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事迹材料

| 徐球

抗洪救灾事迹里的英雄们同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斗争,抗洪救灾事迹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抗洪救灾事迹材料(通用1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抗洪救灾事迹材料

抗洪救灾事迹材料精选篇1

今年汛期,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一场无情的洪水袭卷了淮河流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上窑镇党委、政府率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英勇抗洪,并在灾后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赢得了抗洪救灾工作的决定性胜利。

在这场与天的搏斗中,上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作最高原则,把抗洪救灾工作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汛情发生伊始,上窑镇防汛指挥部就紧急召开会议,传达通报了水情、雨情,安排布置防汛各项工作,全面启动上窑镇防汛应急预案三级响应。

随着灾情的日益严峻,田家庵水位达到21.5米,水情就是命令,镇防汛指挥部把办公室迁至防洪堤坝上,镇领导干部全部到抗洪一线指挥防汛,机关同志一律在单位待命,随时准备上堤。镇防汛指挥部采取集中到会议室开会、在堤坝开庵棚碰头会、电话通知等形式,一直坚持每天至少开一次调度会,及时传达贯彻区会议精神,布置落实防范措施。

坚持24小时带班值班制和重大信息及时通报制。镇领导班子每人做了细致的分工,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坚持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巡堤查险,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每人。

镇党委、政府本着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在防汛指挥中坚持“四个宁可”,即:宁可把防汛问题估计得更重些;宁可把物资储备得更充足些;宁可把应急措施制定得更周密些;宁可把应对防范工作组织安排得更细致些。为取得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确保洛河洼幸福堤上窑段安全渡汛,镇政府按要求备置防浪布4000米,土工布200余米,编织带60000条,草袋5000条,木桩3000根,铁丝200公斤,碎石400余吨及锤、钳、锹、铲等各类工具。

组织机关干部奔赴堤坝和各村防汛群众一起运送防汛物资,搭设防汛庵棚。提前组织群众2000余人上堤,全线铺设防浪布,加高加固堤坝。仅用一天时间就铺设防浪布4000余米,加高加固堤坝2000多米,为高水位下安全渡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实行了领导带班和24小时拉网式巡查,对于险情,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7月12日,巡堤人员发现幸福湾排涝站有两处管涌。

镇主要领导闻讯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紧急抽调100余人,实施紧急抢险,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奋战,终于排除了隐患。7月13日凌晨,巡堤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一处细小管涌,管涌口仅一指来宽,若不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由于巡堤细致,发现及时,处理得当,这一险情被迅速扑灭。

7月12日,田家庵水位达到23。68米,超行洪水位1.18米,创造了上窑镇防段23.68不破坝的历史新纪录。

大汛当前,团结协作是夺取抗洪救灾全面胜利的根本保证。镇领导班子成员始终站在抗洪一线的最前沿,一些党政领导已经在大堤上坚守了6天6夜,从未回家一次,为广大干群做好表率作用。机关4名同志带病上堤,轻伤不下火线,24小时坚守在大坝上。镇党委书记李保安带头扛起了土袋,和广大群众一起穿梭在筑坝的大堤上。

在广大党员干部在鼓舞带动下,群众的抗洪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几千人的护堤大军中,有年逾70的老者,有数十名妇女同志,还有无数自发赶来的群众。原本需要两三天才能完成的铺设防浪布、加高加固工作,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全部完成。

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救灾工作。受严重内涝的影响,我镇受灾人口已达5800多人,受灾面积达到1.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990万元。针对此情况,党委政府紧急启动救灾应急预案,成立了镇救灾办公室,由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组成,密切关注受灾群众的'生活,保证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病能医。镇民政部门每天都要下村查访灾情,做到灾情每天一上报,保持信息畅通无阻。我镇云南岗村内涝灾害最为严重,全村共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目前已有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被水围困,村民进出云南岗村的两条路已被洪水淹没。

镇政府及时准备了两艘小船和两个竹排帮助转移群众,抢救粮食和群众财产。同时在云王小学设置了灾民安置点,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安排专人帮助群众搬迁,现仅云王小学已转移安置群众50户170多人,镇民政部门及时送去了群众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药品,并联系区卫生防疫组深入灾区开展防疫工作,妥善安置灾民生活,做好灾民的思想稳定工作,动员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确保灾区社会治安稳定。

受严重内涝的影响,截止7月底,我镇受灾人口已达2。3万人,受灾面积达到2。7万亩,全镇11个村,1个社区均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100万元。镇党委政府把救灾工作摆到了当前工作的第一位,紧急启动救灾应急预案,设置灾民安置点4个,转移受灾群众两千余人,安置群众近500人,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和援助。

