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剧的守望者欧阳山尊事迹材料
欧阳山尊是中国话剧最忠实的守望者。大家知道他吗?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中国话剧的守望者欧阳山尊事迹材料8篇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中国话剧的守望者欧阳山尊事迹材料(篇1)
欧阳山尊(1914.5.24-2009.7.2),出生于湖南浏阳,曾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建院创始人之一。欧阳山尊受父亲欧阳予倩的影响与熏陶,于7岁登台,13岁参演电影。他在学生时代便参与了许多剧社的演出和舞台工作,亲历了新编京剧、文明戏、独幕话剧、多幕话剧等在各时期的发展。正当毕业之际,“全面抗战”爆发,他毅然加入上海救亡演剧一队,屡经辗转,于1938年到达延安。历任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文工团副团长、八路军120师战斗剧社社长等职。1942年春,欧阳山尊受邀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并作了发言。从华北敌后到晋西北根据地,他创作、导演过多部反映敌后斗争和部队现实生活的戏,在延安演出时受到毛主席的表彰。新中国成立后,他参与组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先后担任副院长、副总导演、党组书记。他亲自主持了首都剧场的建设,参与剧院管理、方针制定及艺术生产等诸多方面。同时,他执导了《春华秋实》《日出》《带枪的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李国瑞》《关汉卿》等二十余部剧目。波澜壮阔的时代、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悠长的生命足迹,成就了这位中国话剧的守望者。欧阳山尊曾以“战斗的历程”为题,总结出“中国话剧有战斗化、民族化和现实主义的光荣传统”。
追忆先贤,当传承其艺术精神,汲取奋发有为的前行力量。我们相信,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以欧阳山尊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精神,沿着他们的光辉足迹,为推动文艺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不懈奋斗、砥砺前行。
中国话剧的守望者欧阳山尊事迹材料(篇2)
新中国建立后,欧阳山尊担任北京人艺副院长,他亲力主持了首都剧场的建设,凭借对舞台技术的专业积累、开阔的眼界和超强的执行力,仅用两年时间为北京人艺建成一座风格典雅、设施专业的专属剧场。
日常的剧院建设和艺术生产,也渗透着他的思考与心血。他制定了排练、演出日报制度,要求每天的排练、每晚的演出都要由剧务或舞台监督填写“排练日报表”和“演出日报表”,并于次日送交总导演、本剧导演和主管副院长审阅。这些制度保障了剧院的艺术生产有序进行,也是北京人艺“一棵菜”精神在管理上的体现。
1962年,经过十年的发展,北京人艺的艺术风格已经形成。对照建院时勾画的蓝图,四位领导重捋思路,明确了剧院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方向,由欧阳山尊负责起草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方针任务”草案。
在谈到北京人艺的服务对象时,欧阳山尊提出:
“我们是首都的剧院,要为首都人民服务,同时又要有全国性。我们应当代表全国的话剧水平。从剧院十年来的发展情况看,我们应当担负起这个任务。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这样做。我们还要在世界上占有地位。因此,我又想到我们的剧院应当是有文化的剧院,我们的演出,应当是有文化的,雅俗共赏,又给观众以文化上的享受。所以我们选择剧目就要选幅度更广、概括性更大的剧本,要选能概括时代的东西,不搞太廉价的东西。”
进而,其他几位领导提到的诸多问题也都被山尊清晰地写入草案:
