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骕个人历史事迹
胡先骕是植物学家和教育家,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胡先骕事迹大家想了解哪一部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胡先骕个人历史事迹(精选8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胡先骕个人历史事迹(精选篇1)
胡先骕(1894年5月24日-1968年7月16日),字步曾,号忏盦,江西南昌人。中国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分类学奠基人、教育家。1913年入美国加州大学农学院,1916年学士毕业。回国后,与秉志等人一同创建国立东南大学生物系(中国人创办的大学里的第一个生物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中国第一个生物研究所),1923年与邹秉文、钱崇澍合著出版《高等植物学》(中国人编写的第一部植物学大学教科书)。1923-1925年去美国哈佛大学留学,获科学博士学位。
1928年与秉志一起创建静生生物调查所,1934年创办庐山森林植物园,发起筹建中国植物学会、提案编纂《中国植物志》,1938年成立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1940-1944年出任国立中正大学首任校长,1944年提案成立中央植物园(国家植物园),1948年正式发表与郑万钧联合命名的活化石水杉论文,同年当选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发表 “被子植物的一个多元的新分类系统”。1959年与钱崇澍等人联名倡议并开始编写《中国植物志》。
胡先骕个人历史事迹(精选篇2)
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了北平、天津。虽然傅作义三次派出代表到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谈判,但仍在战、和之间摇摆不定。当月中旬,傅作义两度邀请北平的名流学者到中南海总司令部晚餐。据负责接待的焦实斋回忆,客人有马衡、杨振声、周炳琳、徐悲鸿、朱光潜、叶企孙、郑天挺、贺麟、杨人楩等名教授,胡先骕亦到场参会。
傅作义颇为重视学者们的意见,设宴听取大家的想法,各位教授相继发言,一致希望和平。胡先骕也谈了对时局的看法,主张“为了保全北平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为了保全古都的文化遗产,应该采取和平解放的方案。” [1] 最终,傅作义选择了和平起义,相继将北平、绥远交还到了人民的手中。
华北战事结束后,胡先骕将亲手创办的静生生物调查所、庐山植物园以及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先后交由中国科学院接管。此后,他一直在中科院植物分类研究所工作,并继续在植物学研究、教书育人,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存推介等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
胡先骕个人历史事迹(精选篇3)
胡先骕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曾祖胡家玉,做过左都御史,父亲胡承弼,官至内阁中书。母亲陈彩芝,也来自书香之家。胡先骕自幼聪慧异常,3岁时,就学习《三字经》《千字文》,5岁时,学完《论语》,识字万余。12岁时,入新式学堂洪都中学堂学习,15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京师大学堂。18岁时,他以江西省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为官派西洋留学生,进入美国加州大学学习农业。
他出生于世纪之交,中华民族正遭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他既受到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也目睹了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的全方位落后,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任人宰割。作为中国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学者,胡先骕的身上,始终流淌着爱国者的血液。胡先骕曾给胡适致信,阐述了他的志向和选择植物学的原因:“别无旋乾转坤之力,则以有从事实业,以求国家富强之方。此所以未敢言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唯农林山泽之学是讲也。”胡先骕《书感》诗中,也抒发了他的志向:“乞得种树术,将以疗国贫。”报国的路有很多条,胡先骕,毅然选择了以科学报国。
胡先骕个人历史事迹(精选篇4)
胡先骕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天赋异禀。1905年,他奉母命参加科举考试的府试,虽然只有12岁,但是答卷流利,功底深厚,可当天恰逢下雨,在交卷时不慎滑落,泥水污染了卷面。后来江西学政沈曾植看了被泥水污染的卷子后,觉得胡先啸确实有才,但其他考官觉得卷子污染的太过严重,最终还是没有录取他。对于胡先啸来说,没有被录取非常遗憾,但此次考试让沈曾植记住了他。沈曾植是那个时代有名的学者和教育家,能受到沈曾植的赏识,足证胡先啸的文史功底之扎实。
不负父母之培育、亲朋之厚望,1912年秋,胡先骕被录取为西洋留学生,在外留学的这几年,可谓胡先生青年成长的黄金阶段,良好的现代自然科学教育,不仅铸就了他扎实的生物理论基础,更令他认识到中国生物领域发展的不足,坚定了他归来报国的决心。
回国后,胡先骕便开始全身心投入中国生物领域的发展。他深知,学术发展之根基在于教育,为了使中国的大学生能够读到由自己国家的科学家编写的大学教材,胡先骕与邹秉文、钱崇澍先生于1922年共同编著了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专供大学生物系学生使用的中文《植物学》,使同为生科人们受益至今。