为了保证受灾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病能医。我们为灾民安置点配备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发放米、面、粮、油。重新打深井,建水池,保证灾民饮用水安全。在安置房安装了吊扇,向灾民免费发放防暑降温药品,对环境卫生和饮用水进行消毒,注重做好灾后防疫工作。在受灾最为严重的云南岗村,全村共7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有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被水围困,村民进出云南岗村的两条路已被洪水淹没。

镇政府及时准备了两艘小船和两个竹排帮助转移群众,抢救粮食和群众财产。由于救灾工作安排的细致,采取的措施得当,灾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群众的情绪平稳,灾区社会治安稳定。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准备灾后生产自救工作,一但洪水退去,立即组织进行农作物补种,尽量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抗洪救灾事迹材料精选篇2

汛期工作任务繁重,白天实地巡查,晚上值班值守,村内的两把椅子一拼就是项光亮闭目养神的“床”,微信传来的消息就是他的闹铃,他总把自己的任务分的最多,不论是排除险情还是24小时值班值守。面对乡党委、政府在群内时不时下达的各项任务,他总是积极在群里回复并第一时间反馈任务进度,项光亮说:“既然是任务,就是紧迫的,更何况是在汛期这么关键的阶段,尽快尽力完成是我的职责本分,也是我对自己的工作要求。”

项光亮同志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时刻豁得出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展现出新时代党员的风采和担当。他的无私奉献得到了河源村广大村民们的认可和赞扬,同时也激励着其他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到防汛救灾工作中。



抗洪救灾事迹材料精选篇3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在大灾大难面前他不怕危险跳进积水隧道内救出了50个生命!他就是中铁一局劳务工袁格兵,因为他的'见义勇为公司破格转录他为铁路正式工。

公司领导考虑到他目前身体状况,从现有的电焊部门转入管理部门任命!听到他救人的事迹不少企业也同时发来邀请函......

7月20日郑州暴雨,袁格兵在返回项目驻地的过程中路过京广北路隧道附近,隧道内积水已达两米。很多车辆和人员被困,很多互不相识的人员都在抢救被困人员。他没有多想,立刻跳进水里参与救援,张萍是他救起来的第21个人。从那天下午至次日凌晨,16个小时,他救了50多人。

最后想说的是善意的举动不仅可以改变命运,同时也可以体现人身的价值观!

抗洪救灾事迹材料精选篇4


“人是最重要的,人在,就啥都有了。”6月17日上午,隆宫乡持续降水,部分地区出现山体塌方,淤泥拥堵造成河水倒灌路旁农田。隆宫村党总支副书记周东娇在巡逻过程中,发现一名老人不顾危险在塌方地段旁疏通农田积水,她立即上前开展劝导工作。面对固执的老人,她耐心解释当前的安全形势,并告知暴雨天气下,山体塌方随时可能发生二次灾害,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经过耐心劝导,老人最终同意离开危险区域,安全返回家中。

6月15日起,淤上乡石坝村出现多处不同程度的险情。村第一书记兼农村指导员汤肖曼接到消息,第一时间奔赴石坝村与镇、村干部一起走访群众,排查险情,撤离危险区域的群众。当得知身处危旧房隐患点的独居老人夏登岩不愿撤离,她冒着暴雨到群众家中,耐心地解释当前的险情和撤离的必要性,用温暖的话语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老人。最终,夏登岩同意撤离,并安全转移到了安置点。



抗洪救灾事迹材料精选篇5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松溪境内公路发生多处滑坡、溜方,面对险情,松溪公路分中心的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带头冲锋在抢通一线。

“雨季汛期,党员要时刻做好准备,打好防汛抢险攻坚战。”连日来,松溪公路分中心党支部书记吴志辉时刻关注汛情雨情水情变化,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带着抢险人员奔赴一个又一个水毁点,在一线靠前指挥,精准调度。哪怕刚从抢险现场归来,只要接到险情信息,又毫不犹豫再奔“战场”。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疏导交通,提醒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该中心老党员黄海文始终坚守在抢险救灾一线。面对出行受阻而情绪激动的群众的不理解,他耐心劝导;面对难以用工具清理的淤泥和杂物,他毫不犹豫地徒手作业。

“汛情即命令,青年有担当。”青年党员王将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年的勇气和担当。在各个抢通现场,他听从指挥,与其他抢险人员并肩作战,汗流浃背、满身泥泞,只为保障道路畅通。





抗洪救灾事迹材料精选篇6



“阿弟,我看你们也很不容易,你的裤腿都是泥巴,背上也出汗湿透了。虽然我的玉米地被淹了,但是看到你们这么为我们考虑,我的心是暖的,得到了补偿了。”里松镇文汉村赵阿婆对上门做灾害登记的黎太汉说道。黎太汉作为里松镇的一名年轻党员,把雨声当做党员集结的“吹哨声”,“战”在前沿,主动担当,扛起责任,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着,充分彰显着新时代共产党人的风采。

