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民个人事迹简介
事迹是用于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既然这样,那么徐利民个人事迹简介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徐利民个人事迹简介,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徐利民个人事迹简介精选篇1
徐利民,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6月生,浙江浦江人,生前系浦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利民同志扎根基层工作30余年,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理想信念,胸怀“国之大者”,献身党的事业,用一生奉献践行对党忠诚的无悔誓言。他牢记殷殷嘱托,坚定不移践行“八八战略”,用为民造福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他坚持守正创新,练就过硬本领,全身心投入上山文化研究宣传,用实干笃行担当宣传干部新的文化使命。2022年9月,徐利民同志因积劳成疾,突发重病不幸去世,终年52岁。
徐利民个人事迹简介精选篇2
2006年11月,以上山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被正式命名为“上山文化”。徐利民就任浦江县委宣传部长后,很快成了上山文化的“半个专家”。
在他的推动下,浦江县邀请中外学者参加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研讨会,成立上山文化遗址联盟,徐利民还勾勒出跨越15年的上山文化遗址申遗路线图。
浦江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方黎晨说徐利民生病住院期间,还经常跟我们交流,放心不下上山的工作,说是要调理好身体,抓紧出院。
徐利民个人事迹简介精选篇3
徐利民,浙江省浦江县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2022年9月因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年仅52岁。
“每当走到他办公室门前,总感觉他还在里面……”浦江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方黎晨至今都不敢相信,心中无坚不摧的徐部长已经离去。共事3年,方黎晨跟着徐利民走遍浦江,上门对接的部门一张纸写不完,见证了他对宣传工作的热爱。他还记得,为了拜访申遗专家,徐利民有过在寒风中从白天等到黑夜的经历;在撰写“奋力赶超 干在今朝”系列述评的两个多月,徐利民和大家一起讨论、修改,有一篇述评整整改了31稿。方黎晨说,“不管是上山还是部里的其他工作,他都是举着旗帜带我们向前冲的那个人。”
徐利民个人事迹简介精选篇4
徐利民(1970年6月-2022年9月20日),男,金华浦江人,中共党员,毕业于金华农业学校(现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此次入选敬业奉献模范。
勤耕利民,精业笃行。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徐利民把自己短暂的一生奉献给了家乡人民,奉献给了“上山文化”。徐利民同志是一名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他在33年的基层工作中,始终牢记为民宗旨,坚守公仆本色,是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泥土干部”,是心怀大局、献身文化事业的“宣传战士”,是我省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和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杰出代表。2022年9月22日,徐利民积劳成疾倒在“上山”路上,年仅52岁。
个人曾获浙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骄傲、浙江好人等荣誉。
徐利民个人事迹简介精选篇5
中宣部授予已故的徐利民同志“时代模范”的荣誉头衔。
徐利民生前担任浙江省浦江县县委常委及宣传部长,他的职业生涯深深植根于基层,历时超过三十年。他坚定地秉持着共产党人的核心信仰,心怀国家大局,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地贡献给党的事业,以实际行动兑现了对党的忠诚承诺。徐利民同志倡导并实践创新,不断提升自我,全力以赴地致力于上山文化的探索与传播,展现了新时代宣传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文化使命的新篇章。
遗憾的是,2022年9月,由于长期的辛勤工作导致健康状况恶化,徐利民同志突发重病,英年早逝。他的事迹和精神,成为了激励后人的光辉榜样。
徐利民个人事迹简介精选篇6
有人说,上山遗址考古价值很高,自带巨大流量,让上山“出圈”应该不难。其实不然,从默默无闻到名扬全国,“上山”的路并不好走。
刚接棒工作时,徐利民面临着考验与压力。那时距上山遗址被发现已有19年,如何扩大宣传仍然任重道远,距离“出圈”还有不小差距。徐利民对此想得很深,他说,历史的使命交到我们手里,要把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使命扛起来。
工作上有差距,认识还不统一。就算是上山申遗,在最开始提出时也面临诸多疑问。对于上山申遗具体要怎么干,谁都还没厘清;也有人认为,申遗路漫漫,动辄几十年,这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可徐利民不这么想,他在工作笔记中写道:“上山申遗必须坚定信心”“我们目标更应放远”“一怕慢慢来,二怕小搞搞,三怕失机会”……
是什么力量支撑徐利民勇敢前行?使命感与热爱相互成就。徐利民爱着上山这份事业,哪怕有再多险阻,他都要去做。
1万年前,先人们刀耕火种、披荆斩棘,用简陋的工具建设家园。接手上山事业后,徐利民扎根上山、建设上山,用一腔热爱排除万难,推动上山申遗稳步前行。这份传承万年的力量,吸引更多人不再自陷于思想桎梏,不再惮于勇毅前行。
徐利民个人事迹简介精选篇7
2000年,上山文化首先发现于浦江县上山遗址,出土的数粒炭化稻米及大量混杂的稻壳、稻叶,成为一万年前稻作文化的实证。2006年11月,“上山文化”正式命名。
可之后好些年,当地虽在保护研究方面积累了一定成果,但上山文化的影响力却未见扩大。“最大困难是什么?”2019年,徐利民就任县委宣传部部长后,首次到博物馆调研,就直奔问题而去。
“缺钱,更缺人!”博物馆负责人把压力和盘托出:县里缺少用于研究和宣传的专项经费,也没有懂业务、会协调的工作主持人……没想到,徐利民不仅立刻协调了编制,着手商讨落实经费,还四处托人,辗转找到了袁隆平院士,为上山遗址博物馆题词,“上山文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