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根思连英雄事迹故事
作为一种社会和历史现象,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范畴,英雄榜样的具体表现不同,但英雄榜样也具有共性特征。杨根思连英雄事迹故事新鲜出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杨根思连英雄事迹故事10篇(精选),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杨根思连英雄事迹故事篇1
4年前,陆军某合成旅“杨根思连”新任指导员接到任职命令,既心情激动又倍感压力。激动的是,能到大名鼎鼎的英雄连队任职,无比荣耀;倍感压力的是,连队正经历转型,武器装备类型增多,很多官兵面临转岗,遭遇很多难点挑战。
一晃4年过去。让这名指导员欣喜的是,这届党支部带领全连官兵不仅守住了阵地,还打下了新高地——连队先后完成空中转场机动、合成部队实兵对抗、战斗力检验评估等大项任务,成功实现转型跨越。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这个英雄连队始终保持一脉相承的奋斗精神,在新时代交出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前不久,记者走进“杨根思连”,倾听官兵讲述矢志强军、接续奋斗的动人故事,感受连队蕴含的践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杨根思连英雄事迹故事篇2
老连长杨根思的床铺旁,摆着志愿军形象的“那年那兔”手办。这是前年春节,战士肖荣基的父亲从家里带来的,这件物品曾属于卫国戍边烈士肖思远。
2022年12月,肖荣基成为“杨根思连”第6986名战士。黝黑的皮肤,明亮的眼神,眉宇间和哥哥肖思远有些像。
肖荣基在下连前,曾许愿想要沿着哥哥的足迹,分到英雄连队。来到“杨根思连”的第一天,面对杨根思雕像,他答“到”的声音格外响亮。
此后,肖荣基的军旅生活热辣滚烫。
刚下连队时,肖荣基体能较差,有几个课目考核垫底。为提高体能,从晚上看完新闻联播到宿舍熄灯,在训练场上负重跑成了他的“必修课”。2023年,肖荣基被评为“杨根思连”训练标兵。
“你可以摸摸他的胳膊,比入伍时粗壮了很多。”郭孟祺与肖荣基一同入伍。在他眼里,肖荣基从107斤“脱胎换骨”到现在的130多斤,人壮实了许多,眉宇间英气十足。
今年,肖荣基被推荐到教导队集训,这是晋升军士的必由之路。
“今后,你想成为一名什么样的班长?”
“像哥哥那样!”
“过去,牺牲是与我无关的一个词。现在我理解了,牺牲是每名军人义无反顾的抉择。假如有一天国家有难,我也会像老连长和哥哥一样,为了胜利,不怕牺牲。”
每个来到“杨根思连”的人,都有一种前赴后继的自觉。
杨根思连英雄事迹故事篇3
在“杨根思连”荣誉室,叠放着一件被鲜血浸透的迷彩服。
2016年盛夏,南苏丹局势骤然紧张。那天,连队战士杨树朋正是穿着这件迷彩服,不幸牺牲在南苏丹维和任务的战位上,用生命践行了捍卫和平的誓言。当日,原本没有执勤任务的杨树朋主动请战,到危险的哨位执行警戒任务。
与他一同牺牲的,还有刚过完22岁生日的战友李磊。
两名战士牺牲不久,当地战事再次升级扩大,我维和步兵营守卫的联合国营区随时可能遭受新一轮冲击。接到上级通报,“杨根思连”决定组建8人突击队担负阻击任务,构筑第一道防线。
一条视频,真实记录了当时感人的一幕——
“已结婚的、是独生子的,后退一步!”该连指挥员的命令下达后,官兵纹丝不动。
“是党员干部的,向前一步!”只见全连官兵齐刷刷地迈步向前。
视频中,年龄最小的突击队员林思琦刚19岁,临行前,他在告别信中写道:“马上就要出发了,再见了爸爸妈妈,祖国不会忘记忠诚于她的人。”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新时代杨根思传人始终发扬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谈起那场战斗,曾参加维和任务的“杨根思连”官兵,眼神中充满勇敢坚毅。他们坚持向老连长杨根思学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无惧生死、勇立新功。
那年抗洪,原本在山东老家休假的该连指导员,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当时,通往灾区的高铁已全部停运。他坐飞机、转汽车,又徒步近4个小时,终于抵达抗洪一线。他说:“抗洪就是打仗。我必须和连队战友一起战斗!”