6月15日凌晨,一阵电闪雷鸣惊醒了睡梦中的李震,门外暴雨如注,院内积水横流,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他这场雨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不得了,这个时候下这么大的雨,下得这么急,村里组里农户是否知晓?”李震作为里松镇文汉村党支部书记,每当面对恶劣天气,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村民安危。

天刚麻麻亮,李震便穿上鞋和雨衣推门而出,实地排查高切坡、山塘水边、河道边是否存在危险,并第一时间将雨情在镇工作微信群反映。同时,打电话召集村干部在村委集合,共同研究制定具体抢险实施方案。随即,有序组织安排村内20余名党员干部对辖区街道水位、地质灾害隐患点、易塌方路段等进行全面排查,对可能出现滑坡、塌方的5个点位设置警示标志,将住在高切坡、山塘水边、河道边的10余名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实时密切关注雨情,在镇村工作微信群里不定时发布汛期天气情况和村内各道路积水、塌方路段疏通等险情8条,全力确保文汉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抗洪救灾事迹材料精选篇7

7月22日晚,顶着每小时五、六十毫米的降雨,一辆应急抢险车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前停下,一双沾满淤泥的雨鞋踏入车身下的积水中,只见一个高大的汉子大踏步地向前,突然一个不留神跌坐在地上。随后他迅速起身走入门厅,但紧接着又是一个趔趄,这次他没有迅速起身,表情有些痛苦地缓慢站了起来。两分钟后,他站在了全区防汛应急指挥会议室内,介绍起城区积水和抢险情况。他就是刘树才,自任区水务局城镇水务所所长以来,就兢兢业业奉献在城市排水第一线,在无数个雨夜,他都是这样与雨为伴、奔波不眠。

7月20日,在接到暴雨预警后,刘树才迅速带领干部职工进行了思想动员、汛前物资准备和汛前巡查等工作。7月21日下午14时左右,特大暴雨倾盆而下,通州城区平均降雨达到152毫米,由于瞬时降雨量大,且持续时间长,城区内的运河大街、玉带路、新华大街、新华南北路、通惠南北路、朝阳北路等主干道积水深达50厘米,道路上积水点31处,立交桥下顷刻间水位暴涨,平均水位达到3米深,路面交通已经中断,眼看大雨就要冲进城区低洼处的平房屋内,形势非常严峻。此时,刘树才突发急性肠胃炎,正忍受着闹肚子的折磨,浑身毫无力气,几名所领导均劝他留在所里坐镇指挥,防止淋雨加重病情,但他动情而坚决地说:“下雨就是命令,同志们都在一线抢险,我作为所长怎么能躲在房子里休息!”顾不上好好养病,刘树才就带领抢险队兵分三路,一路奔赴立交桥下护送行人过桥,并着手排除桥下积水;一路奔赴街道主干线,实施人工助排;一路为低洼地区的居民送去沙袋,阻挡洪水冲击,并帮助居民排除积水。就在抢险紧张有序进行时, 南小园地区突然断电,造成玉桥中路立交桥下水位快速上涨。刘树才得知情况后,立即冒雨奔赴现场,组织技术人员迅速启用备用发电机,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排水。由于有的路面积水很深,汽车无法通行,在一次次的道路巡查和抢险过程中,抢险队员全靠两脚趟水前行。在前往一个又一个抢险点时,好几次刘树才都因疲乏劳累体力不支,摔倒在雨水里,但他爬起来之后,又咬着牙坚持前进。同事们纷纷劝他休息一下,他坚定地说:“灾情这么严重,抢险救灾就得拼着命上!”

22日凌晨3时左右,一名醉酒行人趁抢险队员不注意,正要从潞河中学立交桥下过桥,当时桥下积水已深达3米,情况十分危急。刘树才顾不上身体劳累,带领抢险队员立即赶往现场解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成功救下了那名醉酒行人。经过刘树才和全体抢险队员两天一夜的连续奋战,立交桥下的积水和道路积水在22日中午12时前全部排除,城区交通得到了全面恢复。

“大雨无情人有情”,在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城区的危急时刻,刘树才用一名水务干部的职业担当和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付出,一直战斗在救灾最前线,用最实际、最具体、最感人的表现,捍卫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谱写了一曲浓墨重彩的奉献之歌!

抗洪救灾事迹材料精选篇8

“对不起,爸爸没能遵守承诺;因为守护好新镇的父老乡亲平安是我的责任!”

