成为学生甚至全社会的楷模和表率。正因为她深知“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所以她常常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

王芬常常教育学生,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寻找机会经常做,一辈子做。她常常对学生说:活着就要做一个对社会和人类有用的人。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由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不懈的追求,王芬多次被学校和上级评为 “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现在她依然担任着数学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教育事业是她的挚爱,也是她的终生追求,做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是她无悔的选择!

2024年“最美教师”王芬事迹

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一名基层政协委员。没有惊人的业绩,只有平凡的琐事;没有显赫的荣耀,只有默默地奉献。2006年,王芬本科毕业,从大城市来到监利参加工作至今,一直扎根农村教育,无怨无悔地坚守乡村教育教学事业。

自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一天起,王芬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个好老师!凭着对事业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毅力、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王芬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16个春秋,真正做到了“为教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创新性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王芬教授主持的章丘焦家遗址考古发掘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和“田野考古奖”等业内重量级奖项,2018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2020年入选国家重大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期)”,是该工程13个重点遗址中唯一一处由高校负责的遗址,2021年入选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2021年列入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中“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2022年焦家考古与黄河流域文明探源研究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资助。

通过章丘焦家、泰安大汶口、滕州岗上等微观和区域宏观研究,王芬教授团队初步建立起基于田野源头材料的完整的理论探讨—案例实践—数据提取—分析阐释—验证完善的研究链条,现已尝试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土特点的聚落考古创新性研究模式,一定意义上在方法和操作层面形成引领和示范态势。王芬教授的成就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公众了解和认识中国史前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见解。

首次提出“化学考古”,致力学科交叉融合

王芬教授首次在国内提出“化学考古”,并组建团队开设“化学考古”全校通选课,她带领团队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组建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联合攻关,不断提高考古发现和分析能力,做好考古成果挖掘、整理、阐释工作。

王芬教授团队贯彻多学科合作思路,运用化学成分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开展史前陶器的前沿研究针对国内从陶器生命史角度探讨史前陶器的路径和技术困境,建设山东大学陶器考古实验室,在方法论上率先搭建并优化了符合中国实际,且被国际同行所推崇的陶器产地、流通和消费等链条式研究的分析规范。这套方法论体系对陶器研究过程中样品的选择、标本的制备、检测的过程和数据的解读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提供了具体的分析规范和方法论参考,同时对规范国内陶器产地的操作过程起到了标杆作用。

她负责的北阡考古项目采用多学科合作的团队研究模式,对胶东半岛的贝丘遗址经济形态、生业模式、环境和海岸线的变迁、人与自然、资源(特别是海洋资源)之间的动态联系等问题展开讨论,团队其他成员负责的石器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体质人类学、环境考古等中期研究成果也一并结集出版。她的工作在推动考古学科的发展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辛勤耕耘考古教育,培养人才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王芬教授长期奋战在考古教学第一线,着力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过硬的学术素养、广阔的学术视野和长远的发展潜力。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9年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成为全国唯一历史学院(系)。

在构建“课堂、田野、实验室三位一体考古教学体系”中,王芬教授坚持教学相长、筑牢根基、交融创新三原则,实现课程思政、知识体系和实践创新教育有机统一,学生宏观的田野理论构架能力、过硬的田野遗迹辨识能力、精细的田野信息提取能力和综合的分析阐释能力均得到培养和提升。王芬教授讲授“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等核心课程,还承担教育部2022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研究课题“新文科背景下考古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此外,她引领学生走进赛场,2021年指导刘同学学生团队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二等奖和华北赛区一等奖。鼓励学生走进基层和社区,在社会实践的广袤土壤中淬炼品德素养,其学生宋同学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优秀个人,王同学等获评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省社会实践优秀学生等荣誉70余项。

2024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发布(篇5)

王芬,中共党员,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山东大学国家级考古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教授。1976年出生,2006年7月参加工作,教龄17年,先后获得“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课题、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出版大型考古报告《两城镇—1998-2001年发掘报告》《开州余家坝》,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考古》《考古学报》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王芬团队坚持围绕重大历史问题集中力量攻关,长期致力于中国田野考古、聚落与社会考古等研究,在实证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其以鲁东南地区聚落考古、章丘焦家考古为代表的考古工作,在以聚落考古为导向的学科转型中走在中国前列,为探寻中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之路作出“山东贡献”。先后主持上海广富林、山东即墨北阡、章丘焦家、莱州吕村、安徽固镇垓下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多学科合作研究,参与主持日照两城镇、苏家村等遗址的考古发掘。

