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之星个人先进事迹

| 郑航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事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迹具有概括标明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或材料的用途。那么事迹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奉献之星个人先进事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奉献之星个人先进事迹(篇1)

他,就是宜昌市民政局退休离休干部管理所副所长小胜。

一、用“心”做事,甘当老干部的服务员

小胜在工作中常说:“有幸为老干部服务,给他们送去党和人民的关怀,这是非常光荣的任务。”为了把这个光荣的任务完成好,他怀着对老同志的深厚感情,精心干好老干部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在多年的实践中,他摸索出一整套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规律,协助所长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为老干部服务的制度,创造了“三熟”、“四访”、“五心”服务工作管理方法。即:对老干部工作业务熟悉,对老干部工作政策熟悉,对老干部个人和家庭情况熟悉;对老干部重大节日必访、生病住院必访、特殊困难必访、思想有波动必访;对老干部要有爱心,为老干部服务要有细心、给老干部办事要诚心、接待老干部要耐心、做老干部工作要热心。

乐于为老干部办事--这是小胜始终持有的工作热情。一天晚上八点多钟,小胜刚进家门就接到电话,一位军队离休干部患急重症住进了市中心医院。他立即赶往医院,一面安慰家属,一面跑上跑下配合医院抢救,直到老同志脱离危险,天已经亮了,家属非常感动。这位获救的老干部说:“民休所对我照顾得太周到了,许多家属没有想到、没有办到,民休所想到了、办到了”。民政局机关一位退休干部的老伴病危住院,小胜不仅常去医院看望病人,还照顾老同志的生活。“从老伴病危时,他就一直陪着我,生怕我支持不住,直到老伴的后事全部处理完毕。他把我送到家里,做饭烧水把我安顿好,安慰我……直到我女儿来到家里他才离开。”这个老同志激动地对他的儿子说:“在民政局退休享福啊,在民政休干所的老干部更享福……”老干部们称赞小胜“想得细、管得宽,只要是老干部的.事,他总是能为老干部想到、尽力办到”。

再小的事也要当大事办--这是小胜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换块窗户玻璃、修理门锁,看似琐碎事,小胜都看成是老干部对他们的信任和期盼,做与不做、做好做坏直接影响民政休干所及其工作人员的形象。他十分关注老同志需要帮助的琐事、难事,知道的都会主动热心地帮助解决。有一年夏天,一位离休干部家里的电表坏了,他接到电话后,不顾炎热,骑着自行车及时到电力部门联系,来来回回跑了五六趟,为老人办理了增容申请和相关手续,在最短时间里,使这位老同志家里及时通电,安度盛夏。

急老干部之所急——这是小胜的办事原则。一位军队退休干部,因病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家属找到民政休干所申请享受护理费。小胜感到自己有责任为其落实政策做好服务工作。于是,及时向所领导报告,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按政策落实该同志的护理费待遇。他跑上级主管部门,请有关部门深入老同志家中了解实情,很快使其护理费待遇得到了落实。

多年来,他保持着两项纪录:一是凡有老同志病重抢救,不论昼夜、假日,一旦得知消息,他都在第一时间第一个赶到病房询问病情,积极协助做好抢救工作;二是凡有老同志去世,不分春夏秋冬,他总要第一个赶到殡仪馆,协调安排车辆、人员,布置灵堂,上门慰问遗属,帮助协调解决困难。25年来,他送走了近200位老人。

二、用“情”敬老,乐做老干部的知心朋友

老干部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小胜认真研读有关老干部工作的政策及规定,深入老同志家中调查研究。在处理每一件工作时,他都能熟练掌握运用有关政策规定,做好当事人的工作。

有一次,12位原619部队在1983年移交到市民政休干所管理的军队无军籍退休职工来到所里,要求将他们移交到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管理。理由是军休所管理,福利比民政休干所好,否则就要到市和省去上访。他一方面和民政休干所的同志热情地为老人们让座倒茶,另一方面认真听取老同志们反映的意见,与老同志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随后他又多次上门做老同志们的思想工作,讲清政策规定,让他们理解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怀。在他的努力下,这部分老同志的思想转变了,并且与他走得更近了。夏天,有20多位老同志找到小胜,他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与老同志们进行了详细面谈。原来是在执行《宜昌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监察局关于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津补贴规范化管理的通知》(宜市财预发[]18号)时,按照该文件规定津补贴发放的资金来源是“各单位纳入部门预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经营收入、其他合规收入和财政补贴收入”。但市民政休干所属于津补贴发放范围中的财政全额拨款经费事业单位。其经费都是财政拨款解决,没有文件规定中的各种收入。因此,民政