胡先骕个人历史事迹(精选篇5)
北京西郊,国家植物园樱桃沟。在这幽静的一隅坐落着一座亭子,名为“水杉亭”。山亭旁有座石碑,上面刻着一首古体长诗《水杉歌》,洋洋洒洒、气势磅礴。这首诗的作者就是一手创建了中国植物分类学的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
胡先骕,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江西新建人。“骕”是古代的一种良马,这是一个带着家族重大期望的名字。1912年,胡先骕被江西省官派至美国加州大学留学。留学期间他看到西方科学发达,深感只有发展科学、推动实业才能使中国变得强大。胡先骕结识了怀揣同样理想的留美中国学生秉志、任鸿隽等,于1915年加入了刚刚创建的中国科学社,踏上科学救国的道路。1916年胡先骕学成回国,后来二次赴美并于1925年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之后,胡先骕确实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胡先骕是一个卓有成就的植物学家。他是第一个命名植物新属(秤锤树属)和新科(鞘柄木科)的中国人,他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中国植物志属》首次系统梳理了中国的植物谱系,为后续几十年的中国植物研究打下了基础。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就是他在1948年与郑万钧鉴定命名的被学界认为灭绝已久的“活化石”水杉,轰动了世界。而水杉叶子现已成为国家植物园标志的一部分。
胡先骕个人历史事迹(精选篇6)
1940年以前,国际植物学界认为水杉这一树种已绝迹。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经过反复研究,鉴定该树种并未绝迹,并于1948年发表论文公布了这项研究成果。这项发现对于植物形态学、分类学和古生物学意义重大,被誉为“近一个世纪以来,植物学界最重要的发现”。
步入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大门,只见一棵棵有“活化石”美誉的水杉树干通直、枝叶扶疏,静静耸立于道路两旁。被誉为“水杉之父”的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江西南昌人)便长眠在这由他一手创办的植物园中,每天与他珍爱的众多植物朝夕相伴。
早在1940年之前,国际植物学界普遍认为水杉是一种早已灭绝的物种。直到上世纪40年代,胡先骕鉴定该树种并未绝迹,引起了全世界植物学家的震惊。这一科研成果更是被科学界列为近代世界自然历史研究三大发现之一。
水杉是世界十大最古老树种之一,是古代生物、地理、地质历史等科学研究的珍贵资料,也是一种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据庐山植物园研究员汪国权介绍,受地质构造和气候变迁的影响,水杉在新生代中期逐渐向南迁移,分布到了欧、亚、北美三个洲。从现已发现的化石来看,几乎遍布整个北半球,繁盛一时。
胡先骕个人历史事迹(精选篇7)
胡先骕是继北京大学钟观光教授之后,第二个大规模采集植物标本、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学者。1919年秋,胡先骕首先从浙江开始,辗转华东大片地区,采集植物标本。1922年,中国科学社成立生物科学研究所,胡先骕任植物部主任。随即,他又派员至东南各省及四川采集标本。广泛的考察和采集,使胡先骕积累了大量植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在此基础上、胡先骊先后发表《浙江植物名录》、《浙江菌类采集杂记》、《江西菌类采集杂记》、《东南诸省森林植物之特点》等一系列论文。1923-1925年,年届而立的胡先骕再度赴美深造,获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为《中国植物志属》
1928年,胡先骕与邹秉志诸人,在北京创办“静生生物调查所”,胡先骕任植物部主任。他组织人员陆续至河北、山西、吉林、四川、云南各省采集标本,并及时对原始资料加以研究整理,刊行过《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中国植物图谱》(三至五卷)、《中国蕨类图谱》(一至四卷)、《中国森林树木图志》(一卷)以及《河北习见树木林图说》。1932年胡先骕任“静生生物调查所”所长,在他的苦心经营下,“静生所”成为当时全国最有声誉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之一。
胡先骕个人历史事迹(精选篇8)
1950年代初期,苏联计划在新建的莫斯科国立大学内,陈列六十位世界级杰出科学家的浮雕头像,以志纪念,其中就有中国科学家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苏方来函希望了解当代中国学者对李时珍及其著作《本草纲目》的评价,这项工作最终由中国科学院植物所胡先骕研究员负责完成。
多年以来,胡先骕对李时珍及其巨作一直赞赏有加,在他1928年与1935年发表的文章中都有体现:“名贤李时珍奠药物学之基础。” [2] “至明李时珍而集大成,已足与欧洲中古之本草学抗衡矣。” [3] 1951年,胡先骕以植物分类学家同行的眼光,作《对李时珍<本草纲目>之评价》专文介绍,“李时珍乃以三十年之精力,采取历代各家本草所载一千五百一十种,加以删定,编为纲目,复增加旧本草所无,而为金元明诸医所用者三十九种及新药三百七十四种,合计一十六部六十二类一千八百八十种之多。” 对于《本草纲目》这部 “有划时代之贡献” 的药用植物分类巨作和李时珍,胡先骕的评价是:“盖集中国本草学之大成,故其书三百年来为医药界唯一经典著作,而其人亦为中国本草学家第一人。”
1953年,莫斯科大学新校舍建成,《真理报》刊文指出在莫斯科大学陈列中国科学家的塑像,“证明苏联人民对中国拥有杰出的古代文化的人民有着无比的尊敬”。
时至今日,画家蒋兆和绘制的这幅李时珍大理石头像,仍高高地镶嵌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的饰廓之上,与阿基米德、祖冲之、达芬奇、哥白尼、开普勒、牛顿、达尔文、巴甫洛夫、居里夫人等人并列。