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伟大历史事迹介绍
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郑成功历史事迹大家知道有哪些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郑成功伟大历史事迹介绍(优秀8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郑成功伟大历史事迹介绍精选篇1
永历六年九月,发生郭怀一起义,郑成功多方支持人民这一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被忽视的福摩萨》有如下的记述:“岛上中国居民认为受公司压迫过甚,渴望自由。他们受到国姓爷方面的鼓励,认为可以得到国姓爷的支援,于是举行了一次危险性的。中国人民的.叛乱虽然很快被镇下去,地方秩序也已恢复常态;但公司仍然怕中国人会再次发生叛乱,甚至取得更大的成果……”人民也期望郑成功能早日赴台,赶走荷兰殖民者;郑成功也更坚定驱荷复台的决心。
对于收复的任务,郑军诸镇的看法很不一致。为了统一议取的决心,郑成功于永历十五年正月,召集各镇畅开门路,议取:吴豪、黄延等人认为航行险恶,台地又多瘅疬,居住困难,而且红夷[指荷兰人]船坚炮猛,很难取胜,因而反对东征;陈永华、马信、杨朝栋等人则极力赞成东征,收复,认为这是一项正义的举措。在经过一番辩论之后,高瞻远瞩的郑成功庄重声明:“本藩矢志收复,故冒波涛进取不服之区,非贪恋海外,苟延安乐。”并坚决地宣布:“非吾亲征不可!”经过一番议率之后,终于取得一致的意见,决定东征复台。
郑成功率将士二万五千多人,战船数十艘,于当年三月二十三日,从金门料罗湾誓师东征。四月初一日船队驶达鹿耳门港外,郑成功鼓励将士说:“尔等从征诸提镇营将,勿以红毛火炮为疑畏,当遥观本藩益首所向,衔尾而进。”于是郑军从禾寮港与北线尾登陆,进攻赤嵌城[荷人称为普罗文查堡],事载江日升《外纪》。
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小时候,既爱习武,又迷读书。可是,他的父亲、福建总兵邓芝龙,却一心一意要把他培养成武将,以便将来能承袭爵位。
一次,邓芝龙父子在幕僚宾友的陪同下,乘着一只官船,在五马江上游览。船内吹箫弹琴,猜拳行令,好不热闹!郑成功却无心玩赏。他坐在角落里,聚精会神地读书。郑芝龙看了,不便直说,吆喝一声:“升帆!”
帆升起来了,风儿将它鼓得满满的,船就像一支离弦之箭,“嗖嗖”地向前飞去。邓芝龙又叫了声儿子,说:“我出个对子,你对对看。”
“请父亲出上联。”郑成功抬起头来。
“你看对面那只舢板,尽管渔民拼命摇橹,可怎么也赶不上我们,所以我以为:‘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这就是上联。”
邓芝龙出的这个上联,实在不好对呀!原来他语带双关,表面上说是拼命摇橹不如升起船帆,实际上“橹速”是影射周瑜的谋士鲁肃,“帆快”是隐喻刘邦的参将樊哙,其真意是“文官不如武将”。要找到两个历史人物,又利用谐音,完成这个对偶句,实在不易呀!但郑成功聪敏过人,很快就想出了下联:“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语音一落,满座叫绝。原来这也是个双关语,表面上说是笛声清脆但比不上萧声和谐,实际上“笛清”暗指宋仁宗驾下的大元帅狄青,“箫和”暗指协助刘邦治国平天下的丞相萧何。其真意是“武将难比文官”。
在众人的赞叹声中,邓芝龙暗暗感到自己以前的做法似有不妥。从此,他再也不干涉郑成功攻读诗书了。郑成功一边读书,一边习武,终于成为赫赫有名的文武全才。
郑成功伟大历史事迹介绍精选篇2
英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那是有缘由的,缘由就是他从小就有胸怀天下的格局,有成为英雄的志向。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就流传着他从小勤奋读书刻苦练武、胸怀大志抱负不凡的传奇故事。
郑成功出生在日本,等到他开始牙牙学语的时候,母亲就亲自教他认识中国文字,还给他讲中华大地的山川风物,这一切让年幼的郑成功对祖国是心驰神往,恨不得早早就回到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 七岁那一年,父亲郑芝龙觉得应该让他回到中国接受正统教育了,于是就派人把成功从日本带回福建南安石井祭拜祖先。