休干所服务管理的离退休干部津补贴经费均未得到落实。小胜向有关单位核实情况后向所领导作了汇报,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市民政休干所和主管上级单位及时向市政府领导汇报,协调财政,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小胜的行动也带动了身边的同志,他们在小胜的影响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克服老干部居住分散(156名老干部分别居住在5个区)、年高体弱(平均年龄78.5岁)、服务和开展活动难度大等困难,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使市民政休干所的老干部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三、用“脑”学习,勤当老干部政策宣传员

小胜对离退休干部有一颗赤诚的心,为了做好老干部工作,他永不疲倦地学习、创新。在新形势下,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离休干部“双高期”的特点,他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探索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他担任离休支部书记,针对离休干部“年龄高(平均84.5岁)、发病率高”,居住分散,行动不便的特点,将老干部的家庭住址及通讯方式登记造册,建立了送报刊上门和送学习到家制度,极大地满足了老干部政治学习的需要。同时建立了由老干部工作人员、支部书记、老干部子女组成的联络网;为每一位老同志建立了健康情况卡,做到老同志的身体健康情况、思想情况及时发现、迅速解决。无论下雨天晴,他总是骑着摩托车每周按时给老干部送报送杂志,给他们带去精神食粮。周富国、魏晏清都是近90岁高龄的老人了,因病常年住在医院,他就把党的政策、目前国家的形势及当前的工作情况送到病床前,让他们思想不落伍,深受老人们的欢迎。

每逢民政局有重大活动,他不厌其烦地通过电话的方式及时通知老干部参加,每通一次电话他都会给老干部送去一句问候、一片关心、一份祝福。他利用老干部支部学习活动的机会,向老同志们宣传老干部工作的政策,介绍民政休干所工作近况,让老干部对民政工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注意观察参加活动的老干部人数,留心他们的言行,以此来了解和掌握老干部的思想和身体状况;主动向老干部征求意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及时报请领导,及时反馈信息,在民政局党组和老干部之间较好地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小胜始终捧着一颗真诚的心,始终满腔热情地投身在老干部工作中,以爱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用情温暖了每一位老干部的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小胜的努力工作,离休干部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宜昌市离休干部先进党支部”,他本人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被评为“宜昌市老干部工作先进工作者”。

奉献之星个人先进事迹(篇2)

金融工作说到底是一个“钱”字,然而细究起来,却又不仅仅仅是一个“钱”字。农业银行把最广泛的资金吸收为存款,同时又把最多的存款通过贷款发放出去,中间还有许多细小环节,这是一个系统、有机而又复杂的运作过程。为此,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认真学习和钻研各项基本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了其基本资料和精神实质,并根据实际状况和自身特点,认真总结,做到业务操作又快又准。

除了用心学习金融知识,还积极参加国家认可的学历教育和职称考试,取得了保险代理资格证书,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严于律己,乐于奉献

在工作中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口勤、腿勤、不怕苦、不怕累,力争为大家办好事、办实事,主动承担打扫办公室的卫生,每一天提前半小时清扫。

春节期间是农行全年资金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身为一线柜员,发扬牺牲奉献精神,主动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时间,认真做好柜台业务,保证了全所的资金组织工作圆满完成。

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以良好的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职责意识,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以优质的服务,应对人民群众;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党组织对我的栽培和厚望。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始终把客户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标准。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各项工作。

善于总结,做好领导工作的参谋和助手

在一线柜台用心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及时对各种信息进行总结,提出推荐和意见为领导决策参考。

根据春节期间业务特点,向领导提出对客户进行细分,整合柜台优势,实行差异化服务,保证了工作的顺

利开展,提高了工作的整体效益。

在优化服务环境方面,用心倡导人性化服务,根据客户的实际困难,打印出温馨提示,给客户带来很大的方便。

立足本职,争创一流业绩

银行是国家融资工作机构,但衡量一个金融机构运行状况的硬性指标却往往是储蓄存款余额。为此,利用自己是本地人的关系,亲戚朋友比较多,主动上门宣传农业银行的业务品种,并且发动亲朋好友也成为农行的义务宣传员,大力宣传农行的特色产品,吸引了一大批客户到我行开户,今年仅亲友介绍的存款就近百万。