“我们的演出必须努力追求深刻的思想性与优美的艺术性的统一,力求通过精彩新颖的艺术技巧和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性。”
“努力追求表、导演和舞台美术的完整性,使我们的每一出戏都是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几十年来,这些方针、任务历久弥新,已成为北京人艺生命血脉和艺术追求中的稳定基因。时至今日,每有新戏推出,总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奔向北京人艺的大小剧场,印证了几位建院者当年的远见和信心,以及一代代剧院管理者、艺术工作者对它们的传承和践行。
从1953年执导老舍创作的《春华秋实》开始,欧阳山尊也开启了在北京人艺的导演生涯。他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训练班,随苏联专家系统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体系,毕业时以洋洋二十万字的《〈日出〉导演计划》为他导演《日出》奠定坚实基础,也为中央戏剧学院增添了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学习范本。
中国话剧的守望者欧阳山尊事迹材料(篇3)
1931年,欧阳山尊从沪江大学附中高中毕业,因为学校没有他中意的电机系,他便放弃直升机会,报考交通大学的电机系。不料考试前一天他忽然得了霍乱,没能完成考试,遂决定第二年投考南洋大学电机系。经过朋友介绍,他到暨南大学所在的真如镇补习数学。不久,就发生了令他终身难忘的一幕。戏刚散场,剧情便在现实中重演,这猝不及防的戏剧性远胜于编剧的想象。那晚,欧阳山尊顶着头上盘旋的敌机,搭火车离开真如镇。列车行进中,炸弹不时袭来,与他脑中未褪去的剧情交叠……这一年,大学招生暂停。
转年,欧阳山尊终于考取大夏大学数理系。在校的几年,他仍旧是演剧活动的积极分子,甚至差点因演出反对国民党的剧目被开除学籍,后来在父亲的帮助下,他转到英国文学系。
临近毕业时,他用英文完成了毕业论文《中国小说史略》,原本打算毕业后和金山一起将业余剧社职业化,做成像中国旅行剧团那样的职业剧团,或者跟随父亲继续拍电影。孰料刚踏出校门,迎接他的又是“七七事变”的炮声。本着“天事地事,抗战救亡,不当亡国奴是大事”的决心,他随即加入上海抗日救亡演剧第一队,奔赴西北战场。在随演剧队到达八路军山西总部,为刚打完平型关战役的战士们演出后,几经辗转,到达延安。
在延安,血气方刚的欧阳山尊本想到前线参加战斗,但组织派他到新成立的文工团工作,他很不情愿地服从了安排,之后又被贺龙点名到他的120师战斗剧社担任社长。当他带领队员们深入根据地、敌占区,脚踏实地,面对前线的战士、百姓时,他深深地体会到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戏剧。
1942年春天,欧阳山尊接到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通知,从前线回到延安。在听了毛主席在第一次会议上的发言后,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经过几天思考,他鼓足勇气把他的所想写下来,寄给了主席。没过多久,他收到主席的亲笔回信:“你的意见是对的”,这给予他莫大的鼓励。时隔不久的第二次会议,他报名发了言:
“战士和老百姓对于文艺工作者的要求是很多的,他们要你唱歌,要你演戏,要你画漫画,要你写文章,并且还要求你教会他们干这些。不能说你是一个作家就拒绝给他们唱歌,也不能说你是个演员就不给他们布置‘救亡室’。他们需要什么你就应该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献出来。正像鲁迅说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甚至发两分光。初看起来似乎你付出的很多,但事实上,你从他们身上收到的,学习到的东西却更多。”
中国话剧的守望者欧阳山尊事迹材料(篇4)
1918年,在实业家张謇的支持下,欧阳予倩在南通创办伶工学社,创建更俗剧场,在办学理念和剧场管理上推陈出新。剧场落成之际,张謇力邀梅兰芳与欧阳予倩同台献艺,并在剧场前台特辟“梅欧阁”,“南欧北梅”共聚更俗剧场,一时传为美谈。