没过多久又让郑成功住在安平镇(即今晋江安海镇),聘请一位当地非常有名的私塾先生来教他读书认字。当时,正值明末,大明崇祯皇帝内忧外患,内有各地农民起义,外有满清步步紧逼。私塾老师讲述的古代英雄豪杰的故事,让郑成功听得非常着迷,对英雄们更是崇敬有加。对屈原、岳飞、文天祥这些心目中的英雄人物的诗词也是非常感兴趣,常常喜爱吟诵《正气歌》、《满江红》,深深地被那种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所感动。
郑成功伟大历史事迹介绍精选篇3
郑成功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是南明重要将领。郑成功1624年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原籍福建南安石井镇,父亲为垄断福建与东洋贸易的海盗郑芝龙,母亲为日本人田川氏。
1644年郑成功进入南京国子监深造,师从江浙名儒钱谦益。同年,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1645年郑芝龙于福州拥戴唐王朱聿键称帝,改元“隆武”。隆武政权成立后,郑森得隆武帝赏识,受赐国姓“朱”,改名“成功”,这就是世称郑成功“国姓爷”的由来。
1646年,郑成功父亲郑芝龙降清,郑成功修信与父决裂。之后郑成功率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郑成功以厦门、金门为抗清基地,陆续收复江浙“四府三州二十二县”。直至1659年,郑军包围南京,呈现出光复东南半壁之势。可惜在南京一战中郑成功中了敌人的缓兵之计,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居厦门。
北伐南京失败后,郑成功所部元气大伤,并且面临军粮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大军的后勤给养问题,郑成功决定向南收复由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的台湾岛。
1661年郑成功亲率将士二万五千、战船数百艘,向台湾进军。在经历了数次大战之后,郑成功赶跑了荷兰殖民者,成功收复了宝岛台湾。可惜不久后,郑成功便因病而亡。
郑成功伟大历史事迹介绍精选篇4
忠心爱国是郑成功一生矢志不渝的人生信条,即便是处于国已不国之际,即便是与亲生父亲背道而驰,郑成功也依旧坚持华夏衣冠,奉大明正朔,在极其艰难的境遇下抗击满清,坚持了十数年时间。并且成功收复了台湾,建立了明郑政权,为大明保下了一丝火种。
生于海外,长于乱世,父亲降清,族人叛国。于大厦已倾之际抗清,明知路途渺茫而矢志不渝,荣华富贵抛之脑后,郑成功的大义之心,无可辩驳!就连康熙皇帝也对郑成功评价颇高,为他写下了一副挽联,联云:“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郑成功不只有孤忠,更有着非凡的治军才华。首先,郑成功对于不同派系的将领做到了一视同仁,知人善任。这点在当时的背景下尤其难能可贵。其次,郑成功在军事组织、将领选拔和训练士兵上,都亲力亲为,花费了极大的心思,使得郑军能和清军抗衡。最后郑成功还为军队立下了严格的军队纪律,确保战时士兵不退后一步。
郑成功伟大历史事迹介绍精选篇5
郑成功(1624—1662)是明代末期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他原名森,后名大木,乳名福松,明末天启四年(1624)出生于日本长崎平户市。父亲郑芝龙,母亲田川氏,母亲是一个日本人。所以说,他应该叫郑森,后名大木,或者说应该叫郑大木,这都是他的原名,后来他改名郑成功。传说他的母亲刚好到海边时生下了他。如今,在日本平户的千里滨海岸,还有这样一块碑来纪念郑成功的出生。
我们要全面认识郑成功这个人,首先需要了解他的家族,以及当时南明的历史背景。郑氏家族在闽南地区影响很大,实际上它不仅在闽南影响很大,在更早之前,他们在日本,包括我们的台湾,都有很大的影响。
其实,田川氏并不完全是日本血统。田川氏的父亲姓翁,也是一个旅日华人,娶了当地田川家族的女子为妻。后来人们称郑成功的母亲为翁太妃,其实就是田川氏。他母亲后来回到郑氏家族的故乡泉州居住,也就改为翁姓了。因此,我们看到郑氏家族翁太妃的记载,指的就是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
