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扶贫人先进事迹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事迹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美扶贫人先进事迹,欢迎阅读与收藏。
最美扶贫人先进事迹【篇1】
一边是脱贫攻坚第一线,一边是瘫痪在床的女儿,家住__县__镇__村四组的__夫妇,用爱与担当撑起大家与小家的脊梁。他们是“扶贫伉俪”,更是女儿头上靓丽的天空。
搬砖、刷墙、砌墙,只要能挣到一份工钱,__几乎忘记了什么叫苦。夫妻俩每天坐在床头轮番给女儿喂饭,然后自己再吃,这习惯,他们已经保持了18年。
__夫妇有一个残疾女儿,叫__。20__年,__生下来以后,每天就是日夜的哭。“我们把她带到__去检查,拿到结果的一瞬间,我就崩溃了。”__说,孩子检查后确认是先天性的脑积水。从那时起,一定要把女儿的病治好,成了__夫妇最坚定的想法。
“为了给孩子整病,我们那个时候把房子卖了,反正只要能治好她,我们无论怎样都行。对孩子,我们绝不放弃。”__的妻子喻兴玲抹着眼泪说,为了给孩子治病,哪里能够挣到一块钱,他们夫妻俩就去哪里。
直到医生让孩子保守治疗了,__夫妇才终于将女儿接出院。但高烧、腹泻却时常折磨着__,家里木柜中放满了各种各样的药物,堪比一个家庭“小药房”。
“平时吃饭、喝水,__都要__夫妻俩喂,对于这个残疾姑娘,他们真的是尽心尽力的照顾她。”谈及这个破碎的家,邻居马青云感叹说。
因为给女儿治病,夫妻俩不仅卖掉了房子,还到处欠债,20__年,他的另一个孩子出生,家里的负担变得更重了。但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了__撑起这个家庭的决心。同一年,他用仅有的积蓄承包了__至__改扩建工程的一个小项目。妻子在家坐月子,__则背上患病的女儿,带上食物和水来到工地,既当工人又当奶爸。
后来,沪蓉西高速公路、宜万铁路相继开工,夫妻俩凭着东大线工程的好名声、村里的好口碑,接连承包了一批工程项目。__从一个小工逐渐变为包工头、小老板,后来,他去往武汉、__打工,并成立了自己的`装潢施工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还清了债务。
自己挣到了钱,__夫妇决定回乡发展,因为他们忘不了那些在女儿重病期间、在他们一家人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们的父老乡亲。夫妻俩决定把产业带回村里,带领乡亲们一道发家致富。
20__年,__成立__县坤鹏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动农户统一种植,保价收购。__走家串户,免费为社员发放蔬菜、药材种子和肥料,成了全村的产业发展领头羊。
20__年,__担任起村里的后备干部。20__年5月,他进入__村支“两委”班子,担任村支部副书记。妻子喻兴玲也不甘落后,她被村民推选为村妇联专职副主席。“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夫妻俩互相勉励着。
给聋哑孤寡老人当长辈;给帮扶对象送去衣物、棉被;帮贫困户修通公路……夫妻俩把村民当做自己的家人。为精准把脉村情,夫妻俩跑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提出了建立小水果采摘观光主题园,蔬菜、药材产业示范带的未来规划蓝图。
整日为村民奔波的__,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铁杆支书”。20__年7月1日,他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家人全心全意地支持我,我一定要努力奋斗,把我们__发展得更好,让全村老百姓欢腾起来。”__说,只要心存一份感恩,就能用梦想之光照亮身边的每一个人。对于未来,他信心十足。
最美扶贫人先进事迹【篇2】
有她在,困难群众便有了贴心知己,乡亲们脱贫也有了主心骨。山寨庭院,田园地头,到处都留有她的足迹;寒来暑往,每一个贫困家庭都有她的关爱传递。她便是老百姓口中的“扶贫大姐”——__县接待办驻__镇__村“尖刀班”班长__。
20__年初,根据县脱贫攻坚1号令的指示,每个县直单位要派一名副职领导任“尖刀班”班长,__主动请缨。
事实上,__的女儿刚上初一,丈夫工作繁忙、又不精通家务,正是需要__的时候,但她表示可以克服困难,还是毅然决定驻村。
20__年2月26日,__正式驻村上岗。
初到__村,__对村里情况不了解,各项工作无从下手,她便一家一家的入户走访,全面摸排每户水、电、路、网、房及产业发展情况。
在__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密密麻麻的工作日志,笔记本上记录的时间甚至精确到分钟。她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渐渐被大家熟知,村民们开始对这个城里来的女班长刮目相看。
