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

| 思恩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事迹吧,既然这样,那么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供大家参考!

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

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精选篇1

罗霄,男,白族,1978年11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大观街道三合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罗霄是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他始终怀着“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社区建设奉献,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初心,20多年如一日,努力为社区居民解难题,办实事,得到了社区群众的赞誉。

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精选篇2

杨云焱,女,1995年8月生,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祥城镇黄家田村村民。在她的人生旅途中,命运似乎并不眷顾她。在痛失母亲、姐姐和姐夫三位亲人之后,她义无反顾承担起抚养姐姐留下的两个遗孤。不仅如此,杨云焱还替家里偿还了近百万元的债务,这份坚韧和毅力让人肃然起敬。她没有被困境所吓倒,而是选择了面对,选择了担当。她的善举和勇敢感动了无数人。杨云焱曾荣获“云南好人”等荣誉。

坚守承诺 她替姐姐抚养两个孤儿

2015年,刚从西南林业大学毕业的杨云焱遭遇了家庭的变故,姐姐、姐夫相继患病离世,只留下两个孩子。为了给亲人医病,家里变卖车子,转让店铺,不仅花光了积蓄,杨云焱的母亲还向亲戚朋友借、找银行贷款,欠下近百万元的债务。可就在2021年,杨云焱的母亲也身患重病,不久离开人世。短短几年之间,三位亲人相继离世,一个原本美满的6口之家,只剩下杨云焱和姐姐膝下两个年幼的孩子。

“之前妈妈在的时候,我们一起还账,或者说还有个依靠,就是你冷了可以跟她说,饿了也可以跟她说,我妈走了之后,就什么事情都是我自己一个人。”杨云焱说。可为了信守在姐姐病床前许下的承诺,也为了给两个孤儿一个完整的家,她毅然扛起了生活重担,以“妈妈”的身份,抚养姐姐留下的两个孤儿。

从那以后,赚钱养家、照顾孩子便成了杨云焱的生活日常。洗衣做饭、接送孩子上下学、辅导作业……这些家庭琐事,充满了杨云焱的整个生活。每次孩子生病,杨云焱就整天寝食难安,分身乏术,恨不得自己替孩子忍受下所有的痛苦,让孩子健康成长。

坚守诚信 她替家人偿还近百万欠债

“人死债不能清,你要记住那些借钱给我们治病的人,一定要想办法把钱还给人家。”母亲临终前对杨云焱说过的话,她一刻也不敢忘记。

自从姐姐、姐夫去世后,她就和母亲一起还债,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偿还了40多万元。母亲去世后,尚未还清的近60万元的债务全部落在了她的身上。母亲生前留下的那些借条和转账记录,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无底洞,让她看不到希望。

为了早日还清欠债,杨云焱不敢放松,她夜以继日地打工赚钱。做工程资料员、当家教、搞平面设计、兼网络写手、为学校招生……在最艰难的时候,每天打2份以上的工是常态,最高的时候甚至是一天5份工,夜里有时只能睡3、4个小时。

杨云焱知道,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础,人无信则不立。为了信守承诺,杨云焱多次让南涧县的亲戚带路,翻山越岭,步行几十公里山路替母亲还债;按照欠条上留下的地址,一路找到下关还债……每当亲戚表示,不用她还债时,杨云焱总是坚定地说:“一定要还,只有债还清了,我才能安心。”

坚守信念 她一路勇敢向前行

因为肩负家庭的重担,正值青春年华的杨云焱不敢谈恋爱,只能一心一意照顾好姐姐留下的两个孩子。工作之余,杨云焱也在努力自我提升,刻苦自学,参加成人教育专升本考试。面对社会福利机构和爱心人士提出帮忙抚养孩子的建议,杨云焱总是婉言相拒。“很多人看来,是我给了两个孩子一个家。但其实,这两个孩子是我的亲人,让我拥有了一个家,也是我唯一的牵挂,我要照顾好他们,没有他们,我的家是不完整的。”杨云焱说。

杨云焱家的窘境,牵动着各级组织和亲朋邻居的心。村委会为两个孤儿申请了政策补助,社会爱心人士也纷纷对她伸出了援助之手。懂得感恩的杨云焱,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加入了祥云县志愿者协会和雲川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她说:“我以后不打算干工程资料员这个工作了,因为这个工作能够回馈社会的太有限,我以后要开一家心理咨询室,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她还自愿申请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以大爱之心,回馈社会。