田川七左卫门(1626-1696),田川氏生的又一个儿子,郑成功的胞弟。郑芝龙将他过继给了妻子田川氏的娘家。1645年,郑芝龙派人把田川氏接回故乡安平,七左卫门则被留在日本。他之所以叫田川七左卫门,是因为他妈妈田川氏当时是在日本生下的郑成功和他的胞弟,后来郑成功被他父亲接回故乡,其后,郑芝龙又坚持把他母亲也接了回来,出于妥协,就把郑成功的这个亲弟弟留在了日本,改姓母姓,所以他的名字就变成了田川七左卫门。实际上他们两个是亲兄弟,但是变成了两个国家的人了,一个是郑成功,我们中国人,一个是田川,成了一个完全的日本人。七左卫门长大后,曾任郑氏家族在日本的代表,从事中日贸易。
郑成功伟大历史事迹介绍精选篇6
郑成功带着家族的一些兵丁,跑到了现在的金门和厦门一带,开始在那里积聚力量,逐步壮大势力,为反清复明做准备。可以说,郑成功在他父亲降清后这个非常重要的关节点,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和选择,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正确的抉择。
这个时候,南明王朝已经到了永历时期,永历一朝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永历帝是原来的桂王朱由榔,隆武死后他在广东肇庆称帝。郑成功尊奉南明正统,不承认清廷的统治,仍然以永历皇帝为正统。他开始独立支撐,以粵部分地区为根据地,短短十多年,干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一生的主要功绩也就建立在这一时期。为方便叙述,我们做了一个简要的年表:
顺治四年(永历元年,1647),24岁,练兵鼓浪屿,势力逐渐发展。郑母自尽。
顺治五年(永历二年,1648),25岁,封威远侯。
顺治六年(永历三年,1649),26岁,正月,克漳浦、云霄;功诏安不克,入广东潮州。
顺治七年(永历四年,1650),27岁,在鼓浪屿诱杀郑联(郑彩之弟),占据金、厦,力量壮大。诏封延平王,辞让。
顺治八年(永历五年,1651),28岁,9-12月,克漳浦、平和、诏安。
永历后期郑成功的事业达到了一生的巅峰,也可以说是最后的辉煌。这是从永历十一年(1657)到永历十六年(1662),前后大概5年的时间。在这5年的时间里,发生了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一个是郑军北伐,一个就是攻取台湾。
郑成功的势力主要集中在闽南、粤东一带,随着他力量的不断壮大,永历皇帝希望他能够建立一些功勋,于是给他下了旨意,郑成功便下决心离开根据地,率大军向北攻击,收复失地,这就是著名的北伐战役。他的军队一度进展顺利,最远一直打到现在的南京,也就是明朝曾经的都城,当时可谓天下震动,整个清廷都害怕了。
这次战役发生在顺治十五年(1658),也就是永历十二年(1658),这时候郑成功的年龄为35岁。一个35岁的青年人就能带着数万兵马从海上开船,几百艘大船一起起锚,浩浩荡荡向北进军,开始北伐,可见郑成功的确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北伐前后共两次,第一次是打到了浙江台州一带,结果遇到了台风,船队人马损失较大,没有成功;接下来第二次比较顺利,一直攻到了镇江,然后攻到了南京。有关这一块的研究中有的人认为当时郑成功的作战方法不是很高明。简单讲,他这次虽然打到了南京,但是时间不长,半个多月南京就又被清兵攻破,他就败退回来了。
郑成功伟大历史事迹介绍精选篇7
郑成功才思敏捷,聪颖过人,又刻苦学习,所以学业大有长进,十一岁时就能写得一手好诗文,私塾老师对他十分器重。有一回,老师出了一道《洒扫应对》的题目,叫他作文。郑成功想了一下,立即挥笔写下:“汤武之征诛,一洒扫也;尧
舜之揖让,一进退应对也。”大意是说,正义的王师征伐邪恶势力,就象荡涤打扫泥尘一样,尧与舜的贤明谦让,有如进退应对的道理。老师接过卷子一看,深为惊叹,想不到郑成功小小的年纪,竟能写出这样寓意深刻的好文章,不禁连声拍着书案称赞:“我教了大半辈子书,还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小孩子能说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真是奇才呀!” 郑成功听了,红着脸谦逊地答道:“老师,我只是靠苦读,其实并不聪明。我母亲给我取的名字“森”,就是大木头,大木头,还是大木头哩!”这一说可把塾师乐得哈哈大笑,他用手抚着郑成功的头:温厚亲切地说:“好孩子,那是你母亲望子成材心切呀!