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放英烈简要事迹

| 思恩

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既然这样,那么上海解放英烈简要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上海解放英烈简要事迹,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上海解放英烈简要事迹

上海解放英烈简要事迹【篇1】

葛璀瑾是武进人,家中排行老九,自小就是童养媳。因为不屈服于命运,她在19岁那年离家出走到上海打工,后又回到常州,成为大成一厂的一名纺织女工。一年后,有了点积蓄的她在民教馆半工半读。就是在这所学校,葛璀瑾经学校老师介绍,认识了比她大7岁的北港人王文宗。

其实那时,王文宗已经是一名出色的地下情报人员,经常往返于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和浙江几地之间。一个月后,组织上告诉了她王文宗地下工作者的身份,并给她安排了一个任务,假装成王文宗的妻子,掩护王文宗在常州时的情报工作。于是,像电视剧《潜伏》那样,他们成了常州版的“翠平”与“余则成”,假扮夫妻,做地下工作,那年,葛璀瑾21岁。

周线巷一间9平方米的老屋,一张竹床、两张竹凳,再向房东借了一个马桶,就算是“婚房”。随着时间流逝,两人的关系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那时候,王文宗基本每个星期会回去一次,除了打掩护,随着感情的日渐升温,他们也会到当时人民公园那的“常州戏院”看个电影,但葛璀瑾却对这种浪漫“又爱又怕”。在常州,两人度过了快乐的6天,而后王文宗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无锡投入到工作中,不想这次告别竟是他们此生最后一次见面。

在王文宗离开常州4天后,也就是3月31日的下午,葛璀瑾得知王文宗“出事了”。5月12日,她的老师给她带来了噩耗,王文宗5月11日晚上在上海宋公园路牺牲了。几经周折,她终于在组织的帮助下在上海郊区的石灰港见到了王文宗的遗体。回来后,葛璀瑾把王文宗安葬在他的家乡北港。烈士陵园建成后,葛璀瑾把王文宗的遗物全部捐赠给了烈士陵园,自己只留了一个当年为他掸衣服的软毛板刷。后来上世纪90年代北港拆迁时,在政府的安排下,王文宗烈士的骨灰迁进了常州市烈士陵园。

上海解放英烈简要事迹【篇2】

陈惕庐平顶头,双目炯炯有神,身材挺拔,没有丝毫面对死亡的恐惧,他蹲在地上用凳子当桌,写下了自己的遗书。

“淑媛吾妻:余为革命奋斗二十余年,为人清正廉洁,只落得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我的死是光荣的,愉快的,也可说是求仁得仁,你们不必过于悲伤......我在狱中四十余日,终日和朋友谈心说道,读了很多书。那一部中国通史已经被我详细读完......我一生交了不少忠肝义胆的朋友,你们的生活,他们定会设法照顾......好好照顾孩子们,好好求学,立志做人,继续吾之事业,如无法上学,可叫他们到工厂做工,学一技之长......雅芳姐是我们多年老友,一生孤单,生活凄凉。我死后,希望你们合作一起做点小生意,奠立一个长远的生活基础......希望你们还能保持我在世时之融融熙熙。”

随后陈惕庐、张达生、朱大同、方志农、王文宗等五人被反绑双手,押上囚车准备驶往刑场。

此时他们五人面带微笑,充满了对国民党特务的不屑,也充满了对即将到来解放的期盼。陈惕庐在现场手指天空大声高呼:“你们听到炮声了吗?天快亮了!今天你们可以杀我,明天你们就将接受人民的审判,人民会枪毙你们!”随后他环顾四周,对围观的人说道:“从你们的眼中,我能看出你们在同情我,你们其实都很清楚明天将属于谁!只不过你们不敢说!”

说完陈惕庐转身带头坚毅的走向囚车,走向刑场。

上海解放英烈简要事迹【篇3】

宝山,堪称上海北面的水路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上海战役的主战场。

宝安公路1101号刘行国际电台曾是国共两军激战的阵地。电台内本来余存7座碉堡,后来拆掉了4座。现存最大的是一个钢骨水泥之身的庞然大物,这应该是一座母堡。

解放军在月浦仅投入了第29军4个团的兵力,担任主攻的29军87师260团只配备了3门山炮,我军官兵虽士气高昂,但对敌情、地形、工事均缺乏了解。整个月浦之战,解放军的伤亡总数超过8000,其中29军13日一天的伤亡就高达1200人。

当年埋伏在田野沟垄上的那些慑人碉堡、那些遭受战火摧残的房屋和老街都不复存在。唯一承载那段记忆的只剩下月浦公园内的上海战役月浦攻坚战纪念碑,碑文写道:“1949年5月13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87师253团奉命向月浦发起进攻,经过两昼夜鏖战,于15日拂晓攻占月浦街区,并固守阵地近10天。23日,在兄弟部队支援下,一举攻占月浦东南高地,打开了通往吴淞口的大门,为上海战役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此战,259团团长胡文杰、253团政治处主任王里等近两千名指战员壮烈牺牲。”

上海解放英烈简要事迹【篇4】

“老邵,你发现了没有?怎么好多牺牲了的老战友没有英名?”当年261团组织干事、上海市警备区离休干部张文生对人事比较熟悉,他诧异地问身边的战友邵鸿淦。

邵鸿淦是原解放军第29军261团机炮连指导员、后来是上海市对外供应公司离休干部。他有些激动地说:“其他人不说,我亲眼目睹和亲手料理的几位烈士,怎么墓碑上也没有英名?”