7月21日晚,暴雨如注,短短几个小时河水水位迅速上涨,位于卫河河畔的豫北名镇浚县新镇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浚县公安局新镇派出所所长李__接到暴雨预警后,迅速带领全所____、辅警开展抗洪抢险工作。

鹤壁市境内遭遇连续强降雨,浚县新镇镇境内的共产主义渠和卫河水位猛涨,加上上游河流分洪泄洪,泄洪区几十个村庄的群众亟待转移。李__闻汛而动,向全所____、辅警发出号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急难险重面前,人____察责无旁贷!当务之急就是把群众一个不少地转移到安全地带。”

“奶奶,请放心,只要人在,家就在,咱要相信党和政府,您在这里安心住下,缺什么我给您置办。”

在该镇新北学校的安置点,李__紧握着一位老人发抖的双手,安抚好老人的情绪后,继续投入到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中。一个昼夜未眠未休,截至7月22日凌晨,新镇镇辖区内14个村庄2000余名群众全部被安全转移。

大雨一波未停一波又起,受强降雨的影响,7月22日晚,卫河彭村段突发决堤,河堤口头宽度达到40米,情况十分危急。“走!我们动作麻利点,去河堤两边把警戒线拉起来。”带着两名____,李__一行人迅速出发赶往卫河彭村段决堤口。刚刚靠近河堤,见到不少群众在围观,李__见状赶紧带着其他____上前劝离。“洪水期间,不要往河边凑,一不小心掉下去就有生命危险!快点回去……”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李__一遍又一遍地劝离围观群众,他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对群众一遍一遍地解释、提醒,包括李__在内的百余名____经过70多个小时的`艰苦鏖战,维护了新镇卫河大桥交通顺畅,使救灾抢险物资快速有序地进入抢险堤段,在强有力的保障下,决口于7月26日凌晨2时终于成功合龙。

完成任务后,李__根本顾不上休息,又配合党委政府第二次有序转移了20多个村的群众。

因为镇里停水停电,李__已经4天4夜没有联系到家人了,4天前,小儿子给他视频通话问:“爸爸,我好想你,你什么时候回来呀?你不是说带我去北京看毛爷爷吗?”他只能愧疚地对孩子说:“对不起,爸爸没能遵守承诺;因为守护好新镇的父老乡亲平安是我的责任!”

抗洪救灾事迹材料精选篇9

“我们要争分夺秒地努力,请人民群众放心,我们一直在。”

连日来,河南接连遭遇强降雨侵袭,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河南广大公安____、辅警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战斗。

7月22日,当叶县公安局组建防汛救灾突击队驰援郑州时,50岁的____屈__主动报名,叶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负责人__说:“老屈,你这岁数不符合青年突击队员的选人标准啊。”屈__却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年富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啊!”就这样,屈__跟在__身后,口中不断絮叨着:“我身体倍棒,危难时刻咱一定往前冲,绝不给大队拖后腿……”__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赶到郑州后,看着洪水肆虐过的郑州街头一片狼藉,屈__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用汗水代替泪水,迅速投身社会面巡逻防控、服务群众、维护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中。

屈__执勤的地点是郑州市金水路附近,金水路的.道路正在抢修中,他们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为施工工人和过路群众提供帮助。同时,由于修路,路口的交通情况比较复杂,疏导交通也是屈__的.一项重要工作。

“老屈非常敬业,求助群众、过往车辆太多,他站那里执勤一天一夜没有合眼,该他休息时仍坚持要来,嗓子干哑,嘴唇都已经干裂了。”连续的劳累导致他的嗓子干疼得将近无法出声,血压一度蹿到180mmHg。带队领导程可晓劝他休息一下,他却坚持边用药边工作。

屈__说:“加大交通疏导力度、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要争分夺秒地努力,请人民群众放心,我们一直在。”

抗洪救灾事迹材料精选篇10



在桂林永福县,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1999份录取通知书即将寄出,但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打乱了原有的计划。永福县邮政分公司立即号召青年团员,奔赴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开展帮扶工作。在学院办公楼大厅,邮政青年们蹲在地上,认真检查一份份通知书、一张张快递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将这一批录取通知书寄出。

据了解,永福邮政不断加强服务保障工作,优化寄递流程,后续还将寄出剩余的3600份录取通知书,确保每一份录取通知书都能安全、准时地送达考生手中。

6月19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梧州市多地出现河水倒灌,致使梧州邮政倒水、人和营业所遭遇严重内涝,部分支局被洪水淹没超过半层楼高,人员及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梧州市邮政分公司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倒水、人和营业所工作人员毫不犹豫投身到撤场工作中,他们一次次蹚过齐腿的深水,将档案资料、邮件、机器设备、办公设备搬至安全场所。




抗洪救灾事迹材料精选篇11




6月16日以来,持续的强降雨导致旧县镇防汛形势严峻,在这危急时刻,镇村干部纷纷赶赴一线,开展防汛救灾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崇尚先进、争做先锋的浓厚氛围,旧县镇推出“风雨中有温情,旧县防汛一线那些感人瞬间”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令人动容的瞬间,感受防汛一线上的温暖与力量。