如今,“学习杨根思、成为杨根思”在连队蔚然成风。以老连长杨根思为榜样,“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成为激励该连官兵奋斗强军的强大精神力量,深深融入一茬茬官兵基因血脉,感召着新时代杨根思传人在新征程上敢于牺牲、敢于斗争、一往无前。
杨根思连英雄事迹故事篇4
杨根思,本名羊庚玺,江苏泰兴人,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是新中国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赴朝鲜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里有2人获得了“特级英雄”的荣衔,他们分别是杨根思和黄继光。
1946年,在郭里集战役中,他主动请缨,运用所学爆破技术炸毁敌人的碉堡,为新四军顺利突围打开通道,获得了“爆破大王”的美名。
1950年11月29日,杨根思在坚守长津湖畔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也就是我们说的长津湖战役)中,率领三排打退美军八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下他一人时,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
战前动员会上,杨根思曾向战士们提出了振聋发聩的“三个不相信”精神: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杨根思连英雄事迹故事篇5
在2024年1月,海军南昌舰党委同样以其出色的表现被授予这一殊荣。这些荣誉背后的故事无不让人感叹和敬佩,但今天,我们要聚焦于“杨根思连”的传奇事迹,探究这支连队是如何以其独特的方式书写着军人的荣耀与担当。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的事迹在全网传为佳话,其中的一次超低空掠海飞行更是惊动了整个国际社会。
在那次飞行中,两架轰-6K战斗机以惊人的低空飞行姿态掠过海面,将企图在南海耀武扬威的美军舰艇惊得一身冷汗。“里根”号航母更是被迫进行紧急规避,转弯半径仅500米,这一惊人之举无疑展示了我空军力量的强大与坚定。同样让人瞩目的还有海军南昌舰党委的卓越表现。在一次与美军航母战斗群的交锋中,南昌舰单舰前出近百海里,直面强大的对手,与之缠斗长达20余天而不落下风。甚至在电子压制上占据上风,最终成功逼退美军航母战斗群。这些事迹无疑彰显了我国海军的强劲实力和战略威慑力。那么,“杨根思连”又是如何在这片荣誉的天空中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呢?许多人或许猜测,这支连队是否也完成了类似的惊天动地之举?然而,答案却并非如此。
杨根思连英雄事迹故事篇6
“不服降”是杨根思家乡的一句方言,意思是“不相信”“不服气”。因为“不服降”,杨根思在部队屡立战功。新时代的杨根思传人们,在面对强大对手时,同样继承了老连长身上那股子“不服降”“不信邪”的劲头。
几年前,战士陆亚东参加国际军事比赛。比赛前一周,主办方临时要求各国队员使用国外某型火炮参赛。7天时间,要熟练掌握陌生装备,用对手的装备打败对手,能做到吗?
陆亚东没有抱怨、没有气馁,争分夺秒深钻苦练对手的装备,最终打出了满堂彩的好成绩。
“不管使用什么武器装备、遇到什么样的战场逆境,我的追求始终都是战胜一切困难、压倒一切对手。”陆亚东对记者说,革命先辈们面对那么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能打胜仗,新一代杨根思传人面对的这些挑战又算得了什么。
那次比赛结束后,陆亚东深感最大的收获并不是金牌,而是在逆境中进一步强化了“不服降”“不信邪”的那股劲。
正是这股精气神,助力连队官兵一次次不惧挑战、创造奇迹。
杨根思连英雄事迹故事篇7
数以百计的敌人朝着山头压来。杨根思连长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了。
他向那两名伤员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让他们带着机枪和情报返回营部。而他自己则决定留下来与阵地共存亡。虽然这两名伤员也知道留下来意味着什么但他们必须执行命令。
当战友们离开后杨根思连长抱起了一个炸药包躲进了掩体后面。当敌人快要接近山顶时他突然跳了出来冲进了敌人堆里引爆了那个重达10公斤的炸药包!
