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个人事迹

| 思恩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个人事迹已经基本公布了,既然这样,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事迹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个人事迹,供大家参考!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个人事迹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个人事迹(篇1)

徐芝英,女,197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富阳,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蓝天为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徐芝英参与为老服务和公益服务已有28载。

2016年,由她牵头的富阳区蓝天为老服务中心成立。2019年7月以来,她以公益创投的形式,为全区困难家庭失能老人提供每月至少一次免费助浴服务,并成立富阳唯一一家专业为老助浴社会组织,连续四年承接市级、区级助浴项目。

多年来,徐芝英和团队7名专职养老护理员跑遍全区24个乡镇(街道),已累计助浴5000余次,服务老人1200余人。曾获评浙江好人。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个人事迹(篇2)

王和平是重庆七中美术教师,沙坪坝区民进“艺术教育希望行”项目发起者。他参加无偿志愿活动近20年,累计服务达10400小时。

其间,他开展的“艺术疗伤”和“艺术扶贫”项目为创新教育模式作出积极探索,被学生们誉为倾力奉献的好老师。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个人事迹(篇3)

胡喜明,男,1964年11月生;胡光忠,男,1972年12月生;胡世强,男,1988年6月生;胡小兵,男,1984年12月生;四人均为宝鸡高新区千河镇肖村村民。2023年10月3日,为抢救落水儿童,四人先后跳入水中实施救助,最终落水儿童成功获救,胡喜明不幸牺牲。4人曾获“陕西好人”荣誉,胡喜明、胡光忠2人上榜中央政法委2023年第四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

2023年10月3日16时30分许,一名9岁男童在宝鸡市高新区千河镇肖村四组引渭渠桥上玩耍时,不慎掉入引渭渠中。引渭渠表面看似水流平缓,但水下暗流涌动,男童很快就被水流冲往下游,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和岸上居民吓得大声呼救。最先听到呼救声的胡喜明在情急之下忘记了自己根本不擅长水性,第一个跳进了水中救人。他一把抓住男童的手使劲往渠边上推,但由于河水过于湍急,胡喜明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他和男童一起被河水冲走了。

51岁的村民胡光忠听到呼救声也赶到渠边,丝毫没有考虑自己患有心脏病,还需常年服药的身体,就顺着斜坡滑入水中,但水太急第一次没抓住。这时,他接过岸上群众扔来的绳子爬上岸,赶紧往前跑,和刚跑到渠边的胡世强一起下水,可水流太快,这次努力又失败了。等胡光忠、胡世强再次爬上岸的时候,只能看见男童还漂在水面上顺流而下,而胡喜明已经不见了踪迹。

此时,小男孩已经被冲到距离落水处500多米的地方,情况更加危急,听到呼救声匆忙赶到的胡小兵先后2次跳入水中,终于将男童成功救上了岸。后来,问到当时他是否害怕,他说:“千河镇下水救人的事迹太多了,我也是从小听到大,当时只是一心救人,只觉得救人这件事是应该做的,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会袖手旁观。”

孩子被救上来了,岸上群众又抓紧寻找第一个下水救人的胡喜明,大家沿着引渭渠,一路向下搜寻,最终在千河镇王家崖村一处闸口将胡喜明搜救上来,因溺水时间过长胡喜明不幸牺牲。

消息传来,熟悉老胡的人悲痛万分。胡喜明曾在武警某部队服役,退伍后的他用实际行动续写初心。“老胡为人耿直忠厚,村里和邻里有啥事总能看到他来帮忙,与人相处总是未语先笑,总是笑呵呵的,是一个善良的人。因为当过兵,耿直、忠厚、正义在他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多位村民这样评价道。

2023年10月9日上午,胡喜明出殡,亲朋好友、战友、邻里等百余人前来为他送行,沿着村中的道路,送行的队伍缓缓前行,时不时传来哭声。

英灵不远,浩气长存!