在低保评定工作中,__带领“尖刀班”挨家挨户核算收入,通过民主评议,最终确定低保户17户。“低保从30户一下减少到17户,还实现了村内稳定,这是我没想到的。”村里的老支书高龙梓惊讶地说。
在走访中,__发现群众最关心的是道路的建设。于是,她带领驻村队员充分调研,制定了__村道路建设补短板实施方案。为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她组织“尖刀班”每周现场调度,倒排工期。目前,全村新修5.5公里硬化路,整修5.85公里砂石路,村级道路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20__年6月至7月,__村连续遭受两次冰雹灾害,部分农户种植的烟叶绝收。灾情发生后,__迅速带领“尖刀班”成员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现场查灾核灾,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同时,联系保险公司,为村民挽回了不少损失。
在走访一组村民张世明家时,__得知他的妻子患有精神病,两个孩子一个在外务工,一个在读初中,一家人还居住在老土坯房里,生活环境极为恶劣。得知情况后,__迅速与村镇办联系,为张世民家申请了贫困残疾户危房改造,并且争取到最大扶持额度。
“现在房子的主体已经完工,只等安装门窗了,现在国家的政策真是好,也真要感谢向班长他们呀!”张世明激动地说。
“心中有民,方知精准须实践;脚底沾泥,终觉扶贫要躬行。”__始终心怀这样的信念,把精准扶贫工作当作自己的使命,努力为村民谋福祉,为全村谋发展。
最美扶贫人先进事迹【篇3】
“我们的黑猪吃草、散养,绝对保证原生态养殖。”1月21日,__县__镇__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生态农业基地,总经理__正在给顾客介绍黑猪的养殖方式。
去年腊月,每天都有大批顾客来到该生态农业基地,把订购已久的黑猪屠宰以后运回家去。
而在5年前,这个基地还是一片荒凉的山坡地,让这片土地发生神奇蜕变的,正是该公司总经理、__镇__村村民__。
十多年前,刚刚中专毕业的__,怀着跳出“农门”的梦想,只身离开山村到外面闯荡。通过开超市、开商场,他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
但每年春节回家,看到家乡山路崎岖、房屋低矮简陋的凋敝景象,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返乡创业一直是我的梦想,我希望改变家乡的面貌。”20__年,__回到__村,投入全部积蓄,成立了__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和__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余亩,开始养殖山羊、种植葛根,经济收入逐年递增。
“一个人富裕了算小富,和父老乡亲一起致富才算大富。”怀着这样的信念,__发动周边农户到公司就业,还采取入股分红的方式,带动村里150余户农户共同发展梨树种植。
“现在种梨树,我们夫妻俩一年可以赚8000元,果树成熟后,我们还可以拿到百分之三十的收入。”20__年,__村四组村民张发财将土地全部入股合作社,一年下来,老两口收入增涨不少。
20__年,__又引进30头鄂西黑猪。在去年5月的__黑猪订购会上,__打造的“__黑猪”品牌一经推出便一炮打响,短短几个月时间,300余头黑猪被订购一空。
如何真正实现生态农业发展?这是__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请来专家现场指导,并与省农科院畜牧所、果茶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经过考察和试验,他建立起“种植的'牧草和甜玉米秸秆喂养牲畜,牲畜的粪便用于肥田种植果树”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1000余只山羊、400余头鄂西黑猪、500亩梨树、20__余亩改良的天然草场……在发展基础农业生产的同时,__还相继建立了生态养殖园、绿色种植园、科普示范园。如今,__村已然变成了观光采摘、农旅融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全村共有90户333人实现了脱贫。
__表示,下一步,他还将投资473万元,在__村集中安置点建立产业培训中心,对贫困户进行定期技术培训,为全村村民脱贫致富打牢基础。
脱贫先进事迹1
张金顺,出生于1968年,是土生土长的谭家庄人。一家五口,两个儿子外出打工顾不上家里,他既要照顾年迈体弱的母亲,又要带年幼的孙子,仅靠着种几亩地的玉米,靠天收的产量,过着拮据的生活。
后来听别人讲,赶马车能赚钱,于是他筹资买了一匹马赶起了马车,为了能多拉一点货物自己也变成了"马",上坡要推,下坡防滑,历尽千辛万苦可依然改变不了贫穷落后的面貌,结果马还死了,怎么办?自己是家里的支柱,也是全家人的希望,所以必须干。