我决心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对工作的全身心的投入,树立坚定的信心,应对任何困难和挑战,把握人生方向,找准人生坐标,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素质,用心投身农业银行改革和发展大潮中去,让人生价值在农业银行改革中充分发挥和升华。

有一种事业,需要青春和理想去追求,有一种追求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力和心血汗水,我愿我所从事的金融事业永久年轻和壮丽,兴旺和发达。

奉献之星个人先进事迹(篇3)

小王,男,现年53岁,商圣街道冬青社区居委会干部,分管林业工作。

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帮助下,围绕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发展思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植树造林,从严管护林业资源,为城区山绿景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有:

一、思想政治方面

认真履行林业工作职责,坚定理想信念,服从上级林业部门的工作安排,遵守纪律,维护信誉,工作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认真钻研业务,尊重领导,配合领导做好各项工作,一直驾驶对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

二、工作方面

狠抓宣传教育工作,树立全民防火意识。冬青社区历来都把防火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护林首要任务来抓,在配合林业部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全社区每个村民小组刷写标语,在全村农户中发放护林防火户主通知书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防火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进入防火期后,我积极配合各级林业部门,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护林防火知识,采用书写标语和设置宣传碑,主要路口设置警示牌,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近几年来召开社区护林防火宣传会议40多次,宣传人数达4200人。登门宣传家访4000多次。在春节、清明等重点时段,由护林员专职看护,管好野外用火,使我社区从2015年以来没有发生一起林区火灾事故,从源头上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确保了我社区林区安全。

三、植树造林方面

从2015年至2019年以来,我社区因地制宜,适地种树。新造林1200余亩,划分责任到人,确保造林成效。由于管护措施得力,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顺利通过了县林业部门及商圣街道办事处的验收。

四、及时测报,降低病虫危害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能够做到随时随地发现异常情况后立即上报,由县森防部门进行鉴定。待确定后,严格按照县森防部门制定的防治措施进行防治,为淅川森林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奉献之星个人先进事迹(篇4)

小刘同志自2000年参加林业保护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丹江北岸林业保护区最前线,工作勤勤恳恳,激情昂扬,勇于担当,曾连续四年获得大石桥乡湿地保护区“青春守护奖”,2016年至2017年度大石桥乡森林消防工作先进个人。

2014年3月,小刘同志服从组织安排,从位置最方便、条件最好的贾洼保护站调到位置更远、社会关系紧张、资源保护压力最大的东湾村保护片区担任管护工作。自调任以来,小刘同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带领全村十几名护林员走村入户,先后对本辖区近百户林农进行了走访,了解林农的真实困难和想法,找出社区关系紧张的问题根源。协同相邻的贾洼与西岭共三村近五十名护林员从源头管理入手,形成联防机制,在资源保护上始终保持强硬态势,坚决禁止一根木头都不能运出保护区。小刘同志还创新工作方法,变被动防范为主动进攻。在单位配备车辆不足的情况下,不计个人得失,利用个人车辆积极进入保护区周边社区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每年发放森林防火标语和宣传资料1000余份。对老人,小孩和精神障碍等高危人群进行重点监控,确保森林火灾防范工作无缝隙无死角。仅用一年多点时间,使大石桥乡丹江北岸下自西岭上至贾洼近4000亩集中连片区成为一个“零”破坏资源、“零”火情火警、管理优秀的保护站。

小刘同志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森林火灾,重视扑火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牵头本辖区扑火队伍的建设工作,严格把关,在本辖区五个自然村中组建了一支由15个人组成的扑火队伍。建立联系卡,定期联系和培训,同时注重实战训练,在周边有火灾的时候积极及时出动参与森林火灾的`扑救。既帮助了社区扑救森林火灾又有效地锻炼了扑火队员,确保有一支“拉得出,打得赢”的护林队伍,守护保护区的森林资源。

正是由于有小刘同志这样一大批优秀的一线防火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大石桥乡丹江北岸保护区防火工作一年又一年取得了零火情发生的辉煌成绩,至今已经连续保持森林火情零发生率。

奉献之星个人先进事迹(篇5)