杨云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勇敢坚强,她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只要我们有一颗勇敢的心,就能够战胜一切。

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精选篇3

叶德奕,男,196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国网福建省周宁县供电公司装表班班长。叶德奕从普通电力职工到全国劳动模范,坚持在助人为乐之路上“长跑”,用爱心抒写人间真情。在孤寡老人眼里,他是细致贴心的“好儿子”;在留守儿童心中,他是慈祥暖心的“好姑丈”。三十年间,叶德奕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1000小时。他相继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志愿者”“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道德模范”“福建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

扶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位于周宁县城的叶德奕房子中,除了他和妻子外,还住着3个孩子。从1992年至今,叶德奕先后为80多个孩子提供免费吃住。最多时,家里住着11个孩子,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叶德奕为“姑丈”。

除了帮助周宁当地的孩子,叶德奕还资助了不计其数的外地学生。在叶德奕陈设简陋的家中,有满满一抽屉装着他三十年来的助学汇款单收据。三十年间,叶德奕用汇款、现金等方式资助过的学生多达32人,金额超过10万元。

别看叶德奕对别人慷慨,对自己却很“抠门”。认识叶德奕的人都知道,365天穿着工装,唯一的一套西服还是十几年前为了去北京领奖买的。他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却舍不得买运动鞋。因为经常光着脚跑步,朋友们都称他为“赤脚大仙”。

关爱孤寡老人安度晚年

趁着休息日,叶德奕又一次来到周宁县浦源镇社会福利院。每逢节假日,叶德奕都会抽空到福利院看望老人,帮他们打理房间和个人卫生,陪他们聊天。

与福利院结缘,要从2004年说起,叶德奕遇见了年过八旬、生活不能自理的叶支那老人。从此以后,叶支那和敬老院里其他老人就成了叶德奕心头的牵挂。为改善老人们的生活条件,叶德奕还先后为敬老院添置了洗衣机、电视机、电热毯等物品,购买DVD和碟片丰富老人们的业余生活。在叶德奕卧室的抽屉中,还存着一张1992年寄给南平市顺昌县孤寡老人杨华,叶德奕逐月给其寄去11年生活费,直至老人去世。

三十年来,叶德奕夫妇为了帮助老人孩子,几乎花光了家庭积蓄。为了省下开支,夫妻俩还养了鸡、鸭、兔子,种下好几片菜园,只为能帮助更多的人。

顾了大“家”再顾自己小家

“大‘家’好了,小‘家’才会更好”,这是叶德奕从事志愿服务秉持的一颗初心。自2003年注册成为志愿者以来,他参与志愿服务时间超过一万小时,工作以来仅有的两次请休年假,他都以志愿者的身份赶赴灾区救灾。

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叶德奕赶赴受灾最严重的映秀镇,为灾区群众、救灾志愿者和解放军部队带去了光明,他还主动参加了重灾区救援设备架设、搜寻失踪直升机等任务;闻讯舟曲泥石流,他又只身赶赴灾区,帮忙搜寻遇难者遗体、搬运桥梁铁架、清理道路,一干就是6天7夜。

一份坚守,三十多年的坚持。叶德奕说,献爱心的道路如同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比赛,只要条件允许,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精选篇4

赖家明,男,1964年9月生,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人民检察院三级高级检察官助理。赖家明20多年如一日奋斗在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第一线,他积极组建并领导“呵护未来”志愿服务队,旨在守护孩子们的纯真与希望。同时,他成立“赖老师工作室”,为孩子们提供法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法治意识。赖家明曾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等荣誉,其家庭曾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始于爱 当起迷途孩子的“引路人”

2000年,检察院审理了一起案件,涉及一名16岁学生因伤害他人而被关押在看守所。当这位少年的母亲前来探视时,母子二人在铁栅栏前紧紧相拥,泪流满面,却默默无言。这一幕深深触动了赖家明,激发了他走进学校为孩子们传授法治知识的决心。

赖家明认为,法治课堂虽重要,但其影响短暂且有限。他坚信,只有持续不懈地跟踪帮扶,才能真正解开孩子们心底的困惑。因此,他萌生了组建志愿服务队的念头。2004年,赖家明成功发起并成立了全市首个专注于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志愿服务组织。他积极筹措资金,动员亲朋好友加入,并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带领志愿服务队,这一坚持便是20年。