原来,老邵当年南下攻打上海时,负责261团的伤员转送和登记处理烈士善后事宜。那一幕幕悲壮的场面,如刀刻似地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老邵忘不了三营副教导员曾干同志,他原是小学教员,是家中的“独苗”,而且是“三房合一子”,父辈格外宠爱。可他毅然带头参了军,1942年入党,在月浦激战中英勇牺牲。老邵曾冒着枪林弹雨参加抢运曾干烈士遗体的工作。

老邵更忘不了二营副营长马飞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说:“好兄弟啊,我活不了,家里的事就托付给你了,请代我照顾老母和子女……”老邵不负嘱托,把马飞的遗物、烈属证亲自寄给马飞烈士的家属。解放后还曾接济过马飞家属的困难,一如既往地坚持与烈士老家的父母通信联系,向两位老人问寒问暖,战友情谊延续了几十年。

因此,老邵寻觅得格外细致,他慢慢地走.细细地辨。可是曾干、马飞……这一个个英名,烈土墓碑上竟没有!老邵又细心地在墓地里寻觅了两遍,可还是没有!老同志们的情绪有些激动起来,他们要求查阅陵园的烈士名单。陵园共录有烈士英名1886名(内含无名烈士128名),而当时实际牺牲在宝山的解放军指战员有4000多名。

人们常说,为英雄人物树碑立传。可这些为解放上海而英勇牺牲的英雄们,别说—纸小传,就连姓名也没有留下来。面对此情此景,这些老战友们虽然久经沙场,经历过生离死别,仍痛心地流下了泪水。

于是,一个誓愿在老战士心头萌发:趁老战友还健在,在我们有生之年,尽快把遗漏掉的烈士英名及其英雄事迹征集起来,补充到烈士陵园中去,教育后代,慰藉英灵。

上海解放英烈简要事迹【篇5】

1949年5月27日,我人民解放军第28军、29军,在攻克宝山、吴淞,取得解放上海战役的胜利后,在打扫完战场的当天,就奉命撤回到苏州,稍事休整后,即挥师南下,参加解放福建的战斗。

据老战士回忆:当时,牺牲在宝山战地的解放军烈士遗体,是用白布裹包后就地安葬的。限于当年的条件所限,在烈士的墓前,一般是竖一根木板或竹片,上面写上烈士的英名。待到1953年,宝山烈士陵园开始移葬烈士尸骨时,许多烈士的材料已残缺不全。烈士墓地上的木板、竹片,因日晒雨淋,大多数已经腐蚀……因而造成了许多烈士佚名。由于当时战争环境恶劣等原因,另有一部分牺牲的解放军烈士英名被遗漏。

为了永远留下这段珍贵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初,除上海民政、、部队系统的全面摸底调查增补外,一个以在沪离休干部张文生、邵鸿淦、姜维清、杨炳荣、张维新等组成老战友“解放上海战役29军87师英雄烈士史迹征集组”成立了。

上海解放英烈简要事迹【篇6】

原87师260团卫生队干事、徐汇区离休干部姜维清说,我们的许多战友为国捐躯,却没有名垂史册,这更使我们活着的老战友感到心里难过。他们无名无姓,我们离休在家,能安享清福吗?短短两年中,他先后给老战友发出600多封信。

有一次,他收到一封老战友的来信,提到江苏启东有位烈士叫黄凤元,牺牲在宝山激战中。老姜一对名单,并无此人,而260团2营机炮连有位烈士叫黄福元,也是江苏启东人。这一字之差,到底是两位烈士,还是合二为一,只是一人?为了调查清楚,他先后写了三封信,最后终于搞清了烈士黄福元,又名黄凤元。

至此,老姜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但同时他脑海中也升起厂一个念头:87师的指挥员有许多在苏北、南通一带入伍的,与其书信往返,不如亲往走访。于是,有一年秋高气爽时,老姜自费赴南通、启东、海门一带,走访老战友和烈士家属,补充了201名牺牲于解放上海战役的烈士。

改革开放后,马飞烈士的儿子马功傲从安徽舒城县找到上海,告诉他父亲生前的战友邵鸿淦,说现在他们家境好多了,别无他求,只想看看父亲的墓地,祭扫—下。老邵陪着小马来到宝山烈士陵园,查找烈士英名册和墓地,结果是无名无墓。当时,望着小马失望的眼神,困惑的脸色,作为烈士当年的老战友,老邵的心里分外地沉重。

上海解放英烈简要事迹【篇7】

1953年,葛璀瑾在组织的介绍下改嫁了,丈夫姓罗,但她仍然每年清明都会去拜祭王文宗。

2019年清明,葛璀瑾因身体抱恙无法亲自前往烈士陵园,于是,她便将自己的一缕头发和在一方写满思念的红帕交给了她的干女儿周颖,让她把这份沉甸甸的思念带到王文宗“面前”。

208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