小德是美国一位研究蛇毒的科学家。他小时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被毒蛇咬死,就决心研究出一种抗蛇毒药。他从15岁起,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体,并逐渐加大剂量与毒性。

这种试验是极其危险和痛苦的。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大病一场。各种蛇的蛇毒成分不同,作用方式也不同,每注射一种新的蛇毒,原来的抗毒物质不能胜任,又要经受一种新的抗毒物质折磨。他身上先后注射过28种蛇毒。经过危险与痛苦的试验,终于有了收获。他一共被毒蛇咬过130次,每次都安然无恙。海斯德对自己血液中的抗毒物质进行分析,试制了一些抗蛇毒的药物,已救治了很多被毒蛇咬伤的人。

小燕,27岁,是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乡村医生。三年前小燕卫校毕业后嫁给了大塘村一个苗族青年成为一名乡村卫生员并且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间卫生室。

大塘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只有她一个乡村卫生员,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极其贫穷。人们向来缺医少药,过去,村里没有医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请鬼师驱鬼辟邪,或是用‘土办法’自己治疗,死了,谁也不知道是啥原因。现在,大家已经逐渐习惯了生病去小燕那儿打针吃药,有了初步的医疗保障。小燕,严格地讲不能称作医生,只能叫做‘卫生员’,因为她没有编制,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和其它待遇。由于工作环境差、入不敷出,我国的大部分乡村卫生员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小燕也遇到过相同的`问题,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药费,只能记账赊欠。某年初,一直赔本经营卫生室的小燕决定关掉卫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广东打工。当他们正准备出门的时候,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正好赶到。村民们掏出皱巴巴的一元、两元钱递给小燕:“李医生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这是我们还你的账,不够的我们明天把家里的米卖了,给补上。”小燕于是没有离开。这是小燕留在这艰苦的地方做乡村医生以来想放弃的一次。

奉献之星个人先进事迹(篇6)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她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灌溉着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我心中的老师是一位和气可亲,学问渊博的老师。她赐予了我很多学问,使我在学问的海洋中尽情的游览;她赐予我很多激励,让我在遇到困难时心情得以安静。她是我的语文老师——张老师。

张老师像慈母般的'关怀着我们每一个同学,学习中,她对我们有着很高的要求,非常严肃,经常引用名言警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来告戒我们:学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要趁如今年少,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她不仅课讲得好每一课都讲得那么活泼感人,那么使人简单听懂,真让人有一种设身处地的感觉。她喜爱在课堂上当众提问同学。倘若同学们答复得正确,她便细细地听,彷佛在赏识一首奇妙的乐曲,大声地说:“很好!”倘若有同学答得不好,她就关切地看着这个同学,一边说:“别紧急,好好想想。”一边给这个同学提示,还经常和我们商量问题,那时,我觉得她仿佛不是我的老师,而是一位好学的同学,她能够和我们平起平坐的交谈,没有老师的架子,所以我们都很喜爱她

张老师,您的付出终究会得到回报,尽管您那无私的奉献并不为了求得丁点回报,但是,我们将以最优异的成果,最真诚的爱来报答您,尊敬的老师,您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

奉献之星个人先进事迹(篇7)

小木,女,维吾尔族,1995年7月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学习护理专业,1996年1月参加工作,现在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卫生院玉斯屯克库拉斯村卫生室工作。多年来,汗克孜·玉散依木长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切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白衣天使职责。

立足本职 爱岗敬业

小木自从在村卫生室工作以来,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十几年前,在艰苦的条件下,没有通讯工具,没有交通工具,就靠步行到农户家里为他们看病,给他们讲解医疗知识,虽然条件艰苦,但她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她相信,终有一天医疗条件会好,就这样一个坚定地信念,使她一直坚持到现在,就是她这样坚定的.信念,任劳任怨,深得群众好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不忘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不熟悉的病情,她认真询问患者,并用本子记下来,回来以后,查阅资料,请教老医生,直到把问题解决她才能安心休息。她从来没有埋怨过,勤奋好学不断克服困难,逐渐当起了“乡村医生”这光荣而又艰巨的重任。

积极拥护医改工作

2016年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地区、县委政府要求标准规范村卫生室建设,实现诊疗室,候诊室分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齐全。按照乡镇卫生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她积极开展合作医疗门诊统筹,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汗克孜·玉散依木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她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

小木以她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她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心,也赢得了组织的信任。

23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