欧阳山尊幼时最快乐的记忆,便来自父亲的剧场和舞台。他依稀记得在新编京剧《人面桃花》中,不同颜色的舞台灯光营造出缥缈的“梦境”;在新编文明戏《哀鸿泪》中,后台人员摇动一个装满豆子的大簸箩来制造雨声。七岁那年,他第一次登台,在由父亲编剧、洪深导演的独幕剧《回家以后》中饰演小孩,台上真实的布景、炫目的灯光加上演员充满诗意的表演,无一不让他感受到戏剧创造的神奇。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欧阳予倩带着全家迁往上海,除了继续京剧表演,也有更多机会涉足话剧和电影。1926年,在民新影业公司供职的欧阳予倩自编自导了爱情电影《天涯歌女》,欧阳山尊在片中饰演一个少年。此时正值中国话剧从萌芽走向成熟时期,上海的演剧活动日渐丰富,进入高中的欧阳山尊成为学校中的演剧积极分子,他登台演出了田汉的《咖啡店一夜》《夜未央》,并参加上海戏剧协社组织的各种戏剧活动,此间也是舞台灯光飞跃发展的时期,彩色玻璃纸已经普遍应用。16岁时,他参与应云卫导演的《威尼斯商人》,这部戏的灯光由学过电气工程的沈端先(夏衍)负责,除了脚光和顶光,还大量运用了侧光,色彩的变化也丰富。欧阳山尊既上台表演,也在舞台灯光方面学艺。命运使然,从6岁到16岁,他亲历了新编京剧、文明戏、独幕话剧、多幕话剧的嬗变过程。
中国话剧的守望者欧阳山尊事迹材料(篇5)
1914年5月24日,欧阳山尊诞生于湖南浏阳,属虎,取名欧阳寿。祖母的父亲刘人熙,曾做过湖南督军,思想开明,以“虎乃山中王者,王者为万物之尊”,为曾外孙改名为欧阳山尊。
欧阳家的祖上原本世代务农,自曾祖一代才与翰墨结缘。同治十二年,曾祖父欧阳中鹄中举,赴京任内阁中书。他虽为清朝命官,但颇具民主思想。应同乡、户部员外郎谭继洵之聘,兼任其子谭嗣同的启蒙老师,几年后又收唐才常为门生。1895年中日甲午战败后,谭嗣同以万言长信致业师,历数国家所面临的深重的民族危机,建议兴西法自算学始。欧阳中鹄为弟子变革救国的激情所感染,经过一番筹措,与谭嗣同、唐才常及独子欧阳力耕在浏阳文庙创办算学社,开湖南新学之先河。此时,全身心沉浸在算学、格致中的他们没有想到,家族其后两代却在五四运动的狂飙中成为中国话剧的开创者和建树者。
欧阳予倩是欧阳力耕的第二个儿子。1902年,欧阳予倩东渡日本。和当时所有赴日留学的爱国学生一样,他矢志学习军事以报效国家,无奈因为近视不符合招生要求,最终进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文科。
1907年冬,欧阳予倩观看了春柳社按照日本新派剧的方式演出的《茶花女》,引发兴趣,经过友人引荐结识了李叔同、曾孝谷等同好,加入春柳社。当年六月,春柳社在东京本乡座演出《黑奴吁天录》,演出经过精心的策划,声势浩大,两天里有超过三千名观众前来观看,引起轰动。欧阳予倩在剧中饰演了两个角色,人生第一次登台就是如此规模的演出,令他十分兴奋,也从此确定了一生的道路。这次演出对原著《汤姆叔叔的小屋》进行了巧妙的改编,剧情正呼应了国人高涨的民族独立思想,并在布景、对白、表演等方面界呈现出新面貌,经过综合考量,后世史家以此作为中国话剧诞生的标志。
中国话剧的守望者欧阳山尊事迹材料(篇6)
“文 革”期间,中国的文化事业包括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几近荒漠。在度过了一场浩劫之后,欧阳山尊已过花甲之年,但他重返文艺舞台后,精神振奋,精力不减当年,在话剧、电影、电视剧等多方面又做出了许多贡献。
1977年和1978年,他分别担任话剧《曙光》(武汉军区话剧团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联合演出)和话剧《杨开慧》(中央戏剧学院演出)的艺术指导。1979年,为国防科委文工团导演话剧《于无声处》;为中国煤矿文工团排演的《江南一叶》担任艺术指导。同年他还为著名美国喜剧大师鲍布•霍晋和我国合拍的电视剧《中国之行》担任艺术顾问。 1980年,他为潇湘电影制片厂导演了电影《透过云层的霞光》。这部电影反映了在十年浩劫中不同人物的命运。全片只有4个人物,最大的场面是3个人,没有曲折的故事,没有离奇的情节。但在欧阳山尊的导演下拍得像一篇沁人心脾的散文诗,清新淡雅,余味无穷。
1981年,西藏话剧团为了请欧阳山尊给他们排戏,全剧组80多人来到北京。欧阳山尊极为感动,不顾劳累,为他们演出的话剧《松赞干布》担任总导演。
1982年冬,当话剧舞台上正是“新手法”“开放式”“现代派”等观点流行的时候,欧阳山尊应邀为中央实验话剧院导演了法国喜剧《油漆未干》。他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四面墙”、“镜框式”的舞台,充分地层示了原作的风格。欧阳山尊说它是“世态喜剧”,不追求廉价的喜剧效果,而是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社会行为,引起人们会心的微笑和深思。