胡喜明、胡广喜、胡小兵、胡世强等4人在千钧一发之际,置个人安危于外,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特别是胡喜明同志用生命诠释了一名老兵的本色,用实际行动传播了见义勇为正能量。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个人事迹(篇4)

李江锋,男,1981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交一航局一公司港航安装公司厂区调度。李江锋从业21年,曾先后参建包括港珠澳大桥在内的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同时也是“天津市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和中交集团首批“管延安、李江锋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带头人。李江锋曾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好人”等荣誉。

初露锋芒的青年钳工

2001年李江锋以钳工学徒的身份来到了中交一航局一公司港航安装公司。在生产加工车间,他的工位上摆满了各种形状的构件。在这里,李江锋需要通过最基础的锯、锉、磨本领考核。锉刀虽小,却时刻都在考验着人的耐力,李江锋的手在摩擦和振动中长出了水泡,随后又在新一轮的工作中破裂,时间长了虎口也开始渗血。相比手上的痛苦,加工件的精度不够则让他更加难以忍受。

为了尽早实现进步,一连几个月,下班后空旷的车间总能听到金属工具的“交响”。这种坚持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成果,3年学徒时间,李江锋的双手布满老茧,基本功也练得炉火纯青,不苟言笑的老师傅们纷纷赞扬:“这孩子有钻劲儿,行!”凭借着娴熟的技艺,李江锋成为车间的后起之秀。但同时他意识到了自身理论短板。于是,李江锋变得更加勤奋,白天在车间练习技术,晚上抓紧一切时间补习知识。他将每天接触到的机器、零件的细节都记在笔记本上,并查找资料进行学习。日复一日,他的“每日工作图解”笔记已经演变成车间宝贵的操作、维修指南。

勇担责任的技能骨干

2011年,李江锋参与到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建设中。为同步振沉造岛必须大直径钢圆筒,公司引进8台液压振动锤串联成组,李江锋团队则负责保障锤组运行。然而,一个泵站出现供油迟缓,影响了整体激振力,如不及时干预将产生巨大的误差。由于8锤联动施工技术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尚属首次,无完备经验可循。厂家提出要花两周时间更换新的换向阀,但工期不等人,李江锋主动担负起维修重任,他拿起焊枪和锉刀,一点一点焊接、打磨,在试验车间一口气工作了10小时,最终拿出了修复一新的换向阀。振动锤恢复活力,在大家赞许的目光中,厂家代表也竖起大拇指:“这样的人才,我真想挖你过来!”

传道授业的工匠大师

“技术是自己的,也是企业的,我会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更多人。”如今的李江锋也有了自己的徒弟,面对年轻人,李江锋总是倾囊相授,不断激发他们的思考。李江锋的徒弟周凯也在他的指导下成为公司首个取得一级建造师证书的技能工人。“钳工、车工都是工匠。我们要对得起这个‘匠’字,要钻研、要创新。”在李江锋的教导帮助下,这支技能团队也变得愈发有“战斗力”,他们活跃在各大工程的关键技能岗位,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将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具备专项技能的人才,为技能工人成长和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李江锋说。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个人事迹(篇5)

王育霖,男,1979年6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科技大学黎锦晖音乐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他牵头成立湖南省首支留守儿童合唱团,团队走出大山,登上了国家大剧院和央视春晚的舞台。

7年来,他带领湖南科技大学“心与馨”志愿支教服务队,扎根乡村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支教足迹遍布湖南、云南、新疆等地,用爱心点亮4000余名留守儿童成长的心灯,用音乐架起“文化润疆”的桥梁。王育霖先后荣获全国学雷锋标兵、“湖南好人”等荣誉。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个人事迹(篇6)

袁秋,女,1985年6月生,重庆市城口县星铖特殊儿童援助中心负责人、“忘我”大漆艺术空间负责人。作为一名孤独症患者的妈妈,为帮助更多患儿,她创办星铖特殊儿童援助中心,先后救助107名问题儿童;为给孩子们找一个未来,她竞标成为“忘我”大漆艺术空间负责人,为11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与100余户残疾家庭签订漆器代加工协议,免费提供技能培训。袁秋曾荣获“重庆好人”称号。

感同身受,用爱撑伞

2012年,对于袁秋来说,可能只能用“崩塌”两字来形容。袁秋的儿子被诊断为孤独症患者,为给孩子治病,她毅然辞去工作,带着孩子四方寻医问药,成都、武汉、贵州……直到2017年底返回城口。5年多时间,她花光所有积蓄,变卖了房子,借遍了亲戚朋友,背负了巨额债务。只为孩子能短暂发出哪怕一个字、一组词、一声“妈妈”。