6月16日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旧县镇,河水猛涨,旧县河的水位超过了保证水位,开始向周边地区漫溢。大约在21:30左右,四名群众驾驶着一辆大型油罐车和二辆小车试图穿越被洪水淹没的道路,然而,当三辆车行驶到水东村桥头时,洪水的威力远超预期,水流湍急,车辆突然熄火,被困在了道路中央,形势十分危急。

正在水东村国道路段巡查隐患的镇综合执法队队长、水东村挂村领导梁文发现他们在打双闪求救后,迅速行动,先与执法队的另外两名队员许兆淦、罗晓斌尝试淌水徒步接近被困人员,但发现水势过大无法通行,于是迅速调整策略,安排了一辆小型铲车再次涉水通行,但发现还是无法通过。梁文知道时间就是生命,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于是再次调整计划,紧急联系正在铁场村清理溜方路段的有大铲车的坝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江兴胜,铲车到位后,梁文、许兆淦、江兴胜三人再次冒雨出发,接近受困车辆后,他们发现情况比预想的还要严重,车辆被水包围着,而四位群众被困车内,情绪紧张,河水也仍在上漫,随时可能有更大的危险发生。面对这一紧急状况,他们立即利用铲车,迅速展开救援行动,逐一将四位受困群众从车内救出,并利用铲车车斗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同时,在积水路段两端设置警示标志牌,直至积水排除完毕,确保道路通行安全。






抗洪救灾事迹材料精选篇12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适逢我县连日强降雨,导致河水上涨、山体滑坡时有发生。

灾情就是命令,前冲支部党员吴代柏接到防汛信息后,立即丢掉手头上的`工作,冒雨骑车回到新民组,对60余户居民逐一宣传,逐一排查,发现吴月容和胡应录两户人员不在,随即四处寻找,在屋后的山沟里发现了吴月容母子俩和胡应录,都在拿着锄头辩水,随即投入到其中。这两户人家是本组仅剩的危房户。辩水结束后,他与两户人员耐心交谈,劝他们转移,工作做了近1个小时,终于,两户人员全部撤离了危旧土坯房。

7月2日凌晨1时许,雨持续在下,吴代柏还在巡查的路上,当巡查到吴月容和胡应录两户时,看见房屋全部倒塌了,吴代柏说:“好险啊,要是转移不及时,2户6个人全都被埋了。

吴代柏同志不怕苦,不怕累,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两学一做”,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本色。

抗洪救灾事迹材料精选篇13

在特大自然灾害面前,李霞不惧危险,忠于职守,忘我工作,展示了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风采。她单薄瘦弱,却不知疲倦,她满身疲惫,却坚毅果敢。如今,洪水已经过去,人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回忆起“7·21”特大自然灾害中的经历,她说得最多的是两个字——职责。

7月21日晚,夜黑如墨,大雨如注。宋庄镇人民政府会议室灯火通明,在接到特大暴雨可能带来强降雨的预警信号后,李霞第一时间召集全镇47个行政村的支部书记以及村委会主任,在镇政府会议室主持召开了抗洪抢险工作紧急部署会,迅速成立抗洪抢险指挥部,立即启动防汛抗洪应急预案,并要求有关部门密切留意暴雨动态,及早掌握灾害信息。应对61年未遇的`特大暴雨,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此时的宋庄镇严阵以待。

深夜,宋庄镇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达180毫米,204间房屋损毁严重,濒临倒塌,3300多亩粮田被淹。应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李霞科学调度,沉着应对,指挥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抗击特大暴雨带来的重大灾害,安全转移群众207人,创造了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无一人员伤亡的奇迹,确保了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为打赢抢险救灾这场硬仗,李霞彻夜未眠,在视频会议室的她表情凝重,在她面前的会议桌上摆放着几样东西:退烧药、咽炎片以及一叠厚厚的应急抢险预案。其实,早在暴雨来临的前几天,她就因为冒雨实地踏勘防汛设施安置状况而感冒发烧了。此时的她,手中的.电话一向响个不停,既有救灾前线源源不断的灾情汇报,也有受灾群众心急如焚的求助电话。应对复杂的局面,李霞沉着冷静,一方面安抚受灾群众,另一方面多方整合资源,除动员本镇机关单位、镇村干部支援重灾区外,用心争取区直单位安排人力、物力加入抢险救灾行动,并协调人民解放军及武警部队、公安系统派出200多人次深入到汛情最严重的地方,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在做好前线救灾的同时,李霞还不忘争取各方支持,以确保救灾工作平衡推进。她会同公安部门组织警力维持好全镇的社会秩序;协调电信、供电部门组织人力保障灾区通讯畅通和电力供应;协助交通公路部门组织人力、物力抢修公路,确保应急抢险物资安全运抵灾区群众手中。在她的带领下,宋庄镇抢险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灾民得到妥善安置,所需生活物资发放到位,各受灾村电力、通讯、交通全面恢复,生活用水正常,全镇社会治安稳定,灾后复产、重建家园工作有序推进。