中国话剧的守望者欧阳山尊事迹材料(篇7)
1982年。欧阳山尊刚刚离休,本该静下来调养一下奔波数十载的身心,而他又应广东电视台之邀,导演了电视剧《燃烧的心》。这是一部反映高级干部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的作品,在艺术上难度较大,容易使人感到枯燥、概念化。但在该剧拍摄中,欧阳山尊借用“生活流”的表现手法,围绕主要人物两天半的日常生活,用“串珠式”结构来揭示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既有深沉、严肃、凝重的思想感情,又充满了轻松活泼的生活气息和情趣。该片播出后,在政治上和艺术上都获得了较高的评价,曾获全国电视剧评比“飞天奖”—等奖。该片的创作人员获得了“优秀演员奖”“优秀剧作奖”,欧阳山尊获得“荣誉导演奖”。作为一个戏剧导演艺术家,他在晚年勇于涉猎电影、电视的导演艺术,并做出了出色成就,实属难得。
1984年,欧阳山尊应辽宁省文化厅、辽宁省剧协和大连市文化局之邀,为他们组织的“导演学习班”讲课,同时结合讲课,为大连话剧团导演了日本著名作家水上勉的话剧《饥饿海峡》,获得很大成功。1985 年,欧阳山尊帮助中国“三S”研究会和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研究所组织拍摄电视剧《斯特朗在延安》和《风筝情》,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1988年以后,欧阳山尊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了《巴黎人》和《末班车上黄昏恋》。前者是写法国巴黎公社的,后者则以“反腐倡廉”为内容,连续不断演出100场。接着,他又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导演了以抗洪救灾为内容的《雨还会下》等剧目。
在这期间,欧阳山尊还担任了许多影剧刊物的主编和编审,他主编过的刊物有《剧本园地》《中外电影》。由他主编的世界各国著名电影专集,已出版的有《苏联著名电影专集》《日本著名电影专集》。他主编的《中国魂》,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在首届“中国青年读书节”上,被评为青年最爱读的书。欧阳山尊还经常辅导专业或业余作者的剧本创作,到大学或专业团体讲课。由于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获得文化部以及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并得到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及证书。
欧阳山尊虽已是年近百岁的耄耋老人了,但他做起事仍然还是那样认真,那样废寝忘食、不知疲倦。2007年中国话剧百年庆典,93岁高龄的欧阳山尊老人为了自己一生钟爱的话剧艺术,还亲自登台表演鲁迅先生唯一的话剧《过客》。欧阳山尊老人深知晚年时间的珍贵,总是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他还想导演更多的话剧、电视剧、电影,他还正在将自己近一个世纪的艺术实践的经验陆续整理出来。他的《落叶集》一书,最近已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好评。他自称是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不用扬鞭自奋蹄”。他在一首明志诗中写道:“名利轻似水,事业重如山。老夫无大志,只为‘翻两番’。”他在《落叶集》一书中又写道:“天生犟性不想改,为了战斗喝牛奶。活到九十有精神,老而不死请莫怪。”
中国话剧的守望者欧阳山尊事迹材料(篇8)
正当欧阳一家欢聚一堂,共庆抗战胜利的时候,欧阳山尊接到了撤离上海的指示。周恩来副主席找他谈话,要他去新华总社从事新闻记者工作,并委派他到东北解放区去。临行前,母亲难过地哭了,父亲却对当时形势十分乐观,他满怀信心地安慰老伴说;“儿子此行任务光荣,顶多三至五年,我们一定会在崭新的局面下重新团聚的!”