只听一声巨响山头上火光冲天、硝烟弥漫……那些没被炸死的敌人也吓得连滚带爬地逃下了山坡……
就这样杨根思连长以一人之力守住了阵地为我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虽然他没有亲眼看到胜利的那一刻但他的英勇事迹却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如今每当我们提起杨根思连长都会肃然起敬;每当我们看到那面飘扬在战场上的红旗都会想起那位用生命捍卫国家尊严的英雄!
杨根思连英雄事迹故事篇8
去年,上级准备翻新连队宿舍楼,考虑到官兵日常训练比较紧张,原本计划增设几间休息室,没想到连队官兵一致请求增设研战室,作为展开敌情研究、创新战法打法的场所。最终,一间集资料查询、沙盘推演、军情研究等功能为一体的研战室建成运行。
“杨根思连”官兵始终认为,未来信息化战场瞬息万变,只有在备战上比别人精细、比别人精准,打起仗来才能比别人更有胜算、更有底气。
“打仗要有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平时准备细一些,战时胜算就多一分。”连队干部仇安说,连队抓战备唯一的标准就是实战需要,断电、缺水、少粮都要备上一手。
做好战争准备,“细”是基础,“准”是关键。装甲装备保持良好的战备水平是个大难题,战士李亚召给每辆战车制作“身份证件”,将其“脾气秉性”一一列出,帮助大家提升装备操作保养效率,确保每辆战车时刻保持“满血”状态。
在大家细心保养下,连队近3年不论是大项演习还是日常战备拉动,战车均未出现抛锚、趴窝的情况,有力保障战训任务完成。
杨根思连英雄事迹故事篇9
1950年,28岁的杨根思刚刚在北京参加完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在返回上海的路上得知部队准备入朝作战,他主动申请参战。 在长津湖畔的小高岭阵地,杨根思连队遭遇美陆战第一师的进攻。“请首长放心,只要杨根思在,小高岭就在”。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打退八次猛烈冲锋后,杨根思抱起一包10斤重的炸药包迎向敌人的第九次冲锋。任务完成后,战友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一本日记扉页写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1951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命名杨根思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今天,每一位加入“杨根思连”的新兵都会聆听那个热血沸腾的英雄故事。
付东旭是“根思龙虎榜”上的一条蛟龙,但起初入连时,他却是个十足的后进生。
“根思龙虎榜”是一张展示比武创纪录的电子板报,付东旭凭借高超的“蝶形移位”步战车驾驶技术赢得全旅第一。而为了这个成绩,他从刚驾车就撞石头熄火的状态变成一位“人车合一”,决胜于分秒间的绝顶高手。他的法宝在于勤学、苦练、颖悟。“猛搓方向盘的时候,手都搓出血泡,我把这个血泡直接挑掉,然后接着开”。在近50摄氏度的装甲车内,一练就是近7个小时,“钻出车外觉得外面三四十度的温度很清爽”。他反复研究比他更强的对手,寻找精妙于毫厘的制胜之道,而支撑他这样苦练精炼的力量在于,续写英雄连队的荣光。
杨根思连英雄事迹故事篇10
陆军某合成旅“杨根思连”是坚决听党指挥、矢志奋斗强军的先进典型,是践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全面提高打赢能力的突出代表,是坚持支部建在连上、强在连上,忠实履行使命的时代先锋。
“杨根思连”是诞生于闽东革命老区的红军连队。抗美援朝期间,时任连长杨根思发出“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英雄宣言,在战斗中与敌人同归于尽,英勇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命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党的____以来,“杨根思连”深入学习贯彻________,坚持用____强军思想建连育人,忠诚践行“三个不相信”的英雄宣言,全面锻造新时代“三个过硬”连队,大力培育“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出色完成国际军事比赛、实兵演习、国际维和、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
连队被表彰为“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荣立大功1次、一等功5次、二等功14次、三等功22次。“杨根思连”的先进事迹,生动体现了在以________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强军事业取得的历史性伟大成就,集中反映了人民军队永葆纯洁光荣、攻坚建军百年的昂扬风貌,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革命军人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