灾难能够将人打倒,也能够激发出人的昂扬斗志和无穷的战斗力。在抗洪抢险的斗争中,李霞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她只是把所做的事情都看成是自己分内的职责,从履行职责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传递到了每一个和她并肩作战的人身上。

抗洪救灾事迹材料精选篇14

把灾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干 “我家几间屋都堆满了泥沙,如果不是救援队的同志们帮忙,我们根本无法想象要清运到什么时候!”__日,在县城重灾点席家沟片区,站在刚刚清理出来的房间里,灾民席斌感动地说。

此时,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几名德江县应急分队的小伙子正猫着身子,挥着铁铲,推着小车,有条不紊地清运着厚度超过x多的沙石。

听闻石阡发生灾情,德江县于__便组织抗洪救灾队赶赴我县开展抗洪救灾工作,同时还送来了x大米,__菜油,x床棉被,请来了专业的施工队伍。

根据抗洪救灾指挥部统筹安排,该县负责县城重灾点席家沟片区的救灾救援工作。x,该县县长李云德来到石阡,看望慰问了受灾群众,并对席家沟灾情的勘察。结合灾情和居住密集、通道狭窄实际,该县于x晚召开了救援专题会,并成立了席家沟片区抗洪指挥部。

据介绍,席家沟片区受灾面积宽,沙石堆积厚度大,平均达x多,总堆积量x方以上,同时,通道狭窄也给工程施工造成了极大困难。

负责协调联络的德江县政府办副主任彭娅介绍:“我们根据受灾现场情况制定了救援方案,一是全力疏通排洪沟,防止二次灾害发生;二是调运相应设备清理室外堆积的沙石;三是人工徒手清运室内沙石。为抓紧时间完成任务,我们每天早上x过就起床,中午不午休,晚上要加班到x,但进度仍然缓慢,当前,差不多完成了工作量的x%。” 在救援现场笔者看到:应急分队的年轻队员因为连续徒手清运,手心已打起了血泡,但他们说:“一点也不辛苦,这是真正的为民服务”;经常坐办公室的行政工作人员浑身稀泥,因为平时疏于锻炼,而这几天却是持续奋战,超负荷劳动,已经疲倦得靠着门框就能睡着,但他们说:“灾民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能帮助大家早日搞好灾后重建,吃这点苦受这点累算什么!”洪灾发生时,席云兵夫妇在铜仁陪女儿高考,他家被水淹过的一楼在及时清理出来后,成为了援建队的休息场所。在依旧潮湿的一楼,挨挨挤挤摆满了沙发、椅子、凳子,队员们累了就将就着靠着打个盹;饮水机旁边准备了充足的矿泉水,同时还有上好的石阡苔茶,他说:“在大灾面前,爱是最重要也是最感人的,救援队不仅帮我们重建家园,还用行动温暖了受灾群众的心,我们只能尽点微薄之力搞点后勤,让他们渴了有口水喝,累了有个地儿休息一下,因为他们实在太辛苦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在传递,席家沟灾后救援工作在救援队与受灾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推进。

抗洪救灾事迹材料精选篇15

在救援队机械操作与人工清运同时进行时,受灾群众席龙辉的家里也干得热火朝天,曾经在坪山乡凉风组居住过几年的他和当地群众也结下深厚友情,今天,寨子上一家来了一个劳动力正在屋子里忙着呢。在门口,他一边拒绝救援队进屋帮忙一边说:“我家今天有人帮忙,你们就快点去帮着其他人家吧!” 室内的泥沙逐步减少,但面对院子、巷道之间大量又厚又紧的沙石,仅能穿过狭窄巷道的小型工程车根本无法下手。通过联系镇政府,并与群众交流沟通,耐心疏导,救援队在拆除原交通局办公楼木房后,决定将已被泥石流冲毁的几栋残破木房进行拆除,一是排除安全隐患,二是打通另一条清运通道。

下午x过,随着几声巨响,五栋木房在挖掘机的碾压下安全拆除,为下一步救援工作火速掘进打下基础。

“德江和石阡两县有着深厚的感情,灾区群众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灾后救援工作任务重、难度大,但我们的x名应急分队队员坚决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连续奋战在救援一线,大家有信心也有决心与群众团结一致,坚决打赢灾后救援这场攻坚战。”采访中,一直冒着雨坐阵指挥的德江县人武部政委军说。

x方,x方,__,__……随着通道的打通,堆积的一点点被清运;一间、两间、一户、两户……随着清运工作的持续推进,受灾群众的房屋一间间亮堂起来;一个、三个、一群……相信在这场百年不遇的洪灾里,德江县x名救援队员的身影一定会深深镌刻在大家心里,他们传递的正能量,一定会鼓舞受灾群众坚定信心投入灾后重建,他们送来的温暖与大爱,一定会让德江石阡两县的友谊更加深长!