在2012年,赖家明注意到了一位命运多舛的女孩。她出生后便被遗弃,养父在她6岁时离世,奶奶在她12岁时因摔断腿而丧失劳动能力,女孩因此早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赖家明积极为她争取资源,市、县检察院为她提供了生活费,并进行了持续的跟踪帮扶。当女孩因身世受到歧视而考虑辍学时,赖家明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鼓励她用知识改变命运。女孩感激地说:“赖老师和他的团队成员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我视自己为检察官的‘女儿’。”

在赖家明和团队的帮助下,这位女孩以超过一本线6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心仪的大学。在感谢信中,她写道:“我将铭记这份关怀与温暖,长大后也要像你们一样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源于梦 勇于探索 肩负使命不停歇

赖家明深知孩子们的深层次需求,他不仅关注行为矫治,更致力于心理矫治。他的课程内容从最初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逐渐扩展到“塑造美的心灵”和“我的未来不是梦”等多元化主题,不断丰富,讲课手稿累积达16万字。他的课堂深受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喜爱,形成了心灵层面的共鸣,将普法工作的效能推向了极致。

赖家明坚信,法律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心灵的触动。因此,他在桂林市区、永福县的8所学校和观护基地设立了“赖老师工作室”,开通了“赖老师信箱”,并开设了“赖老师课堂”,积极接受孩子们的咨询和倾诉。他还带领团队联合多个部门、仁人社工、小青松心理咨询机构等社会团体,组建未检联盟,设置乡镇家庭教育联络点,以多种方式共同守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多年来,赖家明和他的团队以坚定的步伐和深厚的情感,守护着未成年人的未来。2006年,当一所乡村小学的孩子们用国歌作为礼物,用稚嫩的歌声表达对他的敬意时,他更加坚定了继续法治教育的决心。他们走进了全市100多所中小学校,行程超过10万公里,开展了2000多场法治活动,影响了60多万师生和家长。他们成功挽救了230余名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少年,资助帮扶了120余名孤儿、贫困学生及服刑人员子女,并收到了万余封来自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感谢信。

面对未来,“呵护未来”的任务依然艰巨。赖家明表示,尽管他即将告别职业生涯,但法治课将会继续下去。他和他的团队将继续在“长征路”上“种法治”,守护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因为他们知道,这条路,他们会一直走下去。

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精选篇5

张灿红,女,1956年10月出生,彩虹妈妈家庭关爱中心理事长。

张灿红放弃事业,30多年来全身心陪伴患有孤独症的儿子。她自学摸索,教会儿子生活自理,并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孤独症患儿的功能性生活化教育方式,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她把对儿子的母爱化作生活的动力,为家庭点亮一盏引路的灯。她成立的公益组织“彩虹妈妈家庭关爱中心”,无偿接纳孤独症患者家庭,并将陪伴儿子成长的经验分享给其他患儿家长。

曾荣获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上海市优秀志愿者、海上最美家庭、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提名奖等荣誉。

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精选篇6

郭长起,男,汉族,1971年3月生,中共党员,西青区大寺镇北里八口村村民。2023年7月13日14时许,郭长起发现家附近的卫津河里有祖孙两人先后落水,千钧一发之际,郭长起全力奔跑到落水地点,毫不犹豫跳到了河中将两人救到岸边,夫妻配合将两名落水者救了上来。

发现险情

2023年7月13日14时许,53岁的郭长起和爱人王忠香带着小孙子到大寺镇龙津园小区附近的卫津河河边绿地里捡蜗牛。突然,王忠香看到20余米外的卫津河中有一个孩子正在水中挣扎。“孩子就在水里扑腾,已经叫喊不出来,水很快就没过了头。”回忆起当时惊险的一幕,王忠香至今仍心有余悸。

“你快看,有个孩子落水了!快去救人。”王忠香焦急地对郭长起说。郭长起顺着妻子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孩子还在拼命挣扎,而孩子的姥姥为了救外孙也跳入河中,但由于老人不会游泳,呛了几口水后也开始在水中挣扎。

由于前一天刚刚下完雨,河水变深变宽,最深处已达3米,水流也较往常湍急,落水儿童已经被水流推远,漂到了河道中央,情况十分危急。

英勇救人

千钧一发之际,郭长起飞奔过去,一跃跳入水中。由于落水儿童的姥姥距离岸边不远,郭长起一把抓住老人的衣服,先将老人拉上岸。随后,他又一头扎进水中,向落水儿童飞速游去。