“那时候,我一天带着孩子要跑三个医疗机构,在孩子4岁时,喊了一声妈妈,那是他第一次喊妈妈,我高兴得一晚上没有睡觉。”回忆起在外求医的日子,袁秋也答不上来是什么促使她坚持下来。但是儿子的第一声“妈妈”,让她意识到干预对于孤独症儿童的重要性。

求医路上,袁秋一边学习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理论知识,先后考取康复师资格证、社工证、PEP-3评估证等证书,一边为其他患儿提供咨询服务,为年幼患儿(特指3岁以下)免费开展辅导。

有啥好的康复方法、权威康复机构,袁秋都毫不保留地分享给患儿家长,每天在QQ群、微信群里分享治疗心得。到现在,她仍和300多个家长保持着联系,每天分享孩子生活自理情况和融入社会的方法,“我把知道的方法分享给他们,其他的孩子就多一分康复的希望。因为我自己淋过雨,所以也想替别人撑把伞”。

善行善为,用爱服务

回到城口不久,袁秋有一次接到琪琪(化名)妈妈的求助电话,说孩子两岁了还不说话,害怕见人,脾气暴躁。袁秋赶到琪琪家中,辅导测试发现琪琪有孤独症倾向,她嘱咐琪琪妈妈尽快送到重庆的专业机构鉴定、治疗。后来,琪琪被确诊为孤独症患者,好在年龄小,康复几率很大。但是这件事也深深刺痛了袁秋的心,她想,如果城口有一家专业的机构,能让孤独症患儿早点接受治疗,就能改变很多孩子一生。

说干就干,2018年11月,城口县星铖特殊儿童援助中心正式成立,成为城口除了特校外的唯一一家康复机构。在援助中心,患儿们得到了贴心的照顾和康复训练。“刚开始只有3个孩子,我们还能应对,随着孩子增多,我们只得聘请老师,但被送来的孩子家里都很穷,费用根本收不齐,前三年我们都是亏本运行。”袁秋说,她办机构没有图赚钱,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孩子,象征性地收400元生活费,特别困难的免费。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孤独症,袁秋带领着工作人员先后为107名孩子完成了康复训练,提供咨询服务800余次,免收100多万元费用,为孤独症患者筑起了一个温馨的“家”,“让我自豪的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有18个孩子已经基本康复,正常上学去了”。

谋划未来,用爱铺路

“孩子们现在有父母照顾,但未来怎么办呢,我得为他们找一条路。”2022年,城口县残联推动市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百千万惠残助残行动”创建,打造“忘我”大漆艺术空间(集残疾人就业、职业康复、日间照料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并公开招标。

袁秋心想,孩子们要是能掌握一门手艺,以后生活就有保障了。2022年6月,她获得“忘我”大漆艺术空间的经营权,开始面向社会招收残疾工人。漆艺是非常复杂的工艺,在县残联的帮助下,袁秋请来山东和福建的漆艺专家,手把手传授漆艺,“我对漆过敏,刚开始那两个月,全身肿得像包子,好在现在已经脱敏了”。

为什么起名“忘我”?袁秋说,是希望到这儿来的每一个人都忘记曾经的萎靡和不堪,重新定义自己,活出自己期待的样子。现在,“忘我”大漆艺术空间已接纳6名智障学生、2名听障学生,以及3名重度肢体残疾的成年人,还与100余个残疾家庭签订了代工协议。

目前,大漆艺术空间和北京、上海、福建等爱心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十个岗位、百个家庭、千个作品、万元收入”是“忘我”之家的累累硕果,更是袁秋为孩子们铺就的未来之路。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个人事迹(篇7)

刘刚,男,1980年7月生,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居民。2024年2月18日,刘刚在接送孩子放学途中经过川周公路时,听到群众呼救声,发现河道内漂浮着一名女子。曾担任过救生员的刘刚立刻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救人,最终在周边群众的配合下,成功将落水女子救上岸,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

其实,刘刚在2022年就被查出患有癌症一直在接受化疗,救人的当天他身上还带着化疗用的置管,这次他拖着病体挺身救人,用专业技能和勇敢品格展现了平凡人的伟大。

23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