____作表率,灾前灾后巾帼先行 暴雨、洪灾、泥石流,受今年第x台风“x影响,中溪镇遭遇历史罕见的洪灾,造成__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__元。在抗灾大军中,有一支"妇"字号队伍,积极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或服务在重建家园的前后方。她们用"我志愿、我奉献、我快乐"的实际行动,奏响了一曲“抗洪救灾,巾帼争先”的动人之歌。

危难之时伸出援手 今年x岁的x是中溪村村委会主任,虽然年纪轻,但干起工作来丝毫不含糊。台风来袭前后,她一直坚守在中溪村,挨家挨户的宣传“x台风的重大危害和影响,让村民做好自我防范和保护工作,对于有安全隐患的住户,反复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__日晚,狂风暴雨中,x挨家挨户再次排查,耐心细致地劝说不愿转移的群众。

正在劝说过程中,她接到群众来报,中溪村玉红村河塔组大量房屋被水冲塌,x人被困。接到通知,x刻不敢耽误,叫上同事一起直奔被困群众方向。在当时通讯全部中断的艰难条件下,x尽办法与救援队取得联系。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被困群众情绪激动,x面安抚着大家的情绪,一面协助救援队将群众转移。经过努力,被困的x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

自__日至今,x直坚守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累了就坐在田埂上休息一下,困了就在村委会的沙发上躺一会儿。每每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问她什么时候回家,x是略带哽咽地说“宝贝,妈妈暂时还不能回家,因为这里还有很多人需要妈妈的帮助”。

抗洪救灾事迹材料精选篇16

李星火,男,1962年11月出生,现任孝南区公路管理局项目经理,中共党员,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公路建设一线,参建了全区大部分的重大道路工程的建设,在7月3日府河南大堤防汛通道抢险中,担任抢险突击队队长,他身先士卒,勇于担当,带领突击队员奋力拼搏,经过一昼夜抢险,在黎明前抢通防汛通道,为防汛抢险人员、机械、物资的顺利调运奠定的坚实的基础,为府河大堤抗洪抢险的胜利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再展“交通铁军”风采,让党徽在抗洪救灾一线闪光。

7月3日上午,连续的.强降雨和上游持续泄洪,使府河南大堤水位窜涨,河水漫过堤坝。府河大堤告急,面对险情,区防汛指挥部紧急调集大批抢险队伍、设备、物资加高堤坝。但此时,堤上道路由于连日来的水浸和强暴雨冲刷,加上防汛人员、机械物资的频繁调运,交通量陡增,道路损坏严重,交通受阻。“救灾必先通路。”市、区防汛指挥部命令孝南区交通运输局24小时内抢通大堤水毁道路。孝南区交通运输局领命后,立即启动公路防汛应急预案,调集区公路管理局50名突击队员及车辆机械奔赴府河堤水毁路段。

由于现场堤上道路狭窄,堤坝靠府河一侧还垒有沙土袋,大型筑路机械施展不开,运料也只能用小型农用车,施工难度非常大。为了加快进度,现场抢险负责人决定将突击队一分为二,从两端施工向中间推进,两个突击队分别包干3公里,由党员骨干带头展开火线比拼,任命李星火同志担任突击一队队长。

李星火同志身穿公路人特有的橘红色马甲,带领突击队员发扬公路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团结协作,发挥公路人修路架桥专业优势,安排部分队员在最前面排水清淤夯实边坡,中间队员紧跟填土、摊铺碎石,形成泥结碎石基础,最后面队员摊铺级配稳定碎石混合料,最后采用小型机具碾压,最终形成了一条坚实平整的应急道路。

风雨交加的夜晚,大堤上一面面党旗迎风飘扬,一个个党员开路在前,耀眼的“红马甲”在应急灯的照耀下闪烁跳跃了整整一个晚上,道路在他们满是泥泞的双手中,一段段向前延伸。所有人都浑身衣服被泥水湿透,有的手打起了血泡,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更没有人退缩。李星火同志因这些天昼夜坚守一线,肝炎老毛病发作,他边吃药边奔走在现场掌握施工质量和进度,同事都劝他下堤休息,他说:“所有人都上阵了,自己哪能退缩,再说,自己还带领着一个突击队呢。”

经过通宵鏖战,6公里的水毁道路在黎明时恢复通行。大批的防汛人员、物资、机械顺利部署到府河大堤沿线。市、区防汛指挥部领导握着李星火同志的手,赞扬公路防汛抢险突击队是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目前,李星火同志仍带领公路防汛抢险突击队坚守在防汛抗灾一线,抢抓晴好天气在府河大堤东风垸险段加固堤坝,与将至的强降雨展开时间争夺战,全力以赴夺取防汛抗灾的最后胜利。