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干劲,张金顺把眼光再次投向家乡的群山,谭家庄村虽然很穷,但荒山野岭却很多,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回旋——养羊。
心动不如行动。自2014年张金顺开始他的养羊之路。于是他当起了"羊倌",但是,养羊是一项非常辛苦的事业,他的羊主要是以放养为主,不管天有多热、多冷都必须去放。刚开始的时候,养的是本地白山羊,白山羊的个头小,长得慢,一周岁的羊只有10至20公斤,经济收入低。后来他在县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引进了"小尾寒羊"、"波尔山羊",使羊的品种得到了改良,一周岁的羊能长到30至50公斤,大大提高了养羊的经济效益,当年就赚了一万多元。
然而,乡邻有意见了,因为放羊,村里的粪便多了,整个村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粪臭,为此事他与乡邻们开始不和谐了。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最后他决定,迁场,于是他把养殖场迁至村子最边上的荒地,买不起砖,就用石头砌羊圈,由放养改为圈养。
尝到养羊甜头的张金顺开始扩大养羊数量,从十几头扩大到几十头,结果当年圈内羊痘传染死了三十多只,市场也因此羊肉价格大跌,一下损失5万多元。这对一个借钱买羊搞养殖,尚处于贫寒状态下的饲养者来说,其打击可想而知,不但损失惨重,还背上了一身债务。但他毫不灰心,在回顾自己进行养羊以来的出现的各类问题,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缺乏技术,不懂管理所致。于是他主动向农业技术部门求教,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当听说畜牧局为扶贫创业举办“养羊技术培训班”的时候,立即申请报名,培训期间经常向培训老师请教饲养中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还主动向专家请教养羊的专业技术,管理方法。经过培训,对羊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状更能准确的辨别和正确的防治方法,使用规范的管理,科学的养殖技术,已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经过四、五年的不懈努力,付出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张金顺与经销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但还请了债务,收入还逐年增加,年收入由万八千元到现在三、四万元。从一个背债过日子的贫困农民,变成一个年收入几万元的“羊倌”。张金顺希望通过自己养羊成功的事例,带动村里更多的人养羊,利用自己养羊积累起来的技术和经验,帮助更多的人靠自己的汗水和双手摆脱贫穷,发家致富。
最美扶贫人先进事迹【篇4】
王兆萍,家住雪山镇新民村王家寨小组,1976年12月19口出生,汉族,小学文化,现年41岁。家里有父母、妻子、2个孩子,共6口人,是左邻右舍羡慕的幸福之家。
前几年,王兆萍凭着一副好身体,到外面打工养家。一开始,王兆萍在建房处做些抬砂石等苦力活,后来他想到学点手艺回家建设家乡,于是在工地边做边学,吃苦耐劳,学会了盖房子的手艺活后回到家乡,他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规划建盖了自家明晃晃的新房。
近两年来,王兆萍做起了建盖新房的工头,他主动召集新民村部分贫困农户和他一起做,给贫困户脱贫致富找路子。有的贫困户还不愿意跟他一起做,说什么只是给他赚钱,这话传到王兆萍耳里,他疼在心里,急在身上。他马上通过周边了解说这些话的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了解到都是懒身子的家伙,他们对贫穷已经麻木了,口子是有一天过一天,对脱贫致富缺乏信心。王兆萍为尽快帮助这一部分人转变思想观念从而甲日脱贫致富,便把帮思想、扶志气作为扶贫的首要工作来抓。先后多次到贫困户家和他们谈心,告诉他们打铁需要自身硬,有好身体就是脱贫致富的最好本钱,要他们向跟着他一起干的人学习。他认真给贫困户分析脱贫优势,以理说服,以真情打动人心,在他苦U婆心的说服下,这些人终于觉醒,深受启发,纷纷表示,要树立信心,好好跟他干,争取早日脱贫。
如今,王兆萍带领新民村部分贫困户建盖新房干得热火朝天,建设家乡农村新房一间又一间,家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都是新气象。他带领的贫困户也乐坏了,人均月收入3000多元,年收入可达四五万元。大多数贫困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盖起了自家新房,一派脱贫致富的景象栩栩如生。跟着他一起干的部分贫困户学到了建盖新房的本领,也自己当工头做了起来。
