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弹之父于敏科学家生平事迹

| 徐球

于敏放弃了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在氢弹的研究工作上,于敏事迹大家看过哪些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氢弹之父于敏科学家生平事迹(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氢弹之父于敏科学家生平事迹

氢弹之父于敏科学家生平事迹(精选篇1)

于敏出生在一个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战乱年代,侵略者的暴行,给他的童年留下了惨痛的记忆。有一次,于敏差点儿遭到一辆横冲直撞的日本军车碾压。那一刻,只有12岁的于敏惊恐、愤怒,更切身体味到了“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的亡国奴滋味。从此,于敏更加发奋学习,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像岳飞一样荡寇平虏,重振山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自恃核武器威胁中国。此时,身在北京大学的于敏并不知晓,他的命运已经随着战争时局和国家发展的需求开始发生转变。

1951年的一天,在北大当助教不足一年的于敏,被神秘地带入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近代物理研究所。于敏同邓稼先、黄祖洽、金星南等8人,一同分入了原子核理论小组。在研究所短短数年间,于敏不仅掌握了国际核物理的精髓,还写出了多篇重量级论文,这些论文,直接让我国的原子核研究上升到全新高度。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道路崭露头角的时候,1952年11月1日,美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氢弹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一个小岛上爆炸。____指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周恩来立即部署:一定在1968年之前进行氢弹装置爆炸试验!时间紧迫,氢弹研究还没有关键性突破。于敏和团队科研人员几乎时时刻刻都沉浸在堆积如山的数据计算中。

氢弹之父于敏科学家生平事迹(精选篇2)

一旦参与了氢弹研究,从此注定隐姓埋名,把这当成“带到坟墓里去的秘密”。于敏和妻子当时正在准备出国留学,得知于敏不能出国后,妻子只能无奈地撕下写满英语单词的笔记本,扔进火炉里。

邻居都在传于敏政审出了问题,面对传言,于敏却连妻子也不能解释。现实中,于敏的妻子也是直到28年后,看到媒体报道,才得知他竟然参与了这么重要的工作。

于敏加入氢弹研究后,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氘氘聚变、氘氚聚变和氚氚聚变,究竟哪种热核反应适用于氢弹。

当时,美国一家权威科学期刊发表论文,公布了一个新的数据,表示在设计中添加氚有利于氢弹起爆。这对研制氢弹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氘和氚都是稀缺且获取困难的材料,要做实验验证的话,需要花费3年时间和几亿人民币。当时的中国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花不起这个钱,也等不起这么长时间。

于敏选择了用笔和草稿纸进行理论验证,经过大量演算后否定了这个数据,避免氢弹研究走上这条弯路。后来国外有人重复了那个实验,证明期刊的数据果然是错的。

氢弹之父于敏科学家生平事迹(精选篇3)

时年34岁的于敏已在国内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耕耘了十载春秋。原子弹和氢弹虽然都是核武器,但一个属于核裂变,一个属于核聚变,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于敏毅然决然地从研究原子核转向研究氢弹原理。

由于核武器的研究必须严格保密,从开始接受这项任务起,于敏的名字和他的事业一起成为国家最高机密。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国产专家1号”从此销声匿迹,再没有公开发表论文。

研制氢弹,中国完全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在中国,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用于氢弹设计。

如此条件,于敏凭借惊人的记忆力,以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带领工作组人员,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

仅用3年时间,于敏就解决了氢弹制造的理论问题。于敏、黄祖治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

氢弹之父于敏科学家生平事迹(精选篇4)

2015年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坐在轮椅上的于敏从________手中接过了那一年唯一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证书。

2019年1月16日,93岁的于敏与世长辞,告别了这片他一生热爱并为之奉献的土地。同年9月,________签署主席令,追授于敏“共和国勋章”。

一张床、一张书桌、一台老旧的电视,没有任何繁复的装饰和名贵的家具,这是于敏生前所居住的房间,他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后三年的时光。

