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希季的个人主要事迹

| 思恩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肯定对各类事迹都很熟悉吧,既然这样,那么关于王希季的个人主要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王希季的个人主要事迹,供大家参考!

关于王希季的个人主要事迹

关于王希季的个人主要事迹(精选篇1)

王希季,“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早期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中国试验探空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倡导并参与研发无控制火箭探空技术和航天器返回技术两门新的学科。

王希季1921年生于云南昆明。在父母的教育下,王希季从小就爱看书。1934年春季高小毕业时,王希季在全昆明市举行的小学毕业会考中夺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为昆华小学增添了光彩。1938年,学完高中一年级功课的王希季,应同班同学吴承康之约,抱着见识一下考大学的场面以及取得考试经验的想法,以同等学历报考了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但没想到的是,因为成绩优异,他竟被西南联合大学按志愿录取。对于此事,不仅仅他自己感到意外,更令他的老师和同学十分吃惊,一度在当时的昆明学界传为佳话。

关于王希季的个人主要事迹(精选篇2)

1958年11月,王希季没想到的是,他突然被调到上海机电设计院。具体做什么工作,安排王希季的工作人员只是说“去了就知道了”。去了之后,他才知道是要干一件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大事——研制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来发射中国自己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我们深知这件事情对国家的分量,这要求我全身心投入,一心只为国家作贡献。”王希季说。

没有人做过运载火箭,他们就决定从探空火箭开始。在上海郊区新建的发射场中,王希季开始了艰苦的设计和研制工作。为了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他们想出了许多“土办法”。

来不及新建实验室,就把厕所改装成测试室。没有吊车,就用类似于古老辘轳的绞车把火箭吊上发射架。没有燃料加压设备,就用自行车的打气筒把气压打上去。来不及建通信线路,就用手势或用人传递叫喊的方式进行试验场的联络……很多这样的“土办法”成为王希季解决技术问题的关键。

仅仅几个月时间,1960年2月19日,我国第一枚探空模型火箭T-7M一飞冲天。虽然这枚火箭只在天上飞了短短8公里,但王希季说,这是他航天事业中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成功。

在这之后试验成功的18种探空火箭中,由王希季担任负责人的有12种,包括将小白鼠和小狗送上天的生物实验火箭和可回收的探空火箭。

关于王希季的个人主要事迹(精选篇3)

回国之初,王希季在大连工学院任教。教学之余,他仍在心中勾画着大电厂的蓝图。1958年11月,在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进军号令不久,王希季被调到上海机电设计院,担任探空火箭的技术负责人。然而,参与研制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这支队伍,绝大多数是刚出校门不久的青年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有的年轻人甚至还没毕业,就拿着组织上的调令报到了。时年37岁的王希季面对挑战,带领着“娃娃军团”开始了边学边干的艰苦探索:缺乏技术,他找来资料自己先学,再给年轻人讲课,自嘲为“现学现卖”;来不及新建试验室,就把厕所改装成测试室;来不及建通信线路,就用手势或用人传递叫喊的方式进行试验场的联络;没有吊车,就用类似于古老的辘轳的绞车把火箭吊上发射架;没有燃料加压设备,就用自行车的打气筒把气压打上去……很多“土办法”成为当时解决技术性问题的关键。

仅用了短短9个月的时间,由王希季主持研制的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 7M就奇迹般地诞生了。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郊区一个由稻田改建成的简易发射场上,“T-7M”昂然屹立在发射架上,虽然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却标志着我国已经在奔向太空的征程中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20世纪60年代,王希季受命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研制任务。他根据我国工业和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对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切实可行的总体方案和设计。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轨道。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奇迹蜕变,王希季也已从火箭的“门外汉”成为航天事业领头人。

关于王希季的个人主要事迹(精选篇4)

1970年4月24日晚9时35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震耳欲聋的轰隆声中,把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送上了太空。15分钟后,指挥部的高音喇叭中传出喜讯。我国成为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直到1999年,王希季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奖章之际,人们才了解到共和国之初那段秘密的往事,知道了王希季等人为航天事业打下的坚实基础。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不仅是王希季,更是一代航天人的真实写照。

关于王希季的个人主要事迹(精选篇5)

1958年11月的一天,王希季刚上完课,突然接到通知,说上海市委有关领导要找他谈话。接到通知王希季心里泛起了嘀咕:“我一个高校普通教师,市委领导为什么要找我谈话?”一路猜测着来到领导面前,领导简单寒暄后直奔主题:“说了‘我们也要搞卫星’,组织上了解你在美国所学的专业,决定调你到‘上海机电设计院’工作,这个设计院实际是一个保密单位,调你去是要你专门负责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现在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听完领导的话,王希季心里清楚,这项工作对于已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8年的自己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自己接受了任务,就意味着要面临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和压力,还将隐姓埋名,但他更清楚,将人造卫星送上天,对于新中国来说何等重要。想到此,王希季毫不犹豫点头答应,从此以国家需要为己任,义无反顾地改了行。”

就这样,王希季和同事们依靠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一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自力更生精神,经过一段时间不懈努力,终于在1960年2月19日将火箭发射成功。这枚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研制的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的发射成功,在我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迈出了征服太空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关于王希季的个人主要事迹(精选篇6)

在抗战中组建的西南联大不仅有着雄厚的师资,而且有着爱国报国的优良传统。那首铿锵的校歌《满江红》中所唱的“千秋耻,终当雪”,深深镌刻在王希季的心里。

1940年,日本侵略军占领越南后,频繁轰炸昆明。那些被炸得血肉模糊的躯体,火光中传来的凄惨哭叫声,让年轻的王希季悲愤交加、欲哭无泪。这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景象,永远定格在他的脑海。要想摆脱这种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祖国就必须强大起来。

在积贫积弱的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人才是稀缺资源。一个“工业救国”的梦想在王希季心里萌芽。他想成为一名电力工程师,为家乡云南建设一家相当规模的发电厂。

关于王希季的个人主要事迹(精选篇7)

王希季(1921—),云南昆明人,男,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

一台地球仪、一幅资源卫星地图,王希季的办公室里,除了和航天有关的资料用品,别的几乎什么也没有。

王希季说,人类之所以要到天上去,要进入空间,总的说来是为了达到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观测、探测、研究和了解认识空间,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地球和人类自己,与此同时在空间寻找、发现新的资源,为开发利用空间资源做准备。第二个目的就是开发利用空间资源,造福人类。迄今发射到空间轨道上的4000多个航天器中,大多数是开发利用空间资源和与其有关的航天器。第三个目的是扩大人类的生存空间。

中国的航天要走符合自己国情的路,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跟着外国跑,要不图虚名,实际得益。

在王希季44岁那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顺利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天。54岁那年,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顺利升空并成功返回地面。82岁那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器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飞船技术的国家。

226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