正是王兆萍同志情系贫困户、爱洒乡邻间,新民村的扶贫工作才开展得扎实而富有成效,而王兆萍本人也被大家誉为脱贫致富的”贴心人“。
最美扶贫人先进事迹【篇5】
2016年,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放弃更好的选择回到家乡百色支援建设,成为广西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之后,她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埋头苦干、不为名利,与群众日夜相伴,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群众做实事、办好事,为百坭村的脱贫攻坚倾注了心血和汗水。
在黄文秀的驻村日记里,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她对工作的认真投入,对驻村百姓脱贫致富的期盼。她帮助村子发展电商,让砂糖橘等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她为百坭村申请到通屯的路灯项目,在村里走夜路不再需要手电筒;她挨家挨户走访全村195建档立卡户,记录本上清晰标注着每一户的致贫原因......驻村满一年的她,汽车仪表上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她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跑完了长征,却因意外戛然而止。“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是扶贫干部们不忘的初心,黄文秀以生命赴使命,以忘我的情怀燃烧出信仰的火光。
黄文秀用短暂而优秀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年轻干部的担当和作为,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是新时代以实际行动坚守共产党员初心的典范,是新时代牢记使命为民服务的榜样。黄文秀是一朵“小红花”,她用信仰、信念、信心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靠担当和奋斗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将“红色基因”展现得淋漓尽致。“小红花”虽然倒下了,但她内心的坚定和执着,却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对未来长征之路的坚持,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
黄文秀就是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奋斗的一员,这种甘于下基层、乐于与群众融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干部人才,是一大批基层干部的缩影。送别这位倒在扶贫路上的年轻生命,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扎根基层、心系群众,胸怀大爱、无私奉献,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品质,方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凝聚拼搏奋进的力量。
最美扶贫人先进事迹【篇6】
在江边乡干田村委会绿差冲村有一名贫困户,他不但具有中国传统朴素和勤劳的美德,更具有新时期农民精明能干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敢想、敢干、敢拼,只要认准的事,不管有多么困难,必定做到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提起他,村里人无人不竖起大拇指,他就是当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白永云。现年52岁,初中文化,是一名土生土长本地农民,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由于好学,勤快,特别是在种植、养殖过程中,勤奋踏实,努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是贫困户中的典范。
一、种植户的示范人
2013年由于白永云长期慢性病与因学等原因,被纳入建档立卡户。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各项政策更多倾斜贫困户,个别乡邻就说:“老白,这回好了,被评上贫困户,啥都不用干就等着上边给钱花。”听了这些话,白永云心里很不是滋味,感到脸上火辣辣地刺痛。他常常告诉自己,不能啥事都靠政府,只要勤劳苦干,一定能够摘掉贫困的帽子。2019年以来,驻村干部和帮扶干部多次到他家制定脱贫规划,为他讲解脱贫相关政策后,他脱贫的决心更大了。