在他的书柜里,有几本他为学生亲手整理的手稿,每一页上,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在最上面的一本里夹着这样一张字条,“春蚕蜡炬睹物回首感概系之。”

于敏曾对身边人说,不要计较有名无名,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无名英雄”。他自言“身为一叶无轻重”,唯有“愿将一生献宏谋”,因此即便后来被人称为“氢弹之父”,却再三强调“这是集体的功劳”。

氢弹之父于敏科学家生平事迹(精选篇5)

于敏又被人们称为“中国中子弹之父”,但他生前并不愿意人们叫他“某某之父”,曾说:“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于敏老师生动的写照。由于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他身体很虚弱,有时实在不舒服,无法来办公室讨论,就约我们去他家里讨论,而且一讨论就是三四个小时。孙阿姨说:‘你们一来,老于就好多了。’”北京九所研究员、于敏带的博士生蓝可说。

他把毕生精力全部投入到国家尖端国防科技的发展上,甚至无暇出版学术专著。

《环球人物》记者苦苦搜寻于敏写的书,结果只发现60多年前出版的那本定价1.1元的《原子核理论讲义》。201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重印了这本书。

2019年9月,于敏获得“共和国勋章”。遗憾的是,他在2019年1月已驾鹤西去,成为唯一一位获得“共和国勋章”却没有机会佩戴它的人。

氢弹之父于敏科学家生平事迹(精选篇6)

1961年,所长钱三强向于敏传达了上级决定:请他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于敏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热爱的领域和唾手可得的成果,开始了28年隐姓埋名、四处奔波的氢弹和核武器研制生活。罗布泊的大漠荒烟里,老算尺、小黑板、旧桌椅和演算纸,是于敏团队开展研究的简陋“标配”废寝忘食却是他们的“家常便饭”。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新疆罗布泊空投试爆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而中国是世界上第四个,也是用时最短的国家。不久,于敏又转身投入“氢弹武器化”的新征程。由于核辐射和长期超负荷工作,于敏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抢救过来后依然争分夺秒地开展研究,十年如一日,以一力挑起国之重担,将我国核事业的蓝图一一实现。

1999年9月18日,于敏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也从这天起,于敏功勋科学家的身份才真正解密。于敏曾掷地有声地说,“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决不能受旁人欺负”,他用中国科学家的志气和骨气,用不懈的奋斗和天才的创造力,将他和他的“于敏构型”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之上。

氢弹之父于敏科学家生平事迹(精选篇7)

于敏说:“可以先计算两个模型看看。其中的一个会比较理想……另一个则比较接近实际……”

显然,这是于敏经过深思熟虑后想要走的关键两步。

回到住处后,蔡少辉立即向研究室主任孙和生讲了于敏的想法。孙和生听后表示十分支持。当即找到物理小组的副组长孟昭利一起商量落实。新模型试算结果,当量和聚变燃耗果然大幅度提高,达到了自持“点火”燃烧。兴奋之余,临时又加算了一个材料比例不同的模型。结果也不坏。隔天,另一个模型的计算也取得了完美的结果。

至此,两类共三个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只要能驾驭原子弹的能量,我们就能设计出百万吨级的氢弹!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主楼五层东侧大教室里,全体出差人员安静地围坐在大黑板前。蔡少辉简略地介绍了上述两类三个模型的计算结果和特点。黑板上列出的数据立即引起台下一片热烈的议论。于敏接着登上讲台给大家做学术报告。他首先向大家介绍新模型的设计思想。他说“过去大家都很重视对原子弹的压缩,现在看来,热核材料压缩更重要!”接着他列举了最近算的一个理想模型的结果。年轻同志从纸带里看不出来的东西,经过于敏一分析就变成了活的知识,透过现象触及到了事物的本质,一条条规律被归纳出来了,就这样通过把基础理论与计算机实验的结合,深化了对规律的认识,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明确了充分进行热核反应的条件。

208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