“当时孩子的体力已接近透支,水已没过他的头顶,水面上只剩下双手。”郭长起快速游到落水儿童身边,在水中抓起孩子的一只脚,反身向岸边奋力游去,很快将落水儿童拉到岸边。

然而由于前一天刚下过雨,岸边护坡十分湿滑,水面下的护坡上也都是青苔,郭长起的双脚始终无法找到合适的支撑点。最终,他将一只脚卡在水面下护坡的窟窿上,奋力将落水儿童举上岸。由于救助及时,落水的祖孙俩只是受到惊吓,身体均无大碍。

此时的郭长起已经体力透支,被王忠香拉上岸后,才发现自己的腿和脚已被河坡上锋利的石头划破,脚趾也被割下一块肉。

良好家风

事后,落水祖孙的家属登门感谢郭长起的救命之恩。“这点伤不叫事儿,谁遇到了都会这么做,孩子和老人没事就好。”面对家属的感谢,郭长起谦虚地说。

“我爷爷跳河救了两个人,太厉害啦!我得向爷爷学习!”目睹郭长起救人全过程的小孙子骄傲地向爸爸妈妈描述起当时的情景,爷爷的英勇举动在孩子心中埋下了一颗见义勇为的种子。

其实,这已不是郭家人第一次见义勇为。2020年4月5日凌晨,一名醉酒男子在河边行走时不慎落水,郭长起的哥哥郭长洪当时正在小区门口值守,他与同伴孙学礼、曹建家合力将醉酒男子从河中救出,挽救了一条生命。

2024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精选篇7

邓彦,男,汉族,1973年7月生,中共党员。军人出身的他,如今正经营着一家名私厨。纵有海水冰冷刺骨,纵有海底暗流涌动,纵有沿岸暗礁丛生,在那千钧一发之际,落水女子绝望的挣扎,让邓彦忘记了自己生疏的泳技,忘记了个人的生死安危,用义无反顾的纵身一跃,给命悬一线的落水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他用超人般的意志,克服了体力的不支、战胜了凶险的风浪,将落水女子从死亡边缘成功拉回。也许是烙印在军人骨子里的热血气概,也许是见义勇为的精神早已刻入本能,那句“我去救她”不仅是对生命铮铮的誓言,更是对英雄本色最好的注脚。

2023年12月,他被厦门市湖里区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委员会评为“湖里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危急关头挺身而出 奋不顾身跳海救人

2023年11月22日上午7:30左右,送完孩子上学的邓彦和往常一样来到五缘湾周边晨跑,忽然望见五缘湾大桥下围拢着人群。他赶忙上前,发现远处海面上有名落水女子正在挣扎。

“我会游泳,我去救她!”危急时刻,邓彦不顾水下暗礁危险,也不顾自己已有10年不曾下海游泳,断然脱下衣裤,径直翻越护栏,从8米高空纵身跃入海中。

当天的五缘湾海域风高浪急,入水后,50岁的邓彦游到一半就开始体力不支。眼看落水者就在不远处,他硬是咬牙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的救人信念,抓住岸上市民及时丢来的救生圈,奋力接近落水女子,并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救生圈套在她身上。在游回岸边的过程中,由于落水者的本能反应,女子不断挣扎,本就体力不支的他数次被女子拉下水面。为确保二人不同时沉没,他只好一手托起女子的背部令其身体保持上仰,一手紧抓她的手臂,全凭双脚的蹬力艰难游向海岸。最终,消防和海警救援人员及时赶到现场,二人平安获救。

一腔热忱侠肝义胆“爱管闲事”人人称颂

退伍不褪色,“第一个上”始终是邓彦的生活信条。 “平时路上遇到堵车,他都会下车去疏导交通,协助交通快速通畅。”在亲朋和战友眼中,邓彦身上“敢担当乐奉献”的军人特质一直熠熠生辉。从自家孩子上幼儿园起,他还成为了家委会成员,校内校外时常可见他忙活的身影。16年前,同样也是因为他的“爱管闲事”,主动帮同事追回被抢的包,令他收获了美好的爱情,彼时的同事后来由此成了他当今的妻子。

英雄事迹闪耀光辉 榜样力量鼓舞人心

在这看似冷漠的社会里,他的事迹就像一束温暖的光芒,使我们更加坚信世间美好和正义的存在。这位退役军人正默默以他的善行义举,为社会注入正能量,带动更多人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诠释英雄本色。

23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