1946年11月,欧阳山尊到了东北。在这以后3年多的时间里,他的工作完全和戏剧艺术“绝缘”,没干多长时间记者又转行搞工业。他曾先后担任过东北军区军事工业部科长、沈阳汽车总厂副厂长、东北工业部机械局计划处处长等职。
形势的发展要比人们预想的快得多,仅3年的时间,欧阳予倩所说的那个崭新的局面就来到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欧阳山尊重返戏剧岗位,迈进了他艺术上的全盛时期。
1950年春,欧阳山尊奉调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任该院副院长和党组书记,后又兼副总导演,一直工作到1978 年。在“文 革”前的17年中,他除参与院里的领导工作外,曾先后为剧院导演了歌剧《王贵与李香香》,话剧《春华秋实》、《非这样生活不可》、《仙笛》、《日出》、《带枪的人》、《关汉卿》(与焦菊隐合作)、《烈火红心》、《三姐妹》、《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红色宣传员》、《霓虹灯下的哨兵》、《李国瑞》、《山村姐妹》等40余出戏。此外,他还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导演了童话剧《工匠城》,在中央戏剧学院兼课过程中,他还为导演系的毕业同学导演过《上海屋檐下》《雷雨》《祝你健康》等。
来北京工作初期,欧阳山尊先后多次出国访问。1950 年4月,他以组长的身份率领五人小组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朝鲜;1951年6月,他以第一副团长的身份率领中国青年文工团出访苏联及东欧各国;1951年年底,他以中国文联代表身份赴罗马尼亚参加卡拉内纪念会。
1954年3月,欧阳山尊进入中央戏剧导演干部训练班,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学习了两年半,写出了20余万字的毕业论文——(《日出》导演计划)。毕业后他为北京人艺导演了《日出》,并于1956年11月在北京公演,将他的毕业论文付诸实践。不久后,欧阳山尊又以副秘书长的身份,随同以梅兰芳先生和父亲欧阳予倩为首的中国京剧代表团去日本访问。
1957年,为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欧阳山尊导演了他的另一代表作——《带枪的人》。
《带枪的人》是苏联著名的剧作,它深刻地描写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时代,生动地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形象,长期受到苏联和全世界人民的热烈欢迎。为了在舞台上表现这一史诗性的革命题材,欧阳山尊组织庞大的群众场面,北京人艺的全体演员都披挂上阵。他还首先使用了转台,随着舞台的旋转,时而是战火弥漫的前沿阵地,时而是革命指挥部斯莫尔尼宫前门,时而是列宁的办公室,时而是资产阶级的客厅。如果说《日出》是以隽永和深邃著称的话,那么《带枪的人》则是以磅礴的气势和史诗般的舞台形象取胜。
欧阳山尊导演了《带枪的人》以后,曾应邀去苏联参加了导演讲习会。回国后,他又连续导演了《关汉卿》《三姐妹》《智者干虑,必有一失》等10余出戏,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显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欢迎,成为当代中国文艺战线上一位功勋卓越的革命艺术家。
在此期间,他曾受聘执教于中央戏剧学院,他培养出来的学生现在大多成了国内著名导演和戏剧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