有道是书山无径勤为路,学海无边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只要你勤奋读书,胸怀远志,锲而不舍,自强不息,将来定能成为国家中兴大业的栋梁之材。” 郑成功不但勤奋攻读诗书,而且也刻苦勤学武艺,钻研孙子兵法,同时关心天下兴亡与民生疾苦,立志成为一个具有文韬武略的爱国志士。因此,十一岁时即以文章闻名,受到当时很多儒学大家的赞赏。有一次,郑成功在《孙子兵法》上走笔题写了“挥尘谈兵效古之英豪,究心天下封侯非所愿”,他的叔父郑鸿逵看到了,喜出望外地赞叹道:“有志气,有出息!这孩子日后必定是一匹驰骋天下的千里驹!” 长大后,郑成功实现自己的抱负,成为一位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伟大历史事迹介绍精选篇8
郑成功,明清之际收复台湾之名将。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出生于日本,初名福松;七岁归国就学,塾师奇之,为他取名曰森,指为可造之材;十五岁后入太学,为监生;仰慕钱谦益,因执贽为弟子;钱谦益甚重之,乃号其字曰大木,许其将为栋梁之选。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太学解散,郑森归闽。
同年闰六月,皇裔朱聿键依郑芝龙而建国福州,改元为隆武元年(1645年)。郑芝龙即“命其子郑森为隆武帝侍卫”。当时,郑芝龙的弟弟“鸿逵引其子肇基见于王,王赐之姓。芝龙闻之,亦引森入见,王奇其貌,与语,大悦之,抚森背曰:‘恨朕无女妻卿;当尽忠吾家,无相忘也’。赐国姓,名成功,命为御营中军都督,仪同附马都尉,宗人府宗正;自此中外称之为国姓”。其时,“日本国王闻芝龙贵宠,亦送翁氏(即田川氏)至安平”;“田川氏遂痛舍七左卫门(郑成功弟),于隆武元年(西元1645年)十月得至福建安海镇安平城。成功还里省母,其母以事君秉诚竭忠教之。成功因立大志,以中兴明室为己任,乃彻夜写作《恢复大业治兵筹饷锐精兵器之要策》一疏,送上隆武帝阅览”(台湾“三军大学”1972年编著《中国历代战争史卷十七》)。
隆武元年十二月,隆武帝亲征,经延平府至建宁府(今福建建瓯市)。
隆武二年二月,隆武帝由建宁府回驻延平。郑成功“常与隆武帝谈到国家的前途,军事的利弊,说到激昂慷慨的地方,君臣甚至于抱头痛哭”。此时,“隆武帝知郑氏不足以有为,决心出汀州入赣州与湖南为声援。二月,帝至延平,芝龙不欲帝出,即率军民数万人遮道呼号以留之,隆武帝遂驻在延平”。有一天,成功见隆武帝愁坐,因跪奏曰:“陛下郁郁不乐,得毋以臣父有异志耶?臣受国厚恩,义无反顾,臣以死捍陛下矣。”
三月间,“赐姓成功条陈:‘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隆武叹息”;下旬,“吉安陷,郑彩弃广信(治今江西上饶)奔入关(今福建武夷山分水关),未几抚州陷……报至行在,大震;上削彩职,戴罪图功”,“命郑成功自延平出兵西上,收拾郑彩余众,进守邵武西之分水岭(光泽县与其西江西抚州等地交界处即分水岭共有九关十三隘。其中较著名者为铁关又称铁牛关、杉关、分水关、老关又称山头关)以阻清军”。
四月,“著国姓、辅臣速约各镇鼓锐前进,铅山告警,必行兼顾,以巩崇关(即武夷山分水关,又称大安关)”;“新抚永安、沙县山寇头目一万十三名……听国姓节制”;“敕国姓成功兼顾大安关,仍益兵防扼,恐有清骑突入”。
六月一日,仙霞岭驻军兵哗;守将郑鸿逵,误谓清兵至,弃军徒跣逃跑;三日夜抵浦城。行在闻知大震,削夺郑鸿逵之封爵。同时,隆武帝晋封郑成功为“忠孝伯”,挂“招讨大将军”印,使移军前往镇守浦城仙霞岭即正北大门。
当时,即将撤离延平的郑芝龙,以清军将要大举入闽,于是遣心腹吏蔡辅前往命成功撤兵。蔡辅至仙霞岭见成功,成功不待其出语,即厉声责之曰:“敌师已迫而粮不继,空釜司饔,吾将奈何耶?速归请太师(指其父郑芝龙)急发饷济军,慎勿以封疆付一掷也。”蔡辅噤不敢言;还报于芝龙,说:“假若我提及纳款,我的头早已断了。”郑芝龙说:“痴儿不知天命,固执乃尔;吾不发饷,彼岂能枵腹以战乎?”无奈之余,郑芝龙因上疏称:“海寇狎至,三关饷取之臣,臣取之海,无海则无家,非往征不可;……拜表即行。”隆武手敕挽留云:“先生稍迟,朕与先生同行。”中使奉敕到江边,芝龙早已挂帆离延平了。当时,郑芝龙间使密约款于清,随郑芝龙撤兵离延离关回安平的有郑鸿逵、施福(一作施天福)以及郑彩等;隆武即位时有“守兵战兵略计二十万”,除败降逃亡之外,估计郑芝龙所撤走的应是战兵,大约十万。诸关、城邑之兵骤然减少,因此产生“空关”之感。而郑成功屡次摧粮饷均不得,军中乞食,逃散日众,成功不得已而撤至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