其中,章丘焦家遗址获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和“田野考古奖”等业内重量级奖项,2018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2020年入选国家重大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期)”,是该工程13个重点遗址中唯一一处由高校负责的遗址,2021年入选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2021年列入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中“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2022年焦家考古与黄河流域文明探源研究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资助。

王芬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串联技术-生业-社会,探讨中国东部地区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图景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密切考古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意图探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图景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王芬教授呼应时代使命和社会期盼,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展览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生动讲述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作为山东省政协委员,她积极建言资政,关于立体再现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资政报告获得国家领导人批示。

2018年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遗址特展”,这是高校考古实习成果首次以遗址特展形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该展览精选了230余件文物,通过场景复原、三维成像、数字视频等多种手段,生动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2023年,她与良渚博物院联合举办“东方五千年——焦家遗址与良渚遗址联展”,与山西博物院联合举办“东成西就——两个十大考古发现与中华礼之源”等展览,让文物和考古走向大众,以文化滋养公众精神世界,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2024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发布(篇6)

王芬,197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2006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山东大学国家级考古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

2006年王芬毕业留校,讲授“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等核心课程,积极参与构建“课堂、田野、实验室三位一体考古教学体系”。田野考古发掘又称“考古课程的核心和灵魂”,她先后带领9个年级的本科生、15个年级的研究生长期扎根田野,在山东即墨北阡、邹平丁公、章丘焦家和安徽固镇垓下等遗址高质量完成考古实习任务,近5年来承担本科生860个课时,研究生720个课时。承担“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考古学概论》教材中篇幅最大的第三章“分期与考古学文化”的撰写,担任该教材编写组秘书。在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学系采用的考古教材《A Companion to CHINESE Archaeology》中,承担重要章节的撰写。

在她领队负责的焦家遗址考古实习遗址中,与聚落考古发掘理念、考古信息精细提取和阐释、多学科合作体系构建紧密结合,已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特点的聚落考古创新性教研模式,在方法和操作层面形成引领和示范态势。负责的“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2021年入选“双万计划”山东省一流课程,第二负责的“人类骨骼考古”2020年入选首批“双万计划”国家一流虚拟仿真课程,参与和组织授课的“考古学导论”也入选首批“双万计划”国家一流课程,2021年承担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立足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考古+”本硕博衔接是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承担教育部2022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研究课题“新文科背景下考古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着力培养学生宏观的田野理论构架能力、过硬的田野遗迹辨识能力、精细的田野信息提取能力和综合的分析阐释能力。在精耕细作中充分发挥“一流课程”的引领作用,其课程一直位于学生课评成绩最高的行列中。

2024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发布(篇7)

王芬担任山东省政协委员,积极建言资政,2022年资政报告“关于深化焦家遗址发掘保护、立体再现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建议”获国家领导人批示。坚持新发展理念,对标“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要求,发挥“立足济青、服务全省、辐射全国、联动全球”优势,全力服务山东建设发展。结合地方文化建设,承担多处主动性考古发掘,并配合基本建设项目开展考古勘探工作,

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己任,勇作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先锋队和排头兵。积极参与“史学奥林匹克”之称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担任该国际盛会之章丘卫星会议“龙山文化与早期文明”的会议秘书,承担会议组织工作,会议在国内外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让文物活起来,讲述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呼应时代使命和社会期盼,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展览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为揭示中华丰厚文化基因、坚定文化自信做出考古贡献。作为考古方面的策划人,2018 年 7 月“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国家博物馆,这是作为高校考古实习成果首次亮相国家博物馆。展览精选 230 余件文物,分横空出世、王者之城、礼制先河、工艺流变四部分,运用场景复原、三维成像、数字视频等多维度讲述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展览历时两个月,吸引了数十万人次驻足观展。《人民日报》进行专题报道,称“‘礼出东方展’给了大众认识、了解和释读这一考古文化的机会”,展览也引起 The Telegraph 等国际媒体的关注并给予高度评价,另外,这也是高校考古成果第一次以特展形式走进国家最高“文化殿堂”,彰显出其重要社会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