抗洪救灾事迹材料精选篇17

近日,受上游地区突降暴雨和水库陆续泄洪影响,宁晋县遭遇洪灾,30余处漫堤、11处溃堤,全县5个乡镇48个村庄进水,20.69万亩农田被淹,损失巨大。面对灾情,宁晋县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表率作用,深入灾情最严重、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涌现出了一批鲜活生动的先进典型。

抗洪抢险突击队和救灾志愿服务队:抢险重建排头兵

受灾第一时间,宁晋县迅速组织全县党员干部1700余人,组建了16支抗洪抢险突击队和15支救灾志愿服务队。16支抗洪抢险突击队分赴受灾严重乡镇,投入加固堤坝、转移群众、封堵决口等工作,共运送救灾编织袋67万条、钢管400根、木桩2700根、沙子2100方、救生衣1442件,协调大型车辆235台次,解救遇险群众14批54名。15支救灾志愿服务队迅速赶赴宁晋一中、六中、七中、实验中学等安置点开展救助服务,累计分发食物6万余件、饮用水3万余箱,妥善安置受灾群众5.97万人。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突击队和服务队一起深入受灾镇村,清扫街道,修缮房屋,进行防疫消毒,分发种子、农药等物资,帮助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北鱼乡党委书记王军辉:堤坝上持续奋战六天五夜

由于上游水库泄洪,泜河堤坝相继出现两处决口,分别宽42米和12米,导致多个村庄被水淹浸。宁晋北鱼乡党委书记王军辉坚持在泜河堤坝上持续奋战六天五夜,指挥乡村两级干部和广大群众1000余人,填装运送沙袋21000余袋、土石3000余方、水泥120余吨,打入木桩和钢管1000余根,实现了两个大决口的顺利合龙。王军辉因长时间强烈日晒,皮肤大面积严重晒伤。

东沙良村党支部书记张四辈:不堵住决口,决不下堤

7月19日晚,宁晋北河庄镇东沙良村党支部书记张四辈在大雨中指挥抗洪、安抚群众、夜巡北沙河,力争最大限度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7月20日清晨,在堤坝决口后,按照前期精心设计的预案,张四辈组织村干部分期、分批、有序转移村民。由于转移及时,东沙良村没有一名群众被困。7月21日清晨,张四辈带领全村300多名干部群众封堵决口。由于决口长15米,水深5米,机械用不上,他第一个带头背沙包,“不堵住决口,决不下堤”。在张四辈的带动下,大家同心协力下水、扛袋、砸桩,7月25日决口封堵成功。而这时,张四辈的脚因长期泡在水里严重红肿。

郭家台村古稀党员黄为子:年龄最大,干活最卖力

7月19日晚,亲历过1996年洪水的宁晋郭家台村71岁“老先进”黄为子意识到洪灾危机,冒雨叩开村支部书记家的大门,提议组织群众及时撤退,为抗洪救灾争取了宝贵时间。在郭家台村河堤溃口被淹后,黄为子连续三天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扛沙袋、传沙包,一个人搬一整根木桩,作为抗洪一线年龄最大的一员,他干起来比年轻人还卖力。7月24日,郭家台村两个大决口封堵成功。如今,这位古稀老人依然坚守在河堤上进行河堤加固工作。

滞洪区的大学生村官:坚守抗洪救灾一线

从7月19日晨至今,他们一直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宁晋河渠镇内章村“铁人村官”杨亮,河堤决口后,仍坚持在镇政府下发完11个村的转移通知,当时洪水已经涨过了他的腰。在和妻子作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给你发视频”的诀别后,他带领镇政府4名被困女同志爬上房顶,最终被消防官兵顺利救下。得救后,他又赶赴救灾一线,负责为5个堤口、2000余人提供后勤保障。

巾帼不让须眉,宁晋北河庄镇作为受灾比较严重的乡镇,4名女大学生村官靳月晓、白洁、靳玉、刁培培,在全部男同志奔赴一线后,认真做好24小时电话值守工作,组织群众进行撤离,扛抬救援物资,尽最大努力为前线做好后方保障。

贾家口镇抗洪救灾“红色基金”捐款超121万元

宁晋贾家口镇党委、镇政府在兄弟乡镇受灾后,迅速号召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及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支援灾区,设立了贾家口镇抗洪救灾“红色基金”。一周时间,贾家口镇向灾区捐款超121万元,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一个个坚强的基层党组织,一个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在洪灾面前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到7月27日上午,宁晋县决口全部封堵,抗洪危机初步缓解,全县无一人伤亡。

224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