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永志的个人事迹简介

| 思恩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迹的情况还是蛮多的,既然这样,那么关于王永志的个人事迹简介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王永志的个人事迹简介,供大家参考!

关于王永志的个人事迹简介

关于王永志的个人事迹简介(篇1)

王永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92年9月21日,这是一个可以载入中国航天史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工程代号为“921”,花甲之年的王永志被正式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从载人飞船过渡到空间实验室,再到长期有人照料的永久性空间站,王永志的构想最终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战略。“飞扬直上八千丈,只手拨云观沧海。”这是王永志在神舟五号上天之前送给航天员杨利伟的一句诗。在这豪迈诗歌下,是王永志所承担的千钧重压。

关于王永志的个人事迹简介(篇2)

从“神一”到“神十”,对中国“飞天梦”的逐步实现,王永志如数家珍,无比自豪。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无人飞船驶入太空,从此揭开了“飞天梦”的序幕。经历了神舟二号、神舟三号、四号成功实现了搭载模拟人飞行。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这是个历史性的时刻,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地面,“太空勇士”杨利伟走出舱门向祖国人民挥手致意……这一瞬间,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沸腾了!祖国各地沸腾了!而此时,王永志抑制不住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看着杨利伟自主从返回舱里走出来,我非常地激动,当时我流泪了。我这一生因为激动而流泪的次数不多,像这样控制不住地流泪,是极少有的。因为国外的航天员都是搀扶着走出来的,而我们的飞船显然对航天员的身体保护得非常好。其实我们第一次载人,最怕的就是航天员受伤,所以载人航天安全是第一位的。保证安全,是交给我们的使命,这次我们不辱使命,取得了成功。”回想当年那一刻,王永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激动。

千年飞天梦想,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这个梦,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者、王永志的师长钱学森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开始酝酿了。当“神舟”一号成功返回后,王永志当即打电话向钱学森汇报:“您给我的任务完成了!”钱学森在电话里连声说:“好呀,好呀!我高兴!”

2005年10月,中国第一次实现多人多天载人飞行;

2008年9月,中国载人飞船第一次实现太空行走;

2011年11月,神舟八号发射,11月中国第一次实现交会对接,成为世界第三个独立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

2012年6月,景海鹏、刘旺、刘洋等三名航天员实现了第一次手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第一次载人交会对接;

2013年6月11日17时37分59秒,“神十”上天,这一次,中国第一艘应用型飞船成功上天,并首次实现太空授课。

关于王永志的个人事迹简介(篇3)

上世纪80年代,钱老退居二线。新一代的航天任务该交给谁来做?退下来的钱学森毫不犹豫地推荐了王永志。他说:“王永志同志善于逆向思维,思想开阔,做事谨慎。”

随后,王永志又参与了多项科研任务。1986年,国际局势缓和,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国内调整重心,更加重视科研工作。在包括王永志在内的几代航天人的持续努力和奋勇拼搏下,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航天有了长足发展。不仅可以承揽国外卫星发射任务,甚至可以在短短18个月内就完成“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式火箭从批准实施研制到发射的全过程,创造出火箭研制史上的奇迹。

王永志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亲历者和参与者。他从一位专业技术骨干,逐渐成长为一名指挥千军万马的帅才。1992年11月,迈入花甲之年的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

关于王永志的个人事迹简介(篇4)

1964年,王永志第一次走进导弹发射场,参与第一枚导弹的试射。戈壁滩上骄阳似火,还没发射,就迎来了温度太高、燃料舱加不满燃料的问题。这会直接导致导弹的射程不足,计划仿佛要搁浅。

此时,王永志忽然站出来提议,可以把燃料卸出来一部分,减少自身重量后就可以实现预计目标了。这个推算在他的公式里完全可行。在场的专家听后觉得年轻人的想法太过异想天开,拒绝了他。

王永志不退让,他直接去找在场统筹的钱学森,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钱老仔细听了他的公式演算,觉得很周密,各个条件都考虑到了,当即拍板:“好极了,就按这个来!”

事实证明,计划是可行的,随着第一枚导弹冉冉升向空中,王永志的眼睛里也染上了蓝天的色彩。这也是王永志第一次正式进入钱学森的视野,两人正式结缘。

关于王永志的个人事迹简介(篇5)

1946年内战爆发,亲眼目睹国民党腐败暴虐,而共产党深受百姓爱戴的王永志深刻意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所以,他义无反顾投入到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人潮中,还在四平战役中护理过解放军战士伤员,并在1948年入共青团,1949年入了党。

入了党的王永志已经做了参军参干的准备,但此时位于沈阳的东北实验学校的成立,这再次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因为成绩优秀,被保送到这所学校,临行前,王永山叮嘱王永志说:“作为一个好男儿,除了自己的小家,要更有国家这个大家,作为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更懂得有国才有家的道理。”意思很明白,要他好好学习,不要顾及家里。

1950年2月,王永志进入东北实验学校学习,在这里,他不仅学到了各种科学知识,还了解了诸多科学家的事迹,同年10月,抗战战争爆发,王永志第一时间报名参军,但未能如愿,因为新中国的建设同样重要,需要王永志这样的技术人才,用该校校长车向忱的话来说:“抗战是爱国,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大业努力学些也是爱国。”

因为学校距离沈阳机场不远,王永志经常看到米格-15战机在学校上空掠过,深受英雄气概熏陶的他,决定搞飞机设计。所以,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他选择了清华大学的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并被录取。

关于王永志的个人事迹简介(篇6)

王永志,1932年出生成长在辽宁昌图一个农民家庭。抗战战争中,他的初中同学参加志愿军,还没等过鸭绿江,就被美国的战机轰炸牺牲,这让王永志意识到一个国家有国无防不行。

1952年,王永志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三年后,他远赴莫斯科航空学院留学,学习飞机设计制造专业。让他永生难忘的是在莫斯科,他见到了前来苏联访问的。

那天是1957年11月17日,鼓励他们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的时候,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那天,还对当时的国际形势做了判断,他说国际上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后来,中国战略导弹取名“东风”,意思就是东风一定要压倒西风。

1956年,中国决定发展战略导弹。说:“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核武器这个东西”。一年后,王永志服从国家需要改学火箭导弹专业。

关于王永志的个人事迹简介(篇7)

1950年夏,受朝鲜战争的影响,沈阳东北实验中学(现辽宁省实验中学)迁至沈阳北陵机场附近。从此,不断响起的空袭警报声,打破了校园宁静的学习生活。

高二学生王永志内心也开始不平静。因为他发现,国家不稳定,自己当生物学家的梦想就难以实现。

王永志想当生物学家,主要原因是出生在辽宁昌图县贫苦农民家庭的他,儿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庄稼丰收,一家人吃饱饭。他在家排行老四,8岁那年大哥瞒着父亲偷偷送他到村小报名读书。想到家里太穷,少年王永志让父亲准备一把高粱米当做自己的午餐,其它什么都不要。质朴的父亲感动了,从此支持儿子上学。

8年抗战胜利,昌图县昌北中学免费招收贫寒子弟入学,王永志得以继续学业。由于成绩优异,他1949年初中毕业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免试保送到东北实验中学读高中。那一年,他17岁。

227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