王芬先后获得“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023年“齐鲁最美教师”等荣誉。她所带领的团队坚持围绕重大历史问题集中力量攻关,长期致力于中国田野考古、聚落与社会考古等研究,在实证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2024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发布(篇8)

从事教育33年、创建了汇聚全国近万名教师的交流平台、用真诚叩开学生的心门......在苏州昆山有这样一位教师,她是学生们口中的“仙女”,始终面带春风般的微笑,将希望的种子从城市播撒到乡镇、农村。只因她觉得:师生一起发光,才是教育最美的风景。

双肩包里的秘密

挑了一件浅蓝色长裙,换上杏色高跟鞋,于洁从出租屋出发,和我们一路闲谈,向学校走去。和这仙气飘飘的一身有些违和的,是她的黑色运动双肩包。面对我们的好奇,她菀然一笑,“这里装了秘密,等下你们就知道了。”

开学第一周,桂花悄然盛开,空气里已然有了秋天的味道。于洁仰头吸了吸鼻子,“又是一年新征程。”

第32年做班主任,第33年教语文。在她虚岁54岁的时候,来到了工作生涯的第六所学校——昆山市淀山湖中学,成为了初二(6)班的班主任。

从昆山市区开车到这里,需要一小时左右。于洁选择了在学校附近租房子,这也是她第三次为了离学生们更近一些,而在外租房。

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周,也是在她手里刚初三毕业的学生们进入高中的第一周。于洁拿出手机,向我们展示他们发来的信息。

“她以前常因为回答问题声音轻而被我一再要求‘你说得很好,再响亮一点’。”学生小慧发来的喜讯让于洁陷入回忆,昔日这个腼腆害羞的女孩,如今当上了新班级的班长。

而小胖发来的消息更振奋人心,在于洁的鼓励培养下,他在参加的比赛中获得了江苏省总分排名第一的好成绩,被推荐进入国赛。“我去天津比赛的时候您来看看呀。我要为您争光!”

初见小胖时,他还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顽皮的性格让不少老师都很头疼。然而,于洁却在他身上发现了隐藏的朗诵能力。而这个看似“油盐不进”、喜欢和老师唱反调的小男孩,也在悄悄地观察老师是否真心待他,当感受到于洁的真诚时,就毫不犹豫地敞开心门,跟随老师一路前行。

下课铃响起,安静的走廊热闹起来,学生们结伴走向食堂。于洁从回忆中回过神,拿起书包冲我们一笑,“现在揭晓书包里的秘密。”

小面包、华夫饼、曲奇饼干.....这是于洁为班上一个孩子准备的“特别午餐”。

“这个孩子比较特殊,他很抗拒去食堂吃饭,每天自己带饼干来学校,但是有时候会忘记。”担心他饿肚子,于洁每天都会在包里准备几样面包点心。这是她双肩包里的秘密,也是叩开学生心门的钥匙。

日记本里的真心

对于如何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于洁总结,“唯有真心换真心。”

桌上厚厚一叠“家校之桥”日记本是今天上午刚收上来的,里面有孩子们或长或短的青春期记录。有的苦恼自己上课走神,有的立志要为班级做更多贡献,有的满怀喜悦地和老师分享新鲜事,还有的形容于老师像个仙气飘飘的仙女.....

为了和学生更好地沟通交流,于洁于2013年自己设计了这本“家校之桥”日记本,封面上一道大大的彩虹寓意美好灿烂的未来。内页的左侧写着“于老师日记”,而右侧的空白处留给学生记录课后作业和写日记。

10年,5000本日记。每天,于洁都会自己先写一封长长的信和学生们对话,用一字一句的真诚,搭建起和学生的心灵之桥。

翻开最上面的一本,这名学生第一天的日记只有略带敷衍的一个短句,“我学会了打篮球”。而对于这一小句话,于洁足足回应了三行字,从肯定他学习篮球的行为,到表扬他写对了“篮”字,每个字都饱含温暖与鼓励。

收到这样真诚的回复,孩子第二天、第三天的日记明显长了不少,不仅用心记录了当天的课后作业,还倾诉了自己的困惑,结尾一句“好烦啊!”让人能想象到这个小男孩写日记时皱起的眉头。

而于洁看到的,是这个孩子慢慢敞开的心门。

247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