2019年,乡政府引进万寿菊种植,乡帮扶干部和农技人员多次到村里开展种植培训及动员工作,但是村里人习惯种植传统的玉米,认为这才是保险产业,不愿接受。帮扶干部多次到白永云家做动员工作后,坚定了他“要致富,不能等、靠、要”的信念。于是,当好多群众对该项目半信半凝、观望、不敢尝试时,他毫不犹豫地首次在自己家地里种植了3亩万寿菊。虽然万寿菊是一种新鲜的经济作物,谁也没有经验,但是他有一颗好学心、好问嘴,不知道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咨询技术人员等方式,来丰富万寿菊种植管理技术,他与公司的技术人员很快就成了朋友,经常到他的万寿菊地里现场指导,这一季,他家种植的万寿菊亩产达到3000多元/亩,利润远远超出玉米的价值,第二年,种植亩数由3亩扩至8亩,他的种植技术也成为了周边农户学习的榜样,通过他的示范,带动周边农户45户,167人种植万寿菊。
二、养殖户的明白人
由于自己患有心脏病的原因,不能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靠种植业的收入,很难供孩子读大学,外出打工又不实际,此时,正好遇到广东温氏进住弥勒,采取“公司+基础+农户+订单”的模式,因为投资大,很多人不敢尝试,他想:由于长年种植玉米,造成土地肥力下降,环境恶化,加之玉米价格低等原因,是时候改变产业观念了。于是,他坚信自己的理念:路是人走多了才成为路,什么事都有第一,才会有第二,所以,打铁还靠本身硬,报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找到温氏公司谈合作,并签订了保底协议,解决了养殖户销售难的后顾之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资金资助是必要的,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很快就拿到了10万元的创业贷款。2019年6月,投入8万元在离村子2公里的山上建成了江边乡第一幢温氏养鸡大棚。温氏集团、政府采取了一系例的扶持措施,建1个大棚,不仅有技术人员的跟踪、指导,还享受到了建档立卡户60元/㎡的圈舍补助及小产业补助。7月购进了第一批温氏鸡苗5000羽,他每天起早贪黑在地里认真地脱温、科学的防疫与管理,第一批温氏鸡于11月上市,每羽利润达5元,首批创造养殖利润为24000元,实现了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来脱贫,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贫困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18年6月,他的第二批温氏鸡4800羽出栏,每羽利润达5.6元,实现利润2.69万元今年有望实现年出笼1万羽的目标。看到效益后,去年年底该村3户非建档户与1户建档立卡户跟着发展大棚温氏鸡养殖,通过他的带动,使贫困户如期脱贫、摘帽,非建档户效益更佳的目标。
三、当地农民致富、脱贫的领头雁
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有多种、多样,有因病、有因学、有道路交通不便,有缺劳力、有缺资金、有缺技术等等原因,但是,他认为,要发展,还是要靠自己,不能存在“等、靠、要”思想,打铁还是靠本身,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发展就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奋斗,贫困只是暂时,努力才会见彩虹。从他认准了种植、养殖这条路,就开始埋头苦干,龙其是在温氏养鸡业上,他每天早出晚归,白天搞好养殖管理,晚上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增强致富本领,同时他四处拜师学艺,查阅了10多养殖技术书,并通过报纸、杂志、上网等各种途径了解最新的资讯。每逢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他必到场向农技员咨询科技信息,较全面掌握了本地鸡、温氏鸡的科技知识。就这样,他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灵活的头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现在,白永云已成了绿柴冲村农民的主心骨,农户有什么问题都愿向他请教,而他也总是毫不保留地教别人。古人言:“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我高兴,每个人活着的意义各有不同,谋生的'手段也各有千秋,不管你采用什么样的谋生手段,都应当尽力为国家、为贫困群众做一点有益的实事“这就是他干事业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